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地名人名虛構,請勿與現實關聯
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,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,僅用于敘事呈現,請知悉
"周總正在等你。"秘書笑著推開門,林曉梅攥著簡歷的手心全是汗。
辦公桌后坐著個穿西裝的男人,正低頭看著文件,聽見動靜抬起頭時,手里的鋼筆"啪嗒"掉在桌上...
01
1995年的夏天格外悶熱。村口的曬谷場像一面巨大的鐵鍋,被太陽炙烤得冒著熱氣。8歲的林曉梅牽著3歲的弟弟林曉陽,兩人的影子在水泥地上拖得很長。
曉陽手里攥著半塊沒吃完的麥芽糖,粘糊糊的糖漿順著他的小手腕往下流。他奶聲奶氣地喊:"姐姐,我要騎木馬。"
木馬是村里木匠李師傅給孩子們做的,用廢木料拼成,漆了紅色和藍色,早就斑駁不堪。曉陽每次來都要騎,小短腿夠不著腳蹬,總是搖搖晃晃的。
"等一下,你的玩具車掉了。"曉梅松開曉陽的手,轉身去撿掉在地上的鐵皮小車。那是去年過年時父親從縣城買回來的,曉陽寶貝得很,睡覺都要抱著。
不過半分鐘,當曉梅直起腰時,弟弟已經不見了。只有那半塊麥芽糖黏在發燙的水泥地上,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螞蟻。
曬谷場很大,但一眼就能看遍。曉梅抱著玩具車站在原地,聲音在空曠的場地里回蕩:"曉陽?曉陽你在哪里?"
沒有回應。只有知了在梧桐樹上聒噪地叫著,熱風掀起地上的塵土,迷了她的眼。
母親聽到消息時正在灶臺前煮綠豆湯,鍋鏟"當啷"一聲掉在地上,綠豆湯溢得滿灶臺都是。父親丟下手里的農活,騎著那輛吱呀作響的二八自行車,沿著村道一路找到鎮上。
全村的男人都出動了。他們拿著手電筒,在村后的池塘里一寸寸地撈,池水混濁,什么也看不清。后山的山洞也搜了,那些平時孩子們都不敢去的地方,大人們爬進爬出,膝蓋都磨破了。
三天三夜后,他們在鎮上的汽車站撿到了曉陽常穿的藍色涼鞋。那是母親親手做的,鞋面上繡著一朵小花,現在卻孤零零地躺在候車室的角落,落了一層灰。
母親抱著那只鞋子,當場哭暈過去。醒來后,她把鞋子抱在懷里,一坐就是一整天,眼淚早就哭干了,只是呆呆地看著遠方。
父親從此變得沉默寡言。每天下班后,他都騎著自行車去鄰縣的集市轉悠,車把上掛著印著曉陽照片的尋人啟事。照片是過生日時拍的,曉陽穿著紅色的小背心,嘴角還沾著生日蛋糕的奶油,笑得眼睛都瞇成了縫。
02
曉梅把曉陽的玩具車藏在枕頭下。每天睡前,她都要摸一遍那輛鐵皮小車,冰涼的觸感讓她覺得弟弟還在身邊。夢里,她總能聽見曉陽軟糯的聲音喊"姐姐",醒來時枕頭都濕了。
她開始收集所有關于尋親的消息。報紙上的尋人啟事,她會仔細地剪下來貼在本子里;電視里播放尋親節目時,她一期不落地看,眼睛緊緊盯著屏幕上每一個孩子的臉。
初中畢業后,同學們都去了縣里的高中,曉梅卻選擇了輟學打工。她在鎮上的服裝廠找了個活,每天踩縫紉機踩到深夜。廠里的阿姨們都說她太拼了,她只是笑笑不說話。
她把大部分工資都攢起來,只留下最基本的生活費。只要聽說哪里有尋親活動,再遠她也要趕去。綠皮火車的硬座,十幾個小時的顛簸,她手里永遠揣著那張泛黃的尋人啟事。照片上的曉陽梳著歪歪扭扭的小辮子,是她親手給他梳的,現在看來手藝真是糟糕。
那些年,她去過很多城市。火車站、長途汽車站、福利院,她挨個地找,逢人就問:"您見過這個孩子嗎?"大多數人都搖頭,偶爾有人說"好像見過",她就激動得渾身發抖,跟著跑幾條街,最終總是失望而歸。
23歲那年,她在服裝廠認識了張強。張強是廠里的機修工,話不多,人很踏實。他追了曉梅半年,曉梅才答應和他交往。
