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爸,你看那邊,是不是有什么東西在漂?”小剛指著遠處的海面,瞇著眼睛仔細觀察。
老王順著兒子手指的方向望去,果然看到一個藍色的龐然大物在海浪中載沉載浮。
“看起來像是集裝箱,估計是臺風從貨船上沖下來的。”老王若有所思地說道。
誰也沒想到,這個偶然的發現,會讓他們經歷一次終生難忘的震撼。
01
臺風“海燕”終于離開了這片海域,留下的卻是滿目瘡痍。
沿海小鎮新港村的街道上到處都是被風刮斷的樹枝,路燈桿歪歪扭扭地倒在一邊,幾家商鋪的招牌也被撕得七零八落。
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,開始清理臺風留下的殘局。
老王站在自家門口,望著遠處的海港,心情格外沉重。
作為一個靠海吃海的老漁民,他最擔心的就是出海的漁船和設備。
這次臺風來得急,雖然他和兒子小剛及時將漁船開到了避風港,但誰知道那些漁網、浮標會不會被臺風卷走。
“爸,咱們趕緊去看看船怎么樣了。”小剛從屋里走出來,手里拿著一件雨衣。
二十五歲的小剛皮膚黝黑,身材結實,從小跟著父親出海,對大海的脾氣摸得一清二楚。
“嗯,走吧。”老王接過雨衣穿上,“希望損失不要太大。”
父子倆沿著被臺風刮得亂七八糟的海堤路,朝著避風港走去。
路上到處都是積水,他們小心翼翼地繞過那些倒塌的電線桿和廣告牌。
海風依然很大,夾雜著咸腥的海水味道,讓人感覺空氣都是濕漉漉的。
到了避風港,老王總算松了一口氣。
他們的漁船“新港號”安然無恙地停靠在碼頭邊,船身上雖然沾了不少海藻和垃圾,但總體來說沒有大的損傷。
“還好咱們跑得及時。”小剛拍了拍船舷,發出沉悶的聲響。
老王仔細檢查了一遍船上的設備,發現除了幾根釣竿被刮斷了,其他都還完好。
“看來老天爺還是眷顧咱們的。”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。
但是他們還需要出海去檢查那些布設在海里的漁網和浮標。
這些東西才是他們真正的生計所在,如果被臺風刮走了,那損失就大了。
“爸,現在海面還有點亂,咱們是不是再等等?”小剛看著遠處翻滾的海浪,有些擔心。
老王搖搖頭:“不能等了,越晚出去,那些網具被海流沖得越遠。”
他對這片海域太熟悉了,知道臺風過后的頭一兩天是尋找丟失物品的最佳時機。
再晚的話,那些漁網就可能被海流帶到幾十海里外,到時候想找都找不到了。
小剛點點頭,開始幫著父親準備出海的物品。
他們檢查了發動機的油料,整理了繩索和救生設備,還帶上了望遠鏡和對講機。
雖然臺風已經過去,但海面上的狀況依然復雜,他們必須格外小心。
“新港號”緩緩駛出避風港,朝著他們平時下網的海域駛去。
海面上的風浪雖然比臺風時小了很多,但依然比平時大得多。
漁船在波浪中顛簸著前進,船頭不時被浪花打濕。
老王緊握著舵盤,目光專注地盯著前方的海面。
經過近四十年的出海經驗,他對這些風浪早已習以為常。
但小剛還是感到有些不適,臉色有些發白。
“爸,你說咱們的那些網還在嗎?”他扶著船舷,努力保持平衡。
“應該還在,只是不知道被沖到哪里去了。”老王回答道。
他們的漁網都有特制的浮標標記,即使被臺風沖散,也不難辨認。
關鍵是要在海流把它們帶得太遠之前找到。
漁船在海上行駛了大約半個小時,終于到達了他們平時下網的海域。
這里的海水顏色比港口附近要深得多,呈現出一種深邃的藍綠色。
臺風過后的海面上漂浮著各種各樣的雜物:樹枝、塑料袋、泡沫塊,甚至還有一些不知道從哪里飄來的家具殘片。
老王拿起望遠鏡,開始仔細搜索海面,尋找他們丟失的漁網。
在距離海岸大約三海里的地方,老王放下了望遠鏡。
“找到兩個浮標了,看起來網還在,只是位置偏了不少。”他指著左前方的海面。
小剛順著父親手指的方向看去,果然看到兩個橙色的浮標在波浪中忽隱忽現。
這讓父子倆都松了一口氣,至少他們最重要的大網沒有丟失。
老王調轉船頭,朝著浮標的方向駛去。
就在這時,小剛突然指著右前方的海面喊道:“爸,你看那邊,是不是有什么東西在漂?”
