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現在的農村,教育資源匱乏已是不爭的事實。很多孩子因為缺少優質師資而失去了改變命運的機會。我親身經歷的這段支教經歷,或許能讓你看到鄉村教育的另一面。
"李老師,村長找你談談。"小劉老師在辦公室門口探出頭,臉上帶著幾分為難。
我正在收拾自己的教案和書籍,明天就是我在這個偏遠山村支教兩年后的離別日。桌上已經整整齊齊摞著幾摞學生們送的手工卡片和小禮物,每一張都寫滿了童真的不舍。
"好,我馬上去。"我放下手中的教案,心里有些疑惑。兩年來,我與村長打交道不多,他是個沉默寡言的中年人,眼神堅毅而深邃。
村長辦公室在學校后面的一間小平房里,推開門,煙霧繚繞。他坐在桌后,面色嚴肅。
"李老師,你明天就要離開了。"他開門見山,"有件事我必須跟你說清楚。"
我點點頭,心里已經開始想念這里的一切——孩子們純凈的笑臉,晨霧中的山村小路,教室里飄散的粉筆香。
"你在我們村吃了兩年飯,按照我們這里的規矩,得付伙食費。"村長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,"總共是一萬二千塊。"
我愣住了,血液仿佛在一瞬間凝固。
"村長,這是什么意思?"我的聲音有些發抖,"我這兩年全職支教,沒拿一分錢工資,連生活補貼都沒有。現在臨走,您卻要我支付伙食費?"
村長的眼神沒有波動,他點了一支煙,深深吸了一口:"規矩就是規矩。"
我的腦海中閃過這兩年的點點滴滴——自費購買的教材,為孩子們墊付的學雜費,夜以繼日編寫的教案,風雨無阻的家訪路……曾經以為值得的付出,此刻全都變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。
"好,我明白了。"我強壓著心中的怒火和失望,轉身離開了村長辦公室。
晚上,我輾轉反側,難以入眠。窗外是我熟悉的山村夜色,兩年來的每一個夜晚,這里的寧靜都能撫平我的疲憊。而今晚,這片寧靜卻像一把鋒利的刀,劃開了我對這個村莊所有的美好幻想。
第二天清晨,我把行李全部打包完畢。臨走前,我決定去教室最后看一眼。
空蕩蕩的教室里,黑板上還留著昨天最后一節課寫下的"感恩"二字。諷刺的是,現在的我除了失望,再也感受不到其他。
"李老師!"熟悉的童聲從身后傳來。轉身看到小林和幾個學生站在門口,眼睛紅紅的。
"聽說您要走了,是真的嗎?"小林問道,聲音里帶著哭腔。
我蹲下身,與他們平視:"是啊,老師的支教任務結束了,要回城里去了。"
"可是,您答應過要教我們到初中的啊!"另一個孩子插嘴道。
我一時語塞,確實,在一次班會上,我曾許下這樣的承諾。那時的我,被孩子們純真的眼神打動,以為自己能在這里扎根。
"對不起,老師有些事情必須處理……"我低下頭,不敢直視他們的眼睛。
離別的時刻總是艱難的。孩子們依依不舍地送我到村口,我強忍淚水,不斷揮手告別。走到拐角處,我回頭望了最后一眼,孩子們還站在那里,小小的身影在晨光中顯得格外孤單。
回到村長辦公室,我放下了準備好的一萬二千元。村長接過錢,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變化。
"李老師,你知道我為什么要收這筆錢嗎?"他突然開口問道。
我搖搖頭,心中的失望和怒火交織。
"跟我來。"村長站起身,走出了辦公室。
我猶豫了一下,還是跟了上去。我們穿過村子的小路,經過幾戶農家小院,最終來到了一座剛剛翻修過的兩層小樓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