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劉宇從沒料到,自己被裁的那天,會收到一個信封。
十年來,他埋頭于圖紙和計算公式,早已習慣了低調做事。那些挑燈夜戰的日子,那些不被理解的堅持,那些被同事戲稱為“多此一舉”的核查,就像丟進深潭的石子,悄無聲息。
“人往高處走,水往低處流”,職場似乎就是這樣。可他看著那些擅長交際的人平步青云,卻從不抱怨。他只是困惑:為什么踏實做事的人,總是走得最慢?
直到那個信封出現。
沒人知道,那個不起眼的牛皮紙信封里裝著什么。連劉宇自己也沒想到,命運會在最灰暗的時刻,帶來最意外的轉機。
當他打開信封的那一刻,一切都變了。
01
劉宇,38歲,普通大學建筑工程專業畢業,在宏遠設計院做結構工程師已有十年。比起同事們熱衷的飯局和應酬,他更喜歡鉆研最新的設計理念和結構技術。辦公室里,他的工位總是最早亮起、最晚熄滅的那一個。
這天下午,劉宇正專注地檢查“海灣新城”項目的結構圖紙。雖然他不是項目負責人,但主設計師周經理把最復雜的地基設計任務丟給了他。
“劉工,這塊能再省點成本不?甲方催得急。”周經理站在他身后,語氣有點不耐煩。
劉宇摘下眼鏡,揉了揉發澀的眼睛,指著圖紙上的一處標注:“這塊地基有軟土層,如果再壓縮成本,地下室的抗滲能力可能出問題。我算過了,這方案已經是安全和成本的平衡點。”
周經理皺眉:“你咋老這么死板?設計嘛,靈活點,甲方要啥咱給啥。”
“可要是——”
“別可了!”周經理打斷他,“明天給我改好的方案。這項目對公司很重要,別老拿你那些老規矩嘮叨。”
看著周經理走遠的背影,劉宇嘆了口氣。這種對話不是第一次了。在他看來,建筑設計不只是畫幾條線,每一筆都關乎人的安全。可在周經理眼里,他的堅持就是“頑固”“不識時務”。
兩年前的“錦繡苑”項目,劉宇的倔強就暴露無遺。那是公司接的一個高端樓盤項目,他在審核外包施工圖時,發現主樓結構存在重大受力隱患,如果照原設計施工,可能會導致樓體不均勻沉降。
當時項目已進入施工準備階段,改設計意味著延期和額外開支。周經理力主按原方案推進,覺得問題不大。但劉宇堅持己見,甚至冒著被炒的風險,直接聯系了甲方的技術主管。
最終,他的堅持讓設計得以修正。兩年后,附近同期建的幾棟樓陸續出現質量問題,只有“錦繡苑”安然無恙。工地上的工人私下叫他“安全衛士”,但在公司內部,他卻因“擅自越級”被記了過。
“劉工,你的驗算報告我看了,真的太扎實了,謝了!”
一個年輕的聲音打斷劉宇的回憶。是小趙,設計院剛來的新人,點子多,但細節功底還欠火候。
“謝啥,”劉宇笑了笑,“結構是建筑的骨頭,骨頭不牢,再好看的房子也是豆腐渣。”
“對對,我們老師也這么說。”小趙點頭,眼神里滿是佩服,“聽說你一個人搞定了‘財富廣場’的地下結構設計?那可是五棟超高層的地下停車場啊!”
劉宇擺擺手,靦腆地笑:“沒那么夸張,就是多熬了點夜。”
“太牛了!”小趙豎起大拇指,“我跟幾個同學都想跟你學點真本事,可以不?”
“隨時歡迎。”劉宇溫和地說。
送走熱情的小趙,劉宇繼續埋頭工作。電腦屏幕上,三維模型緩緩旋轉,展示著一棟未來建筑的骨架。這是他的世界,簡單純粹。
可惜,年終評優時,他的名字從沒上過榜。那些擅長包裝自己的同事,懂得討好領導的人,總能輕松拿獎。有時,他熬夜做完的方案,被周經理稍作調整,就成了“周經理主創”。
“沒事,”他常安慰自己,“只要設計靠譜,誰署名無所謂。”
這種信念支撐了他多年,直到最近,他開始動搖。
02
建筑行業進入低谷,房地產市場萎縮,新項目銳減,宏遠設計院的訂單量也直線下滑。公司高層連開了幾次緊急會議,討論應對之策。
這天晚上,劉宇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,妻子張曉雯正在輔導兒子小杰寫作業。
“爸回來啦!”小杰眼睛一亮,扔下筆就要跑過來。
“作業寫完再動!”張曉雯攔住他,轉向劉宇,“吃飯沒?我給你熱熱飯。”
“吃了,公司有盒飯。”劉宇放下包,脫掉外套,“爸媽今天咋樣?”
