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"你憑什么說我兒子不適合學理科?就因為你一個老師的判斷,要毀了他的前途嗎?"劉父怒不可遏,手掌重重拍在辦公桌上,茶杯里的水都震出了幾滴。
我冷靜地直視著他的眼睛:"不是我毀了他的前途,而是你們盲目的期望正在扼殺他的天賦。"
校長緊張地站在一旁調解,而我已經在辭職信上簽下了名字。三天后,當我整理好辦公室準備離開時,劉父帶著兒子站在了我家門口,眼中的怒火已被深深的愧疚所取代。
01:
我叫林秋,是市重點高中的一名語文老師,教學生涯已有八年。與大多數老師不同,我從不認為分數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,我更看重的是他們的興趣和天賦。
這個理念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顯得格格不入,但我仍堅持己見。我的課堂活躍而有創意,學生們喜歡我的教學方式,即使是那些平時不愛語文的理科生,也能在我的引導下找到閱讀和寫作的樂趣。
劉明是我班上的學生,一個瘦高的男孩,眼睛總是閃爍著好奇的光芒。他的理科成績平平,但在我的語文課上卻表現出色。每次作文課,他的文章都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,有時甚至讓我這個閱卷無數的老師也為之動容。
"林老師,你看我寫的小說怎么樣?"劉明經常在下課后興沖沖地拿著厚厚的筆記本找我。那是他私下創作的科幻小說,構思奇特,情節引人入勝。
"很有想象力,文筆也不錯。"我翻著他的筆記本,真心實意地贊賞道,"你有沒有考慮過以后往這個方向發展?"
劉明的眼睛一下子亮了,但隨即又黯淡下來:"我爸媽希望我學理工科,將來好找工作。他們說寫作是沒出息的。"
我能理解家長的擔憂,但也看到了劉明被壓抑的天賦。在接下來的日子里,我有意識地給他推薦一些文學作品,鼓勵他繼續寫作,并在班會上多次表揚他的文學才能。
劉明漸漸找到了自信,語文成績突飛猛進,但他的理科成績卻沒有明顯提高。期中考試后,他主動找到我,說想報考大學的中文系或新聞學院。
"林老師,我終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。謝謝你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可能性。"
我為他的決定感到高興,但也擔心他父母的反應。果然,不出三天,劉明的父母就找上門來了。
02:
劉父是本地一家知名企業的技術主管,劉母則是醫院的護士長,他們都是典型的"重理輕文"的家長。
"林老師,我們想談談劉明的事。"劉父的表情嚴肅,劉母則站在一旁,眉頭緊鎖。
我請他們坐下,倒了茶,心里已經猜到了七八分。
"劉明最近跟我們說,他想學文科,放棄理科。"劉父開門見山,"這孩子從小數學物理就不錯,我們家三代都是工程師,他突然要改學文科,肯定是受了什么影響。"
劉母補充道:"我們打聽了一下,發現是自從上了您的課后,他才變得這樣的。林老師,我們尊重您的教學,但是不能因為您的個人引導,就改變了孩子的未來方向啊。"
我深吸一口氣,盡量平靜地解釋:"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和興趣。劉明在文學創作上確實很有才華,我只是幫他發現了這一點。至于未來走什么路,應該尊重他自己的選擇。"
"什么天賦不天賦的,現在這個社會,理工科才有出路!"劉父提高了聲音,"他從小學到初中,理科成績一直很好,怎么到了您班上,就突然變得喜歡文科了?"
我看著眼前這對固執的父母,心里為劉明感到難過。"劉明的理科成績其實一直只是中等,他之所以能維持,是因為付出了比別人多得多的努力。而在文學方面,他幾乎是不費力就能寫出令人驚嘆的作品。這難道不值得重視嗎?"
劉父的臉色更加難看:"林老師,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。您也是老師,應該明白現在這個社會的現實。文科生的就業前景能比得上理工科嗎?"
"教育不應該只為了就業,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能力。"我堅持己見,"如果劉明真的對文學創作有濃厚的興趣,為什么不給他一個機會呢?"
談話最終不歡而散。劉父臨走前意味深長地說:"林老師,我會向學校反映這個情況的。老師應該幫助學生全面發展,而不是引導他們走向某個可能沒有前途的方向。"
03:
劉父確實言出必行。第二天,我就被叫到了校長辦公室。
"林老師,有家長投訴你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向。"校長推了推眼鏡,表情嚴肅,"雖然我知道你的教學理念,但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,我們還是要以升學率為重。"
我沒有辯解,只是平靜地問:"校長,您認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?"
