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“好心人,真心感激您這么多年一直資助我,我以后肯定好好報答您!”
四年前,一個深夜,劉曉宇百無聊賴地刷著手機,偶然間一條“愛心助學”的廣告映入她的眼簾。
那一刻她心中一動,沒多猶豫,便以匿名的方式給貴州山區的少年陳少昂寄出了第一筆資助款。
此后她通過一封封書信陪伴著陳少昂,陪他度過了緊張的中考,又看著他順利升入重點高中,見證著他從一個穿著破舊校服的困窘少年,逐漸成長為立志要用技術去幫助他人的有志青年。
終于到了約定見面的日子,門鈴清脆地響起。
劉曉宇懷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去開門,當陽光灑在少年臉上的那一刻,她整個人瞬間呆住了,情緒如決堤的洪水般崩潰……
劉曉宇坐在書房的木椅上,窗外的雨淅淅瀝瀝下著,雨點敲打玻璃的聲音清晰可聞。
她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,把筆記本電腦合上,放在書桌的一角。
手機就放在電腦旁邊,她時不時拿起來,無意識地滑動著屏幕,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想看些什么。
她三十六歲了,事業發展得還算不錯,在公司里是個小領導,手下管著幾個人。
在別人眼里,她就是那種標準的“獨立女性”——有穩定的工作,有自己的房子,生活看起來光鮮亮麗。
可只有她自己知道,每當夜深人靜,她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,打開門偌大的房間里空蕩蕩的,只有自己的腳步聲在回蕩。
那種孤獨感,就像潮水一般,一點點漫上心頭。
有時候微信群里會突然熱鬧起來,朋友們在里面曬著聚會的照片,或者分享旅游的見聞。
照片里大家圍坐在一起,臉上洋溢著笑容,背景是美麗的風景或者熱鬧的餐廳。
劉曉宇看著這些照片,心里會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。
那些熱鬧的場景,就像發生在另一個世界,和她沒有絲毫關系。
她只是默默地點個贊,然后繼續滑動屏幕,把那些消息拋在腦后。
這天晚上她像往常一樣刷著短視頻。
突然屏幕上跳出一個“愛心助學”的公益廣告。
劉曉宇皺了皺眉頭,心里想著:“又是這種廣告,肯定又是騙人的。”
她下意識地準備用手劃過去,把廣告關掉。
可是手機屏幕卻一直亮著,廣告畫面中,一個穿著洗得發白的舊校服的少年出現在她的眼前。
少年的照片旁邊,有幾行簡單的文字介紹:“貴州山區,16歲,高中二年級,父母早逝,家庭困難。”
少年的名字叫陳少昂。
劉曉宇的手停住了,她盯著少年的照片看了好一會兒。
不知道為什么,這個少年的眼神讓她心里“咯噔”了一下。那眼神里,有一種說不出的倔強和安靜,仿佛在訴說著他的故事。
她猶豫了一下,還是點開了廣告下面的鏈接。
頁面跳出來一段采訪短片。
陳少昂坐在山村的土屋前,身后是破舊的房屋和泥濘的小路。
他對著鏡頭,聲音平靜地說:“我想讀完高中,將來能靠自己改變命運。”
視頻很短只有幾分鐘,但劉曉宇卻看得格外認真。
她注意到少年在說話的時候,眼神一直很堅定,沒有絲毫的猶豫和退縮。
那種眼神讓她想起了自己十八九歲的時候。
那時候她剛剛大學畢業,一個人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打拼。
沒有親戚朋友的幫助,一切都要靠自己。
她住在狹小的出租屋里,每天為了省錢,只能吃泡面。
工作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挫折,有時候甚至會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錯了。
但是她從來沒有想過放棄,總是咬著牙堅持下來。
她告訴自己:“我一定要在這個城市站穩腳跟,我要靠自己的努力過上好日子。”
想到這里劉曉宇的心里一陣感慨。
她又下拉頁面,看到了陳少昂的詳細資料。
成績單顯示,他各科成績都名列前茅;
生活介紹里寫著,他每天清晨都要步行六公里去上學,偶爾還會打些零工補貼家用。
看著這些資料,劉曉宇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。
她仿佛看到了那個少年,每天天不亮就起床,穿著破舊的衣服,背著沉重的書包,走在泥濘的山路上。
他的生活是那么艱苦,但他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學習的機會。
劉曉宇坐在椅子上,陷入了沉思。
她在想自己是不是應該做點什么,幫助這個少年改變他的命運。
可是她又有些猶豫。
畢竟她和他素不相識,自己真的要資助他嗎?
