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公暑假接3個侄女來家里玩,我申請異地出差,他打68通電話"孩子誰管"
手機屏幕上顯示著"68個未接來電",全部來自同一個人——我的丈夫陳建。
我坐在高鐵的商務座上,望著窗外飛逝的風景,心情卻如這夏日的天氣般悶熱壓抑。
三天前,他興沖沖地告訴我,要把三個侄女接到家里過暑假。
兩天前,我遞交了異地出差申請。
一天前,我收拾行李準備離開這個家。
而現在,他瘋狂地打著電話,聲音里帶著前所未有的慌亂:"孩子誰管?"
但他不知道的是,這個問題的答案,將徹底改變我們十年的婚姻。
01
"蘇雅,你快回來,我真的管不了她們三個!"
陳建的聲音從手機里傳出,帶著明顯的疲憊和焦躁。我看了一眼時間,晚上十點半,這是他今天打給我的第十二通電話。
"建哥,我現在在南京,項目剛剛開始,不可能馬上回去。"我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,實際上心里早已波濤洶涌。
"可是你知道她們有多難管嗎?老大小雨今年十二歲,整天抱著手機不撒手,讓她吃飯都要喊十遍。老二小云九歲,是個小霸王,今天把咱家的花瓶都摔碎了。最小的小露才六歲,一不高興就哭,哭起來沒完沒了。"
陳建的話像連珠炮一樣射過來,我能想象他此刻抓著頭發的樣子。
"那你怎么不提前想想這些問題?"我反問道,"當初你哥嫂要出國旅游,把孩子托付給你的時候,你拍著胸脯說沒問題的。"
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鐘。
"我以為...我以為你會幫忙的。"他的聲音小了下來。
"幫忙?"我忍不住提高了音調,"建哥,我也有自己的工作,有自己的事業追求。這次南京的項目對我很重要,你知道的。"
"工作有孩子重要嗎?她們是我們的侄女啊!"
"正因為是你的侄女,所以應該由你來照顧。"我深吸一口氣,"而且,我記得當初你決定接她們過來的時候,根本沒有征求過我的意見。"
這句話說出口,兩人都陷入了沉默。
房間里只有空調的嗡嗡聲,還有遠處傳來的車聲。我住在南京市中心的一家商務酒店里,二十八樓,可以俯瞰整個城市的夜景。霓虹燈閃爍著,像是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孤獨。
"蘇雅,我知道錯了。"陳建的聲音重新響起,帶著一絲哀求,"但是現在說這些還有什么用?孩子們已經在家里了,我一個人真的應付不來。你就不能請幾天假回來幫幫我嗎?"
我閉上眼睛,腦海中浮現出三天前的那個場景。
那是個周五的傍晚,我剛下班回家,看到陳建正在客廳里打電話,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。
"好好好,沒問題!讓她們過來吧,我和蘇雅會照顧好她們的。"
掛斷電話后,他轉過身看到我,高興地說:"雅雅,我哥嫂下周要去歐洲旅游,想把三個孩子送到咱家來住一個月。我已經答應了。"
"一個月?"我當時就愣住了,"建哥,你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?我的工作安排?"
"有什么好考慮的?不就是照顧幾個孩子嗎?再說了,她們是我的侄女,也算是咱們的孩子。"他理所當然地說。
"可是我下周可能要出差,南京那邊的項目......"
"什么項目有家里重要?"他打斷了我的話,"再說了,出差的事情可以推遲嘛。"
就是這句話,徹底激怒了我。
這個南京的項目我準備了整整三個月,這是我升職的關鍵機會。作為一名建筑設計師,我已經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八年,終于有機會主導一個大型商業綜合體的設計工作。
但在陳建眼里,這一切都可以為了照顧孩子而讓步。
"蘇雅?你還在聽嗎?"手機里傳來陳建的聲音,把我從回憶中拉了回來。
"在聽。"我睜開眼睛,看著窗外的夜景,"建哥,我想問你一個問題。"
"什么問題?"
"如果角色互換,是你要出差,我要你留下來照顧孩子,你會怎么做?"
