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聲明:本文借虛構故事傳遞積極價值觀,呼吁讀者遵紀守法,弘揚友善、正義等正能量,共建和諧社會。
一句"我沒錢"在超市里回蕩,讓所有人都停下腳步,但這背后隱藏著怎樣的家庭恩怨?
"雨雨,你來得正好!"舅媽張秀琴滿臉笑容地推著購物車走過來。
林雨剛進超市,還沒來得及反應,就看到舅媽車里裝滿了各種生活用品,粗略估算至少要幾百塊錢。
"舅媽,您這是..."林雨心里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。
"我剛好沒帶夠錢,你先幫我付一下,回頭我還你。"舅媽說得很自然,仿佛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。
類似的場景已經上演過無數次,今天的林雨卻再也忍受不了這種道德綁架。那句撕心裂肺的"我沒錢",究竟會將這段親情推向何種深淵?
林雨從小就知道舅媽張秀琴是個"精明"的人。在她的印象里,舅媽總是能用各種理由讓別人為她買單,而她自己卻很少主動付過錢。
林雨的父親去世得早,母親一個人把她拉扯大很不容易。舅舅一家相對富裕一些,舅舅在鎮上開了個小店,生意還算不錯。但奇怪的是,舅媽卻總是哭窮,每次見到林雨母女都要訴苦。
"你們城里人工資高,我們做小生意的哪有什么錢啊。"這是舅媽的口頭禪。
高中的時候,林雨學習用品緊缺,母親想找舅舅借點錢。舅媽知道后,不但沒有幫忙,反而當著很多親戚的面說:"她們母女倆手頭這么緊,還讓孩子讀什么書?早點出來打工賺錢多實在。"
這話深深傷害了林雨,也讓她對舅媽的印象跌到了谷底。但礙于親情,母親總是教育她要尊重長輩,不要計較太多。
大學畢業后,林雨在省城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,月薪八千左右。這個消息不知道怎么傳到了舅媽那里,從此她對林雨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。
"雨雨現在可是大學生了,在大城市工作,一個月賺的比我們一年賺的都多!"舅媽逢人就夸,但話里話外都透著一種羨慕和不平衡。
從那以后,舅媽開始頻繁地找各種理由讓林雨"幫忙"。有時候是說家里有急事需要錢,有時候是說舅舅生意遇到困難,總之理由千奇百怪,但目的都很明確——要錢。
起初,林雨心軟,覺得親戚之間互相幫助是應該的。她先后給過舅媽幾千塊錢,但奇怪的是,舅媽從來沒有主動提過還錢的事,就好像那些錢本來就應該是她的一樣。
有一次過年,林雨回老家,發現舅媽家里添置了很多新家電。她好奇地問舅媽:"舅媽,您不是說家里困難嗎?這些東西..."
"哎呀,這些都是分期付款買的,每個月還貸款呢,壓力可大了。"舅媽解釋道,但林雨能看出她眼中的心虛。
更讓林雨無語的是,舅媽竟然當著她的面對鄰居說:"我這個外甥女孝順,每個月都給我生活費,不像現在的年輕人都自私。"
林雨想解釋,但舅媽用眼神制止了她,那種理所當然的態度讓林雨既憤怒又無奈。
去年母親生病住院,林雨急需用錢。她鼓起勇氣找舅媽借錢,希望她能把之前的錢還一些回來。
"雨雨啊,你舅媽真的沒錢。"舅媽一臉為難,"你看我們開店也不容易,每天起早貪黑的,賺的那點錢還不夠開銷呢。你在城里工作,肯定比我們有辦法。"
這話讓林雨徹底寒心了。她意識到,在舅媽眼里,自己就是一個可以隨意索取的"提款機",而不是需要關心的晚輩。
從那以后,林雨開始有意疏遠舅媽。她很少主動聯系,也不再給錢。但舅媽似乎并沒有意識到這種變化,還是隔三差五地打電話過來"關心"她的工作和生活,當然,最終都會繞到錢的話題上。
"雨雨啊,你一個人在城里生活怎么樣?錢夠花嗎?"舅媽總是這樣開頭。
"還可以,夠用。"林雨的回答越來越冷淡。
"那就好,那就好。對了,你舅舅最近身體不太好,想去醫院檢查一下,可是..."