而且資助一個學生可不是一件小事,需要長期的投入和關注。
她擔心自己做不到,也擔心自己的善舉會被別人誤解。
但是那種想要幫助他的沖動卻越來越強烈。
她想起了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困難和挫折,也想起了自己當時的無助和渴望。
她知道對于陳少昂來說,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有人能拉他一把,給他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。
如果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,那該多好啊。
經過一番思想斗爭,劉曉宇終于下定了決心。
她點進了資助通道,在匿名輸入金額的框里,認真地填寫了學費和一學期的生活費。
然后她又勾選了“需要的學習和生活用品”這一項。
她想既然要幫助他,就要盡可能地給他提供更好的條件,讓他能夠安心學習。
付款成功的頁面跳出來的時候,劉曉宇長舒了一口氣。
她感覺自己的心里好像放下了一塊大石頭,有一種說不出的輕松和松快感。
她不知道自己的這個決定會不會改變陳少昂的命運,但她知道自己已經盡了自己的一份力。
第二天早晨,劉曉宇像往常一樣起床,洗漱完畢,穿上衣服出門上班。
在等電梯的時候,她忍不住又拿出手機,打開了那個捐助頁面。
她想看看自己的資助有沒有被確認。
就在這時手機屏幕上彈出了一條自動感謝短信:“尊敬的愛心人士,感謝您的愛心捐助,陳少昂同學已收到資助,孩子很感激您的幫助。”
緊接著還有一段學校老師錄制的簡短語音。
劉曉宇點開語音,里面傳來老師溫和的聲音:“您好,我是陳少昂的老師。非常感謝您的愛心,陳少昂同學知道后特別高興,他說一定會努力學習,不辜負您的期望。”
劉曉宇平時對這種“官方客套”向來不太在意,但這一次她卻聽得格外認真。
她仿佛看到了陳少昂收到資助時那驚喜的表情,也仿佛看到了他在學校里更加努力學習的樣子。
她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,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。
下班后劉曉宇路過一家文具店。
她想起陳少昂可能缺少一些學習用品,就走進店里,挑選了一些筆記本、鋼筆和文具盒。
她把這些東西裝進一個紙箱里,然后聯系了快遞公司,把紙箱寄往貴州山區。
她在快遞單上認真地填寫了陳少昂的地址和聯系方式,希望這些文具能夠盡快送到他的手中。
一周后公益平臺更新了反饋信息。
劉曉宇打開手機,看到陳少昂發來了一張感謝信的照片。
信上的字跡端正工整,一看就是用心寫的。
陳少昂在信中寫道:“尊敬的愛心人士,謝謝您的幫助,讓我有機會繼續上學。
我會努力,不讓您失望。等我將來有了能力,也一定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。”
劉曉宇在辦公室里,把信讀了三遍。
她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踏實感,這種感覺是她很久都沒有體會過的。
她把信復印了一份,夾在自己隨身攜帶的手帳本里。
每次翻開手帳本,看到這張感謝信,她都會想起陳少昂那堅定的眼神和感激的話語。
后來劉曉宇一直關注著陳少昂的情況。
她從公益平臺上了解到,陳少昂每次考試都在班級前列,老師對他的評語也一如既往:“吃苦耐勞,樂觀堅強。”
有幾次,平臺發來了陳少昂的生活照片。
照片里,他穿著冬天的破舊外套,坐在課桌前認真地學習。
課桌上的舊書本已經翻得有些破舊,但他的眼神里依然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憧憬。
有一天同事無意間問她:“你最近怎么經常心情不錯啊?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啊?”
