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(chuàng)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(gòu)創(chuàng)作,請勿與現(xiàn)實關(guān)聯(lián)
"張帆,你爸媽……他們……"
鄰居王阿姨的聲音在電話里顫抖著,斷斷續(xù)續(xù)。張帆剛從家里醒來,還沉浸在昨天慶功宴的興奮中。
"什么事?"張帆揉著眼睛,心情還很輕松。
"你快回來吧,出大事了!"王阿姨的哭聲透過話筒傳來,"你爸媽他們……昨天晚上……從樓上……"
電話那頭傳來嘈雜的人聲和警笛聲,張帆的心瞬間沉到了谷底。
昨天,父母還在為他考上985大學(xué)而滿面紅光,滿屋子都是親戚朋友的祝賀聲。
父親李大山舉著酒杯,激動地說著"我兒子爭氣",母親在廚房里忙前忙后,臉上洋溢著從未有過的幸福笑容。
那是張帆見過的,父母最開心的一天。
可是現(xiàn)在,王阿姨告訴他什么?
"不可能!絕對不可能!"張帆嘶聲大喊,手機從顫抖的手中滑落,摔在地上四分五裂。
到底發(fā)生了什么?為什么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刻,一切都變成了這樣?
那些被藏匿的真相,即將在張帆翻開父母遺物的那一刻,徹底撕裂他以為美好的世界……
01
在外人看來,張帆的求學(xué)路,就是一部寒門逆襲的奮斗史。
張帆家很窮,窮到什么地步?
窮到下雨天屋里要放四五個盆接水,窮到張帆身上穿的衣服,永遠是親戚家孩子淘汰下來的。
那些衣服總是大一號或者小一號,顏色也早就洗得發(fā)白,但張帆從來不嫌棄。
他知道,這已經(jīng)是家里能給他的最好的了。
張帆的世界里沒有動畫片,沒有游戲機,只有一盞昏黃的臺燈和做不完的習(xí)題集。
因為張帆爸常說:"兒子,讀書是咱家唯一的出路。你讀出來了,咱們家就翻身了。"
"為家里翻身",這五個字,像烙印一樣刻在張帆心里。
小學(xué)時,別的孩子放學(xué)后在院子里踢毽子、跳皮筋,張帆卻要趕緊回家做功課。
不是他不想玩,而是父親每天晚上都要檢查他的作業(yè),還要額外布置一些題目。
母親總是在一旁溫和地說:"帆帆乖,多做點題,基礎(chǔ)打牢了,以后就輕松了。"
初中時,張帆的成績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。
老師經(jīng)??渌斆?,同學(xué)們也很羨慕他,但只有張帆自己知道,這份"聰明"背后,是無數(shù)個挑燈夜戰(zhàn)的夜晚。
他的房間里貼滿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單詞,床頭放著一摞摞的練習(xí)冊。
每當(dāng)張帆感到疲憊想要放棄的時候,父親就會坐在他身邊,用那雙布滿老繭的手輕輕拍著他的肩膀。
"兒子,爸知道你累。但是你看,爸每天蹬三輪車也累,媽媽做手工活到半夜也累。我們都在為了這個家拼命,你是我們的希望,不能松懈啊。"
張帆不敢有絲毫懈怠。
困了,就用冷水洗把臉;累了,就想想父親那雙蹬三輪車磨出厚繭的手。
張帆把自己活成了一臺學(xué)習(xí)機器,目標(biāo)只有一個:考出去,掙大錢,讓爸媽過上好日子。
高三那年,張帆像一臺永不停歇的學(xué)習(xí)機器。
凌晨四點半,鬧鐘還沒響,他就已經(jīng)睜開了眼睛。
昏暗的房間里,他摸索著起床,生怕吵醒隔壁房間的父母。
冷水洗臉,讓自己徹底清醒,然后坐在那張搖搖晃晃的小桌前,就著一盞昏黃的臺燈開始背書。
英語單詞、歷史年代、數(shù)學(xué)公式...密密麻麻的筆記貼滿了墻壁,像一張巨大的蜘蛛網(wǎng),把他牢牢困在其中。
