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人們常說:"子欲養而親不待",可我從沒想過,會親耳聽到自己的母親說想要離開這個世界。
那天下午,我剛到母親家,就看見她坐在窗前,望著遠處發呆。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滿是皺紋的臉上,勾勒出歲月的痕跡。母親今年已經85歲了,退休金有6000元,還擁有兩套房產,按理說,晚年生活應該無憂無慮才對。
"小麗,你來了。"母親轉過頭,臉上擠出一絲笑容,但那笑容下掩蓋不住的是深深的疲憊。
我點點頭,在她身邊坐下:"媽,您今天怎么了?看起來不太開心。"
母親沉默了許久,突然說了一句讓我心驚的話:"小麗,我想走了。"
"去哪兒?"我以為她想出去散步。
"不是去哪兒,是離開這個世界。活得太久了,我覺得自己成了負擔。"母親說這話時,眼神異常平靜,仿佛只是在談論今天的天氣。
我的心猛地一沉,握住母親布滿老年斑的手:"媽,您怎么會這么想?您的退休金足夠生活,還有兩套房子,您現在的條件比很多老人都好啊!"
"錢夠花,房子也有,可這些東西,能填補我心里的空嗎?"母親苦笑著反問我。
我不知道如何回答。那一刻,我才意識到,原來富足的物質條件并不能保證一個人晚年的幸福。我從母親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孤獨和無助,這讓我感到無比心痛。
到底是什么讓一個物質條件不錯的老人,寧愿選擇提前離開這個世界?
自從丈夫去世后,母親就一個人住在市中心的那套房子里。雖然我和弟弟隔三差五會去看望她,但大部分時間,她還是一個人。
"我不想成為你們的負擔,"母親說,"你們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,我知道照顧我很麻煩。"
"媽,您別這么想,照顧您是我們應該做的。"我急忙解釋。
母親搖搖頭:"你每次來,我都能看出你很著急,生怕耽誤了接孩子或者其他事情。我理解,但我心里難受啊。"
我沉默了,因為母親說的是事實。每次探望她,我確實都在趕時間,總是看看表,害怕耽誤了接孩子放學或者其他安排。
"還記得上個月我摔了一跤嗎?"母親繼續說,"我躺在地上半個小時,沒人知道。我爬不起來,只能等你弟弟下班后發現我不接電話,才趕過來。"
想到那天接到弟弟的電話,說母親摔倒了,我心里充滿了愧疚。當時我正在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,沒能第一時間趕過去。
"我不怪你們,"母親輕聲說,"你們都有自己的生活。我只是覺得,活著成了一種等待,等待生病,等待摔倒,等待有一天你們會發現我已經不在了..."
我緊緊握住母親的手,淚水在眼眶中打轉。我想反駁,卻發現自己無言以對。
"其實,我最怕的不是死亡,而是在死亡前的那段時間,躺在床上,不能自理,看著你們為我奔波勞累,那種感覺比死亡更讓我恐懼。"母親的聲音很輕,卻字字重如千鈞。
這是她第一次如此坦率地和我談論死亡,我這才意識到,母親不是一時的情緒低落,而是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后得出的結論。
"媽,您不能這么想。您的身體還很好,可以再活很多年。"我試圖安慰她。
"活著不是簡單的呼吸和心跳,小麗。"母親看向窗外,"你知道我每天都在做什么嗎?起床,吃飯,看電視,睡覺。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。我已經記不清上一次真正開心是什么時候了。"
我突然想起上個月我們全家聚餐的場景。那天是母親的生日,我們都去了,包括我的丈夫、孩子和弟弟一家。看似熱鬧,但實際上,我們都在低頭玩手機,孩子們也在各自玩游戲,幾乎沒有人真正和母親交流。母親坐在那里,臉上掛著笑容,卻顯得那么孤獨。
"你還記得你爸爸嗎?"母親突然問。
"當然記得。"我點點頭。
"我常常夢見他,"母親的眼神變得柔和,"夢里他還是那么年輕,總是笑著叫我的名字。有時候我醒來,還以為他就在身邊,結果發現只有我一個人。那種失落感,你無法想象。"
我不知道該說什么。父親去世已經十年了,這十年來,母親一直一個人生活。我以為她已經習慣了,卻不知道她內心的痛苦。
就在這時,母親做了一個讓我震驚的舉動。她從床頭柜里拿出一個小盒子,打開后,里面整齊地放著一些藥片。
"這是什么?"我的心猛地一沉。
"我收集的安眠藥,"母親平靜地說,"有一天我累了,就可以永遠地睡去,不會痛苦,也不會麻煩任何人。"
我一把奪過藥盒,驚恐地看著母親:"媽!您怎么能這樣想!這是犯法的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