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"媽,您看別人家的老人都在幫孩子,我們也是為了這個家好。"56歲的王秀梅站在廚房門口,聽著兒子李航這樣對她說話。手里的碗差點摔在地上。
三年前,她還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母親。兒子孝順,兒媳賢惠,一家人其樂融融。
直到那個周末的晚上,她透過門縫看到兒媳張曉雯正在翻看她的銀行卡。
兒子在一旁解釋:"媽的退休金每個月都給我們了,卡里不會有多少錢的。"
那一刻,王秀梅才意識到,她可能陷入了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。
01
王秀梅坐在客廳的沙發上,看著墻上那張全家福。照片里的每個人都笑得很開心。照片是去年春節拍的,那時候她還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母親。
現在想起來,那個笑容背后隱藏著多少算計。她已經分不清楚了。
那時候王秀梅剛剛退休,每個月能拿到4500元的退休金。加上丈夫李國華的6000元工資,兩口子過得還算舒心。
他們住在某個二線城市的老舊小區里。房子雖然不大,但好歹是自己的,房貸也剛剛還清。王秀梅本以為接下來的日子會很平靜。每天買買菜,和老伴出去遛彎,偶爾帶帶孫子。這樣的生活她已經憧憬了很久。
兒子李航是她的驕傲。985大學畢業,在互聯網公司工作,月薪18000元。兒媳張曉雯也不錯,在事業單位上班,月薪8000元。
按理說,這樣的小家庭應該過得很不錯才對。
李航從小就是個乖孩子。學習好,不惹事,鄰居們都夸王秀梅教子有方。結婚前,他更是個孝順兒子。每個月都會給父母買點東西,逢年過節必定回家。
王秀梅經常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兒子。說他懂事、孝順,是個好孩子。
李航結婚的時候,王秀梅和李國華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積蓄。給他們辦了一場體面的婚禮。當時王秀梅覺得值得,畢竟兒子只結一次婚,不能讓他丟面子。
張曉雯看起來也是個不錯的女孩。性格溫和,對長輩有禮貌,王秀梅對這個兒媳還是滿意的。
婚后的頭幾個月,一切都很正常。李航依然經?;丶?,張曉雯也會陪著一起來。有時候還會幫著做家務。
王秀梅覺得自己很幸運,遇到了一個好兒媳。她經常和老伴說:"看看我們家小雯,多懂事,比隔壁老王家的兒媳強多了。"
改變是從第二個月開始的。那天晚上,李航夫婦吃完晚飯后,李航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。他坐在沙發上,看著父母說:"爸媽,我有件事想和你們商量。"
王秀梅放下手中的茶杯,看著兒子問:"什么事,你說。"
李航猶豫了一下,開口說:"我們想換個大一點的房子?,F在住的地方太小了,以后有了孩子不方便。"
這個想法王秀梅能理解。年輕人想要改善居住條件很正常。她點點頭說:"這是好事啊,你們看中哪里了?"
"我們看中了東區的一個樓盤,環境不錯,交通也方便。"張曉雯接過話頭,"就是首付有點高,我們手頭的錢不夠。"
李航接著說:"媽,我們算了一下,首付差20萬,能不能先借我們一點?等我們工作穩定了,一定還給你們。"
王秀梅和李國華對視了一眼。20萬不是個小數目,但這是兒子的需要。作為父母,他們覺得應該支持。
王秀梅想了想說:"我們手頭有15萬,再想想辦法湊湊。"
"真的嗎?媽,您真好!"李航激動地站起來,"我們一定會還的,這錢就當是借的。"
張曉雯也表現得很感動,拉著王秀梅的手說:"媽,謝謝您,我們不會忘記您的恩情的。"
為了湊齊這20萬,王秀梅把自己多年的積蓄全部拿出來。還向親戚借了5萬塊錢。她覺得值得,畢竟是為了兒子的幸福。
房子買下來后,裝修又成了問題。李航說:"媽,裝修也需要不少錢,我們預算有點緊。"
王秀梅問:"大概需要多少?"
