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趙家祠堂內,紅燈高懸,十幾桌酒席排開。父親趙國強站在門口,眼神焦灼地盯著手機。宴席已開,主角未至。"怎么還不來?"他第十次撥通兒子電話,依然無人接聽。
賓客竊竊私語,眼神怪異。當晚,高考狀元趙明輝的房間依然空蕩。次日清晨,一條短信震驚了全家:"爸,對不起,我不上大學了,我要去上班。"
01:
十八年前,趙國強的兒子趙明輝出生在縣城一個普通家庭。趙國強是鎮上唯一的高中數學老師,妻子在縣醫院做護士。他們將全部希望寄托在這個獨子身上。
"明輝,爸媽沒能走出這個小縣城,但你一定要飛得更高。"這是趙國強常掛在嘴邊的話。
從小學一年級起,趙明輝就被按部就班地規劃好了人生軌跡——重點初中、省重點高中、985大學。為此,趙國強省吃儉用,為兒子報了鎮上最好的補習班。趙明輝的童年幾乎都在題海中度過,沒有玩伴,沒有愛好,只有一個目標——考出好成績,不辜負父母期望。
"爸,我想去小劉家玩一會兒。"十歲的趙明輝怯生生地問道。
"不行,下周就月考了,你知道小劉上次考了多少分嗎?倒數第三!你要跟他學嗎?"趙國強拍案而起。
從那以后,趙明輝再也不提出類似的要求。他成了父親眼中的"別人家的孩子",年年班級第一,考試從不失手。家里的墻上貼滿了獎狀和榮譽證書,趙國強引以為傲,常常在親戚面前炫耀。
高中三年,趙明輝更是寄宿在學校,每周回家一次。每次回家,飯桌上的話題只有一個——學習。
"這次模擬考試退步了,只考了全省第三,是不是學習不夠刻苦?"
"清華北大,你必須二選一,別的學校都不配你去!"
趙明輝總是低著頭應是,從不反駁。他知道父親愛他,只是方式有些極端。他理解父親——作為一個普通數學老師,在這個小縣城里看著那些有錢有勢的家長趾高氣揚,他唯一的翻身機會就是讓兒子出人頭地。
高考前夜,趙國強第一次流著淚抱住了兒子:"兒子,明天就看你的了。爸這輩子沒出息,就靠你爭口氣了。"
高考那天,趙國強和妻子守在考場外,看著兒子走進考場的背影,激動得幾乎暈厥。當趙明輝考出全省第一的消息傳來,趙國強在學校門口放了一掛長達百米的鞭炮,震動了整個縣城。
誰也沒注意到,當趙明輝走出最后一科考場時,臉上并沒有如釋重負的笑容,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茫然。
"我考完了,但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"趙明輝站在學校門口,看著父親興奮的臉龐,心里第一次產生了這樣的念頭。
高考結束后,趙國強大操大辦,提前籌備了一場盛大的"升學宴"。他請了縣里所有的領導、親戚和同事,就連平時看不起他的校長也受邀出席。他甚至貸款買了一套新西裝,打算在兒子光芒的映照下揚眉吐氣一回。
02:
宴會當天,趙明輝卻不見蹤影。
趙國強心急如焚,電話打了一遍又一遍,微信發了一條又一條,都如石沉大海。祠堂里的氣氛越來越尷尬,賓客們交頭接耳,眼神中帶著嘲諷。
"怎么回事?狀元郎呢?"縣教育局局長皺著眉頭問道。
"可能路上堵車了吧,馬上就到!"趙國強強擠出笑容,額頭上的汗珠卻止不住地往下滴。
妻子李秀芳拉著他的袖子,小聲說:"要不先開席吧?"
"開什么席!主角都不在,開什么席!"趙國強低聲怒吼,引來更多異樣的目光。
八點,九點,十點……宴席冷了又熱,熱了又冷。有人已經悄悄離場,也有人留下看熱鬧。趙國強的臉上已經掛不住了,笑容僵硬得像面具。
"看來是臨時有事吧,我們先走了。"縣長拍拍趙國強的肩膀,語氣中帶著明顯的失望。
深夜,當最后一位賓客離開,趙國強癱坐在祠堂的臺階上。他一生中最風光的時刻,被兒子的失蹤徹底毀了。他不明白,一向聽話的兒子,為什么會在這種時候叛逆。
回到家中,趙明輝的房間空空如也,書桌上放著一封信。趙國強顫抖著手打開:
"爸媽,對不起,我需要一點時間思考我的人生。不用擔心我,我很安全。"
就這樣?沒有解釋,沒有去向。趙國強怒火中燒,他第一反應是報警,但妻子攔住了他。
"兒子都18歲了,警察不會立案的。再說了,信上說了他很安全。"
"安全?他知不知道今天多重要?全縣的領導都來了!我的面子都被他丟盡了!"
一夜未眠。第二天清晨,趙國強的手機終于響起提示音。他幾乎是撲向手機,卻只看到一條簡短的信息:
"爸,對不起,我不上大學了,我要去上班。"
這句話如同一記重錘,把趙國強打懵了。高考狀元,不上大學?去上班?這是什么天方夜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