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陳建華躺在病床上,準備向妻子坦白藏了十五年的秘密。
“秀梅,關于我和...”話還沒說完,韓秀梅淡淡開口了。
一句話讓他瞬間瞪大眼睛,臉色煞白如紙。
他萬萬沒有想到,妻子會說出這樣的話。
這場持續十五年的游戲里,誰才是真正的贏家?
01
2008年的春天來得格外早,韓秀梅站在陽臺上晾曬著剛洗好的床單。
隔壁傳來搬家的聲響,她探頭一看,是個年輕女人帶著一個小男孩,女人長得頗為清秀,約莫二十七八歲的樣子,正指揮著搬家工人小心搬運家具。
“這家人看起來挺不容易的。”韓秀梅在心里想著,看那女人獨自一人帶孩子,想必是離了婚的。
晚上陳建華下班回來,韓秀梅一邊盛飯一邊說道:“隔壁搬來新鄰居了,是個帶孩子的女人,看起來挺困難的。”
陳建華點點頭,埋頭吃飯,看起來并不怎么關心這個話題。
第二天早上,韓秀梅出門上班時正好遇到那個女人送孩子上學,兩人在樓梯間相遇,韓秀梅主動打招呼:“你好,我是隔壁的鄰居,我叫韓秀梅。”
“你好,我叫程婉,這是我兒子小宇。”女人的聲音很輕柔,臉上掛著禮貌的笑容。
“以后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說,大家都是鄰居。”韓秀梅熱情地說道,這是她一貫的性格,總是愿意幫助別人。
程婉連連道謝,眼中閃過一絲感激。
接下來的幾個月里,韓秀梅經常幫程婉一些小忙,比如代收快遞,或者程婉加班時幫忙照看一下小宇。
陳建華起初對這個鄰居并不怎么上心,可慢慢地,韓秀梅發現丈夫開始主動關心起程婉來。
“程婉家的水龍頭壞了,我去幫她修一下。”某個周末,陳建華主動提起這事。
“你還會修水龍頭?”韓秀梅有些意外,印象中丈夫并不是個愛管閑事的人。
“簡單的毛病,舉手之勞而已。”陳建華說著就拿起工具箱出了門。
韓秀梅當時并沒有多想,只是覺得丈夫難得這么熱心助人,心里還有些高興。
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著,陳建華偶爾會幫程婉修修補補,韓秀梅也經常和程婉聊天,兩家的關系越來越熟絡。
程婉是個很有分寸的女人,從不主動麻煩別人,每次接受幫助后都會想辦法回報,比如做些小點心送過來,或者幫韓秀梅買菜什么的。
韓秀梅覺得這個鄰居人很不錯,心地善良,也很懂事,有時還會想,要是自己也有個女兒,希望能像程婉這樣溫柔可人。
他們的女兒雅琪那時正在讀初中,是個性格活潑的孩子,經常和程婉家的小宇一起玩耍,兩個孩子很快就成了好朋友。
那段時間是韓秀梅記憶中最平靜的日子,家庭和睦,鄰里和諧,丈夫工作穩定,女兒學習優秀,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好。
可是好景不長,慢慢地,韓秀梅開始察覺到一些微妙的變化。
02
2010年的夏天,陳建華開始頻繁地“加班”,經常到很晚才回家,有時甚至直接在單位過夜。
“最近項目很緊,沒辦法。”陳建華總是這樣解釋,韓秀梅也沒有多想,畢竟建筑行業確實經常需要加班。
可是她漸漸發現,丈夫回家后話越來越少,即使在家也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,手機也變得格外重要,無論去哪里都要隨身攜帶。
有一次韓秀梅想用他的手機打個電話,陳建華的反應異常激烈:“你用你自己的手機,別動我的。”
那一刻,韓秀梅心里閃過一絲不安,可她很快就說服自己,也許丈夫只是工作壓力大,心情不好而已。
陳建華對程婉的關照也越來越明顯,程婉家里有什么事,他總是第一個出現,而且每次幫忙的時間都很長。
韓秀梅偶爾會開玩笑說:“你對程婉比對我還好。”
陳建華總是不自然地笑笑:“都是鄰居,應該的。”
一年后,韓秀梅無意中發現了一些讓她疑惑的事情。
她去程婉家借醋,敲門時聽到里面有男人的聲音,可等程婉開門時,屋里卻只有她一個人。
“剛才屋里是不是有人?”韓秀梅隨口問道。
“哦,電視里的聲音。”程婉的回答有些慌亂,臉色也微微發紅。
韓秀梅當時沒有深想,可后來類似的事情越來越多,她開始懷疑程婉家里經常有男人來。
有一次深夜,韓秀梅起來上廁所,聽到隔壁傳來很輕的說話聲,是程婉和一個男人在說話,聲音很低,聽不清具體內容,可那個男人的聲音聽起來很熟悉。
