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下午兩點半的18路公交車上,空氣悶得讓人喘不過氣。
"老太太,你憑什么一個人占兩個座位?!" 小王指著座椅怒吼,臉漲得通紅。
"就是!車上這么擠,人家抱孩子的都站著,你倒舒服!" 其他乘客群起聲討,七嘴八舌地指責著。
老太太楊秀蘭緊抱著用紅綢布層層包裹的大包裹,那包裹足有枕頭那么大,她顫聲說:"這個...這個真的不能壓到..."
"不能壓?什么金貴東西不能壓?" 王建華越說越氣,"比孕婦還重要是吧?"
車廂里的溫度似乎更高了,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著楊秀蘭懷中那個神秘的包裹。那紅綢布包得嚴嚴實實,看不出任何形狀,但從楊秀蘭抱著的吃力程度來看,分量絕對不輕。
"今天你不說清楚,就別想下車!" 有人開始起哄。
楊秀蘭的眼淚已經在眼眶里打轉,她緊緊抱著包裹,仿佛那是她的命根子...
01
要說這事兒的起因,還得從半個月前說起。
楊秀蘭今年67歲,獨居在城東的一棟老樓里。老伴兒三年前去世后,她的生活變得簡單而規律。每天買菜做飯,看看電視,偶爾和鄰居聊聊天,日子過得平靜但有些孤單。
兒子王軍在省城工作,一年也回不了幾次。每次通電話,總是匆匆忙忙地問幾句身體好不好,然后就說忙著要掛電話。楊秀蘭理解兒子工作壓力大,但心里還是有些失落。
唯一的安慰就是孫女小婷偶爾會來看她。小婷今年24歲,在市里上班,性格開朗,嘴又甜,是楊秀蘭最大的精神寄托。
半個月前的一個周末,楊秀蘭接到了一個改變她生活的電話。
電話是從老家打來的,是她的堂妹打的。兩人已經很多年沒聯系了,這次突然打電話,讓楊秀蘭既意外又緊張。
"秀蘭啊,我有個東西要給你。"堂妹在電話那頭說道,"這個東西...很重要,只能交給你。"
"什么東西???"楊秀蘭好奇地問。
"電話里說不清楚,你得親自來一趟。"堂妹的語氣很神秘,"這是咱們家的...算了,你來了就知道了。"
楊秀蘭心里充滿了疑問,但堂妹堅持不在電話里詳說。最后她們約定,堂妹會把東西送到市里來。
02
三天后,堂妹真的來了。
她比楊秀蘭大五歲,今年已經72了,從農村坐了幾個小時的長途車才到市里。見面時,她顯得很疲憊,但眼神中透著一種難以名狀的激動。
"秀蘭,你終于見到我了。"堂妹拉著楊秀蘭的手,"我一直在找機會把這個東西交給你。"
堂妹從隨身的大背包里拿出了一個用紅綢布包著的包裹。包裹不算太大,但看起來很沉重,而且包裝得極其精心。
"這是什么?"楊秀蘭伸手要接,但堂妹卻往后退了一步。
"先別碰,聽我說完。"堂妹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,"這個東西,在我們家已經傳了好幾代了。按規矩,應該傳給你。"
"傳給我?為什么?"楊秀蘭更加困惑了。
堂妹沒有直接回答,而是把包裹重新收好:"總之,這是屬于你的。但是你要答應我,絕對不能讓外人知道。"
楊秀蘭看著堂妹嚴肅的表情,心里既好奇又不安。她想問清楚到底是什么東西,但堂妹始終不肯詳說。
"你就說,要還是不要?"堂妹催促道。
雖然不知道是什么,但楊秀蘭覺得堂妹不會害她,于是點了點頭。
03
堂妹把包裹交給楊秀蘭后,就匆匆離開了。臨走時,她反復叮囑:"記住,千萬不能讓外人知道。這個東西...很特別。"
楊秀蘭把包裹帶回家,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。
可是當她想打開包裹時,卻發現包裝得異常復雜。外面是紅綢布,里面還有好幾層不同的包裝材料,而且都用結實的繩子捆得很緊。
"這是要保護什么寶貝嗎?"楊秀蘭心想。
她費了很大力氣,才解開外面幾層包裝。但越往里解,她越覺得不對勁。這種包裝方式,明顯是為了長期保存而設計的,而且非常專業。
正當她想繼續往下解的時候,樓下傳來了敲門聲。
"楊大媽,在家嗎?"是鄰居王大媽的聲音。
楊秀蘭趕緊把包裹重新包好,藏到了臥室的衣柜里,然后去開門。
"什么事啊?"楊秀蘭問。
"沒什么大事,就是想借點醋。"王大媽笑著說,"剛才看到有人來找你,是誰???"