老王順著兒子手指的方向望去,果然看到一個藍色的龐然大物在海浪中載沉載浮。
那東西看起來很大,在海面上形成了一個明顯的陰影。
“看起來像是集裝箱。”老王拿起望遠鏡仔細觀察。
透過鏡頭,他看得更清楚了:那確實是一個標準的貨運集裝箱,藍色的外殼上還能看到白色的編號字母。
集裝箱半沉在水中,只有上半部分露在海面上,隨著波浪緩緩移動。
“估計是臺風從貨船上沖下來的。”老王若有所思地說道。
在這一帶海域,經常有大型貨輪經過,臺風這么大的風浪,把甲板上的集裝箱卷到海里并不奇怪。
小剛也拿過望遠鏡看了看:“爸,這集裝箱看起來挺完整的,要不咱們過去看看?”
老王猶豫了一下。
按照海上的規矩,漂浮在海上的貨物屬于海難救助物品,發現者有權獲得一定的酬勞。
但是處理這種大件物品也很麻煩,需要聯系海事部門和貨主,程序很復雜。
“咱們先把自己的網具收回來,然后再過去看看。”老王最終決定道。
他們首先駕船到浮標附近,開始收網作業。
幸運的是,他們的漁網雖然被沖得有些散亂,但基本完整,沒有太大的損失。
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,他們把所有的網具都收回到了船上。
“還好還好,就損失了幾個小浮標。”小剛擦著額頭上的汗水,臉上露出了輕松的笑容。
老王也很滿意這個結果,這意味著他們不用承受太大的經濟損失。
收完網具,父子倆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那個漂浮的集裝箱。
“爸,咱們過去看看吧,說不定能找到貨主,還能拿點酬金。”小剛建議道。
老王點點頭,駕船朝著集裝箱的方向駛去。
隨著距離的拉近,他們看得越來越清楚。
這是一個標準的20英尺集裝箱,藍色的外殼上印著“COSCO”的字樣,還有一串編號。
集裝箱的門朝下沉在水中,只有頂部和一側露在水面上。
從外觀來看,這個集裝箱的損壞程度并不嚴重,只是在一角有些凹陷,可能是被臺風刮到什么東西上撞的。
“看起來挺新的,應該價值不菲。”老王觀察著集裝箱的外觀。
小剛也在仔細看著:“爸,這集裝箱里會裝什么呢?”
“誰知道呢,可能是衣服,可能是電器,也可能是食品。”老王說道,“不過不管裝什么,都值不少錢。”
他們繞著集裝箱轉了一圈,發現它雖然在水中,但浮力還不錯,應該內部沒有大量進水。
這說明集裝箱的密封性還比較好,里面的貨物可能保存得不錯。
“爸,咱們要不要試著把它拖回去?”小剛提議道。
老王皺著眉頭考慮起來。
拖動這么大的集裝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他們的漁船雖然馬力不小,但畢竟不是專業的拖船。
而且海面上的風浪還比較大,拖拽過程可能會有危險。
但是另一方面,如果能把集裝箱拖回岸上,聯系到貨主,確實能獲得一筆可觀的酬金。
“試試吧,反正咱們有絞盤和粗繩索。”老王最終下定了決心。
他們的漁船上裝有電動絞盤,平時用來起網,拖拽集裝箱應該也沒問題。
小剛立刻開始準備繩索和設備。
他們有一根直徑兩厘米的尼龍繩,長度足夠,強度也夠用。
“小剛,你把繩子系在集裝箱的吊裝孔上,我來操作絞盤。”老王指揮著。
集裝箱的四角都有專門的吊裝孔,設計用來起重裝卸,用來拖拽正合適。
小剛脫掉上衣,準備下水去系繩子。
“小心點,海水還有點冷。”老王提醒道。
雖然已經是夏天,但臺風過后的海水溫度還是比較低,而且波浪也不小。
小剛點點頭,抓著繩子的一端,小心翼翼地滑入水中。
海水確實很冷,讓他忍不住打了個哆嗦。
他游到集裝箱邊上,找到了露在水面上的吊裝孔,費了一番功夫才把繩子穿過去系好。
“好了,爸!”小剛游回船邊,老王趕緊把他拉上來。
小剛渾身濕透,嘴唇都有些發紫。
老王遞給他一條毛巾:“趕緊擦干,別著涼了。”
準備工作完成后,老王啟動了絞盤,開始收緊繩索。
繩子繃得筆直,漁船的發動機也開始發力。
然而,集裝箱比他們想象的要重得多。
02
