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迦牟尼講經49年,直至涅槃前“拈花示眾”,迦葉破顏微笑,達摩東土傳法,原來都只為傳遞同一個法門!離開這個法門,修行必入邪徑!法乘求法路上的奇遇,能否點醒執著外求的你?這場關乎生死解脫的開示,錯過再無機會!
繼續來講講《憨山老人夢游全集》,今天講講憨山大師開示“洞聞乘禪人”的一則書信。
憨山大師說:
法乘你根性穎悟,對佛法義理素有慧解。初離塵世之時,曾追隨名為水潦鶴的師父修行,不久便察覺其法非正途,毅然決然地離去。
此后你踏入天目山,與性融首座等人結庵而居,數年間潛心鉆研修行要義,磨礪心志。
后來你又前往參訪達觀禪師,雖與之親近有日,卻因心中始終縈繞著厭棄喧囂、尋求寂靜的念頭,最終選擇辭別,隱居于羅溪。如今,你特地來到這瘴癘之地拜訪我,求悟心地法門。
我依循《梵網經》,為你傳授金剛寶戒。授戒之時,你五體投地,其虔誠之態,仿若泰山傾倒,可見你為求佛法已至勤勉至極之境。
我因久居此地,飽受瘴氣侵襲,身體漸感不適,故而閉關隱跡,修習靜法調養身心。你亦禮拜后歸山,并懇請我進一步傳授戒法精要,在此特為你開示:
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諸佛,歷代禪宗祖師,乃至一切眾生,無論是水中游魚、空中飛鳥,還是墮入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途之眾,即便魂飛魄散、歸于虛無,其本性皆緊密相連,毫無隔閡。眾生共通之處,在于本具的金剛般清凈本心;而彼此差異,僅源于情執、妄想、愛欲與憎惡的有無多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