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春日午后的江南小縣城,一家名為"福來客棧"的三進院落里,正發生著一場關乎生死的智慧較量。
當乾隆皇帝微服私訪時說漏了嘴,一個"朕"字讓整個客棧瞬間安靜如死。
"朕要付錢嗎?"皇帝的眼神如鷹隼般銳利地盯著客棧老板李大福。
這個問題簡直是天大的陷阱!說要付錢是冒犯龍威,說不要錢是讓皇帝欠人情,承認身份更是泄露機密的死罪!
李大福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,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,突然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回答...
01
乾隆二十三年的春日,暖陽正好。
一隊人馬緩緩進入江南某縣城的繁華街道,為首的兩人穿著雖不華麗但質地上乘的商人服飾。
走在前面的中年男子容貌俊朗,眼神深邃,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天然的威嚴。
他身后跟著一個壯實的男子,雖然裝扮成護衛模樣,但腰板挺得筆直,雙眼機警地掃視著四周。
"福康安,這條街倒是熱鬧得很。"中年男子停下腳步,看著街道兩旁的商鋪和來往的行人。
叫賣聲、討價還價聲、孩童嬉戲聲混合在一起,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。
福康安點頭應道:"爺,您看那邊還有個賣糖葫蘆的老漢,要不要過去嘗嘗?"
乾隆微微一笑,朝糖葫蘆攤走去。
老漢見有客人來,連忙招呼:"客官要幾串?我這糖葫蘆又酸又甜,保準您滿意!"
"來兩串。"乾隆掏出銀子遞過去。
老漢接過銀子,一邊找零一邊嘆氣:"客官,您是外地來的吧?"
"怎么看出來的?"乾隆好奇地問。
"本地人現在都不舍得買糖葫蘆了。"老漢苦笑道,"這年頭生意越來越難做,官府收稅又重,老百姓手里都沒錢了。"
乾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,將糖葫蘆遞給福康安一串。
他咬了一口,酸甜的味道在口中化開,心中卻在思考著老漢的話。
"老人家,那些當官的真的收稅很重嗎?"乾隆裝作隨意地問道。
老漢四下看了看,壓低聲音說:"可不是嘛,縣令張維新上任才兩年,各種名目的稅收就增加了一倍多。"
"還有那個劉老爺,仗著和縣令關系好,到處欺壓我們這些小商販。"
乾隆聽得眉頭緊皺,但表面上只是點頭表示同情。
福康安在一旁暗暗記下這些名字,知道主子心中已經動怒。
太陽西斜時,乾隆和福康安來到了福來客棧門前。
這是一座三層樓的建筑,青磚灰瓦,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氣派。
門口掛著一塊木制招牌,上面寫著"福來客棧"四個大字,字體工整,透著一股書香氣。
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正在門口擦拭桌椅,動作麻利而仔細。
他看到兩位客人走來,立即放下手中的抹布,熱情地迎了上來。
"兩位客官,住店還是用餐?"年輕人笑容燦爛,聲音洪亮。
乾隆打量著客棧的布局,發現這里雖不如宮中奢華,但裝修雅致,既有江南的精致,又不失北方的大氣。
"我們是從京城來做絲綢生意的,想先用餐,再決定是否住店。"乾隆說道。
年輕人連連點頭:"好的好的,我這就去叫我們老板來。"
不一會兒,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從柜臺后走了出來。
他身材中等,面容和善,但眼神精明,一看就是見過世面的人。