"不多,8萬塊錢就夠了。"李航說得很輕松,好像這不是什么大數目。
王秀梅咬咬牙,又拿出了8萬塊錢。她對自己說,裝修是一次性的,裝好了就不用再花錢了。
02
裝修完成后,王秀梅以為總算可以消停了。沒想到張曉雯懷孕了,新的開支又來了。
李航說:"媽,小雯懷孕了,需要營養,醫生說要多吃點好的。"
王秀梅當外婆的喜悅還沒消散,就聽到李航繼續說:"我們算了一下,每個月可能需要3000塊錢的營養費。"
"3000?"王秀梅有些驚訝,"怎么需要這么多?"
張曉雯摸著肚子說:"媽,現在懷孕和以前不一樣了。各種檢查、營養品,還有孕婦裝,都需要錢。我們也不想花這么多,但為了孩子健康,沒辦法。"
王秀梅想想也是,孫子的健康最重要。她點點頭說:"行,我每個月給你們3000。"
孩子出生后,開支更大了。李航說:"媽,孩子的奶粉錢一個月就要800,尿不濕也要400。還有各種嬰兒用品,我們請的月嫂一個月要6000。這些加起來不少錢。"
王秀梅算了一下,確實是個不小的開支。她問:"你們需要我們幫多少?"
"我們想了想,每個月您給我們5000吧,這樣我們壓力小一點。"李航說。
5000塊錢,這已經超過了王秀梅的退休金。她有些為難,但看著襁褓中的孫子,心又軟了。
她對李國華說:"老李,你看怎么辦?"
李國華也很為難,但最終還是同意了。他說:"為了孫子,我們省點就省點吧。"
孩子慢慢長大,開支不但沒有減少,反而越來越多。李航說:"媽,孩子要上幼兒園了,我們看了幾個學校,好的學校學費都很貴。"
王秀梅問:"多少錢?"
"一年2萬,這還不算其他費用。"李航說,"我們也想讓孩子上便宜的學校,但那些學校教學質量不行,會耽誤孩子的。"
王秀梅又拿出了2萬塊錢。她覺得自己就像個提款機,兒子需要錢的時候就來找她。但每次李航都說得很有道理,讓她無法拒絕。
最讓王秀梅困擾的是,每次給錢的時候,李航都會說一些讓她無法反駁的話。比如:"媽,我們這不是為了自己,是為了給您抱孫子,讓您享受天倫之樂。"
或者:"媽,您看別人家的老人都在幫孩子,我們也是為了這個家好。"
有時候王秀梅想要拒絕,李航就會說:"媽,您這是不愛孫子嗎?"或者"您看鄰居家的老人多疼孩子,您怎么這么自私?"
更過分的是,當王秀梅偶爾表示不滿時,李航甚至會威脅說:"您要是不愿意幫我們,我們就不來了,您也別想見孫子。"
這些話讓王秀梅很難受,但她又不知道該如何反駁。作為母親,她確實希望兒子過得好,也希望能經常見到孫子。
漸漸地,李航提出了一個更過分的要求。他說:"媽,您和我爸年紀大了,管錢容易被騙。不如把退休金交給我們統一管理,我們每個月給您們生活費。"
王秀梅猶豫了,這個要求讓她感到不安。但李航堅持說:"媽,現在詐騙這么多,您們不懂這些新花樣,萬一被騙了怎么辦?我們年輕,懂得多,讓我們幫您們管錢更安全。"
張曉雯也在一旁幫腔:"媽,您放心,我們不會亂花您的錢的。而且這樣管理更方便,有什么開支我們直接從里面扣就行了。"
在兒子的堅持下,王秀梅最終同意了。她把自己和丈夫的銀行卡都交給了李航。李航承諾每個月給他們2000塊錢的生活費。
一開始,李航確實按承諾給了2000塊錢。但過了幾個月,他開始找各種理由減少這個數目。
他說:"媽,孩子花銷太大了,我們壓力也很大,您們的生活費能不能減少一點?"
王秀梅問:"減少多少?"
"1500怎么樣?您們在家也不怎么出門,應該夠了。"李航說。
王秀梅想了想,1500確實也夠基本生活了,她點點頭同意了。
又過了幾個月,李航又來了。他說:"媽,房貸壓力太大了,1500還是有點多,能不能再減少一點?"