老王加大了發動機的馬力,船尾的螺旋槳激起了白色的浪花。
繩索繃得像琴弦一樣緊,發出輕微的嗡鳴聲。
但是集裝箱依然在水中紋絲不動,只是繩子變得更緊了。
“這玩意兒怎么這么重?”小剛穿好衣服,看著依然漂浮在原地的集裝箱。
老王皺著眉頭:“可能是里面裝的貨物比較重,或者進了不少水。”
他調整了一下拖拽的角度,嘗試讓集裝箱露出水面的部分更多一些。
這樣可以減少水的阻力,讓拖拽變得容易一些。
經過幾次嘗試,集裝箱終于開始緩慢移動。
但是速度非常慢,幾乎像蝸牛一樣。
“爸,照這個速度,咱們得拖到天黑。”小剛有些擔心。
老王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。
海上的天氣變化很快,如果拖拽時間太長,可能會遇到新的麻煩。
“再試試,實在不行咱們就放棄。”老王說道。
他重新調整了發動機的轉速,讓漁船以最大功率前進。
同時,他還利用海浪的節奏,在波浪的推動下加速拖拽。
這個方法確實有效,集裝箱的移動速度明顯加快了。
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問題:繩索的張力變得非常大。
“小剛,你盯著那根繩子,如果有異常立刻告訴我。”老王緊張地說道。
尼龍繩雖然很結實,但在這么大的張力下,也有斷裂的可能。
如果繩子突然斷了,巨大的反彈力可能會傷到人。
小剛緊緊盯著繩索,手里拿著一把刀,隨時準備在危險時刻割斷繩子。
就在這時,一個大浪打過來,漁船猛烈地顛簸了一下。
繩索的張力瞬間增大,發出了令人擔心的聲響。
“爸,繩子有點不對勁!”小剛大聲喊道。
老王立刻減小了發動機的功率,緩解繩索的壓力。
他們不得不停下來,重新評估情況。
“這樣下去不是辦法,繩子遲早會斷。”老王擦著額頭上的汗水。
雖然是在海上,但是高強度的操作讓他出了一身汗。
小剛觀察著集裝箱的情況,突然有了一個想法。
“爸,咱們能不能利用潮汐?現在是漲潮,等會兒潮水退的時候,集裝箱會變輕一些。”
老王眼睛一亮:“對啊,我怎么沒想到。”
漲潮時,集裝箱下沉得更深,水的阻力更大。
等到退潮時,集裝箱會浮得更高,拖拽起來就容易多了。
“那咱們等等,先休息一下。”老王關掉了發動機。
父子倆利用這個間隙,吃了點帶來的干糧,喝了點水。
海風依然很大,但是比剛才小了一些。
遠處的海面上,偶爾能看到其他漁船的影子,大家都在臺風后出海檢查損失。
“小剛,你說這集裝箱里會裝什么值錢的東西?”老王一邊吃著面包,一邊猜測著。
“不知道,可能是電子產品,也可能是服裝。”小剛回答道,“如果是高檔貨,咱們的酬金可就不少了。”
按照海事法規,救助海上遇險貨物的酬金一般是貨物價值的10%到30%。
如果集裝箱里的貨物價值幾十萬,他們就能得到好幾萬的酬金。
對于一個普通漁民家庭來說,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。
大約過了一個小時,潮水開始退落。
集裝箱果然浮得更高了,露出水面的部分明顯增加。
“好,現在試試。”老王重新啟動發動機。
這一次,集裝箱的移動要順利得多。
雖然速度依然不快,但比之前穩定了許多。
繩索的張力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,不再發出那種令人擔心的聲響。
“成功了!”小剛興奮地喊道。
老王也露出了笑容,他們終于找到了正確的方法。
接下來就是漫長的拖拽過程了。
從發現集裝箱的位置到新港村的海灘,大約有三海里的距離。
按照現在的速度,至少需要三到四個小時。
但是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,既然開始了,就必須堅持到底。
海面上的風浪漸漸平靜了一些,這讓拖拽工作變得相對容易。
老王控制著漁船的方向,盡量選擇水流平緩的路線。
小剛則負責觀察集裝箱的狀況,確保繩索沒有問題。
就在拖拽進行到一半的時候,意外發生了。