劉曉宇只是淡淡一笑說:“沒什么,就是遇到了一件小事。”
她沒有把自己資助陳少昂的事情告訴別人,因為她覺得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,沒有必要到處宣揚。
這份善舉并沒有讓劉曉宇的生活變得熱鬧起來。
她的朋友圈依舊冷清,晚上回到家,房間里還是只有她一個人。
但是她發現自己不再那么在意獨處時的孤獨了。
她知道在這個世界上,有一個叫陳少昂的少年,因為她的幫助,有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。
這種感覺,讓她覺得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了。
一個月后的傍晚,劉曉宇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。
她剛結束了一整天的加班,整個人像被抽干了力氣。
把包隨手扔在沙發上,她走到桌前,打開筆記本電腦,準備處理一些工作上的收尾事務。
剛登錄郵箱,一封新郵件的提示就跳了出來。
郵件標題是“來自陳少昂同學的感謝信”,這幾個字讓劉曉宇微微一怔,隨即坐直了身子,點開了郵件。
信的掃描件清晰地呈現在屏幕上,那是一張普通的作業紙,上面一行行端正的字跡,能看出寫信人花了不少心思。
劉曉宇湊近屏幕,仔細地讀了起來:
“尊敬的好心人,您好!我是陳少昂。
今天我收到了您給我的資助,還有您寄來的那些東西,我當時激動得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。
老師跟我說,有位好心人愿意幫助我繼續上學,我高興得差點跳起來。
您寄的書包是我用過的最好的,同學們看到了都圍過來,說這書包特別好看,我心里別提多得意了,可喜歡它了。”
“還有您寄的衣服,我穿上正合適,感覺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,也多了幾分底氣。
奶奶看到這些東西,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,一邊抹眼淚一邊說,這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啊。
她一直叮囑我,一定要用心學習,將來好好報答您的恩情。
我跟奶奶保證,也跟您保證,我一定會努力學習,絕對不會讓您失望。
雖然我現在還不知道您是誰,但您對我的好,我會一直記在心里。
等我以后有能力了,也要像您一樣去幫助別人。
此致,敬禮!
陳少昂,2020年12月5日。”
劉曉宇反復讀著這封信,心里一陣感動,鼻子也有些發酸,眼眶漸漸泛紅了。
這封信沒有華麗的辭藻,但每一句話都透著實在和真誠的感激,沒有一絲一毫的矯揉造作。
她坐在那里,靜靜地緩了好一會兒,才把信件截圖保存在手機里。
接著她給資助的中介機構發了一封郵件:“麻煩你們幫我持續關注一下這個孩子的學習情況,要是孩子有什么需要,隨時跟我聯系。”
發完郵件劉曉宇靠在椅背上,心里覺得暖暖的,這是她很多年都沒有過的觸動。
從那天起,陳少昂每個月都會寫信,通過中介機構轉交給劉曉宇。
每次收到信,劉曉宇都會放下手頭的事情,認真地讀起來。
要是信里提到陳少昂生活或者學習上有什么需要,她都會第一時間想辦法解決。
冬天到了,陳少昂在信里說:“山里特別冷,我們宿舍晚上冷得要命,我寫作業的時候,手都凍得發麻,寫幾個字就得搓搓手。”
劉曉宇看到信后,心里一陣心疼。
她立刻打開購物網站,給陳少昂買了厚羽絨服、保暖內衣和棉鞋,還特意挑了一款便攜電暖器。
下單的時候,她還在想,希望這些東西能讓孩子在寒冷的冬天暖和一些。
春天來了,陳少昂又寫信來說:“我馬上要備考中考了,現在特別需要更多的練習題來鞏固知識。”
劉曉宇收到信后,馬上行動起來。
她不僅在網上給陳少昂郵寄了全套的復習資料,還專門給朋友打電話請教。
朋友在市里一所中學教書,對中考的情況比較了解。
劉曉宇在電話里說:“我想麻煩你幫我個忙,能不能幫我搜集一些最新的中考模擬題,有個孩子要中考了,特別需要這些資料。”
朋友爽快地答應了,沒過幾天就把資料整理好寄給了劉曉宇,劉曉宇又趕緊轉寄給了陳少昂。
每次收到陳少昂的信,哪怕工作再忙,劉曉宇都會停下手中的活,坐在桌前,一字一句地仔細讀完,然后把信整理好,收進一個專門的文件夾里。
漸漸地,關注陳少昂的成長成了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,幾乎成了她每個月最期待的時刻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陳少昂信里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了。
有一次信里寫道:“好心人,昨天語文考試我考了全班第一,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我,說我是班里最努力的學生。
我當時心里特別高興,第一個就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您,我會繼續加油的!”