"再堅持一下,就快熬出頭了..."張帆在心里一遍遍地告訴自己。
每天晚上十二點,當(dāng)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的時候,他才合上最后一本練習(xí)冊。
眼睛酸脹得像要爆炸,手指因為長時間握筆而僵硬,但他不敢停下來。
因為他知道,這是他們家唯一的機會。
母親總是在深夜悄悄起床,給他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銀耳湯。
"帆帆,別太累了,身體要緊。"母親心疼地看著他布滿血絲的雙眼。
"媽,我不累。"張帆強撐著笑了笑,"您快去睡吧,明天還要干活呢。"
張帆心里清楚,母親比他更累,白天做手工活到傍晚,晚上還要為他準(zhǔn)備宵夜。
"媽,你別這么破費了,我吃什么都行。"張帆有時候?qū)嵲谶^意不去。
"傻孩子,你正在長身體,又要用腦子,營養(yǎng)得跟上。"母親總是用那雙粗糙的手摸摸他的頭,眼中滿含慈愛,"再苦再累,也不能苦了你。家里就指著你了。"
家里就指著你了,這幾個字像千斤重?fù)?dān),壓在張帆心上。
李大山是個沉默的男人,從不把情感掛在嘴邊。但張帆知道,父親心里的火焰比誰都熾熱。
每次月考成績出來,父親都會放下手頭的活,仔細端詳那張成績單。
如果張帆考得好,父親的眼睛會亮起來,嘴角微微上揚,然后把成績單小心翼翼地收進抽屜最深處,像收藏什么珍寶一樣。
那次模擬考試,張帆拿了全校第一名。
當(dāng)老師在電話里通知這個消息時,父親激動得手都在顫抖。他接完電話,在屋里來回踱步,臉上的笑容怎么也收不住。
那一整夜,張帆聽到隔壁房間里父親翻來覆去的聲音,顯然是興奮得睡不著。
第二天一大早,父親就騎著他那輛破三輪車出門了。不到中午,整條街的人都知道了,李大山的兒子又考第一了!
"我兒子爭氣啊!全校第一!"父親逢人就說,那種驕傲和自豪,像陽光一樣從他臉上散發(fā)出來。
張帆看著父親那樣開心,心里五味雜陳。他知道,自己承載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夢想,更是整個家庭的希望。
02
高考結(jié)束的那個下午,張帆走出考場,感覺整個人都被掏空了。三年的努力,十二年的學(xué)習(xí),都濃縮在這幾張試卷上。
"考得怎么樣?"母親緊張地迎上來。
"應(yīng)該...還行吧。"張帆不敢說得太肯定,但心里其實很有把握。
接下來的一個月,是最難熬的等待期。張帆每天都在算計著分?jǐn)?shù),估算著排名,心情像坐過山車一樣起起伏伏。
父親母親表面上什么都不說,但張帆能感受到他們內(nèi)心的緊張。母親晚上經(jīng)常失眠,父親白天干活也心不在焉。
直到那個改變一切的午后。
"張帆家的!快來取信!是大學(xué)錄取通知書!"
郵遞員老王的聲音像炸雷一樣在胡同里響起。
張帆的心臟幾乎要跳出嗓子眼,雙腿發(fā)軟,差點站不穩(wěn)。
"來了!來了!"母親激動得語無倫次,幾乎是跑著沖出門去。
整條胡同瞬間沸騰了。鄰居們紛紛探出頭來,有的干脆跑到街上,像等待什么重大事件的發(fā)生。
張帆顫抖著雙手接過那個厚厚的信封,紅色的封面在陽光下閃閃發(fā)光。"快拆開看看!"有鄰居催促道。
"別急,讓孩子慢慢來。"母親雖然這樣說,但她的聲音都在顫抖。
張帆深吸一口氣,小心翼翼地撕開封口。那張印著"清北大學(xué)"字樣的錄取通知書慢慢露出全貌,上面工整地寫著:
"張帆同學(xué),恭喜你被我校計算機科學(xué)與技術(shù)專業(yè)錄取..."
"985!真的是985!"張帆激動得大喊一聲,整個人像彈簧一樣跳了起來。
瞬間,整條胡同都炸開了鍋。
"考上了!張帆考上名牌大學(xué)了!"
