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- 聲明:本文基于真實社會事件改編,為保護當事人隱私,文中人物均為化名,部分細節經過藝術加工。
"你瘋了嗎?把這些都燒了!"
"不行,這是他的東西,我們沒權利..."
"留著干什么?讓他父母看到更難受!"
宿舍里,幾個室友圍著床頭柜激烈爭吵。
小陳手里緊握著一沓信件,臉色煞白。
"你們看看這些日期..."小陳的聲音開始顫抖。
"什么日期?"室友們湊過來。
小陳沒有回答,只是死死盯著手中的紙張。
突然,他癱坐在地上,信件散落一地。整個宿舍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。
01
2013年9月,李明第一次走進這間宿舍。
他拖著行李箱,戴著厚厚的眼鏡,看起來比同齡人更加成熟穩重。
室友小陳主動幫他搬行李,發現這個新室友話不多,但很有禮貌。
"我叫李明,來自河南農村。"他簡單介紹自己。
李明的床鋪整理得一絲不茍,書桌上擺滿了各種專業書籍。
他是學校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,成績一直名列前茅。
大三下學期,當其他室友還在為找工作發愁時,李明已經開始準備考研。
"我要考清華大學的機械工程專業。"他對室友們說。
小陳愣了一下:"清華?那可是全國最好的學校啊。"
"我知道。"李明的眼神很堅定,"我從小就夢想進清華。"
李明的作息時間變得極其規律。
每天早上六點起床,晚上十一點睡覺。除了上課,幾乎所有時間都在圖書館度過。
室友們漸漸發現,李明對自己要求極其嚴格。每天的學習計劃都精確到分鐘,連吃飯時間都要掐著表。
"你這樣太累了。"室友王磊勸他。
"不累怎么能考上清華?"李明頭也不抬地繼續做題。
2014年初,考研成績公布。李明考了389分,距離清華的錄取線還差15分。
那天晚上,李明一個人坐在宿舍陽臺上,一坐就是整夜。
第二天早上,室友們發現他紅著眼睛,但精神狀態很好。
"我決定再考一年。"李明說。
"要不考慮其他學校?"小陳建議,"你的分數已經很高了,可以調劑到很多好學校。"
"不。"李明搖頭,"我只要清華。"
就這樣,李明開始了他的第二次考研路。
02
2014年到2015年,李明的二戰考研生活開始了。
他謝絕了幾家公司的工作邀請,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專門復習。
每天早上七點到圖書館,晚上十點才回宿舍。
室友們注意到,李明變得更加沉默寡言。除了必要的交流,他幾乎不主動說話。
"明哥,你這樣下去身體會垮的。"室友張偉擔心地說。
"我身體很好。"李明淡淡地回答。
2015年的考研成績出來了,李明考了395分,比去年提高了6分,但仍然沒有達到清華的錄取線。
這次,李明的反應更加平靜。他只是默默地收拾書本,準備第三次考研。
"明哥,要不我們聊聊?"小陳想勸勸他。
"沒什么好聊的。"李明背起書包,"我會考上的。"
室友們開始擔心李明的精神狀態。他們發現,李明每次考試失敗后,都會有一段時間的異常表現。
有時候半夜會聽到他在房間里自言自語。有時候會發現他盯著清華大學的宣傳照片發呆。
"他這樣不對勁。"王磊私下對其他室友說。
"我們要不要告訴他家里?"張偉建議。
"他不讓我們告訴。"小陳搖頭,"說家里壓力已經夠大了。"
李明的第三次考研,成績是401分。這次他距離清華的錄取線只差3分。
看到成績的那一刻,李明的表情很復雜。既有失望,也有一種奇怪的興奮。
"就差3分!"他握緊拳頭,"明年我一定能考上!"