一個較大的波浪打過來,漁船劇烈地顛簸了一下。
小剛沒有抓穩船舷,身體一個趔趄,差點摔倒。
就在這時,他腳下一滑,整個人朝著船舷外傾斜過去。
更要命的是,他的腳被繩圈絆住了,如果掉下去,可能會被拖拽的繩索拉到水底。
“小剛!”老王看到這一幕,心臟幾乎停止了跳動。
他立刻松開舵盤,沖過去抓住了兒子的胳膊。
與此同時,他踢開了絆住小剛腳踝的繩圈。
“呼——”小剛被拉回到安全的位置,長長地出了一口氣。
剛才那一瞬間,他真的以為自己要掉到海里了。
“沒事吧?”老王緊張地問道。
“沒事,就是嚇了一跳。”小剛拍拍胸口,心臟還在劇烈跳動。
這個小插曲讓父子倆都意識到了拖拽作業的危險性。
在海上,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。
“以后一定要小心,特別是在繩索周圍。”老王嚴肅地說道。
小剛點點頭,重新檢查了一遍自己的裝備和位置。
經過這個小意外,他們的配合變得更加默契。
老王專心控制船只,小剛則負責監控繩索和集裝箱的狀況。
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,海岸線在他們的視野中逐漸清晰起來。
新港村的房屋和樹木已經能夠看得很清楚了。
“爸,快到了!”小剛指著前方的海灘。
老王也看到了,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。
經過將近四個小時的努力,他們終于要把這個龐然大物拖到岸上了。
但是最后的一段路程也是最困難的。
海灘附近的水比較淺,集裝箱很容易擱淺。
他們必須非常小心,避免集裝箱卡在沙灘上動彈不得。
“小剛,去船頭看著水深,隨時告訴我情況。”老王指揮道。
小剛立刻跑到船頭,用長篙測量水深。
“三米...兩米五...兩米...”他不斷報告著數據。
當水深只有一米五的時候,集裝箱的底部已經開始觸碰海底的沙石。
“爸,不能再往前了!”小剛急忙喊道。
老王立刻停止前進,然后慢慢后退到深一點的地方。
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把集裝箱從水里拖到沙灘上。
僅憑他們的漁船是做不到的,需要借助潮汐的力量。
“咱們等下一個漲潮,到時候水位高一些,再把集裝箱推上岸。”老王決定道。
這意味著他們還要等待幾個小時。
但是沒有辦法,這是最安全也是最可行的方法。
他們把漁船固定在一個安全的位置,然后輪流休息。
夕陽西下,海面被染成了金黃色。
遠處的集裝箱在夕陽的照射下,顯得格外醒目。
幾個小時后,潮水再次上漲。
集裝箱重新浮了起來,老王抓住機會,用盡全力把它推向海灘。
在海浪的幫助下,集裝箱終于被推上了沙灘,穩穩地躺在了岸邊。
“成功了!”小剛高興地跳了起來。
老王也長長地松了一口氣,他們終于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。
03
集裝箱被拖上海灘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新港村。
村民們三三兩兩地聚集過來,圍著這個藍色的龐然大物指指點點。
“老王,這是從哪里撈來的?”村委會主任老李首先趕到了現場。
“臺風過后在海上發現的,估計是從貨船上掉下來的。”老王擦著額頭上的汗水回答道。
雖然天色已晚,但是圍觀的人越來越多。
大家都對這個神秘的集裝箱充滿了好奇。
“里面會裝什么呢?”年輕的漁民阿強好奇地問道。
“不知道,可能是電器,也可能是衣服。”老王搖搖頭。
集裝箱靜靜地躺在沙灘上,在夜色中顯得更加神秘。
月光灑在藍色的外殼上,那串白色的編號在黑暗中若隱若現。
“老王,你打算怎么處理?”村醫老張問道。
“按規矩應該先報告海事部門,然后聯系貨主。”老王回答道。
但是他心里也很好奇這個集裝箱里到底裝的是什么。
畢竟他們花了這么大的力氣才把它拖上岸,總想知道自己救助的是什么貨物。
