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門鎖啪嗒一聲開了,李陽手指微微顫抖。昏暗的西廂房內,父親珍藏多年的秘密就在眼前。
墻上掛滿了黑白老照片,一個陌生女人的笑臉與父親緊緊相依。角落里,一套軍裝整齊疊放,上面是枚閃亮的紅星勛章。李陽腦中轟然炸開,他的父親,到底是誰?
01:
父親的西廂房,從李陽記事起就是禁地。每當李陽好奇詢問,父親總是用嚴厲的目光制止他的探尋。"那里沒什么好看的,別去碰那扇門。"父親的話語里總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,讓年幼的李陽只能悄悄將好奇埋在心底。
李家在小縣城算是殷實人家,父親李建國是本地一家建材公司的老板,為人低調嚴肅。母親早逝,父子二人相依為命。父親平日話不多,對李陽卻是嚴格要求,事事親力親為,唯獨在那扇西廂房門前筑起一道無形的高墻。
李陽十歲那年,他第一次看到父親深夜獨自進入西廂房。透過門縫,他看到父親取出一個舊箱子,小心翼翼地擦拭里面的物品,眼角有淚光閃爍。這成了李陽童年最深的疑惑 - 父親在那房間里藏著什么,能讓這個堅強的男人流淚?
高中時期的李陽愈發叛逆。一次偶然,他看到父親將一封沒有署名的信小心翼翼地收進西廂房。他悄悄跟上去,卻被父親發現。那天,父親反常地暴怒,甚至動手打了他一巴掌。"永遠不要試圖進這個房間!這是我最后的底線!"父親紅著眼睛怒吼。李陽心中的疑惑和怨恨如野草般瘋長。
就這樣,西廂房的秘密如同一根刺,深深扎在父子關系中。多年來,李陽一直猜測著各種可能 - 是母親的遺物?還是父親不可告人的秘密?隨著年齡增長,他幻想過各種可能,甚至懷疑父親是否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人生。
大學畢業后,二十四歲的李陽回到家鄉,接手父親的生意。表面上,他們父子關系緩和,但西廂房的存在始終是橫亙在二人之間的無形屏障。
直到那天,父親突然告訴李陽要出差一周,并鄭重地將所有鑰匙都交給了他。"家里的一切你都可以處理,但西廂房,依然不要進。"父親臨走前的叮囑,再次挑動了李陽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經。
02:
父親離開的第三天,李陽站在西廂房門前,手里握著一把從網上買來的萬能鑰匙。多年積累的好奇和不滿在這一刻爆發,他決定揭開這個困擾他一生的秘密。
"咔噠"一聲,鎖被打開了。李陽深吸一口氣,推開了那扇承載著無數猜想的門。陽光透過窗戶照進房間,灰塵在光線中飛舞。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陳舊的氣息,混合著某種特殊的藥草香。
房間并不大,卻整潔有序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墻上一排排黑白照片,照片中一個陌生女人的面孔反復出現。她穿著五六十年代樣式的衣服,明亮的笑容讓李陽恍惚覺得有些熟悉,卻確定從未見過。更讓他震驚的是,照片中年輕的父親穿著一身李陽從未見過的軍裝,筆挺地站在女子身邊,眼中滿是李陽從未見過的柔情。
李陽的手顫抖著拿起桌上一本泛黃的筆記本,翻開第一頁,上面寫著"兵團日記"幾個字。這是父親的字跡,卻比他記憶中的更加青澀。
"1968年7月15日,今天我告別了北京,來到了西北。心中雖有不舍,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憧憬。國家需要我們這代人到最艱苦的地方去,我無怨無悔..."
李陽愣住了。父親從未提起過他有過兵團生活,甚至從未說起過他的青年時代。在李陽的記憶中,父親似乎永遠是那個沉默寡言的中年男人,過去如同一片空白。
房間角落里,一個上鎖的紅木箱子格外引人注目。李陽用同樣的方法打開了鎖,箱子里整齊地放著一套軍裝,一枚閃亮的紅星勛章,幾封信件,還有一個小巧的首飾盒。他小心翼翼地打開首飾盒,里面是一枚樸素的銀戒指,戒指內側刻著"永遠的承諾"幾個小字。
戒指旁邊,是一張泛黃的結婚證。李陽震驚地發現,證件上赫然印著父親的名字和照片,而女方名叫"張曉紅",正是照片中那個陌生女子。日期是1972年5月20日,比他出生早了近十年。
03:
李陽的世界在這一刻崩塌了。他顫抖著翻開那幾封信件,最上面一封的日期是1975年。
"建國,我想你了。每當夜深人靜,我總會想起我們在戈壁灘上的日子。醫生說我的病情穩定了,別擔心,我一定會堅強等你回來。組織上說你的任務還需要時間,我理解。無論多久,我都會等你..."
信的落款是"你永遠的曉紅"。
一封接一封,信件記錄了這個女人對父親的思念,也隱約提到了父親執行的某種秘密任務。最后一封信的日期是1978年冬天。
"...醫生說我時日不多了。建國,我不求你能回來見我最后一面,只希望你能完成使命,平安歸來。我把我們的定情信物留給你,希望你能記得,在那個艱苦的年代,我們曾相愛如此之深..."
李陽的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下。他從未想過,嚴肅刻板的父親竟有如此刻骨銘心的愛情,更沒想到,在他母親之前,父親還有過這樣一段情感經歷。
箱子最底層,是一份蓋著紅色印章的文件,上面寫著"絕密"字樣。李陽猶豫了片刻,最終還是打開了它。
文件內容讓李陽瞠目結舌。這是一份特殊任務委派書,記載著父親曾是一名特殊情報人員,在七十年代末被派往南方執行秘密任務。文件中提到,為完成任務,父親需要切斷與過去的一切聯系,包括他深愛的未婚妻張曉紅。
而更讓李陽震驚的是,文件最后一頁附有一份死亡證明,證實張曉紅于1979年1月因病去世。而他的母親,也就是李陽一直以為的生母,則是父親在執行任務期間認識并結婚的女性。
箱子深處還有一疊照片,是母親和父親的合影,日期從1980年開始。照片中的父親笑容里帶著某種復雜的情感,而母親則全然不知自己嫁給了一個心中裝著另一個女人的男人。
04:
李陽頹然坐在地上,思緒萬千。他想起小時候父親偶爾流露出的憂傷,想起每年特定日子父親獨自一人外出的習慣,原來這一切都與那個叫張曉紅的女人有關。
房間深處還有一個小抽屜,李陽打開發現里面放著一張全家福。照片上是年輕的父親和母親,懷中抱著嬰兒時期的自己。翻到背面,父親工整的字跡寫著:"新的開始,但永遠不會忘記。"這簡單的一句話,道出了父親一生的矛盾與掙扎。
就在這時,李陽的手機突然響起。屏幕上顯示"父親"二字,讓他如同觸電般驚醒。他慌亂地接起電話,父親平靜的聲音從那邊傳來:"你進西廂房了,對嗎?"
李陽沉默,不知如何回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