"天哪,985啊!這是要飛黃騰達了!"
"老李家真是祖墳冒青煙了!"
掌聲、歡呼聲、祝賀聲混成一片,像潮水一樣涌向張帆一家。
父親呆立在原地,接過通知書,一遍遍地看著,眼圈越來越紅。這個鐵打的漢子,此刻卻像個孩子一樣,眼淚"啪嗒啪嗒"地往下掉。
"好...好...我兒子有出息了!"父親哽咽著說,"老李家的祖墳真的冒青煙了!"
母親更是激動得說不出話來,只是緊緊抱著張帆,眼淚早已模糊了雙眼:"阿彌陀佛,謝天謝地...我兒子終于熬出頭了..."
很快,整個胡同的人都知道了張帆考上名牌大學(xué)的消息。
鄰居們紛紛跑來祝賀,有的還帶著小孩來,讓他們學(xué)學(xué)張帆哥哥。
"老李,你家帆帆真爭氣啊!我們家那小子要是有他一半用功就好了!"
"是啊,這孩子從小就聰明,現(xiàn)在終于出人頭地了!"
"老李,你們夫妻倆這些年的苦總算沒白受!"
在張帆眼里,父母就是"望子成龍"這四個字的化身。
李大山,一個沉默寡言的男人。
他以前是下崗工人,后來就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,在寒冬酷暑里,一腳一腳地蹬出了張帆的學(xué)費和生活費。
他不愛說話,但每次張帆開學(xué)要走,他都會提前把錢用報紙包得整整齊齊,塞張帆手里,說一句:"在學(xué)校,別省。"
那輛三輪車已經(jīng)騎了快十年了,車身銹跡斑斑,車座也破了好幾個洞,用膠帶粘著。
每天早上五點,父親就要起床,推著三輪車出門干活。
拉貨、送菜、搬家具,什么活都接。
夏天的時候,他經(jīng)常累得汗流浹背,衣服都能擰出水來;冬天的時候,他的手凍得發(fā)紫,但從來不喊苦不喊累。
張帆曾經(jīng)心疼地問過他:"爸,您這樣太辛苦了,要不我不上大學(xué)了,出去打工賺錢。"
父親當(dāng)時就急了:"胡說什么!你是我們家唯一的希望,必須上大學(xué)!爸就算再苦再累,也要供你上學(xué)!"
張帆媽,更是把所有的心血都花在了張帆身上。
她身體不好,不能干重活,就常年在家接一些手工活。
給別人織毛衣、做鞋墊、穿珠子,一天下來也就能掙個十幾二十塊錢。
為了不影響張帆晚上學(xué)習(xí),她總是在張帆睡下后,才在另一間屋里的小燈下,熬夜趕工。
有好幾次,張帆半夜起來上廁所,都看到母親還在燈下埋頭干活。
她的眼睛近視了,但舍不得配眼鏡,就瞇著眼睛仔細地穿針引線。
張帆看著心疼,勸她早點休息,她總是笑著說:"沒事,媽不累。你趕緊回去睡覺,明天還要上課呢。"
母親總說:"媽沒本事,這輩子唯一的指望就是你了。"
她雖然文化不高,但很懂事理。
每次張帆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,她從來不責(zé)備,而是溫和地安慰:"沒關(guān)系,下次再努力。媽相信你,你是最棒的。"
03
拿到通知書那天,張帆們家像過年一樣。
不,比過年還熱鬧。
張帆爸激動得滿臉通紅,沖出家門,買了一掛最長的鞭炮,從街頭放到街尾,震得半條街的人都跑出來看。
他逢人就發(fā)煙,咧著嘴笑:"張帆兒子!考上名牌大學(xué)了!"
平時省吃儉用的父親,那天破天荒地買了兩條好煙,見人就發(fā)。
連平時不怎么說話的他,那天話特別多,逢人就要講一遍張帆從小到大的學(xué)習(xí)經(jīng)歷。
"我跟你們說,我家帆帆從小就聰明!小學(xué)時候,老師就說他是塊讀書的料!"
"你們不知道,這孩子有多用功!每天晚上都要學(xué)到十二點!"
"現(xiàn)在好了,考上985了!以后畢業(yè)了,就是城里人了!"