電話那頭又是一陣沉默。
我知道答案。在我們十年的婚姻中,他從來沒有為了家庭的事情推遲過自己的工作安排。去年他去深圳出差兩個月,我一個人在家照顧生病的婆婆。前年他的朋友結婚,他連續一個星期都在外面應酬,家里的事情全部丟給我。
"這不一樣......"他終于開口了。
"哪里不一樣?"
"我是男人,我要賺錢養家。"
這句話像一根刺一樣扎進了我的心里。我在這個家里貢獻的收入并不比他少,但在他眼里,我的工作永遠是可有可無的。
"建哥,我累了,先睡了。"我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。
"等等,蘇雅,你明天能不能......"
我掛斷了電話。
02
第二天一早,我被手機鈴聲吵醒。
看了一眼來電顯示,還是陳建。我猶豫了幾秒鐘,最終還是接了起來。
"蘇雅,昨晚小露發燒了,燒到三十九度,我一個人帶她去醫院,折騰到凌晨三點才回家。"陳建的聲音聽起來疲憊不堪,"你說我一個大男人,怎么照顧這么小的孩子?"
聽到小露發燒,我的心還是緊了一下。雖然對陳建的做法不滿,但孩子是無辜的。
"現在怎么樣了?退燒了嗎?"
"退了一點,但還是有些低燒。醫生說要多觀察,可能是水土不服。"陳建停頓了一下,"蘇雅,你真的不能回來嗎?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。"
我看了看窗外,南京的早晨陽光明媚,遠山如黛。今天是項目啟動會,我必須要參加。
"建哥,你可以請你媽過來幫忙,或者找個保姆。"
"我媽腰不好,而且她和孩子們也不熟。保姆哪有那么快找到合適的?"他的聲音里帶著明顯的不耐煩,"蘇雅,你到底是怎么想的?這些孩子也算是咱們的孩子,你就這么狠心丟下她們不管?"
"我狠心?"我忍不住笑了,"建哥,當初決定接她們過來的時候,你征求過我的意見嗎?現在出了問題,就說我狠心?"
"我以為你會理解的,我以為你會支持我的。"
"支持你什么?支持你把我當成免費的保姆?"
這句話一出口,兩人都愣住了。
是的,這就是我心里最真實的想法。在陳建眼里,我就是這個家的免費保姆,負責處理所有他不愿意處理的家務事。
"蘇雅,你這話說得太過分了。"陳建的聲音冷了下來。
"過分?我覺得一點都不過分。"我站起身,走到窗前,"建哥,我問你,從結婚到現在,家里的大小事務,有哪一件不是我在操心?你媽生病,是我在醫院陪床。你爸過生日,是我準備禮物。過年過節的采購,是我在跑腿。現在你接了三個孩子回家,還是理所當然地認為我應該放下工作回去幫你。"
電話那頭沉默了很長時間。
"那你想怎么樣?"他最終問道。
"我想要你明白,我也是一個有事業追求的人,我的工作對我來說很重要。這個南京的項目,是我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機會。"
"可是家庭不是更重要嗎?"
"家庭當然重要,但為什么每次都是我要為家庭犧牲?為什么不能是你?"
這個問題問出來,我自己都覺得有些尖銳。但這確實是我心里積壓了很久的話。
在我們的婚姻中,似乎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:女人的事業永遠要為家庭讓路,而男人的事業則是不可動搖的。
"我......我需要工作賺錢。"陳建的聲音聽起來有些底氣不足。
"我也在工作賺錢,而且我的收入并不比你少。"我說道,"建哥,我們需要好好談談,但不是現在。我今天有很重要的會議要參加。"
"那孩子們怎么辦?"
"你是她們的叔叔,你想想辦法。"
說完,我掛斷了電話。
手機立刻又響了起來,我看了一眼,直接按掉了。
八點半,我準時出現在項目會議室里。這是一個高端商業綜合體的設計項目,總投資額超過十億元。會議室里坐著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和投資方代表,我作為主設計師,需要向他們展示我的設計理念。
"各位早上好,我是蘇雅,很榮幸能夠主導這個項目的設計工作......"
我強迫自己專注于工作,但手機在包里不停地震動著。每一次震動都像是在提醒我,家里還有三個孩子等著我照顧。
會議進行了三個小時,當我走出會議室的時候,發現手機上有二十三個未接來電,全部來自陳建。
還有幾條短信:
"小雨不肯吃早飯,說想媽媽了。"
"小云把客廳弄得一團糟,我收拾了一個小時。"
"小露又開始發燒了,我該給她吃什么藥?"