"減少到多少?"王秀梅問。
"1000塊錢吧,您們平時也不買什么貴的東西,1000塊錢應該夠了。"李航說。
03
王秀梅開始感到不安,但她還是同意了。她覺得作為母親,應該體諒兒子的難處。
最近,李航甚至把生活費減少到了800塊錢。他說:"媽,您們在家吃飯也花不了多少錢,800夠了。而且您們年紀大了,也不需要買太多東西。"
800塊錢對于兩個老人來說確實不多。除了買菜、交水電費,基本上沒有什么余錢了。
王秀梅開始后悔把銀行卡交給兒子,但現在說什么都晚了。
更讓王秀梅氣憤的是,李航他們經常巧立名目要錢。孩子生病了,醫藥費要父母出。車子保養了,說是接送孩子用的,費用讓父母承擔。
家里電器壞了,說是孩子玩壞的,讓爺爺奶奶買新的。逢年過節,說孩子要壓歲錢,直接從父母賬戶轉走。
每次王秀梅想要反對,李航都會說:"媽,這些都是為了孩子,您難道不疼孫子嗎?"
與此同時,李航在朋友圈里的形象卻完全不同。他經常發一些和父母的合影,配文都是"感謝爸媽的支持"、"有這樣的父母真幸福"等等。
外人看來,這是一個和睦的家庭,李航是個孝順的兒子。
這些照片大多是李航刻意安排的,每次拍完就走了。王秀梅想要在朋友圈評論,李航還會私信她說:"媽,您別在下面評論了,影響不好。"
同事朋友都羨慕王秀梅有個孝順兒子,她卻有苦說不出。她想告訴別人真相,但又擔心被人說閑話,畢竟這是家務事。
更讓王秀梅難受的是張曉雯在朋友圈的表現。她經常曬奢侈品、高檔餐廳,還會發"婆婆真好,給我們買了這個"之類的話。
實際上這些都是用王秀梅的錢買的,但外人不知道,還以為王秀梅很大方。
長期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讓王秀梅的身體出現了問題。她開始失眠,經常頭痛,血壓也升高了,胃病也加重了。
有時候她會莫名其妙地流淚,連她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。
看病成了新的困難。每月800元的生活費,除了買菜、交水電費,根本不夠看病的。王秀梅不敢告訴兒子自己生病了,怕他們又要錢。
她只能硬撐著,或者偷偷找以前的同事借錢看病。
李國華對這件事的態度很復雜。一方面他心疼妻子,但另一方面他覺得兒子說得也有道理。他擔心和兒子關系鬧僵,以后見不到孫子。
有時候他會和王秀梅吵架,說她"想太多"、"不夠大度"。
王秀梅感到自己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。親戚朋友都覺得她應該支持兒子,同事羨慕她有個"孝順"兒子。社區里的老人都在夸她培養了好孩子。
她感到自己像個異類,有苦無處訴說。
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終于出現了。王秀梅的老母親,也就是李航的外婆,突然生病住院,需要手術費3萬元。
王秀梅想要用自己的退休金支付,卻發現賬戶里只有幾百塊錢。
當王秀梅告訴李航外婆生病的消息時,李航的反應讓她徹底寒了心。他說:"媽,我們最近也很緊張,孩子要報培訓班,實在拿不出錢。您看能不能和親戚借一下?"
更讓王秀梅憤怒的是,李航甚至說:"媽,您想想,外婆都90多歲了,就算救活了還能活幾年?但是您孫子還小,正是需要投資的時候。您不能因為一個老人影響了孩子的前途啊。"
這句話徹底觸痛了王秀梅的神經。她意識到自己的兒子已經變得如此冷血,如此現實。
她開始反思這些年來的種種,發現自己被一步步地"溫水煮青蛙"。
為了給老母親籌錢,王秀梅決定去銀行查一下自己這些年的流水賬單。她想看看自己的錢到底都去了哪里,是不是還有什么遺漏的地方。
銀行工作人員很熱情地幫她打印了詳細的流水賬單。當那厚厚的一摞紙遞到王秀梅手中時,她沒有想到,這份賬單會徹底改變她的人生。
王秀梅坐在銀行的休息區,一頁一頁地翻看著賬單。起初,她只是想確認一下這些年給兒子的錢數目,但越看下去,她越感到不對勁。
王秀梅手里拿著銀行流水單,整個人呆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