室友們面面相覷。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勸李明放棄這個執念。
03
2016年到2018年,李明的考研之路進入了第四個年頭。
這期間,他的室友們陸續畢業工作,只有小陳因為讀研留在了學校。宿舍里來了新的室友,但李明和他們很少交流。
李明的生活變得更加單一。除了復習,就是復習。他甚至不再和家人聯系,只是每個月按時往家里打生活費。
小陳注意到,李明的狀態越來越不對。他開始出現一些強迫性行為,比如必須用特定的筆答題,必須坐在圖書館的同一個位置。
"明哥,你需要休息一下。"小陳勸他。
"我不累。"李明的回答總是這樣。
2016年的考研成績是398分,2017年是402分,2018年是405分。
每次成績公布后,李明的反應都很平靜。他會靜靜地坐在宿舍里,盯著成績單看很久,然后繼續準備下一年的考試。
但小陳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。每次考試結束后,李明總會收到一些信件。他會把這些信件鎖在床頭柜里,從不讓任何人看到。
"那些是什么?"小陳好奇地問。
"沒什么。"李明的回答很簡短。
2018年年底,李明的父母來學校看他。
"兒子,你已經考了這么多年了,要不算了吧?"李明的母親紅著眼睛說。
"媽,我就快成功了。"李明安慰母親。
"可是你這樣下去,我們心里不安啊。"父親嘆氣。
"爸,相信我。明年我一定能考上清華。"
父母走后,小陳聽到李明在房間里哭。那是他第一次看到李明流淚。
04
2019年到2021年,李明的考研之路進入了更加艱難的階段。
這期間,他的精神狀態明顯不如以前。經常會在深夜驚醒,有時候會對著空氣自言自語。
小陳建議他去看心理醫生,但李明拒絕了。
"我沒病。"李明說,"我只是想考上清華。"
2019年的成績是409分,2020年是412分,2021年是415分。
每次成績都在提高,但始終沒有達到清華的錄取線。
小陳發現,李明收到的神秘信件越來越多。他會把它們小心翼翼地鎖在床頭柜里,就像保護什么珍寶一樣。
"明哥,你到底在隱瞞什么?"小陳忍不住問。
"沒有隱瞞什么。"李明的眼神有些閃躲。
2021年年底,李明的行為變得更加異常。他開始拒絕和任何人交流,甚至連吃飯都是一個人。
小陳注意到,李明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檢查床頭柜。他會把那些信件拿出來,一封一封地看,然后又小心地收起來。
"這樣下去不行。"小陳決定找李明好好談談。
但李明拒絕了他的好意。
"我很好。"李明說,"2022年我一定能考上。"
05
2022年,李明的第十次考研。
這一年,他的狀態變得更加極端。除了復習,他幾乎不做任何其他事情。連洗澡都是匆匆忙忙,生怕浪費一分鐘時間。
小陳發現,李明開始出現幻覺。有時候會看到他對著空氣說話,好像在和什么人交流。
"明哥,你真的需要幫助。"小陳再次勸他。
"我不需要幫助。"李明的聲音很冷,"我只需要考上清華。"
2022年的考研成績是418分。這是李明歷年來的最高分,但仍然沒有達到清華的錄取線。
看到成績的那一刻,李明的表情很奇怪。他沒有失望,反而露出了一種解脫的笑容。
"還有機會。"他自言自語,"還有機會。"
就在這時,郵遞員送來了一封信。李明接過信件,看了一眼,臉色突然變得很難看。
"怎么了?"小陳關心地問。
"沒事。"李明匆忙把信件塞進口袋,"我去圖書館了。"
從那天起,李明的行為變得更加詭異。他會在深夜偷偷查看手機,有時候會突然大笑,有時候會突然哭泣。
小陳嘗試和他交流,但李明已經完全封閉了自己。
06
2023年到2024年,李明的第十一次和第十二次考研。
這兩年,李明的精神狀態已經瀕臨崩潰。他開始出現嚴重的失眠,經常整夜不睡覺。
小陳多次建議他停止考研,但李明拒絕了。
"我不能停。"李明說,"我已經投入了太多。"
2023年的成績是421分,2024年是424分。
每次成績公布后,李明都會收到一封信。他會把這封信和其他信件一起鎖在床頭柜里。
小陳注意到,李明每次看到這些信件后,都會有一種奇怪的表情。既痛苦,又興奮,還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恐懼。
"明哥,你到底在害怕什么?"小陳問。
"我沒有害怕。"李明的聲音在顫抖,"我只是...我只是想要最好的。"
2024年12月,李明的第十二次考研結束了。
考試結束后,李明的狀態變得更加異常。他會在宿舍里來回踱步,嘴里不停地嘀咕著什么。
"明哥,考得怎么樣?"小陳問。
"不知道。"李明的回答很模糊,"可能很好,也可能很糟。"
就在這時,李明的手機響了。他看了一眼來電顯示,臉色瞬間變得煞白。
"我不接。"他關掉手機,"我什么都不想知道。"
接下來的幾天,李明變得更加沉默。他不再去圖書館,也不再和任何人說話。
小陳發現,李明經常盯著床頭柜發呆,有時候會突然站起來,好像要打開柜子,但又會突然坐下。
"明哥,你這樣不對。"小陳擔心地說。
"我很好。"李明的聲音很小,"我只是在等。"
"等什么?"