韓秀梅站在衛生間里仔細聽了一會兒,心里升起一種不詳的預感,可她又不敢確認自己的猜測。
第二天早上,陳建華起床時衣服有些凌亂,身上還有淡淡的女人香水味。
“你昨晚幾點回來的?”韓秀梅試探著問。
“十一點多吧,你睡得太沉了,沒聽到。”陳建華說著就去洗澡了。
可韓秀梅記得很清楚,昨晚十二點她還沒睡著,根本沒有聽到開門聲。
這樣的疑點越來越多,韓秀梅心里的不安也越來越強烈,可她選擇了沉默。
她害怕證實自己的猜測,也害怕面對可能到來的風暴,更害怕這個看似完整的家庭會因此破碎。
又過了一年,韓秀梅終于確認了自己最不愿意面對的事實。
那天下午她下班早,回家時看到程婉正在樓下買菜,陳建華竟然也在那里,兩人站得很近,陳建華還幫程婉提菜籃子。
更讓韓秀梅震驚的是,她看到陳建華輕撫了一下程婉的臉頰,動作很輕很快,可那種親密是無法否認的。
韓秀梅躲在樓道里,心臟劇烈地跳動著,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了下來。
原來自己的猜測都是對的,丈夫真的出軌了,而對象就是自己一直善待的鄰居。
那一刻,韓秀梅感覺整個世界都崩塌了,可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,擦干眼淚,若無其事地走出樓道。
03
“程婉,買菜呢?”她的聲音聽起來和平時沒有什么不同。
程婉明顯被嚇了一跳,臉色有些蒼白:“韓姐,你回來了。”
陳建華也有些尷尬,不自然地說:“我正好路過,幫程婉提一下菜。”
“那就好,我先上樓了。”韓秀梅淡淡地說著,轉身上樓,步伐依然穩健。
可是回到家里,韓秀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,蹲在客廳里痛哭起來。
她哭的不只是丈夫的背叛,更是自己這些年來的天真和愚蠢。
哭過之后,韓秀梅坐在沙發上,開始冷靜地思考自己的處境。
女兒雅琪正在讀高二,還有一年就要高考,這個時候鬧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太大。
而且以自己的條件,一個四十多歲的女工,離婚后能有什么好的選擇呢?
陳建華雖然出軌,可在經濟上對家庭還是有貢獻的,他的工資是家里的主要收入來源。
想來想去,韓秀梅做出了一個決定:裝作什么都不知道。
這個決定看起來很屈辱,可對當時的韓秀梅來說,卻是最現實的選擇。
她需要時間,需要等女兒高考結束,需要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。
從那天起,韓秀梅開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。
她依然對程婉保持著表面的友善,依然和陳建華正常地生活,只是心里多了一層防備。
陳建華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,在韓秀梅面前依然裝出一副好丈夫的樣子,對程婉的關照也變得更加小心。
可他哪里知道,韓秀梅早就看穿了一切,只是選擇了沉默而已。
2013年,雅琪順利考上了大學,韓秀梅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。
女兒要去外地讀書,家里就剩下她和陳建華兩個人,這讓他們的出軌變得更加肆無忌憚。
陳建華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,經常幾天都不回來,電話里總是說在工地上,韓秀梅也不再追問。
她開始把注意力轉向工作,在廠里表現積極,還報名參加了一些技能培訓。
同事們都夸她最近精神狀態很好,工作也很認真,韓秀梅總是淡淡地笑笑,沒有多說什么。
程婉對她依然客氣,有時還會送些小禮品過來,韓秀梅都會禮貌地接受,兩人表面上還是好鄰居。
可韓秀梅心里很清楚,這個女人在演戲,自己也在演戲,大家都是演員。
2014年的春節,雅琪回家過年,一家三口難得團聚,陳建華也表現得格外殷勤,又是買菜又是做飯,儼然一副好丈夫好父親的樣子。
“爸爸變了好多,比以前溫柔了。”雅琪私下對韓秀梅說。
韓秀梅苦笑著點點頭,心想如果女兒知道真相,還會這樣說嗎?
