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01
陳遠站在公司的落地窗前,悉尼的陽光透過玻璃灑在他挺拔的身軀上。
這座城市已經接納了他整整十年,從一個滿懷夢想的年輕人到如今的部門主管。
他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張全家福,那是他臨行前和父母拍的最后一張合影。
照片中的陳國富和王美玲笑容勉強,眼中卻藏著掩飾不住的不舍。
陳遠還記得父親送他去機場時拍著他的肩膀說:"兒子,到了國外好好干,不用惦記家里。"
母親則一直抹著眼淚,反復叮囑他照顧好自己。
那時的陳遠心里只裝著對未來的憧憬,對父母的關心只是禮節性地回應。
父母的囑咐像風一樣從他耳邊吹過,他的目光早已投向遠方。
那年他三十歲,在國內一家中型科技公司工作了五年,盡管能力出眾,但總感到前途有限。
每天重復的工作內容讓他感到窒息,他渴望更廣闊的天地來施展自己的才華。
當時國內的科技公司給不了他想要的未來,他感到自己的才華被埋沒在平庸的工作中。
那封來自澳大利亞的offer像一道光,照亮了他早已規劃好的人生路徑。
薪水是國內的三倍,還有更多晉升空間,這正是他一直期待的機會。
他記得自己拿到offer那天,幾乎是跳著回家的,臉上的笑容像個孩子。
"爸,媽,我拿到了悉尼HT科技的offer!"他興奮地在飯桌上宣布。
父親放下碗筷,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自豪:"那是大公司吧?挺好的。"
母親的表情則復雜得多:"這么遠啊,什么時候走?"
"三個月后,我已經開始準備簽證材料了。"陳遠的聲音里充滿期待。
那頓飯很安靜,父母沒有多說什么,只是默默地給他夾菜。
陳遠能感覺到母親眼中的不舍,但他選擇性地忽略了這一點。
后來他才知道,父親偷偷去查了那家公司的資料,還特意請教了懂英文的鄰居。
母親則開始學習如何使用視頻通話軟件,為了將來能夠隨時看到兒子。
陳遠感動于父母的支持,卻沒有意識到這種支持背后的艱難。
父母已年過五十,供他讀完大學已經耗盡了積蓄,本來盼著他工作后能多陪陪他們。
他們沒有阻攔他的決定,盡管那意味著兒子將遠在萬里之外。
臨行前的那段日子,父母忙前忙后地為他準備行李。
母親把家里最好的東西都想塞進他的箱子,父親則一遍遍檢查他的證件。
"這些年攢的錢,你帶著,到那邊安頓用。"父親遞給他一張銀行卡。
"不用了,爸,我有工資,公司還管住宿。"陳遠婉拒道。
"帶著吧,在外面不容易,有個保障。"父親堅持道。
陳遠最終還是接過了那張卡,盡管他知道自己不會用到那筆錢。
后來陳遠才知道,那張卡里的錢是父母這些年的全部積蓄,供他讀完大學后本想買房的錢。
父母住的那套小房子已經二十多年沒有翻新了,墻皮脫落,家具陳舊,但他們舍不得花錢。
每次陳遠提到要給家里換新家具,父母總是說:"不用,我們這樣挺好的,有那錢你留著用。"
那天在機場,母親的眼淚把他的襯衫都打濕了。
"一定要照顧好自己,想家了就給我們打電話。"母親拉著他的手不肯松開。
父親站在一旁,神色平靜,只是眼圈有些發紅:"去吧,好好干。"
最后一刻,父親還是忍不住抱了抱他,那是陳遠記憶中父親為數不多的親密舉動。
"兒子,別怕困難,有什么事就告訴我們。"父親拍著他的背說。
就這樣,懷揣著夢想和父母的期望,陳遠踏上了前往澳大利亞的飛機。
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后,陳遠踏上了澳大利亞的土地。
一切都是新鮮的,連空氣中都彌漫著陌生的味道。
公司安排的公寓雖小但干凈整潔,窗外就是悉尼的城市風光。
第一晚,他躺在床上,興奮得幾乎無法入睡,腦海中全是對未來的憧憬。
剛到悉尼的前幾個月,陳遠還會定期和父母視頻通話。
每周日晚上,他都會準時坐在電腦前,等待父母的來電。
屏幕里的父母總是笑容滿面,即使畫面有時候模糊卡頓。
"爸,這邊的工作挺忙的,但是環境特別好,你和媽以后一定要來看看。"
"好好好,等你安頓下來,我和你媽就去看你。"父親的聲音透過網絡傳來,帶著明顯的自豪。
母親總是湊到屏幕前,絮絮叨叨地問他吃得好不好,睡得夠不夠。
有時候他會不耐煩,但還是耐心地回答著,畢竟這是父母唯一能關心他的方式。