每次說到這里,林雨就知道舅媽又要開始她的表演了。
最讓林雨憤怒的一次是去年春節。舅媽竟然當著所有親戚的面說:"雨雨現在工作好,一個月一萬多呢,可孝順了,經常給我們買東西。"
這完全是撒謊,林雨的月薪也就八千,而且她從來沒有經常給舅媽買過東西。但在那種場合下,她不好當面反駁,只能默默承受著周圍人投來的各種眼光。
有些親戚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她,好像她真的很有錢但很小氣一樣。這種被誤解的感覺讓林雨非常痛苦。
今天來超市,林雨只是想買一些日常用品。她最近工作壓力很大,房租又漲了,經濟上并不寬裕。她計劃著買一些必需品,嚴格控制支出。
沒想到剛進超市,就遇到了舅媽。更沒想到的是,舅媽竟然推著滿滿一車東西,理直氣壯地要她付錢。
看著購物車里的東西,林雨感到一陣眩暈。除了日常用品,還有很多零食、化妝品,甚至還有一些明顯不是生活必需品的東西。這些東西加起來至少要五六百塊錢,幾乎是她半個月的生活費。
"舅媽,這些東西..."林雨試圖和舅媽講道理。
"這些都是家里需要的,你看,洗衣粉、牙膏、沐浴露,哪樣不是必需品?"舅媽說得很理直氣壯,"至于這些小零食,是給你表弟買的,他正在長身體呢。"
林雨看著那些高檔零食和化妝品,心里苦笑。這哪里是給孩子買的,分明是舅媽自己想要的東西。
"舅媽,您真的沒帶錢嗎?"林雨最后問了一句。
"當然沒有,我要是有錢還用得著找你嗎?"舅媽回答得很快,但眼神有些躲閃。
就在這時,林雨看到舅媽的包里露出了一沓人民幣的邊角。她瞬間明白了,舅媽不是沒錢,而是不想花自己的錢。
周圍的顧客開始注意到她們的對話,有些人竊竊私語,指指點點。林雨感到臉上火辣辣的,一種被羞辱的感覺涌上心頭。
她想起了這些年來舅媽的種種行為,想起了母親住院時舅媽的冷漠,想起了那些被扭曲的親情關系。突然間,她覺得自己再也忍受不了了。
"舅媽,我不會付這個錢的。"林雨的聲音很平靜,但語氣中透著前所未有的堅決。
"什么?"舅媽顯然沒有想到林雨會拒絕,"雨雨,你開什么玩笑?這點錢對你來說算什么?"
"對我來說不算什么,但原則問題不能妥協。"林雨轉身就要走。
"你站住!"舅媽大聲喊道,"你怎么能這樣對待長輩?你媽媽就是這樣教育你的嗎?"
這句話徹底激怒了林雨。她轉過身,看著舅媽:"舅媽,請您別把我媽媽扯進來。我媽媽教育我要孝順長輩,但沒有教育我要做冤大頭。"
"你..."舅媽被堵得說不出話來。
"而且,我想問問舅媽,這些年您從我這里拿走的錢,什么時候還?"林雨繼續說道,"您總是說沒錢,但我看到您包里的錢了。"
舅媽的臉瞬間漲紅了,她沒想到林雨會在這種場合下揭穿她。周圍的人越聚越多,都在看這場家庭糾紛。
"我...我那是給別人的錢,不能動。"舅媽試圖解釋。
"給別人的錢不能動,找我要錢就可以動?"林雨冷笑,"舅媽,您覺得這樣公平嗎?"
這一連串的質問讓舅媽徹底慌了。她意識到自己的謊言被戳穿了,但又不想在眾人面前丟臉。
"好,好,你翅膀硬了是不是?"舅媽開始撒潑,"我養了你這么多年,現在讓你幫個忙都不愿意?"
"您養了我?"林雨覺得既可笑又可悲,"舅媽,我從小到大哪一天是您養的?我媽媽一個人把我拉扯大,您除了占便宜還做過什么?"
這話說得很重,但也是實話。舅媽確實從來沒有真正幫助過林雨母女,反而一直在索取。
爭執越來越激烈,周圍圍觀的人越來越多。林雨感到無比羞恥和憤怒,她看著推著滿車東西、一臉理直氣壯的舅媽,突然明白了什么。
"舅媽,您真的覺得我應該為您的購物買單嗎?"林雨最后問了一句。
"當然,你有錢,我沒錢,親戚之間互相幫助不是應該的嗎?"舅媽回答得很自然。
就是這句話徹底擊垮了林雨心中最后的親情防線!
她緩緩放下自己的購物車,看著舅媽說道:"那您自己想辦法吧。"說完轉身就走。
"你給我站住!你不能這樣!"舅媽推著購物車追了上來,在整個超市里大聲喊道:"我沒錢!我真的沒錢!"
這撕心裂肺的喊聲在超市里回蕩,所有人都停下腳步看著這一幕。但林雨頭也不回地走出了超市,留下舅媽一個人面對眾人異樣的目光。
這一刻的決絕,會讓這段扭曲的親情走向怎樣的終點?那句"我沒錢"背后,又隱藏著怎樣的人性真相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