母親則躲在廚房里,偷偷地抹眼淚。
張帆走過去抱住她,她哽咽著說:"好,好,媽這輩子,值了!"
那幾天,是張帆記憶里,父母最高興的日子。
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愁眉苦臉,也不再為幾毛錢的菜價爭執(zhí)。
他們臉上洋溢著一種張帆從未見過的、如釋重負(fù)的光彩。
尤其是母親這幾天特別有精神,平時總是彎著腰,現(xiàn)在走路都挺直了腰板。
她見到鄰居就笑,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,整個人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。
父親更是春風(fēng)得意,騎著他那輛破三輪車在街上走,都覺得比別人高一頭。
以前他總是低著頭干活,現(xiàn)在卻昂首挺胸,好像全世界都應(yīng)該知道他有個爭氣的兒子。
他們堅持要辦慶功宴,把所有親戚朋友都請來。
李大山說:"必須辦!要讓所有人都知道,我李大山的兒子,是金鳳凰!"
張帆有些猶豫:"爸,媽,辦酒席要花很多錢,要不就算了吧。"
"不行!"
父親難得地語氣堅決,"這是大事,必須辦!咱們家苦了這么多年,現(xiàn)在終于揚眉吐氣了,怎么能不慶祝呢?"
母親也說:"帆帆,母親這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你有出息。現(xiàn)在愿望實現(xiàn)了,怎么也要讓大家一起高興高興。"
于是,他們開始張羅酒席。
父親把家里所有的積蓄都拿了出來,還向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。
母親每天早早起床,到菜市場買最新鮮的菜,還特地請了小區(qū)里最會做飯的張嬸來幫忙。
那幾天,家里每天都有人來串門,都是來祝賀的。
張帆覺得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熱鬧,心里暖洋洋的。
"大山哥,你家帆帆真是出息了!以后可是大學(xué)生了!"
"是啊,我們這一片,就數(shù)你家帆帆最有出息!"
"老嫂子,你們夫妻倆這些年的苦沒白受,現(xiàn)在兒子爭氣了,以后就享福了!"
張帆看著他們忙碌而幸福的身影,心里暖洋洋的。
張帆天真地以為,張帆們家的苦日子,終于到頭了。
慶功宴辦得風(fēng)風(fēng)光光。
那天是個星期六,小區(qū)的活動室被布置得喜氣洋洋。
紅色的拉花掛滿了天花板,墻上貼著"恭喜張帆金榜題名"的橫幅。
李大山提前兩個小時就到了,忙前忙后地招呼客人。
李大山穿著他最好的那件白襯衫,那是三年前買的,平時舍不得穿,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拿出來。
襯衫雖然有些舊了,但洗得很干凈,熨得平平整整。
他還特地理了個頭發(fā),整個人看起來精神抖擻。
母親也換上了新衣裳,那是她為了這次慶功宴特地買的一件紅色的上衣。
顏色很鮮艷,把她的臉色都襯得紅潤了。
她還化了淡妝,雖然手法不夠熟練,但看起來格外精神。
親戚朋友們陸陸續(xù)續(xù)地來了,每個人都帶著祝賀和羨慕的表情。
三姨帶來了一個紅包,二叔拿著一瓶好酒,連平時不怎么來往的表哥也特地趕來了。
"老李,恭喜恭喜!你家帆帆可真爭氣!"
"大山哥,你們家要發(fā)達了!以后帆帆畢業(yè)了,工作肯定不愁!"
"老嫂子,你可是享福了!有這么個好兒子,以后什么都不用愁了!"
酒席開始了,父親舉著酒杯,激動得手都在顫抖。
他平時不善言辭,但那天話特別多,聲音也特別洪亮。
"各位親戚朋友,謝謝大家今天來參加我兒子的慶功宴!"
父親的聲音有些顫抖,但很堅定,"我兒子張帆,考上了985大學(xué)!這是我們家的驕傲,也是大家的光榮!"
04
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,有人還喊著:"好!"、"了不起!"
父親接著說:"這些年來,多虧了大家的幫助和支持。今天這個好日子,我要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家的人!"