楊秀蘭心里一緊:"就是...親戚。"
"哦,我還以為是什么重要的客人呢,來的時候還拎著個大包。"王大媽一邊說一邊往屋里張望,"是不是給你帶什么好東西了?"
"沒有,沒有,就是一些舊衣服。"楊秀蘭趕緊否認。
打發走王大媽后,楊秀蘭意識到一個問題:這個包裹已經引起了鄰居的注意。如果她繼續在家里研究,很可能會被發現。
而且堂妹反復強調不能讓外人知道,肯定有她的道理。
楊秀蘭決定暫時不打開包裹,先想辦法找個安全的地方處理這件事。
04
接下來幾天,楊秀蘭變得心神不寧。
包裹就放在臥室的衣柜里,但她總是忍不住去看看,確認還在不在。有時候半夜醒來,她還會起床檢查一遍。
"這到底是什么東西?為什么這么神秘?"楊秀蘭越想越好奇。
她試過給堂妹打電話詢問,但堂妹的回答總是很模糊:"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,但記住,一定要保密。"
"那我什么時候可以打開?"楊秀蘭問。
"等你找到合適的機會。"堂妹說,"反正不著急,但一定要小心。"
楊秀蘭從堂妹的話里聽出了一些端倪:這個東西不僅神秘,而且可能很珍貴。否則為什么要這么小心?
她開始考慮要不要告訴兒子或者孫女,但想來想去,還是決定先自己弄清楚再說。萬一是什么不值錢的東西,告訴他們反而顯得自己小題大做。
05
一個星期過去了,楊秀蘭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打開包裹。
鄰居們對她的關注似乎更多了。王大媽三天兩頭來串門,總是有意無意地詢問那天來的親戚。
"你那個親戚人挺好的啊,看著就很有錢的樣子。"王大媽試探道。
"還行吧。"楊秀蘭敷衍地回答。
"她給你帶的那個包,看著挺重的,是什么好東西嗎?"
"就是一些舊東西,沒什么價值。"楊秀蘭越來越感到壓力。
她意識到,在家里處理這件事是不安全的。鄰居們太愛打聽,萬一被發現了怎么辦?
楊秀蘭開始考慮其他的選擇。她想過去公園,但公園里人太多,也不合適。想過去郊外,但一個老太太獨自去郊外,太引人注目。
最后,她想到了一個辦法:找個沒人的地方,比如某個安靜的咖啡廳或者圖書館。
06
楊秀蘭開始在附近尋找合適的地點。
她發現市中心有幾個比較安靜的地方,但都需要坐公交車才能到達。其中最合適的是一個叫"靜心茶樓"的地方,位置比較偏僻,客人不多,而且包間很私密。
"就去那里!"楊秀蘭下定了決心。
她查了路線,從家里到茶樓,需要坐18路公交車到建設路,然后步行十分鐘。這條路線她以前也走過幾次,比較熟悉。
為了確保安全,楊秀蘭決定先試跑一次,不帶包裹,只是熟悉一下路線和環境。
周一下午,她選擇了兩點半的班次。這個時間段車上人不多,比較安全。
試跑很順利,茶樓的環境也很符合她的要求。老板是個中年女人,很和善,而且不愛多問。
"下次就帶包裹來這里。"楊秀蘭心里有了底。
07
回家后,楊秀蘭開始為正式行動做準備。
首先是包裹的安全問題?,F在的包裝雖然結實,但在路上攜帶還是有風險。萬一磕碰到了,或者被人看出什么端倪怎么辦?
