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電話那頭傳來兒媳刺耳的笑聲:"你媽那點退休金也就夠我們買幾件衣服,還當寶貝似的給我們!"
兒子附和道:"反正她一個人也花不了多少,不給我們給誰?"我渾身發抖,握緊了手機。三十年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,如今竟然這樣算計我。
窗外的雨聲打在心上,我默默擦干眼淚,決定做出改變。
01:
我叫張秀英,今年六十二歲,退休前是一名小學老師。丈夫王建國在我五十歲那年因車禍離世,留下我和兒子王明。兒子從小就聰明,我和老王省吃儉用把他送進了重點大學,后來他還考上了研究生。
"媽,我找到工作了,在省城一家大公司,起薪就有八千!"十年前,兒子研究生畢業的消息讓我欣喜若狂。那時候我剛退休不久,每月退休金只有三千多元,兒子的工資是我的兩倍多。
"好啊,兒子有出息了!"我激動地說,"以后你在省城好好干,媽在家鄉等你回來。"
兒子很快在省城站穩了腳跟,三年后,他帶回了一個漂亮姑娘——李月,說是要結婚了。李月穿著名牌,手上戴著閃亮的鉆戒,一看就是城里有錢人家的孩子。
"阿姨好,聽明哥說您是老師,真了不起!"李月甜甜地叫我,還送了我一條絲巾。
婚禮上,我拿出積蓄給了兒子二十萬作為新婚禮物。那是我和老王這輩子的全部積蓄,包括他離世后的一些賠償金。我想著,兒子結婚是大事,買房子也需要錢,我一個人生活花不了多少。
婚后,兒子和兒媳住在省城,我則留在縣城的老房子里。開始時,兒子每個月都會打電話問候,逢年過節也會回來看我。但慢慢地,電話越來越少,回來的次數也在減少。
去年春節,我去省城看他們。兒子住的小區很氣派,電梯公寓,裝修得漂漂亮亮。但我總覺得兒媳看我的眼神有些不對勁,似乎我是個外人。
"媽,您看我們這生活條件還行吧?"兒子得意地說,"不過房貸還有二十年,壓力也挺大的。"
"兒子,媽每個月退休金也用不完,要不媽每個月給你們三千塊,幫你們還房貸?"我心疼地說。
"真的嗎媽?那太好了!"兒子眼睛一亮,兒媳也笑了。
從那時起,我每個月都按時把三千元打到兒子的卡上。為了湊這筆錢,我開始精打細算,冬天少開暖氣,夏天不開空調,買菜只買最便宜的,有時一頓飯就是白菜配饅頭。但想到能幫助兒子減輕負擔,我心里是甜的。
02:
時間一天天過去,我把每月三千元退休金雷打不動地轉給兒子,自己只留下兩千元勉強度日。縣城的物價也在上漲,我的生活越來越拮據。有幾次我生病了,舍不得去大醫院,只是在社區醫院隨便看看。
"秀英,你這是何必呢?兒子媳婦工作都不錯,你干嘛還要每月給他們錢?"老姐妹王芳看不過去,直言不諱。
"他們年輕人壓力大,買房子、養孩子,花銷多。"我總是這樣解釋。
"你自己退休金才五千多,給了他們三千,剩下的怎么夠你生活的?"
"我一個人,省著點花就行了。"
春節臨近,我期待著兒子一家回來。電話里,兒子告訴我他們今年不回來了,說是工作忙,但答應夏天帶我去省城住一段時間。我強忍失落,說著理解。
就在昨天,我給兒子打電話,想問問他最近工作怎么樣,有沒有加薪的可能。電話接通后,兒子似乎在忙,草草說了幾句就掛了。或者說,他以為掛了。
"喂,兒子,最近工作還好吧?"
"還行,媽,我這邊正忙著呢,改天再聊?"