他舉著酒杯,穿梭在酒席間,臉上的笑容真誠又燦爛。
每到一桌,他都要敬酒感謝。
"老張,張帆敬你!謝謝你當(dāng)年借錢給張帆家小帆交學(xué)費!沒有你的幫助,就沒有今天!"
"三姨,來!張帆兒子以后出息了,忘不了你當(dāng)年給他買的書包!"
"二叔,你還記得嗎?當(dāng)年小帆生病,是你騎車送他去醫(yī)院的。這份恩情,我們一家都記著!"
每說一句話,父親的眼圈都紅一分。
這些年來積累的感激之情,在這一刻全部爆發(fā)出來。
他像個將軍,在答謝所有幫助過張帆們的人。
母親也在忙碌著,她端著茶壺,給每個客人都倒上茶水。
平時不善表達的她,那天也變得很健談。
"小芳,你還記得當(dāng)年你給我介紹手工活的事嗎?要不是你,我哪能賺到錢供帆帆上學(xué)啊!"
"王嬸,當(dāng)年我生病住院,是你幫我照顧帆帆的。這個恩情,我永遠不會忘記!"
平時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這些人,很少有機會這樣聚在一起慶祝什么好事。
大家都很珍惜這個時刻,氣氛特別熱烈。
張帆坐在主桌上,看著父母忙碌的身影,心里五味雜陳。
他能感受到父母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喜悅和驕傲,也能看出他們眼中的如釋重負(fù)。
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,氣氛達到了高潮。
父親突然站起來,拉著母親的手,兩人一起走到了張帆面前。
"兒子,"張帆爸看著張帆,眼睛里亮晶晶的,有一種張帆讀不懂的莊重,"這杯酒,爸媽敬你。你很爭氣,完成了張帆們所有的心愿。以后的路,要靠你自己走了,要走得穩(wěn),走得好。"
母親沒說話,只是微笑著看著張帆,那眼神,溫柔得像一汪湖水,卻又遙遠得仿佛隔著千山萬水。
她的眼中有滿足,有欣慰,還有一種張帆說不清楚的東西。
張帆沒多想,只覺得是父母對自己的囑托。
張帆一飲而盡,大聲說:"爸,媽,你們放心!我以后一定讓你們過上好日子!"
酒席一直持續(xù)到晚上九點多才結(jié)束。
親戚朋友們陸續(xù)離開,每個人都帶著滿足和羨慕的心情。
最后,只剩下張帆一家三口在收拾殘局。
"爸,媽,你們早點休息吧,明天我來收拾。"
張帆看著疲憊的父母,心疼地說。
"不用,今天這么高興,媽不累。"
母親笑著說,但張帆能看出她眼中的疲憊。
"是啊,今天是個好日子,值得累一點。"
父親也笑著說,"兒子,你先回房間休息吧,明天還要準(zhǔn)備上大學(xué)的事情呢。"
張帆點點頭,向父母道了晚安,回到了自己的房間。
躺在床上,他回想著今天的一切,心里滿滿的都是幸福和憧憬。
他想象著四年后畢業(yè)的情景,想象著自己在大城市找到好工作,賺大錢,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的美好未來。
他不知道,在隔壁房間里,父母正在進行著他們最后的談話。
第二天,張帆被尖叫聲和警笛聲驚醒,時間是早上六點半。
他迷迷糊糊地爬起來,以為是外面出了什么事故。
可是,當(dāng)他走到窗邊往下看的時候,整個人瞬間清醒了。
樓下圍了很多人,還有警車和救護車。
人群中間,有兩塊刺眼的白布,靜靜地躺在地上。
張帆的心"咚"的一聲,一個可怕的預(yù)感涌上心頭。
他沖出房間,發(fā)現(xiàn)父親母親的房門是開著的,里面空無一人。
床鋪整整齊齊,就像他們已經(jīng)起床很久了一樣。
"不可能!絕對不可能!"
張帆一邊大喊著,一邊沖下樓去。
05
樓下已經(jīng)聚集了很多鄰居,大家都議論紛紛,當(dāng)他們看到張帆出現(xiàn)的時候,都露出了復(fù)雜的表情。
"帆帆,你……你堅強一點……"
王阿姨哭著上前抱住張帆,"你爸媽他們……他們走了……"
"走了?什么叫走了?他們?nèi)ツ牧耍?
