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5年7月26日,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將取得全面勝利之際。
中、美、英三國在德國柏林西南的波茨坦發表了《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》(簡稱《波茨坦公告》)。
同年,8月8日,蘇聯也正式聲明加入。
《波茨坦公告》內容共13條,構成了戰后對日處理的基本框架。
公告明確表示,三國強大的武裝力量將在所有聯合國的支援下,繼續對日作戰直至其停止抵抗為止。
并警告日本如不立即宣布無條件投降,將如德國一樣迅速完全毀滅。
1945年9月2日,日本政府在《日本投降書》中明確接受《波茨坦公告》,并承諾忠誠履行《波茨坦公告》各項規定。
日本的這一做法,使《波茨坦公告》從戰勝國的單方面聲明轉變為具有雙邊約束力的國際法律文件。
《波茨坦公告》的核心條款對日本戰后地位作出了嚴格限制:
要求根除日本軍國主義,懲辦戰爭罪犯,消除阻止日本民主趨勢之復興和增強的一切障礙,取消日本的軍事工業。
尤為重要的是,公告第八條明確規定:“《開羅宣言》之條件必將實施,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于本州、北海道、九州、四國及吾人所決定之其他小島”。
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長胡繼平指出:
“因為日本是宣布接受《波茨坦公告》投降的,按照《波茨坦公告》,公認的日本領土僅限于九州、本州、四國和北海道這四個島嶼”。
這樣看來,當前在很多人認知里模糊不清的,以及他國覬覦紛紛挑釁的很多島嶼,其實按規定都是明確歸屬中國的。
1、臺灣及其附屬島嶼。
包括臺灣本島及所有附屬島嶼,其中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作為臺灣的組成部分,也明確屬于中國。
從歷史管轄實踐來看,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,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早在明朝時期,釣魚島就已納入中國海防范圍。
1534年,明朝冊封使陳侃所著《使琉球錄》中就有關于釣魚島的明確記載,那比日本聲稱的“發現”時間早了350多年。
從地理地質特征上研判,釣魚島同樣屬于中國。
按照《大陸架公約》確立的“同在一個大陸架上之島嶼歸該國所有”之原則,釣魚列島毫無疑問歸屬中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