還有一次,陳少昂在信里說:“好心人,昨天下雪了,我穿著您寄的羽絨服走在校園里,同學們都圍過來,說我這衣服特別好,又暖和又好看。
我心里可自豪了,感覺特別有面子。”
又過了一段時間,陳少昂在信里充滿憧憬地說:“好心人,我想考市里的重點高中,將來學計算機專業,開發一些有用的軟件。
老師說我只要繼續努力,很有希望考上。
我想靠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,也希望能像您一樣,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。”
這些樸實無華的句子,不斷地出現在劉曉宇的生活里,讓她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感。
漸漸地關注陳少昂成了她生活中最自然的習慣,就像每天要吃飯喝水一樣平常。
朋友們也察覺到了劉曉宇的變化。
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聚會,有人開玩笑說:“曉宇,你最近看起來特別溫柔,整個人都散發著一種柔和的光,是不是遇到什么好事了?”
劉曉宇聽了,只是淡淡地笑了笑,沒有解釋什么。
2021年初,疫情形勢突然變得嚴峻起來,全國不少地方的學校都宣布延遲開學。
陳少昂在給劉曉宇的信里說,這段時間只能待在家里自學,沒想到比在學校上學的時候還要用功。
他寫道:“好心人,現在我們都得上網課,可我們山里信號特別差,網課老是斷線。
奶奶看我學習受影響,心里著急,就找親戚借了錢,給我換了個上網套餐,不過每個月費用挺高的。
我跟奶奶說,讓她別為我操心,我自己能想辦法解決。”
劉曉宇坐在辦公室里,認真讀完這封信后,心里一陣心疼。
她立刻通過手機轉賬,把網絡費用給陳少昂打了過去。
接著她又打開購物網站,精心挑選了一臺新筆記本電腦,填好貴州山區的收貨地址后,下了訂單。
幾天之后,劉曉宇又收到了陳少昂的來信:“好心人,您寄的電腦到了!
這可是我人生中第一臺屬于自己的電腦,我興奮得一整晚都沒睡著覺。
有了這臺電腦,我學習可方便多了,再也不用擔心因為信號不好而耽誤上課了。”
隨著中考的日子一天天臨近,陳少昂信里的內容也多了幾分緊張的情緒。
“好心人,還有兩個月就要中考了。
我心里特別緊張,畢竟這中考對我未來的影響太大了。
不過好在有您的幫助,讓我覺得就算再難,也還是有希望的。
不管最后考得怎么樣,我都會拼盡全力的。”
劉曉宇讀完這封信,心里也跟著緊張起來,甚至比陳少昂還要緊張幾分。
她坐在書桌前,打開電腦,開始反復查閱關于中考的各種信息。
她不僅自己買了復習資料,仔細研究里面的知識點,還打電話向當老師的朋友請教,想幫陳少昂規劃出合理的復習重點。
之后,她又四處打聽,弄清楚了市里重點高中的錄取分數線情況,然后根據陳少昂平時的學習成績,幫他做了一份詳細的志愿填報建議。
2021年7月,中考結束了。
那幾天劉曉宇心里一直惦記著陳少昂的考試成績,幾乎每隔幾個小時就會刷新一下郵箱,盼著能收到他的消息。
7月29日這天,劉曉宇終于等到了郵件。
她迫不及待地打開,陳少昂在信里興奮地寫道:“好心人!我考上啦!我考上了市一中重點班,我的分數比錄取線高了45分呢!”