校長愣了一下,隨后嘆了口氣:"林老師,我理解你的想法,但學校要面對的是升學率和家長的期望。劉明家長已經提出了嚴正抗議,甚至威脅要投訴到教育局。"
我心里一沉,明白事情已經無法挽回。"校長您的意思是?"
"我希望你能調整教學方式,不要過多干涉學生的專業選擇。如果實在不行..."校長沒有說完,但意思很明顯。
走出校長辦公室,我心情復雜。八年的教學生涯,我一直在努力喚醒學生內心的熱情和創造力,而不是把他們變成應試的機器。現在,這種教育理念卻被視為"影響學生"。
當晚,我輾轉反側,最終決定辭職。我不想在這樣的環境中繼續妥協,那只會讓我失去教育的初心。
第二天,我把辭職信交到了校長手上。
"林老師,你再考慮考慮。"校長顯然沒想到我會做出這樣的決定,"只是一個家長的投訴而已,沒必要這么決絕。"
"不,校長。這不僅僅是一個投訴的問題,而是教育理念的沖突。我無法在違背自己信念的情況下繼續教學。"
校長拗不過我,只好接受了辭職信。消息很快在學校傳開,學生們紛紛來找我,表達不舍。
"林老師,聽說你要走了,是真的嗎?"劉明在放學后找到我,眼睛紅紅的。
我點點頭,輕聲說:"有些事情,必須堅持自己的選擇,就像我一直教你們的那樣。"
"是因為我爸媽嗎?"劉明低下頭,聲音顫抖,"我已經跟他們吵過好幾次了,但他們就是不理解。"
我拍拍他的肩膀:"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,包括你的父母。他們也是愛你的,只是方式不同。無論如何,你要記住,人生的選擇權在你自己手中。"
劉明離開后,我整理著辦公桌上的物品,一本厚厚的相冊引起了我的注意。翻開它,里面是這些年學生送給我的賀卡、信件和合影。每一頁都承載著溫暖的回憶,讓我一時陷入沉思。
正在這時,辦公室門被輕輕推開,一個熟悉的身影走了進來。
"還在整理東西?"是何老師,學校的物理老師,也是我為數不多的知己。
"嗯,明天就正式離職了。"我合上相冊,微微一笑。
何老師在我對面坐下,遞給我一杯咖啡:"真的決定好了?"
"是的。"我接過咖啡,輕輕抿了一口,"有些底線,一旦退讓就沒有意義了。"
何老師注視著我,眼神中透著復雜的情緒:"你知道嗎,我其實一直很羨慕你的勇氣。這么多年來,你始終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,從不隨波逐流。"
我們之間的氣氛突然變得微妙起來。何老師的手不經意間碰到了我的,又迅速收回。這個瞬間的觸碰,卻像電流般穿過我的心臟。
"其實...我一直想告訴你..."何老師的聲音低沉而溫柔,"離開前,能否賞臉共進晚餐?"
我抬頭看向他,發現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一絲緊張。多年的同事關系,我們之間始終保持著適當的距離,但此刻,似乎有什么正在悄然改變。
"好。"我聽見自己說。
晚餐比想象中要愉快。在校外的環境里,我們都卸下了教師的身份,僅僅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交流。聊著各自的理想、困惑和對未來的期待。
"你離開后有什么打算?"何老師給我倒上一杯紅酒。
"可能會開一家小型的文學培訓班,專注于培養孩子們的創作能力和閱讀興趣。"我微笑著說,"雖然規模不大,但至少可以按照自己的理念去教學。"
"聽起來很棒。"何老師舉杯,"祝你成功。"
杯子輕輕相碰,酒液在燈光下泛著微微的光芒。
晚餐后,何老師堅持送我回家。夜色下的城市安靜而美麗,路燈將我們的影子拉得很長。
"到了,謝謝你送我回來。"我在公寓樓下停下腳步。
何老師站在我面前,似乎有什么話想說卻又猶豫著。夜風輕輕吹過,吹亂了我的發絲。他伸手幫我將頭發別到耳后,這個動作出乎意料的親昵。
"林秋..."他輕聲喚我的名字,"這些年,我一直..."
話未說完,樓下忽然傳來一陣嘈雜聲。我們同時轉頭,看到劉明和他的父母站在那里。
劉父的臉上寫滿了尷尬和猶豫,看到我們,他迅速收斂了表情,向我們點頭示意。
何老師識趣地告別:"我先走了,明天見。"
我點點頭,目送他離開,然后轉向劉明一家:"這么晚了,有什么事嗎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