"在下李大福,是這客棧的老板。"中年男子拱手施禮,"二位客官遠道而來,想必餓了,不如先用餐,再決定是否住店。"
乾隆仔細觀察著李大福,注意到他雖然說話恭敬,但并不卑躬屈膝。
"那就麻煩李老板了。"乾隆點頭同意。
李大福親自引路,將他們安排在二樓的一間雅間。
這里窗明幾凈,可以俯視街道的熱鬧景象,布置得簡潔而有品味。
那個年輕人跟了上來,李大福介紹道:"這是我店里的伙計王二,手腳勤快,人也機靈。"
王二憨厚地笑了笑:"兩位客官有什么需要盡管吩咐。"
不一會兒,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女端著茶水走了進來。
她容貌清秀,眉眼如畫,舉止得體,讓乾隆眼前一亮。
"這是小女李秀兒,平時幫著打理客棧。"李大福介紹道。
李秀兒微微欠身:"見過兩位客官。"
02
在等待上菜的過程中,李大福親自在雅間陪客。
王二端上一壺上好的碧螺春,茶香清雅,沁人心脾。
"好茶!"乾隆品了一口,贊嘆道,"這碧螺春的味道,比我在京城喝過的還要正宗。"
李大福笑道:"客官過獎了,這茶葉是從蘇州那邊進的貨,確實不錯。"
"聽客官的口音,應該是京城人吧?"李大福試探性地問道。
乾隆點點頭:"確實,我們是做絲綢生意的,經常往返于京城和江南之間。"
李大福若有所思地看了乾隆一眼,心中暗想:這位客人雖然說話和氣,但語調中有一種天生的威嚴,絕非普通商人。
"聽說最近朝廷有新政策,對你們做生意的有影響嗎?"乾隆裝作無意地詢問。
李大福苦笑道:"客官有所不知,這些年朝廷政策變化很大,我們小本經營的也只能隨波逐流。"
"不過聽說當今皇上體恤民情,或許會有所改善。"
乾隆聽到這話,心中暗暗點頭,這李大福倒是個明白人。
李秀兒端來精致的茶點:桂花糕、松子酥、核桃糖等,擺放得整整齊齊。
乾隆嘗了一塊桂花糕,入口即化,甜而不膩。
"這手藝不錯,是誰做的?"乾隆問道。
"是我們客棧的老廚師趙師傅,他的手藝在這一帶都很有名。"李大福自豪地說道。
福康安在一旁靜靜聽著,時不時點頭附和,但眼神卻始終保持著警覺。
就在這時,樓下傳來了一陣嘈雜聲,似乎有人在爭吵。
李大福皺起眉頭,看向窗外,神色有些緊張。
王二匆匆跑上樓來,臉色有些慌張。
"老板,不好了,劉老爺又帶人來了,這次人更多,聲勢很大。"
李大福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,手不自覺地握緊了拳頭。
"爹,這次怕是躲不過了。"李秀兒擔心地說道,眼中流露出害怕的神色。
乾隆好奇地問:"這劉老爺是什么人?"
李大福嘆了口氣:"他是當地的惡霸,家里有錢有勢,連縣令都要給他三分面子。"
"前段時間開始找我們的麻煩,說客棧占了他家的風水寶地,要我們交出一半的收入。"
王二補充道:"劉老爺仗著和縣令張維新關系好,在這一帶橫行霸道,誰敢惹他?"
乾隆聽到"張維新"這個名字,眼神微微一變,這不就是剛才糖葫蘆老漢提到的那個縣令嗎?
樓下的聲音越來越大,還夾雜著砸東西的聲音。
"李大福,你給我滾出來!"一個粗嗓門在樓下大喊。
"今天你要是不答應我的條件,我就砸了你這破客棧!"
李大福無奈地站起身:"我下去看看,兩位客官請稍等。"
乾隆也站了起來:"我們也下去看看熱鬧。"
福康安察言觀色,知道主子對這種欺壓百姓的行為深惡痛絕。
幾人一起下樓,只見客棧大堂里站著五六個彪形大漢。
為首的是一個肥頭大耳的中年男子,一身綢緞衣裳,滿臉橫肉,正是劉老爺。
他手里拿著一根粗木棍,在桌子上敲得咚咚響。
"李大福,你考慮得怎么樣了?是乖乖交出一半收入,還是等著我砸了你的店?"
李大福強壓住心中的憤怒,盡量保持平靜。
"劉老爺,我們無冤無仇,為什么非要為難我們?"
劉老爺獰笑一聲:"無冤無仇?你這客棧生意這么好,不給我分一杯羹就說不過去了!"
"這條街上有一半的店鋪都給我交保護費,憑什么你就可以例外?"