"等結果。"李明的眼神很空洞,"等最后的結果。"
2025年1月15日,考研成績即將公布。
李明從早上開始就坐在電腦前,但他沒有查詢成績。他只是盯著屏幕,一動不動。
"明哥,成績出來了,你不看看嗎?"小陳提醒他。
"我不敢看。"李明的聲音在顫抖。
"為什么?"
"因為我害怕。"李明終于承認了,"我害怕又失敗了。"
小陳幫他查詢了成績。427分。這是李明歷年來的最高分。
"明哥,你考了427分!"小陳興奮地說。
李明看了一眼成績,臉上沒有任何表情。
"還是不夠。"他說,"清華的錄取線是430分。"
就在這時,郵遞員又送來了一封信。
李明接過信件,看了一眼,整個人突然癱軟在椅子上。
"怎么了?"小陳急忙扶住他。
李明沒有回答,只是緊緊抱著那封信,眼淚不停地往下流。
"明哥,到底怎么了?"小陳更加擔心。
"我累了。"李明的聲音很虛弱,"我真的累了。"
那天晚上,李明一個人坐在宿舍陽臺上,直到天亮。
第二天早上,室友們發現李明不見了。
他們找遍了圖書館、教室、食堂,都沒有找到他。
小陳報了警。
三天后,在學校的天臺上,他們找到了李明。
他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。
在他的口袋里,警察發現了一封遺書。
遺書很簡短,只有幾行字:
"對不起,我讓所有人失望了。我真的盡力了,但我做不到。原諒我的軟弱。"
李明的父母趕到學校處理后事。
看到兒子的遺體,李明的母親當場暈倒。
"他為什么要這樣?"父親哭著問,"他為什么不告訴我們?"
小陳和其他室友也在哭。他們不理解,為什么李明要選擇這樣的結局。
"我們應該早點阻止他的。"小陳自責地說。
"可是我們怎么阻止?"其他室友也很痛苦,"他根本不聽我們的勸告。"
李明的葬禮很簡單。除了家人,只有幾個室友參加。
葬禮結束后,李明的父母離開了學校。他們把李明的遺物留給了室友們處理。
"你們看著辦吧。"李明的父親說,"我們不想再看到這些東西。"
小陳和其他室友開始整理李明的遺物。
衣服、書籍、文具,這些都很普通。但當他們打開床頭柜時,發現了那些神秘的信件。
小陳小心翼翼地取出這些信件,發現它們被李明分類整理,按照年份排列。
"這些到底是什么?"室友們圍了過來。
小陳打開第一封信,瞬間愣住了。
"這是...錄取通知書?"
室友們在整理遺物時,意外發現了那12張錄取通知書。
每一張都來自不同的學校,每一張的錄取專業都不相同。
更讓人震驚的是,這些錄取書的日期跨度長達8年,而且都是李明曾經"考研失敗"的那些年份。
小陳顫抖著拿起最后一張錄取通知書,上面赫然寫著李明夢寐以求的那所頂尖985院校的名字。錄取日期就在李明離世前的一個月。
"這...這怎么可能?"小陳的聲音在顫抖。
室友們圍了過來,看到這些錄取通知書,都震驚得說不出話來。
"他明明說自己考研失敗了啊?"
"這些錄取通知書是真的嗎?"
"如果他被錄取了,為什么還要繼續考研?"
小陳翻看著這些錄取通知書,每一張都是正規的,上面有學校的公章,有錄取專業,有報到時間。
但最讓人不解的是,這些學校都是985、211重點大學,專業都是李明的本專業機械工程,錄取資格都是完全有效的。
"他為什么要隱瞞這些錄取通知書?"室友們百思不得其解。
小陳的手越來越顫抖,他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可怕的真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