"蘇雅,你到底什么時候回來?"
看著這些短信,我的心情五味雜陳。一方面,我確實擔心孩子們的狀況;另一方面,我也為陳建的無能感到失望。
這個男人,在工作中可以獨當一面,管理著一個幾十人的團隊,但面對三個孩子,卻顯得如此手足無措。
我想起了我們剛結婚的時候,我曾經天真地以為,我們會是那種互相支持、共同成長的夫妻。但現實卻是,我在承擔著雙重負擔:既要在職場上拼搏,又要在家庭中承擔大部分責任。
手機又響了。
這次我接了起來。
"蘇雅,小露燒得更厲害了,我要帶她去醫院,但另外兩個孩子怎么辦?我總不能把她們也帶到醫院去吧?"陳建的聲音聽起來快要崩潰了。
"你可以先給小露吃退燒藥,然后觀察一下。如果還是不退燒,再去醫院。"我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冷靜。
"可是我不知道該給她吃什么藥,吃多少劑量。萬一出了什么事怎么辦?"
"藥盒上有說明書,按照年齡和體重來計算劑量。"
"我看不懂那些專業術語......"
我深吸一口氣,感覺自己的耐心正在一點點消失。
"建哥,你是一個成年人,你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孩子發燒是很常見的事情,不是什么解決不了的難題。"
"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......"
"那你當初為什么要答應接她們過來?"
這句話脫口而出,帶著我內心所有的憤怒和委屈。
03
電話那頭陷入了長久的沉默。
我坐在南京酒店的咖啡廳里,手里端著一杯拿鐵,但完全沒有心情品嘗。窗外是繁華的新街口商圈,人來人往,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奔波著。
"蘇雅,我......我當時確實沒有想那么多。"陳建的聲音重新響起,帶著一絲愧疚,"我以為照顧孩子沒那么難,我以為你會幫我。"
"你總是以為。"我輕聲說道,"建哥,你有沒有想過,我也需要別人的理解和支持?"
"我理解你啊,我知道你的工作很重要......"
"如果你真的理解,就不會在我出差的第一天就開始給我打電話,讓我回去照顧孩子。"我打斷了他的話,"如果你真的理解,就會在答應接孩子們過來之前,先和我商量。"
陳建又沉默了。
我知道他在想什么。在他的認知里,女人就應該以家庭為重,就應該在需要的時候放下一切來照顧家人。這種觀念根深蒂固,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改變的。
"那現在怎么辦?"他問道,"孩子們還要在家里住三個星期。"
"想辦法。"我說,"請保姆,找親戚幫忙,或者送她們去夏令營。總之,你自己想辦法解決。"
"可是......"
"沒有可是。"我的語氣變得堅決起來,"建哥,這是你的選擇,你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。我不會因為你的一時沖動而放棄我的事業。"
掛斷電話后,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憊。
不是身體上的疲憊,而是心理上的。這種疲憊來源于長期的壓抑和委屈,來源于在婚姻中不斷地妥協和犧牲。
我想起了大學時代的自己,那個意氣風發、充滿理想的女孩。那時候的我,從來沒有想過會因為照顧孩子的問題而和丈夫產生這樣的矛盾。
那時候的我,以為愛情可以解決一切問題,以為兩個相愛的人可以互相理解、互相支持,共同面對生活中的所有挑戰。
但現實是殘酷的。
婚姻不是童話故事,不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幸福生活的完美結局。婚姻是兩個不同的人在同一個屋檐下的磨合,是價值觀的碰撞,是責任的分擔。
而在我們的婚姻中,這種分擔似乎從來都不是平等的。
下午,我專心投入到工作中。這個商業綜合體的設計需要考慮很多因素:交通流線、商業布局、景觀設計、可持續發展等等。這是一個復雜而有挑戰性的項目,正是我一直夢寐以求的機會。
在工作的時候,我可以暫時忘記家里的煩惱,沉浸在自己熱愛的專業領域中。這種專注的感覺讓我想起了為什么我會選擇這個行業,為什么我會如此熱愛設計工作。
建筑設計不僅僅是畫圖紙,更是在創造空間,創造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環境。每一個成功的設計,都能夠影響無數人的生活質量。這種成就感,是任何其他事情都無法替代的。
但是,手機還是不時地響起。
陳建的電話,一個接一個。
"蘇雅,小雨說她想吃你做的紅燒肉。"
"蘇雅,小云不肯睡午覺,一直在客廳里鬧騰。"
"蘇雅,小露的燒退了,但她現在只認你,一直在哭著要找姑姑。"
每一個電話都在提醒我,家里還有三個孩子需要照顧,還有一個手足無措的丈夫需要幫助。
但我不能回去。
不是不想,而是不能。
如果我這次妥協了,回去照顧孩子,那么下次呢?下下次呢?我的事業什么時候才能得到應有的重視?