春節期間,程婉帶著兒子回老家了,陳建華果然每天都在家,這更加證實了韓秀梅的判斷。
可她依然什么都沒說,只是靜靜地觀察著,記住每一個細節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韓秀梅發現自己的心態在悄悄發生變化。
起初的憤怒和痛苦逐漸平息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冷靜的觀察和等待。
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,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。
也許離婚并不是最壞的結果,也許重新開始對她來說反而是一種解脫。
04
2015年,雅琪大二了,在學校里表現優秀,還談了男朋友,韓秀梅為女兒的成長感到欣慰。
陳建華的出軌已經進入了第七個年頭,他和程婉的關系也越來越穩定,就像一對真正的夫妻一樣。
有時韓秀梅會想,也許這樣的安排對大家都好,她不用忍受一個不愛自己的丈夫,陳建華也能和真正愛的人在一起。
可這種想法剛一出現就被她壓了下去,因為她知道,這種所謂的和諧是建立在欺騙之上的。
2016年,韓秀梅在廠里的職位有了小幅提升,工資也漲了一些,這讓她的經濟狀況稍微好轉。
她開始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,雖然還沒有具體的計劃,可心里已經有了一些想法。
陳建華對她的態度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,從最初的愧疚到后來的冷漠,再到現在的習以為常。
他似乎覺得這樣的生活安排很不錯,既能維持家庭的表面完整,又能和情人享受愛情的甜蜜。
韓秀梅看在眼里,心里五味雜陳,可表面上依然平靜如水。
2017年,程婉的兒子小宇考上了重點高中,程婉專門請韓秀梅吃飯表示感謝,說是感謝她這些年來的幫助。
飯桌上,程婉說:“韓姐,這些年來真的很感謝你,要不是你幫忙,我一個人帶孩子真的很困難。”
韓秀梅淡淡地笑著:“都是鄰居,應該的。”
心里卻在想,如果程婉知道自己早就知道真相,還會說這樣的話嗎?
2018年,雅琪大學畢業了,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,還和男朋友訂了婚,韓秀梅為女兒的幸福感到高興。
這時的她已經四十八歲了,外表上看起來依然端莊,可心里卻比實際年齡蒼老了許多。
十年的隱忍生活讓她學會了掩飾自己的情感,無論內心多么波瀾壯闊,表面都能保持平靜。
陳建華有時會問她:“你最近看起來心情不錯。”
韓秀梅總是淡淡地說:“沒什么特別的,就是覺得生活還不錯。”
這話聽起來像是在安慰自己,也像是在安慰他。
2019年,雅琪結婚了,婚禮上韓秀梅強顏歡笑,可心里卻有種說不出的孤獨感。
女兒成家立業,她的人生任務似乎也完成了一大半,接下來該為自己考慮了。
可是自己還能有什么選擇呢?一個快五十歲的女人,除了繼續這樣生活下去,還能做什么?
陳建華在婚禮上表現得很興奮,逢人就說女兒多么優秀,自己多么自豪,就像一個真正的好父親。
程婉也來參加了婚禮,作為鄰居身份,她表現得很得體,還送了一份不輕不重的禮品。
看著她們兩個在自己女兒的婚禮上演戲,韓秀梅心里有種荒謬的感覺。
05
婚禮結束后,家里就剩下韓秀梅和陳建華兩個人,氣氛變得更加微妙。
陳建華幾乎不回家吃飯了,即使回來也是很晚,兩人之間的對話少得可憐。
韓秀梅有時會想,這樣的婚姻還有什么意義呢?可慣性是強大的,她依然按部就班地生活著。
2020年,疫情來了,大家都被困在家里,陳建華不得不和韓秀梅朝夕相處。
那段時間是他們結婚以來相處時間最長的日子,可兩人之間卻沒有因此變得親密。
陳建華經常躲在房間里打電話,聲音壓得很低,韓秀梅知道他在和程婉通話,可她依然裝作什么都不知道。
程婉也被困在隔壁,有時會敲門借些東西,韓秀梅總是很痛快地借給她,兩人還會客套地聊幾句。
這種虛偽的和諧讓韓秀梅感到窒息,可她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。
2021年,生活逐漸恢復正常,陳建華又開始了他的雙面生活。
韓秀梅發現自己的心態又發生了變化,她不再痛苦,也不再憤怒,只是麻木地接受著這一切。
有時她會想,也許這就是中年人的生活,大家都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行,即使不快樂,也要繼續下去。
2022年,韓秀梅五十二歲了,她開始考慮退休后的生活,也開始為自己存一些私房錢。
這些錢存得很隱蔽,連陳建華都不知道,她想如果有一天需要獨立生活,至少不會太困難。
程婉的兒子小宇考上了大學,程婉請韓秀梅吃飯慶祝,席間還提到了感謝陳建華這些年來的幫助。
“陳大哥人真好,這些年幫了我們母子很多忙。”程婉的話聽起來很真誠。
韓秀梅笑著點頭:“他就是這樣的人,樂于助人。”
心里卻在想,程婉說的“幫忙”到底是指什么呢?
