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地名人名虛構,請勿與現實關聯
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,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,僅用于敘事呈現,請知悉
"建軍,你媽她……"電話那頭父親的聲音有些顫抖。周建軍正在數著剛從銀行取出的現金,一張張嶄新的百元鈔票在手指間滑過。
"怎么了?"他問。
"她說想見見你幾個姐妹。"
"那就讓她們回來啊。"建軍漫不經心地說著,目光停留在茶幾上那份紅色的房產證上。
父親沉默了很久,最后只說了一句:"算了,當我沒說。"
01
三月的江南還帶著料峭春寒,周家老宅門前的梧桐剛剛抽出嫩芽。推土機的轟鳴聲已經在不遠處響了整整一個月,整個城中村都籠罩在拆遷的塵土中。
周振國和王秀珍坐在堂屋里,面前擺著厚厚一摞文件。建軍從縣城趕回來,西裝革履,手里還提著一個黑色公文包。他在父母對面坐下,目光掃過那些印著紅章的紙張。
"890萬。"父親說這個數字的時候,聲音很輕,像是怕驚擾了什么。
建軍點點頭,表情平靜。這個數字他早就知道了,拆遷辦的人上門丈量的時候他就在場。老宅占地面積不小,加上幾間平房,按照新的補償標準確實能拿到這筆錢。
王秀珍的手在桌上輕輕撫摸著那份《房屋拆遷補償協議》,指尖有些顫抖。她今年六十八歲了,手背上青筋突起,歲月在那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記。
"都給你。"她說。
建軍沒有推辭,甚至沒有表現出任何意外。他從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《贈與協議》,放在父母面前。"簽字就行。"
周振國拿起筆,在協議上簽下自己的名字。字跡有些歪斜,不如年輕時那般工整。王秀珍接過筆,猶豫了一下,也在協議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三個人都沒有說話。屋外的推土機還在轟鳴,偶爾有瓦片掉落的聲音傳來。建軍收好協議,起身準備離開。
"你幾個姐妹……"王秀珍突然開口。
"她們有什么意見嗎?"建軍停下腳步,回頭看著母親。
"沒有。都沒說什么。"王秀珍搖搖頭,"就是……"
"就是什么?"
"沒什么。"
建軍離開后,老兩口坐在堂屋里沉默了很久。夕陽西下,屋子里的光線越來越暗,卻沒有人起身去開燈。
當天晚上,王秀珍給六個女兒一一打了電話。
大女兒梅在杭州,接電話的時候正在給孫子做晚飯。"知道了,媽。"她的聲音很平靜,沒有任何波瀾。
二女兒蘭在蘇州開了個小超市,電話里傳來顧客買東西的嘈雜聲。"挺好的,媽。哥哥確實應該繼承家產。"
三女兒竹嫁到了安徽,丈夫在外打工,她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。"媽,我知道了。你們身體都還好吧?"
四女兒菊在上海當保姆,住在雇主家里。她壓低了聲音:"媽,我現在不方便說話。"
五女兒紅開了個美容院,生意不錯。"890萬啊,挺多的。哥哥拿著也對。"
小女兒玉還沒結婚,在南京上班。"媽,你和爸以后跟哥哥住吧,那房子大。"
六個電話打完,王秀珍放下手機,臉上沒有表情。她走到廚房,給周振國熱了一碗昨天剩下的米粥。
周振國喝粥的時候問:"都說什么?"
"都說挺好的。"
"那就好。"
兩個人都沒有再說話,只有瓷勺碰撞瓷碗的輕微聲響在廚房里回蕩。
02
四月初,周振國七十大壽。
建軍早早就在縣城最好的酒樓訂了三十桌。他開著剛買的奧迪車去接父母,車子在老宅門前停下,引來不少鄰居圍觀。
"建軍這車得幾十萬吧?"
"人家現在有錢了,890萬呢。"
"這孩子從小就聰明,看看現在多有出息。"
建軍下車,幫父母拉開車門。王秀珍穿著一件新買的深藍色外套,周振國則穿著建軍給他買的西裝。兩個老人坐進車里,顯得有些拘謹。
酒樓的包廂早已布置妥當,紅色的橫幅上寫著"慶祝周振國老先生七十大壽"。建軍安排了專門的司儀,還請了樂隊。
親戚朋友陸續到達,大家都帶著禮金和祝福。建軍忙著招呼客人,臉上始終掛著笑容。他特意留了六桌給自己的姐妹們,位置就安排在最前面。
十一點,宴席正式開始。司儀拿著話筒開始主持:"各位親朋好友,今天我們在這里為周振國老先生慶祝七十大壽……"
周振國坐在主桌上,目光不時地朝門口望去。王秀珍低著頭,手里握著一杯茶水,一口也沒有喝。
"現在讓我們有請壽星的兒女們上臺,為老人家敬酒……"司儀的聲音在包廂里回蕩。
建軍站起身,走到父母身邊。他舉起酒杯,對著話筒說:"謝謝大家來參加我父親的生日宴……"
他的話說到一半,突然停住了。包廂里很安靜,所有人都在等他繼續說下去。
"我幾個姐妹今天有事,來不了。"建軍最終說出了這句話,"不過她們都托我代為祝賀。"
客人們開始竊竊私語。
"六個女兒一個都沒來?"
