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(原創聲明:請理性閱讀,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;人名均為化名;旨在傳播正能量)
“姐我要結婚了,真心希望你能來參加我的婚禮 。
弟媳家境優渥,我不想弟弟在婚姻里有絲毫委屈,咬咬牙隨禮30萬。
婚禮結束弟媳偷偷給女兒塞了個紅包。
返程的高鐵上,女兒好奇地打開紅包,“媽媽,這是什么啊?”
我接過一看,整個人都懵了,只覺得天旋地轉,怎么也想不到,紅包里裝著的東西,竟將我平靜的生活徹底打破 ......
我永遠忘不了,在那場大雨傾盆的午后,父母突然離世,徒留我和年幼的弟弟,在這世間相依為命。
從那以后生活的重擔沉沉地壓在我稚嫩的肩頭,我放棄了學業,放棄了青春里的所有可能,一心只想把弟弟好好養大。
無數個夜深人靜的時刻,我獨自在昏暗的出租屋里算賬,為了弟弟的學費和生活費發愁。
那些日子我在工廠的流水線旁機械地忙碌,手指被磨得粗糙不堪,只為多掙一點錢。
可所有的疲憊委屈,都在弟弟打來電話的那一刻煙消云散。
“姐,我要結婚了,希望你們能來參加我的婚禮。”
考慮到弟媳家境優越,我狠下心隨禮30萬,只為讓弟弟在新家庭里能挺直腰桿。
婚禮結束弟媳悄悄給女兒塞了個紅包。
高鐵上女兒興奮地打開紅包,輕聲問:“媽媽,這是什么呀?”
我接過只一眼,大腦瞬間空白,身體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。
這紅包里的東西,讓我如何也不敢相信……
我望著窗外,回想著這些年的點點滴滴。
記憶中似乎每一個重要的時刻,都有弟弟的身影。
"想什么呢?"明年遞給我一杯熱咖啡,"看你發呆好一會兒了。"
我接過咖啡,輕聲說:"在想這些年的事。明年,謝謝你一直理解我,支持我。要不是你,我可能撐不過來。"
他笑了笑:"傻瓜,我們是一家人。再說了,劉浩也是個好孩子,值得我們這么做。"
正說著,芊芊突然醒了過來:"媽媽,我可以看看田靜給的紅包嗎?"
我想了想,點點頭。畢竟是給孩子的,讓她看看也無妨。
芊芊興致勃勃地打開紅包,卻突然愣住了,"媽媽,這是什么啊?"她的聲音里帶著疑惑。
我好奇地接過紅包,當看清里面的內容時,整個人頓時暈眩,手腳發軟,
“這...這怎么可能!”
“姐我要結婚了,希望你們能來參加我的婚禮。”
聽到這話,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涌了出來。
父母走得早,這些年我和劉浩相互扶持,日子雖說過得艱難,可姐弟倆的心一直緊緊連在一起。
如今他終于找到了相伴一生的人,我這當姐姐的,心里滿是欣慰。
回想起十八年前,那個陰雨綿綿的秋天,我剛高中畢業,滿心歡喜地準備去省城讀大學,卻接到了父母離世的噩耗。
醫院走廊里刺鼻的消毒水味,讓我的喉嚨發痛。
護士遞給我父母遺物時,我的手止不住地顫抖。
錢包里我的高考錄取通知書還在,那是他們生前最后一次看到的,關于我的事。
“姐... 爸媽是不是去很遠的地方了?”
劉浩緊緊抓著我的衣角,聲音帶著哭腔。
我蹲下身,把他緊緊抱在懷里,淚水不停地流,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。
從那一刻起我知道,往后的日子,就只剩下我和弟弟相依為命了。
第二天我就去退了大學錄取通知。
教導主任攔住我,一臉惋惜:“劉童,你可是今年咱們學校考得最好的,上的還是省重點大學,就這么放棄太可惜了。”
我搖搖頭,喉嚨哽咽:“主任,家里就剩我和弟弟了,我得工作養活他。”
輟學后我進了鎮上最大的電子廠,那是個工作最辛苦的地方。
面試那天,人事主管看著我的高中畢業證,有點猶豫:“你這條件,做普工有點大材小用了吧?”