第一次約會時,曉梅就把話說清楚了:"我這輩子都要找弟弟,如果你不同意,我們就算了。"
張強愣了一下,然后點點頭:"那我陪你找。"
他真的陪她找了。婚后的那些年,張強默默地幫她把尋人啟事發到網上,陪她去了三十多個城市。他從不催促,也不抱怨,只是靜靜地跟在她身邊,遞水、買票、訂住宿,像個不會說話的影子。
直到女兒出生,他們才放緩了尋親的腳步。孩子需要照顧,曉梅的身體也不如從前。但她還是會在空閑時上網搜索,在各種尋親網站上發帖子,年復一年,從不間斷。
30歲生日那天,曉梅收到了一個匿名包裹。快遞員說是從外地寄來的,沒有寄件人信息。包裹很小,里面只有一只褪色的木馬掛件,和當年曉陽弄丟的那個一模一樣。
她顫抖著手撥打包裹上的電話,對方是個男人,聲音很年輕:"在舊貨市場看到的,覺得眼熟,就寄給你了。"
"你是誰?你在哪里見過這個?"曉梅急切地問。
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,然后匆匆掛斷了。曉梅再打過去,已經是空號。
她把木馬掛件放在床頭,每天看著它睡覺。那是她離弟弟最近的一次,她能感覺到,曉陽還活著,而且,他可能在找她。
03
2023年春天,40歲的林曉梅在紡織廠已經干了15年。她從流水線工人做到了車間主管,工友們都說她能干。那天早上,廠長把她叫到辦公室,遞給她一份文件。
"曉梅,廠里要轉型,你這個崗位暫時不需要了。"廠長的話說得很客氣,但意思很明白:她被裁員了。
遣散費不算少,但對于一個中年女人來說,重新找工作并不容易。更何況,張強兩年前因車禍去世了,女兒剛上高中,家里的房貸還沒還完。
她拿著那份文件站在工廠門口,看著灰蒙蒙的天,第一次覺得"可能真的撐不下去了"。那天晚上,她坐在客廳里,面前攤著各種求職網站的簡歷頁面,卻不知道該在"期望職位"里填什么。
鄰居阿姨知道她的情況后,給她介紹了一家物流公司的行政崗位。"老板人特別好,就是脾氣有點急,你去試試吧。"阿姨說,"反正試試又不要錢。"
面試前一晚,曉梅翻出壓在箱底的尋人啟事。那張紙已經發黃了,邊緣都起了毛。照片上的曉陽依然是3歲的模樣,胖乎乎的小臉蛋,眼睛亮得像星星。而鏡子里的她,眼角已經有了細密的皺紋,頭發也開始有了白絲。
她對著鏡子練習面試時的表情,希望自己看起來不那么絕望。28年了,她依然在等一個3歲的孩子回家,而她自己,已經從少女變成了中年女人。
物流公司在新開發區的一棟寫字樓里。曉梅穿著最正式的套裝,攥著簡歷站在"總經理辦公室"門口,手心全是汗。她來得有點早,秘書讓她先在外面等等。
透過玻璃門,她能看見里面坐著個男人,正低頭看著文件。他穿著深色的西裝,頭發梳得一絲不茍,看起來很年輕,大概三十出頭的樣子。
秘書是個熱情的小姑娘,端了杯水給她:"別緊張,周總人很好的。他今年才31歲,年輕有為,我們公司就是他一手創辦的。"
31歲。曉梅在心里算了算,如果曉陽還活著,現在應該也是31歲了。這個想法讓她的心跳莫名地快了起來,她告訴自己這只是巧合,不要胡思亂想。
"周總,應聘者到了。"秘書敲了敲門。
"請進。"里面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,很溫和,帶著南方口音。
秘書笑著推開門:"林女士,周總正在等你。"
曉梅深吸一口氣,邁步走進辦公室。
辦公桌后坐著的男人正低頭看著什么,聽見腳步聲才抬起頭。目光落在曉梅臉上的瞬間,他手里的鋼筆"啪嗒"一聲掉在桌上,墨水灑了一桌子。
04
時間仿佛凝固了。曉梅像被釘在原地,她猛地捂住嘴,眼里滿是震驚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