劉曉宇看到這封信,激動得直接從沙發上站了起來,一邊揮舞著手臂,一邊大聲說:“太好了!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行!”
她趕緊坐在電腦前,認真地給陳少昂寫了回信,在信里表達了自己最熱烈的祝賀和鼓勵,還明確表示高中階段也會繼續支持他的學費和生活費,讓他不用為經濟問題發愁,安心學習。
為了給陳少昂慶祝順利入學,劉曉宇又在網上挑選了一臺性能更好的平板電腦。
她仔細對比了不同品牌和型號的參數,最后選了一款性價比高的,然后填寫好收貨地址,寄到了山里。
很快,劉曉宇又收到了陳少昂的回信:“好心人,我已經收到了您的祝福和禮物,這平板電腦用起來特別棒,我一定會好好珍惜它,用它認真學習。
我真的很想當面跟您說一聲謝謝,您能不能告訴我您是誰呀?我特別想親口感謝您。”
其實在這三年里,陳少昂不止一次在信里表達過想要和劉曉宇見面的愿望。
每次收到陳少昂類似的請求,劉曉宇總是會找各種理由婉拒。
有一次陳少昂在信里再次提出見面,劉曉宇回復道:“孩子啊,我這工作實在太忙了,每天都忙得暈頭轉向的,根本抽不出時間。等以后有機會再說吧。”
還有一次陳少昂又問,劉曉宇便說:“真不巧,我這段時間正好在外地出差,一時半會兒回不去,等下次吧。”
她的理由聽起來都很自然。
其實劉曉宇心里也一直在猶豫。
有好幾次她坐在電腦前,看著陳少昂發來的見面請求,手指在鍵盤上徘徊,心里想著要不就答應他吧。
但最終她還是咬了咬牙,按下了拒絕的回復鍵。
她不停地對自己說,不見面也挺好的,就這樣單純地給予他支持和幫助,可能對雙方來說都是更好的選擇。
然而有時候夜深人靜,萬籟俱寂,劉曉宇躺在床上,卻怎么也睡不著。
她的腦海里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陳少昂的樣子,心里好奇這個在信里一直堅強又懂事的少年,到底長什么模樣,他的笑容是不是也像他信里寫的文字一樣真誠。
陳少昂考入市一中后,給劉曉宇寄來的信內容越來越豐富,字里行間都透著從山村到城市后的變化。
在第一封信里,他寫道:“好心人,高中的課程比我想象中難多了,不過老師講得特別細致,每一個知識點都講得明明白白。
我現在每天都去圖書館自習,那里的學習氛圍可好了。
而且身邊同學成績都特別好,我得付出比他們多一倍的努力,才能跟上大家的進度。”
劉曉宇坐在窗前,借著柔和的燈光,一字一句認真地看著信,能真切感受到陳少昂在新環境里的努力和上進,心里滿是欣慰。
沒過幾天,又收到了陳少昂的信:“今天我第一次用電腦寫程序,感覺特別新奇,也覺得特別有意思。
我暗暗下定決心,以后一定要開發一款軟件,幫助更多像我一樣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孩子,讓他們也能有更多的機會看看外面的世界。”
劉曉宇讀著信,腦海中浮現出陳少昂認真在電腦前操作的樣子,她開始不自覺地關注起計算機和教育相關的新聞。
每次看到信息技術方面的內容,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陳少昂,心里琢磨著這些信息對他會不會有幫助。
之后的日子里,陳少昂在信里不斷分享著自己的進步。
他告訴劉曉宇:“好心人,我加入了學校的編程社團,社團里經常組織各種活動和比賽。我在編程比賽里拿到了二等獎,獎狀我已經拍照發給您了。
還有獎金,我想先存起來,等以后有能力了,一定要還給您。
雖然您之前跟我說不用還,但這是我的一份心意,我真的很想報答您一直以來對我的幫助。”
劉曉宇看著信,嘴角微微上揚,心里既為陳少昂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,又覺得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責任。
從那以后劉曉宇更加留意陳少昂信里提到的生活細節。
有一次陳少昂在信里說:“我最近想好好練練口語,可沒有合適的教材和工具,學習起來有點吃力。”
劉曉宇看到后,立刻去書店挑選了最新的英語教材,又在網上買了一臺電子詞典,仔細檢查確認沒有問題后,才打包寄了出去。
她在心里默默期待著陳少昂收到禮物時的開心模樣。
還有一次,陳少昂提到:“我現在做編程作業,顯示器有點模糊,看久了眼睛很累,要是能有個好一點的顯示器就好了。”
劉曉宇得知后,開始在網上搜索各種顯示器的信息,對比參數、查看評價,還咨詢了懂電腦的朋友,最終選擇了一款專業型號的顯示器,直接郵寄到了學校。