那一刻,韓秀梅突然有種想要掀桌子的沖動,想要撕破這層虛偽的面紗,讓所有人都看清真相。
可她最終還是忍住了,繼續保持著表面的平靜。
2023年初,一切都發生了改變。
陳建華開始頻繁地咳嗽,起初他以為是感冒,可咳嗽越來越嚴重,還帶有血絲。
韓秀梅勸他去醫院檢查,陳建華卻說沒什么大不了的,過幾天就好了。
可情況沒有好轉,反而越來越嚴重,最后連程婉都勸他去看醫生。
這時韓秀梅才意識到,程婉對陳建華的關心比自己這個妻子還要明顯。
檢查結果出來了,肺癌晚期,醫生說最多還有六個月時間。
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,韓秀梅雖然對陳建華早已沒有愛情,可聽到這個消息還是震驚不已。
陳建華更是無法接受這個現實,一個五十二歲的男人,正值壯年,怎么會得這種病?
“醫生是不是搞錯了?我身體一直很好的。”陳建華不停地問醫生。
醫生搖搖頭:“報告很清楚,而且已經擴散了,錯不了。”
06
回家的路上,陳建華一言不發,韓秀梅也不知道該說什么。
這個消息傳開后,程婉的反應很奇怪,她沒有像以前那樣主動關心,反而開始和陳建華保持距離。
韓秀梅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變化,心里暗自譏諷,原來程婉也不過如此,患難見真情這句話果然沒錯。
陳建華也發現了程婉的疏遠,可他現在自顧不暇,也無心去想太多。
住院治療期間,韓秀梅每天都去醫院照顧陳建華,端茶送水,問寒問暖,就像一個盡職的妻子。
程婉只來過幾次,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,借口說工作忙,沒時間。
陳建華看在眼里,心里五味雜陳,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這些年的所作所為。
“秀梅,這些年辛苦你了。”有一天陳建華握著韓秀梅的手說道。
韓秀梅淡淡地說:“我們是夫妻,這是應該的。”
可心里卻在想,現在說這些還有什么意義呢?
隨著病情的惡化,陳建華的情緒越來越不穩定,有時會突然發脾氣,有時又會莫名其妙地流淚。
韓秀梅都默默地承受著,沒有任何怨言。
病房里的其他患者家屬都夸韓秀梅是個好妻子,說陳建華真有福氣,娶了這樣的女人。
韓秀梅聽了只是苦笑,如果他們知道真相,還會這樣說嗎?
陳建華的愧疚感越來越強烈,他開始反思自己這些年的行為,覺得對不起韓秀梅。
程婉的冷淡讓他看清了什么是真感情,什么是假關心,他開始珍惜韓秀梅的陪伴。
“秀梅,我有件事要跟你說。”有一天晚上,陳建華突然開口。
韓秀梅正在削蘋果,聽到這話手微微一頓:“什么事?”
“關于我和程婉......”陳建華的聲音有些顫抖。
韓秀梅的心跳瞬間加速,這一刻終于來了,她等待了十五年的這一刻。
可她表面上依然平靜,繼續削著蘋果:“你想說什么?”
陳建華深吸一口氣,握住韓秀梅的手:“秀梅,這些年我對不起你,我和程婉...我們...”
就在這時,韓秀梅嘴角露出一絲幾乎察覺不到的笑意,平靜地開口說了一句話。
這句話如雷劈一般擊中了陳建華,他瞪大眼睛,整個人如遭雷擊,臉色瞬間煞白如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