那時候的視頻通話總是持續很久,他會詳細講述自己的工作、生活,甚至吃了什么。
父母則會告訴他家鄉的變化,鄰居家的孩子又考上了什么大學,小區里新開了什么店。
這些瑣碎的日常在他看來有些無聊,但他知道這是父母生活的全部。
他們總是記得他喜歡吃的食物,會在視頻里炫耀剛做好的他愛吃的菜:"看,你最愛吃的紅燒肉,可惜你在那邊吃不到了。"
母親會特意化妝,穿上好看的衣服,怕兒子看到他們憔悴會擔心。
父親則常常詢問他工作上的事情,盡管聽不太懂那些專業術語,但仍然認真地點頭。
02
時間一天天過去,陳遠在公司的工作越來越忙。
項目接踵而至,他常常加班到深夜,回家倒頭就睡。
周日的視頻通話開始變得不那么準時,有時候他會因為太累而推遲。
"今天太忙了,下周再聊吧。"他發消息給父母。
"沒事,你忙你的,注意身體。"父親總是這樣回復。
漸漸地,陳遠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忙,通話的頻率從每周一次變成了每月一次。
有時候甚至一連幾個月都沒有聯系,只是在節日時發個簡短的問候。
他開始融入當地的生活,認識了新的朋友,參加各種活動。
周末不再是等待父母視頻的日子,而是和同事朋友一起徒步、露營或者聚會。
澳大利亞的生活節奏和文化與家鄉截然不同,他漸漸被這種自由和開放所吸引。
他學會了沖浪,每個周末都會去海邊享受陽光和海浪的擁抱。
他開始喜歡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,不需要考慮太多的責任和牽掛。
父母依然會主動聯系他,但大多數時候都因為時差或者陳遠的"加班"而未能接通。
每次接到父母的電話,他總是匆匆結束,說自己有會議或者約會。
時間久了,父母的電話也變少了,似乎明白了兒子的"忙碌"。
公司里的華人同事常常勸他:"再忙也要給家里打個電話啊,父母都不容易。"
陳遠總是點頭應是,心里卻想:"等我有空了再說吧。"
但那個"有空"的時候似乎永遠不會到來,總有新的項目、新的應酬、新的理由。
偶爾的良心發現,他會給父母發幾張照片,展示自己在澳洲的美好生活。
照片里的他總是笑容滿面,站在悉尼歌劇院前,或者在海邊沖浪,看起來幸福而滿足。
父母會回復一些簡單的話語:"看起來不錯,注意安全。"
看到這些回復,他總是感到一絲愧疚,但很快又被忙碌的生活沖淡了。
第三年的春節,陳遠因為一個重要項目無法回國,只是發了個紅包和一條簡短的祝福。
那年公司接了一個大客戶,他作為項目主管,責任重大。
春節前夕,他接到父親的電話:"今年回來過年嗎?"
"今年恐怕不行了,這邊有個大項目,走不開。"陳遠一邊整理文件一邊回答。
"哦,那算了,工作要緊。"父親的聲音里有掩飾不住的失落。
"我給你們發個紅包吧,新年快樂。"陳遠試圖彌補。
父親在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,說:"沒事,工作重要,我們理解。"
母親搶過電話,語氣中帶著掩飾不住的失落:"兒子,注意身體,別太累了。"
"嗯,我知道,你們也保重。"陳遠應付著,眼睛還盯著電腦屏幕。
掛掉電話后,陳遠感到一絲愧疚,但很快又被工作的壓力沖淡了。
晚上和團隊一起加班時,他給父母發了個紅包和祝福語,算是了結了春節的儀式感。
那個春節,他在辦公室里度過,中午和同事簡單吃了頓飯就繼續工作。
腦海中偶爾會閃過家鄉的年夜飯,熱鬧的鞭炮聲,但很快又被項目的最后期限驅散。
春節過后,母親發來一條消息:"兒子,我們和李阿姨家一起過的年,她家兒子從德國回來了,帶了很多好吃的。"
言外之意很明顯,其他人的孩子都回來了,只有他沒回來。
陳遠假裝沒看懂這層意思,只是回復了一句:"那挺好的,新年快樂。"
那個項目最終取得了成功,他得到了上司的賞識,獲得了晉升。
事業的成功讓他更加投入工作,與家鄉的聯系也就更加稀少。
有時候他會想起父母,但轉念又想:"他們應該過得挺好的,退休金足夠生活,沒什么好擔心的。"
那年夏天,陳遠接到父親的電話,說他被公司提前退休了。
那天正是周末,他剛打完網球,汗水還未干透。
看到父親的來電顯示,他猶豫了一下才接起:"喂,爸。"
"遠啊,爸爸有個事情告訴你,公司最近裁員,我提前退休了。"父親的聲音很平靜。
陳遠愣了一下:"這么突然?他們不能這樣啊!"