圍觀的客人都不敢出聲,紛紛往后退去,生怕惹禍上身。
乾隆在一旁看著,拳頭緊握,但礙于身份不便直接出面。
李大福思考了一下,突然有了主意。
"劉老爺,您說得對,我們確實應該合作。"李大福突然改變了態度。
劉老爺一愣:"你想通了?"
"不過我有個建議。"李大福指著墻上的一副對聯說道,"我們來個文雅的比試,如果您贏了,我愿意把客棧一半的收益分給您。如果我贏了,您以后就別來找麻煩了。"
劉老爺疑惑地問:"什么比試?"
"對對聯。"李大福淡淡說道,"您能對上我的上聯,我就認輸。"
劉老爺身邊的打手們面面相覷,他們都是粗人,對文墨一竅不通。
但劉老爺為了面子,硬著頭皮說:"好,你出題!"
李大福看了一眼乾隆,然后朗聲說道:"春風得意客滿堂。"
這個上聯看似簡單,實則暗含深意,既描繪了客棧的興旺,又暗示了春風得意的美好寓意。
劉老爺搜腸刮肚,怎么也想不出合適的下聯。
他的幾個打手更是抓耳撓腮,完全不知所措。
正當劉老爺惱羞成怒,準備耍賴時,乾隆忍不住開口了。
"福星高照財源廣。"
這一對聯對得工整優美,意境深遠,在場的人都拍手叫好。
劉老爺雖然心有不甘,但也不敢當眾耍賴。
他惡狠狠地看了乾隆一眼:"算你們走運,我們走!"
說完帶著手下灰溜溜地離開了客棧。
圍觀的客人這才松了一口氣,紛紛稱贊乾隆的文采。
李大福對乾隆更加刮目相看,他試探性地問:"客官文采不凡,想必不是普通商人吧?"
乾隆笑而不答:"在下只是個讀過幾年書的生意人。"
但李大福已經基本確定,這位客人絕非等閑之輩。
一個普通商人怎么可能有如此深厚的文學功底?而且剛才對對聯時的那種氣度,更像是久居高位的人。
03
當晚,乾隆決定在客棧住一夜。
李大福親自安排他們住在最好的上房,還特意叮囑王二和李秀兒要細心伺候。
深夜時分,縣令張維新悄悄來到客棧。
他神色緊張,直接找到李大福:"老李,今天下午有兩個京城來的客人住在你這里,你可要小心伺候著。"
李大福裝作不知情的樣子:"怎么了?有什么問題嗎?"
張維新壓低聲音說:"我懷疑...他們可能是朝廷派來的欽差,甚至...更大的人物。"
"今天劉老爺帶人鬧事的時候,有人看到其中一個客人的舉止很不一般。"
李大福心中一驚,面上卻保持鎮定:"張大人多慮了吧,他們看起來就是普通商人。"
張維新搖搖頭:"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。總之你要小心,千萬別怠慢了。"
李大福送走張維新后,心中更加確定了自己的猜測。
他立即安排李秀兒和王二輪流在樓下值夜,名為服務客人,實為暗中觀察。
第二天早上,乾隆下樓用早餐。
老廚師趙師傅親自下廚,做了一桌精致的江南早點。
小籠包皮薄餡多,蒸餃晶瑩剔透,白粥香甜可口,配菜清爽宜人。
乾隆品嘗著早餐,對趙師傅的手藝贊不絕口。
"這小籠包的皮薄餡多,湯汁鮮美,手藝了得啊!"
趙師傅聽到夸獎,高興地從廚房走出來。
他是個六十多歲的老者,滿頭白發,但精神矍鑠。
"客官過獎了,老朽年輕時在京城的酒樓做過幾年,學了點手藝。"
乾隆好奇地問:"京城的哪家酒樓?"
趙師傅神秘地笑了笑:"就是那個專門給大人物做菜的地方,具體名字不便多說。"
乾隆心中一動,這老者說的該不會是御膳房吧?
李大福走過來,他已經下定決心要試探一下乾隆的真實身份。
"客官,您昨天的對聯真是精彩,在下佩服得緊。"
"能否請教一下,您師承何人?"
乾隆淡淡一笑:"不過是讀了幾本詩書,算不上什么師承。"
李大福繼續試探:"那您對當今皇上有何看法?"