“還行,我下班去看了他們,送了點菜。”張曉雯壓低聲音,“你爸的藥又漲價了,這月醫藥費得多七八百。”
劉宇點點頭,沒吭聲。父親有慢性病,長期吃藥是家里固定開支。母親年紀大,腿腳不便,也得定期檢查。
“小杰學校說下學期要搬新校區,學費又漲了。”張曉雯一邊收拾桌子一邊說,“比現在每學期多三千。”
“漲就漲吧,孩子教育不能省。”劉宇苦笑,“他好不容易考上重點初中,咱再堅持堅持。”
張曉雯是小學語文老師,工資不高但穩定。兩人收入本夠一家五口過得不錯,但開支增加,日子越發緊巴。
“公司最近咋樣?聽說建筑行業不好過?”張曉雯小聲問。
劉宇猶豫了下,還是實話實說:“不太好。這月丟了兩個大客戶,聽說高層在商量裁員。”
“啥?那你…”
“應該沒事。”劉宇裝輕松,“我在結構組是骨干,公司不會隨便裁老員工。”
但他心里沒那么有底。宏遠設計院最近氣氛詭異,茶水間少了往日的熱鬧,同事們私下都在打聽裁員名單。
“聽說老王被調去整理資料了,是不是要被裁了?”
“周經理今天把團隊叫去談話了,估計在定名單…”
這些小道消息像陰影,籠罩著辦公室。劉宇本不在意,直到前天無意聽到周經理和人事部孫主管在會議室的對話。
“…劉宇技術不錯,但太軸,不合群,也不會來事。這次裁員,可以考慮他…”
只言片語,卻讓劉宇心頭一震。十年的付出,就這么不值一提?
晚上十點半,小杰在張曉雯的催促下寫完作業,困得回屋睡覺。客廳里,劉宇打開電腦,更新簡歷。
“你真擔心被裁?”張曉雯站在他身后,輕輕捏著他的肩膀。
“有備無患。”劉宇停下手,握住妻子的手,“最近好多同事都在偷偷投簡歷,大家都沒底。”
張曉雯沉默片刻,說:“我一直覺得你在宏遠太憋屈了。那么多好設計,署名的卻沒你。你這么厲害,為啥不去更好的地方?”
劉宇苦笑:“哪那么容易?我都了,這行越老越不值錢。再說,我習慣了宏遠的工作節奏。”
“你不就是太低調了?”張曉雯有點急,“你看周經理,能力不如你,但人家會來事,功勞都往自己身上攬。”
“別說了。”劉宇換話題,“真被裁了,就當給我個新機會,說不定能找到更好的地方。”
張曉雯還想說啥,終究只是拍拍他的肩:“行,你想得開就好。不管咋樣,我和小杰都挺你。”
看著妻子疲憊的背影,劉宇心生愧疚。多年來,張曉雯的支持讓他能專注專業理想。如今家里的擔子越來越重,他卻可能失業…
劉宇深吸一口氣,繼續改簡歷。窗外,城市燈光漸暗,只有他的臺燈在夜色中亮著。
03
周一早上,宏遠設計院大會議室氣氛沉重。全體員工接到緊急通知,人事部孫主管和幾位高層已坐在臺上。劉宇找了個角落坐下,周圍同事個個神色緊張。
“咳咳,”孫主管清清嗓子,“感謝大家準時到會。最近行業形勢嚴峻,宏遠也面臨巨大挑戰。”
他頓了頓,繼續說:“為了公司長遠發展,董事會決定啟動‘人員優化計劃’,精簡部分崗位。”
會議室里響起低聲議論。
“具體來說,未來兩周,我們將優化約20%的崗位。”孫主管提高聲音,“這決定很艱難,但對公司持續發展至關重要。”
劉宇感覺空氣仿佛凝固。,意味著每五個人里就有一個要走。他環顧四周,猜測著誰會成為那個“倒霉蛋”。
“優化會綜合考量績效、項目貢獻和團隊協作等指標。”孫主管說,“相關部門負責人已收到初步名單,將在今明兩天單獨溝通。請大家保持手機暢通。”
散會后,辦公室氣氛詭異。大家表面工作,實則心不在焉,時不時看手機,怕錯過那通電話。
劉宇正努力專注設計方案時,座機響了。
“劉宇,下午兩點來三樓會議室。”孫主管的聲音冷淡公事。
掛斷電話,劉宇頭暈目眩。盡管有心理準備,真正面對時還是難以平靜。周圍同事投來同情的目光,沒人說話,怕打破這壓抑的沉默。
中午,劉宇獨自在公司附近的小飯館吃飯。往日這里總是同事聚餐的熱鬧地,今天卻冷清得像空城。
下午兩點,劉宇站在三樓會議室門口,深吸一口氣,敲門。
“進來。”
推開門,劉宇看到孫主管和周經理已在里面。桌上放著幾份文件,氣氛嚴肅。
“劉宇,坐。”孫主管指了指椅子,語氣平靜,“你應該猜到我們找你的原因了吧。”
劉宇點頭,沒說話。
“公司壓力大,不得不做艱難決定。”孫主管推過一份文件,“經過評估,我們決定跟你解除勞動合同。這是解約文件和補償方案,看看吧。”
劉宇低頭看文件,字卻模糊一片。十年心血,就這么被一紙文件終結?