"沒事,反正也干夠了,退下來正好可以休息休息。"父親的語氣很平靜。
"那退休金夠用嗎?"陳遠有些擔心地問。
"夠用,你別操心了,我和你媽省著點花,沒問題的。"
盡管父親這么說,但陳遠能感覺到父親話語中的無奈。
在國企工作了三十多年,突然被裁員,肯定不是父親想要的退休方式。
通話結束后,陳遠心里有些不安,他知道父親在國企工作了一輩子,突然被裁員肯定不好受。
他想著要不要請假回去看看,但最終還是被工作絆住了。
他給父母的賬戶里多打了些錢,希望能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。
但他從不過問那筆錢的用途,也不知道父母是否真的需要。
一個月后,母親也從教了二十多年的小學退休了。
這次是母親主動打來的視頻電話,臉上帶著少有的興奮。
"兒子,我也退休了,學校給我辦了歡送會,還送了紀念品呢!"母親炫耀地展示著一塊刻有她名字的水晶牌。
"這么早就退休了?"陳遠有些驚訝。
"我申請的提前退休,和你爸一起在家也有個伴。"母親笑著說。
陳遠心里清楚,母親提前退休很可能是為了照顧父親的情緒,讓他不至于一個人在家郁悶。
"那你們天天在家,不會太無聊嗎?"
"我和你爸想開個小餐館,就做點家鄉菜,養養老。"母親在視頻里興奮地說。
陳遠皺起了眉頭:"開餐館多累啊,你們年紀都不小了,好好在家享清福不行嗎?"
"我們又不是老到走不動了,在家閑著反而不自在。"父親接過話茬。
"餐飲業很辛苦的,要長時間站著,還要應付各種客人,你們受得了嗎?"陳遠的語氣中帶著不贊同。
"就是個小店,主要是找點事做,打發時間。"父親解釋道。
03
陳遠想起他在悉尼看到的餐館老板,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,累得腰酸背痛。
"你們懂什么餐飲管理嗎?開餐館不是那么簡單的,會賠錢的!"陳遠的語氣變得有些激動。
父親的表情明顯僵了一下:"兒子,我們只是想找點事做,又不是要發財。"
"那也不能瞎折騰啊!你們的退休金不夠花嗎?"陳遠完全沒注意到父母的表情變化。
"夠花,我們的事你不用操心,好好工作吧。"父親的語氣冷了下來。
陳遠還想再說什么,父親已經起身離開了畫面,只留下母親尷尬地坐在那里。
"你爸就是閑不住,你別跟他急。"母親試圖緩和氣氛。
"媽,我是為你們好,開餐館真的很辛苦,我看過很多失敗的例子。"陳遠放緩語氣。
"我知道,我知道,你別擔心,就是個小店而已。"母親敷衍著。
那次通話不歡而散,之后很長一段時間,父母都沒有再主動聯系陳遠。
陳遠也因為自認為是為父母好,而沒有主動去聯系他們。
心里總覺得父親太固執,不聽勸,應該讓他們自己體會到開餐館的辛苦。
就這樣,親情的紐帶在不知不覺中被時間和距離慢慢磨損。
偶爾想起父母時,他會自我安慰:"等他們折騰夠了,自然會明白我是對的。"
每個月,他仍然按時給父母的賬戶轉賬,但從不過問他們的近況。
那筆錢在他看來,既是盡孝心,也是一種無聲的道歉,彌補他無法在父母身邊的愧疚。
時間如水流逝,不知不覺中,陳遠已經在悉尼生活了十年。
十年的時光匆匆而過,陳遠在悉尼的生活軌跡始終沒有太大變化。
工作,回家,偶爾社交,生活被劃分成了固定的模式。
他已經從當初的項目經理升為部門主管,手下帶著二十多人的團隊。
公司的年會上,他總是被表彰為最敬業的員工,從不缺席任何重要會議。
同事們都羨慕他的職業成就,卻不知道他私下里的生活有多么單調。
每天早出晚歸,偶爾和同事小聚,周末獨自在家看看書或者電影。
他的事業很成功,但感情生活卻一片空白,身邊沒有親近的人。
曾經有過幾段短暫的戀情,但都因為他過于投入工作而告終。
最后一任女友離開時說:"你的心里沒有愛人的位置,只有工作。"
陳遠不以為然,覺得事業才是男人最重要的追求。
他買了一套海景公寓,裝修得簡約現代,卻總是空無一人。
偶爾站在陽臺上,看著遠處的海浪,他會有一絲莫名的孤獨感。
夜深人靜的時候,他常常一個人坐在黑暗中,聽著海浪的聲音,思考自己的人生。
十年前的選擇是否正確?如果留在國內,生活會不會不一樣?