"好的,那你忙吧。"
我剛要掛電話,卻發現通話還在繼續。原來兒子沒有成功掛斷電話。我正想提醒他,卻聽到了令我心碎的對話。
"你媽又打電話來了?"是兒媳的聲音。
"嗯,又問東問西的,煩死了。"兒子的語氣中帶著不耐煩。
"她那點退休金每月都按時給我們,倒是挺守信用的。"兒媳笑著說。
"那是,我媽這輩子就是個老實人,說給就給,一分不少。"
"你媽那點退休金也就夠我們買幾件衣服,還當寶貝似的給我們!"兒媳刺耳的笑聲傳來。
"反正她一個人也花不了多少,不給我們給誰?再說了,當初她給咱們的那二十萬彩禮錢也是應該的,誰讓她只有你這一個兒子呢?"
我渾身發抖,握緊了手機,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下來。這就是我拼命省吃儉用,把養老錢都給他們的回報?
"對了,下個月我打算買那款LV的包,正好用你媽的錢。"兒媳繼續說。
"隨你,反正那錢已經是咱們的了。我媽那人太好說話,只要我說一句困難,她恨不得把所有錢都給我們。"
"你媽這么大歲數了,也不知道能活多久,到時候她那套老房子可值錢了,縣城中心地段啊!"
"那是必須的,我可是她唯一的兒子,那房子不是我的是誰的?"
我的心如刀絞,手指顫抖著按下了掛斷鍵。三十年的養育之恩,換來的竟是這樣的算計。我癱坐在沙發上,淚水模糊了視線,窗外的雨聲打在心上,冰冷刺骨。
那晚我幾乎沒合眼,回想著這些年來的點點滴滴。兒子結婚后的疏遠,兒媳眼中的嫌棄,我總以為是我太敏感。如今真相大白,原來在他們眼里,我不過是一臺提款機,一個可以榨取價值的老人。
天亮時,我做了個決定。
03:
"喂,王律師嗎?我是張秀英,想咨詢一下關于房產過戶和遺囑的事情。"第二天一早,我就聯系了退休前一個學生的父親,他是本地有名的律師。
"張老師,您有什么需要幫助的?"
"我想了解一下,如果我現在把房子過戶給我兒子,我還有什么權利?我的退休金和存款,有沒有辦法保證是我自己支配?"
王律師沉默了一下:"張老師,是發生什么事了嗎?您的房子最好不要輕易過戶,那是您晚年的保障。至于退休金,那是您的合法收入,任何人都無權干涉您如何使用。"
我把昨晚聽到的對話簡單說了一下,王律師聽后嘆了口氣:"張老師,您幫助了那么多學生,卻被自己的兒子這樣對待,實在不應該。我建議您立即采取措施保護自己的財產權益。"
在王律師的幫助下,我修改了銀行卡密碼,取消了與兒子賬戶的自動轉賬。我立下了遺囑,將我的房產和存款的一半捐給了我曾經工作過的學校,設立助學金,另一半則給我的侄子王強——我兄長的兒子,這些年來他經常來看望我,比我自己的兒子還孝順。
做完這些,我感到一陣輕松,仿佛卸下了多年的重擔。當天下午,兒子的電話打來了。
"媽,這個月的錢怎么還沒到賬?是不是忘記轉了?"兒子的語氣很隨意,似乎那三千塊錢理所應當是他的。
我深吸一口氣:"兒子,媽媽最近身體不太好,需要看病,這個月的錢可能要留著用了。"
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:"您生病了?嚴重嗎?要不要我回去看看?"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慌張,但我聽得出來,他更擔心的是錢的問題。
"不用了,小病而已。對了,我昨天給你打電話的時候,你好像沒掛斷,我聽到了你和月月的對話。"我直截了當地說。
電話那頭一片死寂,幾秒鐘后,兒子結結巴巴地說:"媽,您、您聽錯了吧?我昨天掛了電話就去開會了,沒和月月說什么啊。"
"兒子,別裝了。我聽得很清楚,你們是怎么算計我的退休金和房子的,我都聽到了。"我的聲音異常平靜。
"媽,您別誤會,我和月月就是隨口一說,沒別的意思..."
"夠了!"我打斷了他的辯解,"這些年來,我把養老錢都給了你們,自己省吃儉用。我以為是在幫你減輕負擔,原來在你們眼里,我的錢理所應當是你們的,我的房子也遲早是你們的。兒子,媽媽很失望。"
04:
兒子聽出了我語氣中的決絕,開始慌了:"媽,您別生氣,我錯了,我不該那么說。您別生氣,氣壞了身體不值得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