這個問題很危險,但李大福必須要確認自己的猜測。
乾隆沉思了一下,緩緩說道:"當今皇上確實是一代明君,只是有些地方官員..."
他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,似乎在考慮用詞。
李大福心中的猜測更加強烈了。
正當氣氛融洽時,乾隆突然放下筷子。
他看著李大福,眼神中帶著一絲玩味。
"老板,朕...我們在你這里住了一晚,吃了兩頓飯..."
"朕"字一出口,整個客棧瞬間安靜下來!
李大福的手微微顫抖,王二端著茶壺愣在原地。
李秀兒捂住了嘴巴,眼中滿是震驚。
趙師傅手中的勺子掉在了地上,發出清脆的響聲。
乾隆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,但并沒有慌張。
他反而帶著一絲玩味的笑容看著李大福,仿佛在考驗他的反應。
福康安的手已經悄悄按在腰間的佩刀上,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。
客棧里的空氣仿佛凝固了,每個人都能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。
乾隆直視著李大福,再次問道:"朕要付錢嗎?"
這句話如晴天霹靂,震得所有人都呆立當場。
李大福的腦子飛速運轉著,這個問題簡直是天大的陷阱!
如果他說"要付錢"——那就是把皇帝當成普通客人,這是對龍威的冒犯!
輕則殺頭,重則滅九族!
如果他說"不要錢"——那就是讓皇帝白吃白住,這是讓皇帝欠他的人情!
皇帝怎么可能欠一個平民的債?這同樣是死罪!
如果他跪下磕頭說"不敢收皇上的錢"——那就等于公開承認了乾隆的身份!
泄露皇帝微服私訪的秘密,這更是誅九族的大罪!
客棧里的空氣仿佛凝固了,每個人都能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。
李秀兒緊張得指甲都掐進了手心,臉色煞白如紙,嘴唇都在微微顫抖。
王二的額頭冒出了豆大的汗珠,手中的茶壺都在微微顫抖,生怕發出一點聲響。
趙師傅站在廚房門口,大氣都不敢出一口,眼中滿是擔憂。
福康安的手緊緊握著刀柄,肌肉緊繃,隨時準備動手。
乾隆端起茶杯,悠然地品著茶,表面看起來云淡風輕。
但他的眼神卻如鷹隼般銳利地盯著李大福,等待著他的回答。
那雙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,讓人不敢直視。
這一刻的沉默,仿佛比一個世紀還要漫長。
李大福感覺自己的后背已經被冷汗浸透,衣服都濕了一大片。
他的手心也在冒汗,但強迫自己保持鎮定,不能讓任何人看出他的慌張。
但他知道不能慌,一慌就全完了,不僅是他自己,整個客棧的人都要跟著遭殃。
他深深吸了一口氣,眼珠子快速轉動,思考著所有可能的回答。
每一個選項都是死路,每一條路都走不通。
突然,腦海中閃過一道靈光——
一個絕妙的想法瞬間浮現出來!
04
李大福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,嘴角微微上揚,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。
他緩緩站起身來,動作從容不迫,沒有一絲慌亂。
然后,他鄭重地整理了一下衣襟,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得體。
李大福深深看了乾隆一眼,那眼神中既有敬畏,又有一絲自信。
他清了清嗓子,用平靜而自信的語調說道:"回貴客,小店自開張以來就有個規矩。"
他故意停頓了一下,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身上。
乾隆放下茶杯,眉頭微挑,眼中閃過一絲好奇,等待著他的下文。
李秀兒屏住呼吸,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王二的手心全是汗,緊張得渾身僵硬。
趙師傅在心中默默祈禱,希望老板能化險為夷。
李大福環視了一圈,確保所有人都在認真聽他說話。
然后,他一字一句,清晰無比地說出了那救命的九個字:
這九個字如同雷鳴一般在客棧里炸響!
乾隆瞬間愣住了,眼中閃過強烈的震驚之色,茶杯在手中停滯了片刻。
他萬萬沒想到,李大福會給出這樣一個回答!
這個答案太巧妙了,巧妙得讓他這個見慣了朝堂權謀的皇帝都忍不住拍案叫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