我趕忙說:“我啥都能干,只要能按時發工資就行。”
那時的我,根本想不到未來的日子會有多難熬。
工廠紀律嚴,遲到一次就扣半天工資。
我每天四點半就得起床,摸黑走半小時山路去趕早班車。
冬天的時候最難熬,寒風像冰刀一樣割在臉上。
我穿著父親留下的舊棉襖,在黑暗里跺著凍麻的腳等車。
有一回我發高燒,渾身滾燙,還是堅持去上班。
車間主管發現后強行把我送去醫務室,可我怎么也不肯打吊瓶:“打針要五十塊錢,夠弟弟吃一個星期午飯了。”
宿舍的姐妹們都說我傻,王蘭更是直接:“你這么苦熬著有啥用?把弟弟送福利院,自己也能過好日子。”
我沒吭聲,心里卻想著:要是連我都放棄他,這世上還有誰會真心對他好?
發工資那天,是最讓人發愁的時候。
看著那微薄的工資單,我得一遍又一遍地算:房租要交多少,弟弟學費還差多少,這個月生活費夠不夠……
有時候實在不夠,我就去工廠后面的小店給老板幫忙,換幾個饅頭填飽肚子。
有次下了夜班,我餓得頭暈眼花,卻舍不得買早餐。
正好碰到送早點的張姐,她硬塞給我一個肉包子:“丫頭,我看你天天這么辛苦,這是特意給你留的。”
我狼吞虎咽地吃完包子,躲在墻角偷偷哭了。
那一刻我多希望有人能告訴我,堅持下去是對的,付出總會有回報。
可我心里清楚,除了咬著牙往前走,我沒有別的選擇,因為在這個世界上,我和劉浩就是彼此唯一的依靠。
那些年劉浩的每一張成績單,都是我最大的安慰。
有一次他考了年級第三,卻把成績單藏在枕頭底下不敢給我看。
后來才知道,他是怕第三名還不夠好,讓我失望。
“傻孩子,”我摸著他的頭說,“只要你盡力了,考多少分姐姐都開心。”
“姐,我知道你多辛苦,以后我一定考上好大學,讓你不用這么累。”
這話讓我既心疼又自豪,一個十四歲的孩子,說起話來卻像個大人。
在工廠的日子不好過,但我總能找到堅持的理由。
每天早上六點,我總是第一個到車間檢查設備。
老師傅趙啟德常說:“劉童這丫頭,比男人還能干。”
功夫不負有心人,兩年后我當上了技術組長。
主管把我叫到辦公室:“劉童啊,你這么年輕就當組長,有人說閑話,你別往心里去。”
我笑了笑:“沒事,讓他們說,只要能多掙點錢,啥都值得。”
可工資漲得再快,也趕不上弟弟成長的開銷。
學費、補習班費、生活費,每一筆都像壓在心頭的大石頭。
我在賬本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字:這個月不買衣服,勉強夠交補習班費;食堂大姐心疼我,總偷偷多打些飯菜,又能省下幾十塊……
劉浩高考那年,我重感冒還硬撐著去上班。
午休時我躲在器材室里冷得直發抖,正好被黃明年看見。
他啥也沒說,直接把我送去了醫院。
“你這么拼命,值得嗎?”打完點滴,他輕聲問我。
我看著手機里劉浩發來的信息:“姐,我一定會考好的,你別擔心。”
笑著回答:“值得,當然值得。”
高考成績出來那天,我正在車間調試新設備。
突然聽到外面一陣喧鬧,抬頭就看見劉浩舉著錄取通知書沖進來:“姐!我考上重點大學了!”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心酸都化作了淚水。
工友們紛紛圍過來祝賀,我抱著已經比我高出半頭的弟弟,一句話也說不出來。
可上大學的花費比高中多得多,學費、住宿費、生活費,加起來是個天文數字。
我開始去附近小工廠幫忙,經常干到凌晨兩三點。
有次實在太累,差點在車間睡著了。
是黃明年發現了我的異樣。
那天晚上他一直在工廠門口等我:“你這樣遲早會累垮的。”
我強撐著笑:“沒事,我年輕,能挺得住。”
他沉默了一會兒說:“要不……我來幫你?我認識些人,也許能找到更好的兼職。”
我愣住了認識黃明年快一年了,他平時話不多,性格內向,從不主動管別人的事。
但那一刻,我在他眼里看到了真誠的關心。
“其實,”
他有點不自在地說,“我一直想告訴你,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,這世界上總會有人愿意和你一起承擔。”
從那以后黃明年不僅幫我找到了更好的兼職,還經常默默替我加班,好讓我能準時下班去做兼職。
有次我問他:“你為啥要這么幫我?”