"這也太不像話了吧。"
"女兒就是這樣,嫁出去的潑出去的水。"
"還是兒子靠得住。"
建軍的臉有些紅,不知道是因為酒精還是因為尷尬。他一口氣喝干了杯中的酒,然后坐了下來。
宴席進行得很順利,客人們吃得盡興,也都給了不少禮金。但是那六張空著的桌子,就像六張無聲的指控書,讓整個宴會廳顯得有些詭異。
晚上回到家,建軍坐在客廳里數禮金。王秀珍收拾著廚房,周振國則坐在沙發上看電視。
"媽,她們真的來不了嗎?"建軍突然問。
王秀珍停下手中的活,背對著建軍說:"都有事。"
"什么事這么重要,連爸的生日都不能回來?"
王秀珍沒有回答,繼續收拾著廚房。
建軍又喝了幾杯酒,酒勁上頭,話也多了起來:"我看她們就是嫌棄咱們家窮,現在有錢了又眼紅。女人啊,就是這樣,心眼小。"
周振國關掉了電視,起身準備回房間睡覺。經過建軍身邊的時候,他停下腳步,拍了拍兒子的肩膀:"早點睡吧。"
"爸,我說得對不對?"建軍抬頭看著父親。
周振國沒有回答,徑直走進了臥室。
客廳里只剩下建軍一個人,他坐在沙發上,看著茶幾上那一沓禮金,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感覺。
03
梅是老大,今年四十五歲了。她十六歲就出嫁了,嫁給了村里的木匠。當時建軍剛上初中,需要錢交學費,家里拿不出,就把梅嫁了出去,彩禮錢剛好夠建軍讀完初中。
梅的婚禮很簡單,就在家里擺了兩桌。王秀珍給了她一個紅包,里面裝著二十塊錢。"這是媽給你的壓箱錢。"王秀珍說。
二十塊錢,在當時也不算多。梅收下了,沒有說什么。
嫁人后的第二年,建軍考上了縣里的重點高中。學費比初中貴了不少,家里又拿不出錢。梅回娘家的時候,王秀珍跟她商量:"梅啊,你看能不能……"
梅二話不說,把自己織毛衣賣的錢全都拿了出來,一共一百三十塊。"夠不夠?不夠我再想辦法。"
建軍高中三年,梅前前后后資助了不少錢。她自己的兩個孩子穿的都是別人家的舊衣服,但是每次看到建軍回家,她都會塞給他一些零花錢。
建軍考上大學的那天,全家人都很高興。梅特意從鎮上買了一只雞,燉了湯給建軍補身體。"大學生啊,咱們家出了個大學生。"梅笑著說。
大學四年,梅又資助了不少。她開始養雞養鴨,還種了一畝多的蔬菜,就為了能給弟弟多寄一些錢。
建軍大學畢業后,在縣城找了份工作。第一個月拿到工資,他給梅買了一件外套,花了八十塊錢。梅收到外套的時候哭了,她從來沒有穿過這么貴的衣服。
后來建軍結婚了,買房子差三萬塊錢。王秀珍又找到了梅:"梅啊,你弟弟要結婚了……"
梅把自己多年的積蓄全都拿了出來,還向鄰居借了一萬。"夠不夠?不夠我再想辦法。"她還是說著同樣的話。
建軍的婚禮辦得很熱鬧,在縣城最好的酒店擺了二十桌。梅一家四口坐在角落里,穿著最普通的衣服,看著弟弟和弟媳婦接受大家的祝福。
婚禮結束后,建軍拿了個紅包給梅,里面裝著五百塊錢。"姐,這是我的一點心意。"
梅沒有拒絕,她知道這錢她需要?;丶业穆飞?,她算了算,自己這些年為了弟弟花的錢,至少有兩萬多。五百塊錢,連零頭都不夠。
但是梅沒有抱怨過。她覺得這是應該的,弟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,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愛和支持。
直到拆遷款的事情。890萬,全部給建軍,一分錢都沒有她們的份。
梅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,正在廚房里洗碗。她停下手中的活,呆呆地站了很久。
不是因為錢,而是因為那種被徹底遺忘的感覺。就好像她這些年的付出,在父母眼里根本不算什么。