“我想知道,為啥是我?”他抬頭,聲音因壓抑情緒而沙啞,“我在結構組干了十年,參與了幾乎所有大項目。我的技術能力…”
周經理打斷他:“劉宇,你技術沒問題。但現在公司需要全面發展、積極進取的人才。你業績不夠突出,署名項目少,不太符合公司方向。”
“署名項目少?”劉宇幾乎冷笑出聲,“那是因為我的方案總被別人拿去署名!周經理,‘財富廣場’的地下結構誰設計的?‘錦繡苑’的沉降控制誰做的?”
會議室陷入尷尬的沉默。周經理避開他的目光,低頭翻文件。
“劉宇,我理解你心情。”孫主管打破僵局,“但這是公司決定,已經定了。按勞動法,我們會給足額補償,希望你理解。”
劉宇深吸一口氣,壓住怒火和不甘。爭辯有啥用?決定已定,他的宏遠生涯到此為止。
“我啥時候走?”他平靜地問。
“今天收拾好東西就行。”孫主管說,“IT部會協助你移交文件,重要設計稿交給周經理。”
“行,我知道了。”
走出會議室,劉宇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虛。十年光陰,無數加班,為公司解決的難題,竟換來這個結局?
他慢慢走回工位,開始收拾。顯示器、鍵盤是公司的,不用帶走;筆記本、設計手稿和幾本專業書是自己的,得打包。桌上妻子送的保溫杯和兒子做的小模型,也得小心收好。
電腦文件太多,劉宇逐一檢查,哪些留,哪些刪。期間,他發現幾個大項目的原始設計稿,都是他親手做的,最終署名卻沒他。
“這就是職場吧。”他自嘲地想。
04
正收拾時,一個聲音打斷了他。
“劉工,聽說你…被裁了?”是老同事王強,結構組的知己。
劉宇抬頭,擠出個笑:“剛通知的。”
“這太離譜了!”王強氣憤地說,“公司留下的都是會拍馬屁的,干實事的反被裁!你知道不,剛才我聽見周經理跟孫主管說,你走了結構組咋辦。他們壓根沒想過,沒你有些項目根本搞不定!”
“算了。”劉宇搖頭,“這就是現實。”
“我不服!”王強攥緊拳頭,“要不要找張總申訴?你的貢獻大家有目共睹,公司這么干太不公平!”
“謝了,老王。”劉宇感動于好友的仗義,“但張總平時神龍見首不見尾,哪能見著?再說,決定都定了,沒意義。”
王強還想說啥,被劉宇的電話鈴聲打斷。是“錦繡苑”項目施工方負責人老李。
“劉工,聽說你要離開宏遠了?”老李語氣驚訝又遺憾,“真事?”
“真的,老李。公司裁員,我在名單里。”
“太可惜了!你是我合作過最靠譜的結構工程師。”老李嘆氣,“還記得‘錦繡苑’那事嗎?要不是你堅持改設計,我們現在可能已經在賠錢了。”
劉宇心頭一暖:“謝你看得起,老李。”
“有新去處記得告訴我。我們還有幾個項目,想跟你繼續合作。”
掛電話,劉宇繼續收拾。漸漸地,更多同事聽說消息,過來表達不舍。小趙眼眶紅了:“劉工,以后還能問你問題不?”
