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人物均系化名,情節存在虛構,如有雷同,純屬巧合,切勿與現實聯系。
一
今年陽歷五月九號,也就是農歷四月初八,是我老公陳建國六十歲生日。
清晨五點,我起床開燈走進廚房,擰開了煤氣灶,看見藍色火苗“噗”一聲地竄起來,趕緊又往蒸鍋里添了半瓢水,這才蓋上了鍋蓋。
案板上的面團是昨天傍晚和好的,這會兒醒得剛好,我抄起搟面杖用力往下壓,頓時感覺手腕子跟著發酸。
歲月不饒人,畢竟我也是五十九歲的人了,去年在超市搬兩箱牛奶,就一不小心閃了腰,歇了大半個月。
這時,我聽見屋里“哐當”一聲,聽著像次臥門撞到了墻上,應該是壽星佬也起床了。
果然,陳建國趿拉著拖鞋出來了,探著頭往廚房看,喉結在松弛的脖子上動了動:“桂芳,你煮倆雞蛋就行,中午飯店有長壽面。”
我白了他一眼,繼續低頭用搟面杖往下壓,面板壓出“咚咚”聲:“外頭的面哪有家里的實在。”
過了一會兒,我停住動作,問坐在客廳沙發上的陳建國:“秀蘭幾點到?”
陳建國聽了,立即站起來回答:“她說直接去飯店。”說完快步走進了衛生間,門“咔嗒”一聲鎖上了。
等到鍋里的水開了,我把面條迅速甩進去,滾燙的水花濺在手背上,我抿了抿嘴,卻沒感覺痛……
幾年前的一個冬天,我在菜市場撞見了我們家老陳的“外室”張秀蘭。那會兒我正往塑料袋里裝土豆,一抬頭就看見陳建國摟著個燙卷發的女人,穿著一件鮮亮的棗紅色羽絨服,比我小十歲都不止。
我沒有沖過去鬧,默默地拎著菜回了家,后來找準機會翻看了他的手機,知道了她的名字,也知道了二人相處二十多年了。
十幾分鐘后,面條出了鍋,陳建國扒拉了幾口,把搪瓷碗往桌上一放,急匆匆換了衣服,就準備出門了。
我聞到他身上噴了點男用香水,那是三年前兒子帶回來放那里自己用的,擱在衛生間角落里,他倒惦記上了。
二
四十年前的一個秋天,我那時還在副食店賣糖果,總喜歡將玻璃罐按照顏色碼得整整齊齊,孩子們來了總會扒著柜臺數糖塊。
陳建國那會兒在木器廠當學徒,藍布工作服洗得發白,袖口磨出毛邊,經常晌午來買二兩糖。
“給我來二兩橘子味的。”他把鋁飯盒往柜臺上一磕,眼睛盯著我胸前的工牌,“你叫李桂芳?名字真好聽。”
我認真數糖的時候,他會不停跟我說話:“你梳辮子真好看,比我們廠黑板報畫的還俊……”這家伙的嘴巴可真是甜,悄悄話說得我耳尖發燙,手里的糖塊總是數錯,只能重頭繼續數。
兩年后,我們在木器廠的單間結了婚,一間十二平米的屋子,擺一張雙人床就沒多少地兒了。我把陪嫁的紅花被面鋪在床上,陳建國蹲在地上擦新買的二八自行車,車把上拴著紅綢子:“明天開始,我天天接送你上下班。”
我們結婚十年都沒有孩子,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都檢查了身體,就是找不到問題所在,好在第十一年冬天,我懷孕了,身體常常不太舒服,陳建國開始說要加班,經常很晚都不回家。
有一次,我揣著保溫桶去廠里給他送飯,看門老大爺嗑著瓜子說:“小陳早走啦,傍黑就跟個年輕女同志出去了。”
我怔立當場,他家沒有什么年輕的女親戚,這人還能是誰?回去的路上我在雪地里摔了一跤,膝蓋磕在冰棱子上,獨自蹲在路邊哭泣,后來多虧王大姐路過扶著我回家。