“要不先打開看看?萬一里面有什么危險物品呢?”阿強提議道。
這個建議得到了不少人的贊同。
畢竟臺風過后,集裝箱在海里漂了這么久,誰知道里面的情況怎么樣。
如果有危險物品,比如化學品什么的,確實需要先了解情況。
“那就先看看吧,反正箱子沒有損壞,不會影響貨物的價值。”老王最終決定道。
他回家取來了撬棍、手電筒和電鋸。
集裝箱的門有專門的鎖定裝置,雖然結實,但對于有經驗的人來說并不難打開。
小剛也從家里拿來了手套和繩索,準備協助父親。
村民們自覺地圍成一個圓圈,給老王留出操作的空間。
大家都屏住呼吸,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揭曉時刻。
“老王,小心點,萬一里面有什么不好的東西。”老李提醒道。
老王點點頭,他也考慮過這個問題。
不過從集裝箱的外觀來看,應該不是裝危險品的專用箱。
而且運輸危險品的集裝箱通常都有特殊的標識,這個箱子上沒有。
月亮已經升得很高了,皎潔的月光把海灘照得一片銀白。
遠處傳來海浪拍擊岸邊的聲音,在夜晚顯得格外清晰。
老王檢查了一下集裝箱的門鎖,發現雖然在海水中浸泡了一段時間,但鎖定機構還算完好。
他用撬棍插入門縫,準備撬開第一道鎖。
“大家都退后一些,我先撬開門鎖。”老王對圍觀的村民說道。
雖然他判斷里面應該沒有危險,但還是要小心為上。
村民們自覺地后退了幾步,但眼睛還是緊緊盯著集裝箱。
老王深吸一口氣,用力扳動撬棍。
“咔嚓”一聲,第一道門鎖被撬開了。
接下來是第二道鎖,這個比較容易,很快也被打開了。
現在只剩下門把手的機械鎖了。
這種鎖比較復雜,老王嘗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。
“要不用電鋸把鎖頭鋸掉?”小剛建議道。
老王搖搖頭:“盡量不要破壞鎖頭,萬一貨主要追究責任就麻煩了。”
他重新研究了一下鎖的結構,發現這是一種比較新式的電子鎖。
可能是因為在海水中浸泡的緣故,電子系統已經失效了。
但是這種鎖通常都有機械應急開啟裝置。
老王仔細摸索著,終于在鎖體的底部找到了一個小孔。
他用細鐵絲插進去,輕輕一轉,鎖頭就彈開了。
“好了!”老王松了一口氣。
現在集裝箱的門已經完全解鎖,只要推開門就能看到里面的內容了。
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,老王卻猶豫了。
一旦打開這扇門,他們就會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。
如果是普通貨物還好,如果是什么特殊的東西,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。
“爸,快開門啊,大家都等著呢。”小剛催促道。
圍觀的村民們也都翹首以盼,想要知道這個神秘集裝箱的秘密。
老王看了看周圍期待的面孔,最終還是決定打開門。
畢竟他們已經花了這么大的力氣把集裝箱拖上岸,總不能就這樣放棄。
他走到集裝箱門前,雙手抓住門把手。
“我要開門了,大家都準備好。”老王提醒道。
村民們都緊張地盯著集裝箱門,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。
老王用力推動門把手,厚重的金屬門緩緩向外打開。
首先傳出來的是一股奇特的香味,像是化學品,又像是某種食品或飲料的味道。
老王和小剛互相看了一眼,這個味道讓他們感到既陌生又好奇。
門繼續緩緩打開,里面漆黑一片,什么都看不清楚。
老王拿起手電筒,向集裝箱內部照去。
燈光穿透黑暗,照亮了集裝箱的內部。
04
手電筒的光束在集裝箱內部掃過,照亮了里面的景象。
老王和小剛同時向里面望去,準備看清楚這個神秘集裝箱的真正內容。
就在這一瞬間,兩人都愣住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