他憨厚地笑了:“因為我覺得,你這樣的姐姐,值得被善待。”
后來我們結婚了。結婚第三年,我和明年開了家小餐館。
剛開始只有兩張桌子,每天天不亮就得去菜市場,忙到深夜才能休息。
記得開業第一天,只來了三桌客人,我卻高興得像個孩子。
“慢慢來,”
明年擦著桌子說,“咱們踏實做,總會有回報的。”
果然靠著我的好廚藝和明年的熱情服務,餐館生意漸漸好了起來。
去年我們換了個大鋪面,整整二十張桌子,每到飯點都坐滿了人。
我常想大概是老天爺看我這些年吃了太多苦,終于給了我點甜頭。
劉浩打電話說要結婚那天,我正在廚房里忙活。
聽到這個消息,手一抖,差點把鍋鏟掉在地上。
“姐,她叫田靜是我們公司的產品經理……”
電話那頭劉浩的聲音里滿是興奮。我靠在墻上,聽著弟弟描述田靜有多優秀、多善解人意,突然想起自己當年的承諾:一定要讓弟弟過上最好的生活。
“劉浩,”我打斷他的話,“三十萬,這是姐給你準備的禮金。”電話那頭沉默了好久。
“姐,你瘋了嗎?”劉浩帶著哭腔說,“我知道你現在條件好點了,但餐館也不容易,每天起早貪黑的。再說還有芊芊要上學……
“傻孩子,”我咬著嘴唇,不讓自己哭出來,“當年要不是你,姐姐可能早就放棄了。記得你高考那年嗎?每次我累得想倒下,就會想起你在書桌前讀書的樣子……”
那天晚上,我跟明年說起這事。他正在清點當天賬目,聽到這個數字,手上的筆一下子停住了。
“劉童,”他轉過身,一臉擔憂,“你也知道,今年擴張店面花了不少錢,又給芊芊報了特長班。三十萬可不是小數目……”
我坐在他對面,打開手機相冊,翻到一張泛黃的照片,是十八歲的我和十二歲的劉浩。
那時我們剛失去父母,都那么青澀、無助。
“那時候,”我指著照片說,“我總覺得天要塌下來了。但每次看到劉浩,看到他沖我笑,叫我姐姐,我就知道自己必須堅強。是他讓我明白,這個世界上還有值得我付出的人和事。”明年靜靜地聽著,眼神漸漸柔和下來。
“現在他要結婚了,”我哽咽著說,“我總覺得,這不只是在還他的情,更是在完成我這個做姐姐的責任。我不能讓他的婚禮比別人寒酸,不能讓他的未來有任何遺憾。”
明年長嘆一聲,起身把我摟在懷里:“傻瓜,我都明白。這些年你為弟弟付出那么多,現在是你最開心的時候,我怎么會攔著你?”
他摸摸我的頭:“這樣吧,我們把度假的錢拿出來,再向銀行貸些款。大不了多干幾年,反正我們都還年輕。”
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特別幸運,不僅有個懂事的弟弟,還有個這么包容的丈夫。
就這樣我們開始準備這筆禮金。
每天多開兩個小時門,我還偷偷把存了多年的金飾拿去典當。
黃明年更是主動接手了附近一家工廠的食堂,早出晚歸地忙。
芊芊雖然還小,卻懂事得讓人心疼。
有一天她把自己的壓歲錢都拿了出來:“媽媽,這是我的錢,可以給舅舅當結婚禮物嗎?”
日子一天天過去,我們終于湊齊了這筆錢。
婚禮前一天,我們一家三口坐上了前往外地的高鐵。
芊芊是第一次坐這么久的車,興奮地趴在車窗上,看著外面飛馳而過的風景。
我輕輕摸著她柔軟的頭發,心里百感交集。
這些年為了照顧弟弟,我確實沒怎么陪女兒。
“媽媽,舅舅家在很遠的地方嗎?”芊芊突然轉過頭問我。
我點點頭:“是啊,舅舅在那里有很好的工作,認識了舅媽,所以要在那里結婚。”
其實這些年,我一直為弟弟感到驕傲。
從當初連學費都要四處湊的窮學生,到現在在大公司做技術主管,他用努力證明了我的付出沒有白費。
而田靜,更是個難得的好姑娘,家境優越卻一點架子都沒有。
到達目的地時已經是傍晚,田靜的父母早在酒店大堂等著了。
雖然之前只在視頻里見過幾次,但他們的熱情讓我心里很溫暖。
田靜的母親一見到我就拉住我的手:“劉童啊,路上辛苦了。靜靜總跟我提起你,說你是個特別好的姐姐。”
看著眼前這個富足的家庭,我心里有點不安。
雖說這些年我和明年日子過得還不錯,但跟田靜家比起來,還是有不小的差距。
田靜的父親是當地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,家里條件很好。
晚飯在酒店包廂吃,田靜特意點了很多我們老家的特色菜,說是要讓我們嘗嘗家鄉的味道。席間田靜的父親舉杯說:“劉浩是個好孩子,我們都很喜歡他。劉童啊,你把弟弟教育得真好。”
我笑著道謝,心里卻想起了那些年的點點滴滴。
記得劉浩上大學那年,我特意請了三天假,送他去學校報到。
看著他站在校門口沖我揮手告別的樣子,我既自豪又心酸。
飯后田靜把我單獨叫到一邊。
“姐,”她有點不好意思地說,“劉浩跟我說了,你要給三十萬的禮金……”
我連忙打斷她:“靜靜,這是應該的,你們別有壓力。”
田靜搖搖頭,眼眶有點紅:“不是的,姐。我是想說,你真的太好了。劉浩總跟我說起你,說要是沒有你,就沒有他的今天。其實……其實我們也準備了個驚喜給你……”
我還沒來得及問是什么驚喜,劉浩就走了過來。
看到我們在說話,他笑著說:“姐,你們聊啥呢?”