晚上八點,我終于忍不住給陳建打了個電話。
"孩子們怎么樣了?"
"還好,小露的燒完全退了,但她一直在問你什么時候回來。小雨和小云也是,她們說更喜歡和你在一起。"陳建的聲音聽起來很疲憊,"蘇雅,我發現我真的不會照顧孩子。我給她們做飯,她們說不好吃。我陪她們玩游戲,她們說我不會玩。我講故事,她們說我講得不生動。"
聽到這些話,我的心情很復雜。
一方面,我為孩子們對我的依賴感到溫暖;另一方面,我也為陳建的無能感到無奈。
"建哥,照顧孩子是需要學習的,不是天生就會的。"我說道,"我也不是一開始就會做這些事情,都是慢慢學會的。"
"可是你學得比我快,做得比我好。"
"那是因為我用心去學,用心去做。"我停頓了一下,"而且,也是因為我沒有選擇的余地。在我們的家庭中,這些事情似乎理所當然地就是我的責任。"
這句話說出來,兩人都沉默了。
"蘇雅,我知道這些年來你很辛苦,我也知道我在家庭責任方面做得不夠好。"陳建的聲音變得認真起來,"但是現在孩子們已經在家里了,我們總不能讓她們受委屈吧?"
"所以你的意思是,還是要我回去?"
"我......"他猶豫了一下,"我希望你能回來,至少幫我度過這個難關。"
我閉上眼睛,感覺自己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。
一邊是我的事業,我的理想,我為之奮斗了這么多年的專業追求。
另一邊是我的家庭,我的丈夫,三個需要照顧的孩子。
這個選擇,似乎沒有標準答案。
但我知道,無論我選擇什么,都會有代價。
"建哥,我想問你一個問題。如果我這次回去了,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,你還會期待我做同樣的選擇嗎?"
04
這個問題讓陳建沉默了很長時間。
我能聽到電話那頭隱約傳來的聲音,應該是孩子們在看電視。這個時間點,她們應該剛剛吃完晚飯,正是最活躍的時候。
"我...我不知道。"陳建最終開口了,聲音里帶著一絲迷茫,"蘇雅,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。"
"那你現在想想。"我坐在酒店房間的沙發上,透過落地窗看著南京的夜景,"如果下次你的朋友需要幫忙照顧孩子,如果下次你的父母需要人照顧,如果下次出現任何家庭突發狀況,你還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我應該放下工作回來處理嗎?"
電話那頭傳來孩子們的笑聲,似乎是在看什么有趣的節目。這種溫馨的家庭氛圍,曾經也是我向往的生活。
但現在,我卻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局外人。
"蘇雅,我覺得你變了。"陳建突然說道,"以前的你不是這樣的,以前的你更溫柔,更體貼,更愿意為家庭付出。"
這句話就像一根刺一樣扎進了我的心里。
"是的,我變了。"我沒有否認,"我變得不再愿意無條件地犧牲自己,我變得開始為自己的權益爭取,我變得不再把所有人的需求都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。"
"但這樣的你,讓我覺得很陌生。"
"那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么我會變成這樣?"我反問道,"建哥,我們結婚十年了,在這十年里,我為這個家庭付出了多少,你心里清楚嗎?"