她仿佛能看到陳少昂坐在新顯示器前,專注編程的認真神情。
漸漸地,等待陳少昂的信成了劉曉宇生活里一件重要的事。
每個月到了該收信的日子,她都會早早地去郵箱查看,要是沒看到信,心里就會空落落的。
收到信后,她會迫不及待地回到屋里,坐在熟悉的位置上,認真閱讀每一個字,仿佛能通過這些文字和陳少昂一起經歷校園生活。
時間過得很快,進入2023年,陳少昂升入了高三。
他的信比以前更加成熟,內容里多了許多對人生的思考。
有一天劉曉宇收到了這樣一封信:“好心人,今天是媽媽的忌日。
我去了墓地,坐在媽媽的墓前,跟她說了好多話。
我跟她講這幾年我身上發生的變化,告訴她我現在學習很努力,還參加了各種活動,拿到了不少獎項。
當然我也跟她說起了您,說您一直都在幫助我,支持我。
我想媽媽在天上一定會很感激您的。”
劉曉宇讀完信,眼眶微微泛紅,她能感受到陳少昂對媽媽的思念,也能體會到這份感激之情是多么真摯。
沒過多久,又有一封信寄來:“有時候我會忍不住想,為什么會有像您這樣的人呢?
我們素不相識,您卻愿意一直幫助我,從來都不求回報,甚至連見一面都不肯。
不過,我相信世界上還是好人多,您的善良讓我更加堅定了做一個好人的決心。”
這些話深深觸動了劉曉宇的心,她開始認真思考自己這些年來的行為。
最初,她只是單純地想幫助這個孩子,給他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。
可沒想到幾年下來,這份關系已經變成了雙方的精神支撐。
陳少昂的每一次進步都讓她感到無比自豪,而當陳少昂遇到難題時,她也會跟著擔心,心里七上八下的。
陳少昂在信里流露出的快樂,也總能像陽光一樣感染她,讓她的心情也變得愉悅起來。
后來,陳少昂在信里興奮地說:“好心人,今天我參加了人生第一場編程實習,做了一個很簡單的小程序。
當看到程序成功運行的時候,我心里特別有滿足感。
我好像終于明白了您的想法,原來幫助別人真的會讓人變得快樂。
這種快樂不是物質上的滿足,而是精神上的富足。”
接著他又認真地說:“我越來越確定,我想做程序員不僅僅是為了掙錢,更重要的是想通過技術去幫助別人,就像您一直以來幫助我那樣。我想把這份善意傳遞下去。”
劉曉宇看著信,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她覺得自己這些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到了2024年春天,陳少昂即將高中畢業。
他在信里告訴劉曉宇:“好心人,我要畢業了!這三年的高中生活就要結束了,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。
最近我收到了幾家科技公司的實習邀請,經過仔細考慮,我最終選擇了家鄉的一家初創企業。
雖然實習工資不高,但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我已經很滿足了。
這一切都多虧了您的支持,如果沒有您,我可能早就放棄學業了。”
最后,他鼓起勇氣說:“您知道嗎?這幾年我一直有個心愿,就是想見見您,當面跟您道謝。
希望這次您能答應我,哪怕只見一面,讓我可以把這份感謝親口說出來。
不然我心里總會覺得有個遺憾。”
陳少昂的請求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堅定,他還專門托中介工作人員幫忙跟劉曉宇溝通。
中介工作人員也多次給劉曉宇打電話,勸她說:“這孩子特別執著,這么多年一直惦記著要見您一面。這次如果您再拒絕,他心里可能會一直有個疙瘩,很難釋懷的。”
劉曉宇聽了中介的話,心里有些猶豫。
她不是不想見陳少昂,只是這么多年一直以這種方式幫助他,突然要見面,她有些不知所措。
她一個人坐在屋里,靜靜地想了很久,回憶著和陳少昂通過信件交流的點點滴滴,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。
她想是時候見見這個讓自己牽掛了這么多年的孩子了。
隨著見面日子的一天天臨近,劉曉宇的心情變得愈發復雜。
白天在公司,她還能強打起精神,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,可一到夜深人靜,各種見面的設想就像潮水一般在她腦海里翻涌。
她躺在床上,眼睛盯著天花板,腦子里不停地琢磨:那個男孩到底長啥模樣呢?是高高瘦瘦,還是壯壯實實的?
