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流領導常犯這3大錯誤:難怪下屬不服,上級不悅!
作為領導,哪些事能做,哪些事不能做,一定要心中有數。
尤其是犯錯,絕不可馬虎大意。
每一次的錯誤,都會削弱你的領導力。
尤其是以下這3大錯誤,三流領導常犯,切記要改變。
一:三流領導常犯的3大錯誤
1:只抽鞭子,不加草料
在工作中,有些領導傾向于“鞭打快牛”,把那些態度積極、能力出眾的員工當作永動機,不斷加碼任務。
然而,相應的回報卻往往跟不上,甚至只有虛無縹緲的“畫餅”而沒有實質性的獎勵。
“能者多勞”本身或許可以理解,人性也確實趨利避害,但前提是必須給予與付出相匹配的激勵,體現出他們真正的價值,而不是奉行“既要馬兒跑得快,又不給馬兒喂草料”的邏輯。
更令人寒心的是,現實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是:功勞被領導或他人搶走,出了問題卻要自己背鍋,晉升機會也輪不到你,最后還被指責“格局小”,無法擔當重任。
長此以往,必然導致“快牛”被累垮,而“慢牛”則選擇躺平,最終形成團隊整體效能下降的雙輸局面。
作為領導,最忌諱的就是分不清什么是功勞,什么是僅僅是苦勞,搞所謂的“雨露均沾”,將獎勵或懲罰平均分配給所有人。
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讓真正做出貢獻的人感到心寒,讓那些選擇躺平的人心存僥幸。
聰明的領導明白,既然能者承擔了更多的工作,那么就理應獲得更多的、更重份量的獎勵。
不能讓強者感到委屈,也不能讓能力不足的人坐享其成,無功受祿。
關鍵在于,要讓每一份辛勤付出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,通過激勵讓“慢牛”逐漸轉變為“快牛”,讓“快牛”跑得更快。
這樣做的目的,是獎優罰劣,真正實現對優秀人才的尊重和回報,對不努力、不稱職的人形成壓力。
要知道,“快牛”不是牲口,而是你的合作伙伴;與其一味揮舞鞭子,不如俯下身子,用心為他們營造一個能讓他們持續奔跑的優質環境。
2:不敢擔當,一味和稀泥
有句老話很有道理:“壞團隊里往往一團和氣,而優秀的團隊里則常常充滿爭論。”
在職場里,我們常常看到一些“好好先生”式的領導。
當員工犯錯時,他們心軟,拉不下臉來批評指正;當團隊內部出現矛盾沖突時,他們又扮演和事佬的角色,試圖讓每個人都不得罪,反復“和稀泥”,追求所謂的“一團和氣”。
然而,這種做法的后果往往是,團隊里混日子的人越來越多,真正想做事、能做事的人越來越少,最終整個團隊變得混亂不堪,效率低下。
這就像帶兵打仗,俗話說“慈不掌兵”,過于心慈手軟就無法帶出精銳之師。
在該表明立場、該堅持原則的時候,就必須拿出魄力,否則,每個人都可能變得不服管教,成為難以駕馭的“刺頭”。
社會學中有一個“破窗效應”:如果一扇窗戶破了卻沒有得到修理,其他窗戶也很可能很快會被破壞。
套用到管理上,就是如果領導不樹立規矩,員工就會不斷試探底線:上班時間刷手機、開會時開小差、交稿總是拖延、同事之間內耗不斷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