“沒什么,”田靜沖他使了個眼色,“我跟姐姐說說話都不行啊?”
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新娘化妝的房間。
田靜穿上婚紗的樣子特別美,我幫她整理頭紗的時候,忍不住說:“靜靜,你今天真漂亮。”
“姐,”田靜突然握住我的手,“謝謝你這些年對劉浩的照顧。要不是你,我可能就遇不到這么好的人了。劉浩總說,你不僅是他的姐姐,更是他的半個媽媽。”
我的眼眶一下子就濕了。
那些年我確實又當姐姐又當媽媽。
記得劉浩發燒的時候,我總是抱著他坐一整夜;他第一次考試沒考好,我沒批評他,而是陪他分析題目;他第一次戀愛失敗,我買了一堆零食,陪他在天臺上聊到天亮……
婚禮現場布置得很隆重,到處都是粉色的玫瑰和白色的百合。
我站在臺下,看著臺上穿著筆挺西裝的弟弟,恍惚間好像看到了當年那個穿著校服的少年。“今天,我要特別感謝一個人,”
劉浩的聲音通過話筒傳出來,“謝謝我的姐姐。要是沒有她,就沒有今天的我。姐,這些年辛苦你了。”
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,我卻早已淚流滿面。
明年連忙遞給我紙巾,輕輕拍著我的后背。
芊芊仰著小臉看我:“媽媽,你怎么哭了?”
我擦著眼淚,輕聲對女兒說:“媽媽是高興,高興舅舅找到了這么好的另一半。”
婚禮進行得很順利,田靜的家人對這門親事很滿意。
他們說,雖然劉浩家境一般,但為人踏實,工作能力強,最重要的是有個好姐姐。
這話讓我既感動又有點慚愧,畢竟這些年我能給弟弟的實在有限。
儀式結束后田靜特意叫住了準備離開的我們。
她蹲下身,把一個紅包塞進芊芊手里:“給我們可愛的外甥女,姐姐別嫌少。”
我本想推辭,但看田靜堅持,只好讓芊芊收下。
那時的我怎么也想不到這個紅包會給我帶來多大的震撼。
臨走前劉浩把我拉到一邊:“姐,那么多錢,我真的不能要。”
我搖搖頭:“傻孩子,這是姐姐應該做的。你要記住,不管你現在過得多好,姐姐永遠都是你最親的人。”
看著弟弟紅著眼眶點頭的樣子,我知道,這些年的付出都值了。
不管是那些起早貪黑的日子,還是省吃儉用的時光,只要看到弟弟過得好,我就覺得一切都值得。
在回程的高鐵上,芊芊玩累了,趴在我懷里睡著了。
我望著窗外,回想著這些年的點點滴滴。
記憶里好像每一個重要時刻,都有弟弟的身影。
“想什么呢?”明年遞給我一杯熱咖啡,“看你發呆好一會兒了。”
我接過咖啡,輕聲說:“在想這些年的事。明年,謝謝你一直理解我,支持我。要不是你,我可能撐不過來。”
他笑了笑:“傻瓜,我們是一家人。再說了,劉浩也是個好孩子,值得我們這么做。”
正說著,芊芊突然醒了:“媽媽,我可以看看田靜給的紅包嗎?”
我想了想,點點頭,畢竟是給孩子的,看看也沒事。
芊芊興致勃勃地打開紅包,卻突然愣住了:“媽媽,這是什么啊?”
她的聲音里滿是疑惑。我好奇地接過紅包,看清里面的東西時,整個人都懵了,手腳發軟,“這……這怎么可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