她決定重新包裝一遍。找出家里最好的布料,把包裹再包一層。為了不引起懷疑,她選擇了普通的深色布料,看起來就像裝衣服的包裹。
然后是時間安排。她選定周三下午兩點半,這個時間茶樓客人最少,而且她也比較熟悉公交車的情況。
最后是安全路線。從家里到公交站,從公交站到茶樓,每一段路她都要確保沒有熟人會看到。
"一定不能出任何差錯。"楊秀蘭對自己說。
08
周二,楊秀蘭又做了一次試跑。
這次她帶了一個差不多大小的包裹,里面裝了一些舊衣服,用來測試攜帶的感覺。
上了18路公交車后,楊秀蘭直接走到最后一排。她發現這個位置最安全,既不會被人注意,也有足夠的空間放包裹。
可是問題來了:包裹比較大,放在腿上不舒服,放在地上又擔心被弄臟或者被踩到。最安全的方法是放在旁邊的座位上。
但這樣就占了兩個座位。
"應該沒關系吧,反正車上人不多。"楊秀蘭這樣安慰自己。
這次試跑確實很順利,雖然有幾個乘客對她占座的行為有些不滿,但都沒有明說。
"就按這個方案執行!"楊秀蘭回家后決定。
09
周三早上,楊秀蘭早早就起床了。
她把包裹從衣柜里拿出來,仔細檢查了一遍包裝。然后換上最整齊的衣服,在鏡子前整理儀容。
"今天一定要成功!"她對著鏡子給自己鼓氣。
下午兩點,她提前半小時就到了公交站臺。站臺上人不多,大部分都是一些買菜的老人和帶孩子的年輕媽媽。
楊秀蘭抱著包裹站在隊伍后面,盡量不引起別人的注意。包裹用布包著,看起來就像普通的行李,應該不會有人起疑。
兩點半,18路公交車準時進站。楊秀蘭跟著隊伍上車,直奔最后一排的位置。
"師傅,到建設路。"她跟司機確認了目的地。
司機是個中年男人,看起來很和善:"大媽,您這包裹挺大的,要不放行李架上?"
"不用,不用!"楊秀蘭趕緊擺手,"我抱著就行。"
開玩笑,這么重要的東西,怎么能離開自己的視線?
10
車子啟動后,楊秀蘭把包裹小心翼翼地放在身邊的座位上,然后自己坐下。
車上人不多,前幾站都很順利。楊秀蘭松了一口氣,看來今天的計劃會很順利。
可是到了市中心,情況就開始有些變化了。
每一站都有人上車,車廂漸漸變得擁擠起來。有些乘客看到楊秀蘭用包裹占著座位,開始投來異樣的眼光。
"這老太太怎么回事?"有人小聲議論。
"一個包裹也要占座位?"另一個人不滿地說。
楊秀蘭聽到這些議論,心里很緊張。但她不敢有任何松懈,包裹絕對不能離開座位。萬一放在地上被踩到了怎么辦?萬一有人好奇要看看里面是什么怎么辦?
