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戰勝利80周年,一大批優秀劇目來襲,諸如《我們的河山》《歸隊》《八千里路云和月》《陣地》《風與潮》等。
除此之外,還有一部劇也備受關注,那就是《浴血榮光》。
原本這部劇是“紀念毛澤東誕辰130周年”而創作,但從2023年拖到了2025年。
該劇全景式展現1927至1935年間,我黨領導人民軍隊從創建到長征勝利的崢嶸歲月。
40集的《浴血榮光》入選央視2025年暑期重點劇集,值得期待。
01、創作背景與意義:牢記歷史
近幾年主旋律作品,涌現出了不少佳作,諸如《覺醒年代》《問蒼茫》《西北歲月》等。
其中《問蒼?!返臅r間線是1921年至1927年,聚焦我黨創立初期,展現毛主席早期的道路探索和選擇。
通過冬泳、踢球、與楊開慧的溫情互動等生活細節,展現青年教員的煙火氣,讓偉人回歸普通人的人性敘事,使教員的形象更立體。
另外該劇在群像塑造方面同樣出色,如陳獨秀的掙扎、老蔣的權謀、黃愛等烈士的熱血,均擺脫臉譜化。
用真誠的創作,解答每一代人的“蒼茫之問”。
其成功不僅在于還原一段尋路史,更在于讓年輕人在“平視歷史”中,找到自身與時代的連接點。
而《浴血榮光》與《問蒼茫》無縫銜接,就連毛主席的扮演者都是同一人。
該劇以1927-1935年間的革命歷程為主線,呈現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尋找中國革命道路的艱辛探索。
“喚醒當代青年‘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’的信念,讓青年走進百年前先烈的浴血歷史,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”,這是導演陳力的創作理念。
02、主創團隊:金牌班底打造史詩巨制
《浴血榮光》的創作團隊堪稱國產革命歷史劇的頂配。
導演陳力,八一廠一級導演,她執導的電視劇《海棠依舊》豆瓣評分高達9.2,《周恩來的四個晝夜》和《守島人》榮獲金雞獎最佳故事片。
她擅長在宏大歷史敘事中注入人性溫度,作品具備獨特的藝術視角和深刻的人文關懷。
編劇丁涵,此前跟導演合作過《守島人》,她還是《山花爛漫時》的聯合編劇之一。
籌拍階段,劇組多次深入閩西革命老區調研,采訪革命者家屬和后輩,獲取第一手歷史素材。
這種嚴謹的創作態度保障了劇作的歷史真實性和情感感染力。
劇組歷經270天超長周期拍攝,從福建龍巖、古田等革命圣地起步,隨后轉戰河北石家莊井陘礦區段家樓、杏花溝濕地公園,最后在龍泉古鎮完成民國街區的取景。
真實的歷史場景和革命路線,使演員能夠沉浸于歷史情境中表演。
03、演員陣容:實力派與特型演員的完美融合
《浴血榮光》匯集了老中青三代演技派,構成了一幅豐富多彩的革命群像。
毛澤東(王仁君 飾)
這是在長征路上力挽狂瀾的教員,遵義會議確立了他的領導地位。
自《古田軍號》《1921》《問蒼茫》等作品后,王仁君又一次飾演青年毛澤東。
憑借其沉穩大氣又不失激情的表演風格,成為新一代毛澤東扮演者中最受認可的人選之一。
朱德(王志飛 飾)
朱老總和教員,他們長征路上砥礪前行,共同推動革命偉大轉折的進程。
自《古田軍號》后,王志飛與王仁君再度搭檔飾演革命戰友。
他擅長塑造剛毅果敢的軍人形象,在《戰火中的青春》《護國大將軍》等作品中均有出色表現。
周恩來(陳龍 飾)
在革命危急關頭,周恩來以其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從《瑯琊榜》里武功蓋世的蒙大統領,到《繁花》里的市井小民,陳龍展現了塑造不同角色的能力。
由他來挑戰扮演儒雅睿智的周總理,這個選角頗為大膽,或成為本劇一大看點。
林裁縫(孫維民 飾)
他是為紅軍制衣的裁縫,小人物在大時代下亦有價值和貢獻。
在《海棠依舊》和《跨過鴨綠江》中,孫維民以飾演周總理聞名。
如今由他來飾演歷史進程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,體現的則是“人民是歷史創造者”的深刻主題。
本劇還有諸多老戲骨加盟,侯勇飾演賀龍、董勇飾演彭德懷,兩位硬派演員的氣質和革命領袖的形象都高度契合。
以及諸多青年實力派演員,劉智揚飾演陳毅,張一山飾演林總,張慧雯飾演楊開慧。
《浴血榮光》也可以說是《古田軍號》的延續,畢竟是原班人馬出演。
04、革命歷史劇的突破之作
本劇除了展現教員的不可替代,在群像上也有不少刻畫。
把林裁縫設為主角之一,通過為紅軍制作軍裝的普通后勤人員視角,展現革命洪流中的小人物的貢獻。
這種“以小見大”的敘事手法,使宏大革命歷史題材具備了更深刻的感染力。
領袖加平民的雙線敘事,既展現毛主席、朱老總等領袖的運籌帷幄,也通過林裁縫這個普通人的視角反映革命洪流中的個體命運。
強調歷史偉人的人性化呈現,如毛澤東與楊開慧的革命愛情,朱德與戰士們的戰友情誼,周恩來在危機中的智慧與擔當等。
誠如陳力導演所希望,這或許能為一部“為國家著史、為人民立傳、為時代明德”的經典佳作。
后記
跟《問蒼?!芬粯樱对⊙獦s光》同樣突出“革命青春感”。
都有大批青年演員入組,同樣強調偉人的人性化塑造,并注重群像塑造。
王仁君在這兩部劇中出演教員,角色的連貫性降低了觀眾的適應成本。
如果說《問蒼茫》是回答“路在何方”,那么《浴血榮光》則是回答“路如何走”。
本劇若能保持青春熱血感,且不失歷史厚重感,并在史詩感上進行突破,則很有希望成為下一部年輕人也喜歡看的主旋律。
年輕人要永遠牢記先輩們的長征精神。(撰文:木未舟)
特別聲明:以上內容(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)為自媒體平臺“網易號”用戶上傳并發布,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