“當然。”劉宇遞給他一張名片,“有啥不懂的,隨時打我電話。”
到下午五點,劉宇收拾完所有東西。十年職業生涯,裝了一個紙箱和一個背包。臨走前,他環顧辦公室,每個角落都有他的回憶。
走出辦公室大門,劉宇長舒一口氣,像卸下十年重擔。宏遠設計院五樓是結構組的地盤,他對這里的一磚一瓦都熟得不能再熟。現在,他要走了,有種如夢似幻的感覺。
電梯門開,劉宇走進去,按下“1”。就在門要關上的瞬間,一只手伸進來。
“等下!”
是實習生小錢,氣喘吁吁擠進電梯,手里拿著個U盤。
“劉工,聽說你今天走…這個給你。”小錢有點局促地遞過盤,“我把你講的結構設計要點整理成筆記了,里面還有我們新人的感謝話,你有空看看。”
劉宇接過盤,喉嚨一緊:“謝了,其實我也沒教啥…”
“你教了很多!”小錢認真地說,“不光是技術,還有做人的道理。周經理總說‘設計就是滿足甲方’,但你說‘設計師得為安全負責’。這差別太大了。”
走出電梯,劉宇發現大廳站著幾個熟面孔。王強、老張和幾個常合作的同事,似乎特意來送他。
“老劉,走這么急?”王強接過他手里的箱子,“我們商量好了,今晚得給你送行,不醉不歸!”
劉宇搖頭笑:“算了吧,大家都有活,別為我耽誤。我現在也沒心情喝酒。”
“哪能這樣!”老張拍他肩膀,聲音有點哽咽,“十年同事,說走就走?”
看著大家關切的目光,劉宇心里暖暖的。職場上他或許不順,但至少贏得了同事的尊重和友誼,這已很難得。
“真謝謝你們。”他環顧四周,真誠地說,“但我今天真沒心情。等我找到新工作,必定請大家吃飯,到時不醉不歸。”
同事們見他態度堅決,只好依依不舍道別。
“保重啊,老劉。”
“有啥需要,隨時說。”
“別忘了常聯系…”
在一片關切聲中,劉宇拎著箱子,慢慢走向大樓出口。
05
劉宇站在宏遠設計院大樓前,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建筑。正要走向公交站,身后傳來腳步聲。
“劉工。”
他轉身,看見宏遠創始人張志遠站在不遠處。十年里,他只在年會上遠遠見過這位大佬幾次,從沒說過話。很多員工甚至認不出他。
“張、張總好。”劉宇有點慌,不知這位老板為何叫住他。
張志遠面無表情,走近后從西裝內兜掏出一個牛皮紙信封,遞給他:“這個給你。”
劉宇愣了下,接過信封。信封不厚,但有點分量,他以為是公司發的解雇文件或補償支票。
“謝謝。”他低聲說,不知該說啥。
張志遠點點頭,看了看表,像是還有別的事。
“這個…現在要打開嗎?”劉宇試探著問。
“回家看。”張志遠說完,轉身走向不遠處的黑色轎車。
對話就這么結束了。
對劉宇來說,這只是個意外的、程序化的接觸,唯一特別的是,信封由公司大老板親手遞給他。
看著張志遠遠去的背影,劉宇把信封放進紙箱,走向公交站。他沒覺得有啥不同,心里的失落和無奈還在。或許這只是公司對老員工的最后體面,他想。
回到家,張曉雯正在廚房做飯。見劉宇提著箱子提前回來,她立刻明白了。
“真…被裁了?”她小心問。
劉宇點頭,擠出個笑:“新開始唄,別擔心。”
張曉雯放下手里的活,抱了他一下:“沒啥,你這么優秀,很快能找到好工作。”
晚飯時,小杰似乎察覺家里氣氛不對,格外安靜。飯后,劉宇幫著收拾桌子,陪兒子寫作業。直到小杰睡下,他才想起那個信封。
“對了,”他對正在整理衣服的張曉雯說,“今天走的時候,張總突然找我。”
“張總?”張曉雯驚訝地轉過身,“宏遠那個大老板?”
“對,他給了我這個。”劉宇拿出信封,“啥也沒說,就給了我。”
張曉雯好奇地看:“啥東西?額外的補償?”
“可能吧,感覺有點分量。”劉宇小心拆開信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