第二天晌午,我在國營飯店里看見了陳建國。他坐在靠窗的位置吃飯,一個穿的確良襯衫的姑娘,正不停往他碗里夾溜肉段,笑得很開心。
夜里,陳建國帶著酒氣回家了,我摸著肚子坐在床上:“建國,咱們能不能好好過日子?不行咱就離婚,我給那位騰地方。”
他臉色大變,硬生生擠出幾滴眼淚:“你是聽誰胡說八道了,那是插隊時的戰友,剛來城里找工作沒地兒住,我只是想要幫個忙……桂芳,我錯了,我跟你保證,就這一回,以后再遇到這種事,跟你早請示晚匯報,讓您安心。”
我看著他那狼狽樣,沒有繼續鬧,最后原諒了他,想起了娘家媽說的:“男人在外頭野夠了就知道回家。”
可是沒想到,陳建國這一“野”就是三十年,野出了一個家,還野出了一個兒子。
三
陳建國訂的飯店叫做“老地方”,開在張秀蘭住的小區對面,一般只需步行十分鐘就能到。
我到的時候,陳建國正倚靠在包間門口打電話,看見我進了飯店,趕緊把手機往褲兜塞,嘴角好像還沾著口紅印。
“兒子呢?”他咳嗽了兩聲,“他不是說開車送你過來嗎?”
“堵車呢。”我晃了晃手機,“孩子已經繞路了,遲點會過來。”
我推開包廂門,看見圓桌上擺著十二道冷盤,中間果盤拼成“壽”字,小旗子上的“福如東海”印得歪歪扭扭,像是隨便插上去的。
半小時后,“建國哥!”門被推開了,張秀蘭挎著包進來,穿著一身黑色呢子大衣,沖著陳建國喊道。
她轉頭看見我也坐在里面,臉上立即綻開了笑容,口紅沾在牙上:“桂芳姐也到啦?我還說來得早呢。”
我放下手機,朝她點點頭,看見她耳垂上的周大福耳環,似乎有些眼熟,哦,想起來了,幾個月前我在商場見過,標價八千八,我沒舍得買。
“快坐吧,不用客氣。”我指了指對面的椅子,盡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。
陳建國剛想說話,試圖打破現場尷尬的氣氛,門突然又推開了。
兒子陳立領著兒媳小薇走了進來,兒媳手里還捧著禮品袋:“爸,生日快樂!給您買了條羊毛圍巾,灰色的,耐臟。”
“好,好,你們有心了。”陳建國微笑著接過,嘴里忙不迭的感謝。
張秀蘭見狀,卻就笑出了聲:“還是小薇比較貼心,懂得買禮物,我們家小強凈買些沒用的,去年送個按摩儀,到現在還擱柜子里呢……”
她突然閉嘴了,或許是意識到這些話不適合此時說,馬上低著頭看手機。
十年前,我去醫院拿體檢報告,恰好看見陳建國扶著一個腳纏繃帶的陌生小伙子,走進了手術室,依稀聽到小伙子喊他“爸爸”。
我回到家里,跑去書房翻找陳建國的抽屜,結果找出一張出生證明,父親欄明明白白寫著“陳建國”,母親那一欄寫著“張秀蘭”,出生日期是我生完陳立后的第二個月。
這時,飯店服務員開始上菜了,打斷了我的回憶,陳建國端起了酒杯:“今天我很高興,咱們一家人相聚一堂……”
“等等。”我連忙打斷他,然后從挎包里掏出一個紅本本放在桌上,冷冷的對他說道:“先把這事辦了。”
熱鬧的包間里,登時鴉雀無聲,只聽見空調“呼呼”作響,大家都把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我。
陳建國盯著紅本本,看了我一眼,喉結滾了滾:“桂芳,你拿出結婚證是要干啥,這是誰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