陳建沒有回答。
我繼續說道:"我記得剛結婚的時候,我們說好了要互相支持彼此的事業。但這些年來,每當我的工作和家庭發生沖突的時候,總是我在讓步。你出差的時候,我從來沒有抱怨過要一個人處理家里的所有事情。但當我需要出差的時候,你卻希望我放棄工作回來照顧家庭。"
"那是因為......"
"因為什么?因為我是女人?因為照顧家庭是女人的天職?"我打斷了他的話,"建哥,現在是2024年,不是1950年代。女人也有自己的事業追求,也有自己的人生價值。"
我知道這個話題對陳建來說很沉重。他從小生長在一個傳統的家庭里,他的父親在外工作,母親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。在他的認知里,這就是正常的家庭模式。
但時代已經變了。
現在的女性不再滿足于只做家庭主婦,她們也要在職場上發光發熱,也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。
"蘇雅,我承認我以前考慮得不夠周全。"陳建的聲音重新響起,"但是現在說這些有什么用?孩子們已經在家里了,我一個人真的應付不來。"
"那就學著應付。"我的語氣變得堅決起來,"建哥,你在公司里可以管理幾十個員工,可以處理復雜的業務問題,難道還搞不定三個孩子?"
"工作和照顧孩子不一樣......"
"有什么不一樣?都需要耐心,都需要責任心,都需要學習和適應。"我站起身,走到窗前,"建哥,我想你明白一個道理:能力是逼出來的。當你沒有退路的時候,你就會想辦法解決問題。"
"可是萬一我搞砸了怎么辦?萬一孩子們出了什么事怎么辦?"
"那就承擔后果。"我說道,"建哥,這就是責任。當你決定接她們過來的時候,你就應該準備好承擔這個責任。"
這時候,電話里傳來了小露的哭聲。
"姑姑,我要姑姑!"小女孩的聲音聽起來很委屈。
我的心一下子軟了下來。
小露才六歲,正是最需要人照顧的年紀。她離開了熟悉的環境,來到一個相對陌生的地方,肯定會感到不安和恐懼。
"小露怎么了?"我問道。
"她想你了,從昨天開始就一直在問你什么時候回來。"陳建的聲音里帶著無奈,"我試著哄她,但她就是不聽我的。"
我能想象小露哭得梨花帶雨的樣子,那個小小的身影,那雙淚汪汪的眼睛。
"讓我和她說幾句話。"
"小露,來,姑姑要和你說話。"
電話那頭傳來了腳步聲,然后是小露帶著哭腔的聲音:"姑姑,你什么時候回來?我想你了。"
聽到這個聲音,我的眼眶瞬間濕潤了。
"小露乖,姑姑在外面工作,過幾天就回來了。"我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溫柔,"你要聽叔叔的話,好好吃飯,好好睡覺,姑姑很快就回來看你了。"
"真的嗎?你不會騙小露嗎?"
"真的,姑姑不會騙小露。"
"那你要快點回來,小露很想你。"
"好,姑姑會盡快回來的。"
掛斷電話后,我坐在沙發上,感覺自己的內心在經歷著激烈的斗爭。
理智告訴我,我不能因為孩子的眼淚而改變自己的決定。如果我這次妥協了,那么以后每次遇到類似的情況,我都會面臨同樣的道德綁架。
但情感告訴我,那三個孩子是無辜的,她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溫暖的懷抱,一個安全的環境。
我拿起手機,翻看著陳建發來的照片。
照片里的三個小女孩坐在沙發上,小雨抱著手機在玩游戲,小云在看電視,小露蜷縮在沙發的一角,眼睛紅紅的,顯然剛哭過。
看著這張照片,我的心情更加復雜了。
這時,手機突然響了起來,來電顯示是一個陌生的號碼。
05
"請問是蘇雅女士嗎?"電話那頭傳來一個女性的聲音,聽起來有些緊張。
"是的,我是。請問您是?"
"我是陳建的嫂子,小雨、小云、小露的媽媽,我叫李梅。"女人的聲音里帶著明顯的歉意,"蘇雅,真的很抱歉,我知道這件事給你們添了很大的麻煩。"
我愣了一下。陳建的哥哥嫂子不是去歐洲旅游了嗎?怎么會給我打電話?
"李姐,您現在在哪里?"