她只能裝作沒聽見,緊緊護著包裹。
坐在前面的王建華開始注意到這個奇怪的老太太。
王建華今年53歲,剛退休不久,平時人挺好說話的。他經常坐這趟車,對車上的??投急容^熟悉,但楊秀蘭明顯是新面孔。
"這老太太在搞什么?"王建華心里疑惑。
他注意到楊秀蘭表現得很緊張,時不時地檢查包裹,生怕有什么閃失。而且她的眼神很警惕,總是觀察著周圍的情況。
"肯定有什么秘密。"王建華越來越好奇。
11
車到體育館站時,上來了一個年輕媽媽,懷里抱著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。
小女孩看起來有些困倦,在媽媽懷里扭來扭去。年輕媽媽一只手抱孩子,一只手拎著包,看起來很吃力。
她環顧四周,發現大部分座位都被占了,只有楊秀蘭旁邊那個被包裹占著的位置。
"大媽,您能讓我坐一下嗎?孩子有點重。"年輕媽媽客氣地請求。
楊秀蘭抬頭看了看她,又看了看懷里的孩子。她當然同情這個年輕媽媽,但是...
她看了看身邊的包裹,心里充滿了矛盾。包裹里的東西太重要了,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。
"這個...我這個包裹不能動。"楊秀蘭為難地說。
"包裹放地上不行嗎?"年輕媽媽有些著急。
"不行,不行!"楊秀蘭連忙搖頭,"這個絕對不能放地上。"
車上開始有人議論了。
"這老太太怎么這樣?"有人不滿地說。
"什么包裹比孩子還重要?"另一個人附和。
王建華看不下去了,站起身讓年輕媽媽坐他的位置。但是其他乘客的不滿情緒已經被點燃了。
"這老太太太自私了!"有人開始抱怨。
楊秀蘭聽著這些指責,心里很難受。她不是故意要為難別人,而是真的有不得已的苦衷。
可是她又不能解釋,只能默默承受著大家的指責。
12
接下來幾站,矛盾繼續升級。
每當有新乘客上車看到楊秀蘭占座的行為,都會投來不滿的眼光。有的人直接搖頭,有的人小聲議論,還有的人干脆用鄙夷的眼神看著她。
楊秀蘭感覺自己就像被眾人圍觀的動物,每一個眼神都像針一樣扎在她身上。
"我這樣做真的不對嗎?"她開始自我懷疑。
可是一想到包裹里的東西,她又堅定了起來。堂妹把這么重要的東西托付給她,她絕對不能辜負這份信任。
王建華一直在觀察楊秀蘭。他發現這個老太太其實很痛苦,雖然她表面上裝作無所謂,但從她緊張的表情和顫抖的手可以看出,她內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。
"這老太太肯定有什么難言之隱。"王建華心想,"不過她這樣占座確實影響不好。"
車上的氣氛越來越緊張,楊秀蘭感覺自己快要崩潰了。
就在這時,車子到了人民廣場站...
人民廣場站上來了很多人,其中包括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孕婦。
孕婦看起來有七八個月了,她的老公小心翼翼地扶著她上車。車廂里已經很擁擠,所有座位都被占滿了。
孕婦的老公環顧四周,最后把目光定在了楊秀蘭身上。
"大媽,您能讓我媳婦坐一下嗎?她懷孕了。"他語氣很客氣。
楊秀蘭看著那個孕婦蒼白的臉色,心里一陣酸楚。她當然想讓座,但是...
"我...我這個真的不能動。"楊秀蘭聲音顫抖。
"就是個包裹而已!"孕婦的老公有點急了。
車上的乘客徹底炸鍋了。
"這老太太太過分了!"
"孕婦都不讓座!"
"什么包裹能比人重要?"
"讓她把包裹打開看看,里面到底裝了什么!"
王建華也忍不住了:"老太太,您今天必須說清楚!"
面對眾人的圍攻,楊秀蘭抱著包裹哭了起來:"你們不懂...你們什么都不懂..."
就在這時,司機師傅突然急剎車。
"前面修路!" 司機喊道。
楊秀蘭抱包裹的手一松,包裹從懷里滑了出去,"嘭"的一聲掉在地上。
紅綢布散開了一角,露出了里面的一抹神秘光澤...
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,當包裹完全散開,展現在眼前的東西讓每一個人都愣住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