這些問題沒有答案,他只能繼續走下去,在這個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里打拼。
有時夜深人靜,他會想起遠在國內的父母,但這種思念很快就會被"他們應該過得很好"的念頭取代。
畢竟,他每個月都會按時給父母的賬戶里打錢,盡管從來沒有收到任何回復。
他猜想父母應該是放棄了開餐館的念頭,過著普通退休老人的生活。
也許是在公園下棋,或者在家看看電視,享受清閑的晚年時光。
至于他們為什么不再聯系自己,陳遠認為可能是父親的自尊心作祟,不想承認當初的決定是錯誤的。
"等他們想通了,自然會聯系我。"他常這樣想,卻從不主動撥通那個熟悉的號碼。
那是一個普通的周末,陳遠像往常一樣刷著社交媒體打發時間。
最近公司的壓力特別大,他難得在家休息,懶散地躺在沙發上。
滑動屏幕的手指突然停了下來,他的目光被一張照片吸引。
一張照片突然躍入他的眼簾,照片中一對看起來六十多歲的夫婦站在雪山下合影。
男人穿著一件看起來價值不菲的大衣,女人則戴著精致的首飾,兩人的笑容都無比燦爛。
陽光照在他們的臉上,歲月的痕跡中透著舒適和滿足。
陳遠的手指停在屏幕上,他認出了照片中的兩個人——那是他的父母。
"這不可能!"陳遠下意識地喊出聲,他放大照片,確認那確實是自己多年未見的父母。
父親的眼角多了幾道皺紋,但精神狀態比十年前更好;母親的頭發已經花白,卻顯得優雅端莊。
他們站在一片雪白的背景前,穿著明顯是高檔品牌的冬裝,看起來完全不像是一對普通的退休老人。
照片的位置顯示是在瑞士的阿爾卑斯山腳下,背景是一家豪華度假酒店。
陳遠揉揉眼睛,以為自己看錯了,但那確實是他的父母,而且背景絕對是他熟悉的阿爾卑斯山景色。
他曾經在旅游雜志上無數次看到這樣的景色,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親自去看看。
沒想到父母竟然比他先實現了這個夢想,而且看起來是以一種相當奢華的方式。
陳遠立刻點進了發布這張照片的賬號,發現這是一個旅游博主的主頁。
博主的介紹里寫著"專注高端旅行體驗分享",粉絲數量高達百萬級別。
這位博主的動態寫道:"今天有幸遇到亞洲餐飲界的傳奇夫婦,他們的故事簡直不可思議!"
陳遠愣住了,"亞洲餐飲界的傳奇夫婦"?他不敢相信這是在形容自己的父母。
他快速瀏覽博主的其他照片,發現還有更多關于父母的內容。
04
下面還有更多照片,他的父母出現在法國巴黎、意大利威尼斯、希臘圣托里尼等地的風景名勝前。
埃菲爾鐵塔下,他們舉杯暢飲香檳;威尼斯的貢多拉上,他們依偎在一起欣賞兩岸風景;圣托里尼的藍頂教堂前,他們在夕陽下拍下浪漫的剪影。
每一張照片中,他們都穿著不同的高檔服飾,看起來精神矍鑠,完全不像是一對普通的退休老人。
那些地方都是陳遠夢寐以求想去的,而父母卻已經走遍了這些地方,而且是以一種他都無法企及的方式。
有幾張照片中,父母身邊還站著一群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,看起來像是在進行某種商業活動。
他們站在豪華酒店的會議廳里,父親正在發表演講,母親則站在一旁微笑著。
照片的說明寫著:"陳氏夫婦在米蘭美食論壇上分享創業經驗,全場爆滿!"
創業經驗?陳遠完全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,父母什么時候成了創業者?
陳遠的心跳加速,他開始仔細查看每一張照片的細節。
放大看父母的裝扮,他注意到父親手腕上戴著的是百達翡麗,母親則背著愛馬仕的包。
這些都是頂級奢侈品,價值不菲,是他父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東西。
他們入住的酒店清一色是五星級,使用的相機是最新款的徠卡。
一張照片中,父母站在一艘私人游艇上,笑容燦爛,身邊是一群明顯是富豪的人。
這一切都讓陳遠感到無比陌生,他甚至懷疑這是不是自己的父母,還是只是長得相似的人。
但那熟悉的面容,即使經過歲月的雕琢,也無法讓他認錯。
陳遠突然注意到父親身后的一個標志,那是一個紅色的圓形圖案,中間是一個古樸的碗的輪廓。
這個標志在幾張不同的照片中都出現過,似乎是某種品牌或公司的logo。
他將照片放大再放大,直到那個標志占滿了整個屏幕。
那一刻,陳遠感覺自己的心臟停止了跳動,雙眼瞪得渾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