"我們在巴黎,剛剛和建弟通了電話,他說你在外地出差,家里只有他一個人照顧孩子們。"李梅的聲音聽起來很愧疚,"蘇雅,我真的沒想到會給你們造成這么大的困擾。當初建弟在電話里答應得那么爽快,我以為你們已經商量好了。"
"李姐,您不用道歉,這不是您的錯。"我說道,"孩子們都很好,您不用擔心。"
"但是我聽建弟說,你為了照顧孩子們推遲了工作,我心里真的很過意不去。"李梅停頓了一下,"蘇雅,要不我們提前回國吧?我不能讓你為了我們的孩子而犧牲自己的事業。"
這句話讓我很意外。
在陳建的描述中,他的哥哥嫂子是那種比較自私的人,總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。但現在聽李梅的話,她顯然是一個很有同理心的女人。
"李姐,您不用提前回來,真的。"我說道,"您的假期很珍貴,不要因為這件事而破壞了您的旅行計劃。"
"真的沒關系。"我打斷了她的話,"孩子們很乖,我們會照顧好她們的。"
掛斷電話后,我陷入了沉思。
李梅的電話讓我看到了這件事的另一個角度。她作為孩子們的母親,也在為給別人添麻煩而感到愧疚。她甚至愿意提前結束自己的假期,回來照顧孩子們。
這種責任感和同理心,是陳建身上缺少的。
他在答應照顧孩子們的時候,根本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,沒有考慮過這個決定會對我的工作造成什么影響。在他的認知里,照顧孩子就是女人的事情,我應該理所當然地配合他的決定。
但李梅不一樣。她能夠站在我的角度思考問題,能夠理解我的處境,甚至愿意為此而改變自己的計劃。
這種對比讓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問題的本質。
這不是關于照顧孩子的問題,而是關于尊重和理解的問題。
半個小時后,陳建又打來了電話。
"蘇雅,我嫂子剛才給我打電話了,她說要提前回國。"他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慌亂,"我告訴她不用,但她堅持要回來。"
"她為什么要提前回來?"我明知故問。
"她說不能讓你為了照顧孩子而耽誤工作。"陳建停頓了一下,"蘇雅,我嫂子比我想得周到,她能理解你的處境。"
這句話說出來,陳建自己也愣住了。
是的,連他的嫂子都能理解我的處境,都能為我考慮,但作為我丈夫的他,卻做不到這一點。
"建哥,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?"我輕聲問道。
"想過什么?"
"為什么李姐能夠理解我的處境,而你卻不能?"
"我...我不知道。"陳建最終說道,"也許是因為她也是女人,也有自己的事業,所以更能理解你的感受。"
"不僅僅是因為她是女人。"我說道,"更重要的是,她有同理心,她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。而你,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,總是認為自己的需求是最重要的。"
這句話說得很重,但我知道這是必須要說的。
"蘇雅,我......"
"建哥,我不是在指責你,我只是希望你能夠明白,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,需要互相理解,互相支持。"我打斷了他的話,"這些年來,我一直在支持你,在理解你,但我很少感受到你對我的理解和支持。"
"我支持你啊,我從來沒有反對過你工作......"
"不反對不等于支持。"我說道,"真正的支持是在我需要的時候站在我身邊,是在我面臨選擇的時候幫我分擔壓力,而不是讓我獨自承擔所有的家庭責任。"
這時候,電話里傳來了小雨的聲音:"叔叔,我想給姑姑說話。"
"小雨要和你說話。"陳建說道。
"姑姑,你什么時候回來?"小雨的聲音聽起來很懂事,"叔叔一個人照顧我們很辛苦,他今天做飯的時候還切到了手指。"
聽到這個消息,我的心一緊:"切到手指?嚴重嗎?"
"不嚴重,就是流了一點血。"小雨說道,"但是叔叔看起來很累,他說他不會照顧小孩子。姑姑,你能不能回來幫幫他?"
這個十二歲的小女孩,竟然比她的叔叔更懂得體貼別人。
"小雨,姑姑現在在外地工作,暫時回不來。但是你們要相信叔叔,他會慢慢學會照顧你們的。"我說道,"你是姐姐,要幫助叔叔照顧妹妹們,好嗎?"
"好的,姑姑。但是你要快點回來,我們都很想你。"
掛斷電話后,我做了一個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