蘭是老二,比梅小兩歲。她的命運和梅差不多,也是為了供弟弟讀書而早早出嫁。不同的是,蘭嫁得稍微遠一些,在蘇州。
蘭的丈夫是個老實人,在工廠里上班。兩個人的日子過得不算富裕,但也還過得去。蘭在家帶孩子,偶爾做些手工活補貼家用。
建軍上大學的時候,蘭也出了不少力。她把自己做手工活賺的錢都寄給了家里,有時候一個月能寄一百多。
蘭的女兒五歲的時候得了肺炎,需要住院治療。醫生說要交兩千塊錢的押金,蘭一家拿不出這么多錢。她打電話給王秀珍,希望能借一些錢救急。
"媽,我真的沒辦法了,孩子病得很重。"蘭在電話里哭著說。
王秀珍沉默了很久,最后說:"家里也沒有錢。你想想別的辦法吧。"
蘭最后是向同事借的錢,女兒的病治好了,但她欠了一屁股債。半年后,她聽說建軍買了一輛新車,花了十二萬。
蘭沒有說什么,只是默默地還著債。
竹是老三,嫁到了安徽農村。她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,她一個人在家種地帶孩子。日子過得很艱難,但是每年過年的時候,她還是會給家里寄一些錢。
竹的兒子上高中的時候成績很好,老師說有希望考上重點大學。但是高三那年,竹的丈夫出了工傷,干不了重活了。家里的經濟來源斷了,兒子面臨輟學。
竹帶著兒子回到娘家,希望父母能幫忙。她跪在王秀珍面前:"媽,就借我一萬塊錢,等孩子大學畢業了就還你。"
王秀珍看著跪在地上的女兒,心里也不好受。但是她還是搖了搖頭:"竹啊,不是媽不想幫你,實在是家里也沒有錢。"
"媽,建軍家里不是剛買了房子嗎?他應該有錢。"
"那是你弟弟的錢,媽不能做主。"
竹最后沒有借到錢,兒子也確實輟學了?,F在在縣城的工地上打工,一個月能掙三千多。
菊是老四,在上海當保姆。她的雇主是個有錢人家,對她還算不錯。菊每個月的工資有四千塊,除了自己的生活費,剩下的都寄回家了。
菊的孩子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,她一年只能回家一兩次。每次回家,她都會給每個人帶禮物,包括建軍和他的妻子孩子。
菊在上海生活了十幾年,見識了不少世面。她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富裕,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貧窮。她從來不羨慕別人的生活,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得好一些。
菊的孩子上大學的時候,她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拿了出來。學費、生活費、住宿費,加起來每年要兩萬多。菊咬著牙供著,自己連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買。
孩子大學畢業后找到了工作,菊終于松了一口氣。她想著可以少寄一些錢回家了,給自己留一些養老錢。
但是拆遷款的事情,讓菊覺得自己這些年就像個笑話。890萬,她想都不敢想的數字,就這么輕易地給了建軍一個人。
紅是老五,是六個姐妹中最漂亮的一個。
她十八歲的時候就有很多男孩子追求,但是她沒有急著結婚,而是跟著同村的姐妹去了廣州打工。
紅在廣州的時候交了個男朋友,是個挺不錯的小伙子。兩個人感情很好,還計劃著結婚。但是紅意外懷孕了,男朋友想讓她把孩子生下來,紅也同意了。
紅把這個消息告訴家里的時候,王秀珍大發雷霆。她連夜坐車去了廣州,硬是把紅拉回了家。"敗家女兒,還沒結婚就懷孕,讓人知道了我們家還有什么臉面?"