平時說話會不會特別靦腆,一開口就臉紅?還有,見面的時候第一句該說啥呢?
是先問好,還是直接聊點別的?
她甚至在腦海里預演了好幾種可能的對話場景,一會兒覺得自己這樣說合適,一會兒又覺得那樣說更好,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。
為了這次見面,劉曉宇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掃了一遍,東西擺放得整整齊齊,地面擦得能照出人影。
她還特意去超市,按照男孩在信里提到喜歡吃的零食和飲料,一樣一樣地挑選,裝了滿滿一大袋。
到了見面這天早上,劉曉宇早早地起了床。
站在衣柜前,她看著滿滿一柜子的衣服,犯了難。
這件太花哨,那件又太正式,挑來挑去,最后選了一套簡單大方的衣服穿上。
她站在鏡子前,轉了個身,仔細端詳著自己,然后輕輕搖了搖頭,自嘲地說:“曉宇啊曉宇,見個面咋比見客戶還上心呢。”
可她心里清楚,這種緊張不是因為有什么壓力,而是源于內心深處的期待。
這個素未謀面的男孩,雖然從未見過面,但在一次次的通信中,早已不知不覺地融入了她的生活,成了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。
見面當天劉曉宇跟公司請了假。
她哪兒也沒去,就待在家里,把男孩寄來的信一封一封地找出來,整齊地擺在桌子上。
然后她坐在桌子前,一封一封地重新讀起來。
每讀一封那些和男孩通信的點點滴滴就像電影一樣在她腦海里回放,她仿佛想通過這些字句,再重新了解一次這個叫陳少昂的男孩。
中午的時候,劉曉宇隨便吃了點東西,可心里卻一點兒底都沒有。
她時不時地看看墻上的鐘,時間就像蝸牛爬一樣,過得特別慢。
眼看著離約定的兩點越來越近,她在客廳里來回地踱步,一會兒走到窗邊看看外面,一會兒又回到桌子前坐下,可坐不了兩分鐘,又站起來繼續走。
她的手心微微冒汗,心里像有只小兔子在蹦跶,緊張得不行。
突然,門鈴“叮咚”一聲響了起來,這清脆的聲音一下子打斷了劉曉宇的思緒。她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深吸了一口氣,然后快步走到門口。
透過貓眼,她看到門外站著一個身材高瘦的少年,穿著一件干凈的白色T恤和一條藍色的牛仔褲,手里拎著一個簡單的禮品袋。
她伸手拉開了門。
“姐姐,您好,我是陳少昂,今天專門過來當面感謝您。”
少年微微低著頭,嗓音溫和,表情有些緊張,眼神明亮而清澈,帶著初見時的拘謹。
劉曉宇臉上露出微笑,側身讓了讓說:“別這么客氣,快進來吧。”
她一邊說著,一邊認真地打量著眼前這個少年。
可就在陳少昂抬起頭,一束陽光正好照在他的臉上時,劉曉宇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。
她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,手指不自覺地顫抖起來,眼睛瞪得大大的,滿是震驚和不可置信。
她呆呆地站在那里,過了好一會兒,才喃喃自語道:“這……這不可能!肯定是哪里弄錯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