張帆的大腦一片空白,根本不愿意相信這個事實。
一個警察走過來,溫和地說:"孩子,節(jié)哀順變。你父母凌晨三點左右,從六樓跳下來的。我們趕到的時候,他們已經(jīng)……"
張帆覺得天旋地轉(zhuǎn),整個世界都在顫抖。
昨天還在為他舉辦慶功宴的父母,怎么可能在幾個小時后就……
"不可能!你們胡說!"
張帆瘋了一樣地沖向那兩塊白布,"爸!媽!你們起來啊!昨天不是還好好的嗎?!"
幾個鄰居趕緊拉住張帆,不讓他掀開白布。
但張帆還是看到了一角,那熟悉的衣服,那雙他再熟悉不過的手……
張帆崩潰了,癱坐在地上放聲大哭。
所有的人都在安慰他,但他什么都聽不進去。
為什么?
所有人都想不通,張帆也想不通。
昨天還那么高興,那么驕傲的兩個人,怎么會選擇用這種方式,來結(jié)束自己的生命?
現(xiàn)場沒有遺書。
他們的房間里,一切如常。
床鋪整理得整整齊齊,桌子上還放著昨天慶功宴剩下的糖果。
一切都顯得那么正常,唯獨人不見了。
警察詢問了所有的鄰居,沒有人聽到任何爭吵聲或者異常的動靜。
昨天晚上,一切都很安靜,很平常。
"孩子,你想想,你父母最近有什么異常嗎?是不是有什么困難或者壓力?"
一個年輕的警察蹲在張帆面前,溫和地問道。
張帆搖著頭,眼淚不停地往下流:"沒有……沒有啊……他們昨天還那么高興……說我給他們爭光了……說以后的日子有盼頭了……"
"那他們有沒有提過身體不舒服,或者有什么心事?"
"沒有……真的沒有……"
張帆哽咽著說,"他們一直都很正常,很開心……"
調(diào)查進行了一整個上午,但沒有任何有價值的線索。
從所有人的描述來看,李大山夫婦是在人生最高光的時刻,選擇了死亡。
這讓所有人都感到困惑和不解。
一名經(jīng)驗豐富的老警察在張帆媽的枕頭底下,摸出了一個硬硬的包裹。
"這是什么?"
他小心地打開包裹,里面是兩本日記本。
"這是你父母的日記嗎?"
警察問張帆。
張帆接過來一看,確實是父親母親的筆跡。
他從來不知道父母有記日記的習(xí)慣。
"也許這里面有答案。"
警察說,"你回去仔細看看,如果有什么發(fā)現(xiàn),隨時聯(lián)系我們。"
張帆點點頭,雙手顫抖著拿著那兩本日記,心里五味雜陳。
他既想馬上打開看看,又害怕看到什么不愿意面對的真相。
鄰居們幫張帆處理了父母的后事。
整個胡同的人都來幫忙,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。
大家都很同情張帆,也都不理解為什么會發(fā)生這樣的事情。
"這孩子太可憐了,剛考上大學(xué),父母就……"
"是啊,好端端的,怎么就想不開了呢?"
"也許是壓力太大了吧,這些年為了供孩子上學(xué),確實很辛苦……"
大家議論紛紛,但都想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。
張帆像行尸走肉一樣參加了父母的葬禮。
整個過程中,他都恍恍惚惚的,好像做夢一樣。
他不相信這是真的,總覺得父親母親會突然出現(xiàn),告訴他這只是一個惡作劇。
但是,現(xiàn)實是殘酷的。
火化場的爐火吞噬了父母的身體,只留下兩個骨灰盒和無盡的疑問。
辦完喪事,張帆回到了空蕩蕩的家里。
這個曾經(jīng)充滿歡聲笑語的小屋,現(xiàn)在變得死氣沉沉。
父親的三輪車還停在院子里,母親的針線盒還在桌子上,一切都保持著原來的樣子,只是永遠不會再有人使用了。
張帆把自己鎖在房間里,像一個即將接受審判的囚犯,顫抖著,翻開了日記第一頁。
當(dāng)他看清第一行字的時候,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,整個人如遭雷擊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