王秀珍拉著紅去縣醫院做了人流手術。紅哭著求母親,說她真的愛那個男孩子,想和他結婚生孩子。但是王秀珍不聽,她說女孩子就應該干干凈凈地嫁人。
手術做完后,紅的身體很虛弱。她躺在床上,看著窗外的天空,心里空蕩蕩的。那個男朋友打了很多電話,但是紅都沒有接。后來就再也沒有聯系了。
兩年后,建軍的女朋友也懷孕了,也是在沒有結婚的情況下。但是王秀珍卻很高興,她說這說明建軍身體好,以后一定能生兒子。她還特意辦了滿月酒,請了很多親戚朋友。
紅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,正在自己的美容院里給客人做護理。她的手在微微顫抖,但是臉上還是保持著笑容。
玉是最小的女兒,也是最有主見的一個。她大學畢業后就留在了南京工作,在一家外企做翻譯。工資不錯,也見識了不少世面。
玉從小就看著幾個姐姐為了弟弟犧牲自己,她發誓自己絕對不會走同樣的路。所以她一直沒有結婚,就是想要獨立自主地生活。
三年前,玉想創業開一家翻譯公司。她有技術,有客戶,就是缺啟動資金。她需要三萬塊錢,想向家里借。
玉打電話給王秀珍,說明了情況。王秀珍聽完后說:"玉啊,媽知道你有本事,但是女孩子創什么業啊?還是找個好人家嫁了吧。"
"媽,我就是想借三萬塊錢,等公司開起來了就還你。"
"家里哪有那么多錢?你爸身體也不好,要留著錢看病。"
玉掛了電話,心里很難受。她知道家里不是沒有錢,而是不愿意把錢借給她。
一個月后,玉聽說建軍給兒子報了個出國夏令營,花了五萬塊錢。就是為了讓孩子見見世面,學學英語。
玉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加班。她趴在辦公桌上哭了很久,然后抹干眼淚繼續工作。
后來玉的公司還是開起來了,她向朋友借了錢,生意做得不錯。但是她從來沒有再向家里要過一分錢,也很少回家。
現在聽到拆遷款的事情,玉一點也不意外。她早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,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。
04
五月初,建軍用拆遷款在縣城買了一套大房子。三室兩廳,一百五十平方米,裝修得很豪華。他把父母接了過來,讓他們住在主臥里。
房子里的家具都是新買的,冰箱、洗衣機、空調一應俱全。王秀珍坐在新沙發上,摸著真皮的扶手,表情很復雜。
"媽,你看這房子怎么樣?"建軍問。
王秀珍點點頭:"很好。"
"以后你和爸就住在這里,什么也不用擔心。"
王秀珍沒有再說話,起身去廚房準備晚飯。廚房里的鍋碗瓢盆都是新的,電磁爐、微波爐她都不會用。她站在那里發了一會兒呆,然后開始淘米做飯。
周振國坐在客廳里看電視,遙控器在他手里顯得有些笨重。電視是55寸的液晶屏,畫面很清晰,但是周振國總覺得不如老家的小電視看著舒服。
晚飯的時候,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。餐桌是實木的,很大,三個人坐在那里顯得有些空曠。
"爸,媽,你們還有什么需要的嗎?"建軍問。
"沒有了,都很好。"周振國說。
"那就好。明天我去給你們辦醫保卡,以后看病也方便。"
"嗯。"
除了這些簡單的對話,餐桌上就再沒有別的聲音了。王秀珍吃得很少,大部分時間都在低頭扒飯。周振國偶爾夾幾筷子菜,但也沒什么胃口。
飯后,建軍去書房處理工作,周振國繼續看電視,王秀珍則坐在陽臺上發呆。陽臺很大,擺著幾盆綠植,可以看到樓下的小區花園。
晚上睡覺的時候,王秀珍躺在新床上,怎么也睡不著。床墊很軟,但是她總覺得不舒服。她想念老家的那張硬板床,想念那間熟悉的臥室。
"睡不著?"周振國輕聲問。
"嗯。"
"我也睡不著。"
兩個人都沒有再說話,靜靜地躺在黑暗中。窗外偶爾有汽車經過,燈光在墻上留下短暫的光影。
日子一天天過去,王秀珍話越來越少。她每天的活動范圍就是臥室、客廳、廚房和陽臺,再也沒有別的地方可去。建軍給她買了很多衣服,但是她基本不穿,還是穿著那幾件舊衣服。
周振國倒是適應得快一些。他學會了用遙控器,也學會了用電磁爐。但是他最喜歡的還是下樓去小區門口的茶館里打麻將。那里有很多和他年紀相仿的老人,大家一起打牌聊天,時間過得很快。
"你又去打麻將了?"王秀珍問。
"就是消遣一下。"周振國說。
"輸錢了嗎?"
"沒有,贏了二十塊。"
王秀珍沒有再問,轉身回了臥室。她坐在床邊,看著鏡子里的自己。鏡子很大,能照出整個人。她看到自己蒼老的面容,心里突然涌起一陣說不出的悲涼。
六月的時候,建軍的妻子生了第二個孩子,是個兒子。建軍高興壞了,又是辦滿月酒,又是給孩子買各種用品。
王秀珍抱著這個小孫子,心里很復雜。孩子很可愛,但是她總覺得懷里缺少什么。她想起了自己的六個女兒,想起了她們小時候的樣子。
"媽,你怎么哭了?"建軍發現母親的眼角有淚水。
"沒有,就是高興。"王秀珍抹了抹眼角。
"是啊,咱們家又添了個男孩,這是大喜事。"
王秀珍點點頭,繼續抱著孫子。但是她的眼淚還是止不住地流下來。
05
七月中旬的一個下午,建軍正在家里午休,門鈴突然響了。他打開門,看到一個快遞員站在門口。
"周建軍先生嗎?您有一個快遞。"
建軍接過快遞,看了看寄件人的名字:周玉。這是他最小的妹妹,已經很久沒有聯系了。
快遞盒子不大,但是很重。建軍把盒子放在茶幾上,拆開包裝。包裹里的物件撞進眼里,他腿一軟蹲在地上,突然 “哇” 地一聲哭出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