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聲明: 本文基于歷史傳說改編,采用小說化筆法呈現,部分對話和細節為藝術加工。
"大膽刁民!竟敢在本官面前胡攪蠻纏!"
"老爺息怒,這乞丐實在可惡,小的這就將他拖走!"
"慢著!本官今日心情不好,正好拿這賤民開刀!來人,重打二十大板!"
"饒命啊,小的再也不敢了!"
縣衙門前,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被按在長凳上,板子高高舉起。
圍觀百姓議論紛紛,卻無人敢為這可憐人求情。
板子落下的瞬間,乞丐緊咬牙關,眼中閃過一絲令人心悸的寒光。
01
洪武十二年秋,應天府皇宮內,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,面色陰沉如水。
"啟奏陛下,各地秋收情況良好,百姓安居樂業,國泰民安。"戶部尚書躬身奏報。
"陛下,臣巡視江南各府,官員清廉,吏治清明,百姓對朝廷感恩戴德。"御史臺的官員也上前附和。
朱元璋聽著這些奏報,臉上沒有絲毫喜色。他輕敲著龍椅扶手,目光銳利地掃過殿下群臣。
"都說得很好。"朱元璋緩緩開口,"可朕收到的密報卻截然不同。"
群臣頓時噤聲,大氣不敢出。
"有密探匯報,江南某縣百姓餓殍遍野,縣太爺卻修建豪宅,納妾享樂。還有地方官員虛報糧食產量,中飽私囊。"朱元璋的聲音越來越冷,"你們告訴朕,這是怎么回事?"
戶部尚書額頭冒汗:"陛下,或許是個別現象,下官立即派人徹查。"
"個別現象?"朱元璋猛地拍案而起,"朕開國以來,最恨的就是貪官污吏!你們這些人,天天在朕面前說太平盛世,可真相到底如何?"
殿內鴉雀無聲,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皇帝的怒火。
朱元璋在殿內來回踱步,腦中思緒翻涌。他出身貧苦,深知民間疾苦。當年起兵反元,就是因為看不慣貪官污吏壓迫百姓。如今坐上皇位,決不能讓這種事情重演。
"傳朕旨意,朕要親自下去看看。"朱元璋突然下令。
"陛下萬金之軀,不可輕涉險地!"群臣紛紛勸阻。
"朕意已決!"朱元璋揮手制止,"朕要微服私訪,親眼看看這天下到底是什么模樣!"
當天夜里,朱元璋召來心腹太監李安和錦衣衛指揮使蔣瓛。
"李安,你去準備一套乞丐的衣服,越破越好。"
"陛下,您這是..."李安驚訝地問。
"朕要扮成乞丐,親自到民間去看看。"朱元璋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,"只有這樣,才能看到最真實的情況。"
蔣瓛擔憂地說:"陛下,此舉太過危險。萬一被人認出..."
"正因為危險,才更能看清人心。"朱元璋冷聲道,"朕不相信那些奏報,要親眼看看朕的百姓過得如何,朕的官員又是什么德行!"
李安連夜準備了一套破舊不堪的乞丐服裝,還找來專門的化妝師給朱元璋改頭換面。幾個時辰后,一個面容黝黑、衣衫襤褸的中年乞丐出現在鏡子前。
朱元璋看著鏡中的自己,滿意地點點頭:"很好,連朕自己都認不出來了。"
蔣瓛安排了十幾名精干的錦衣衛化裝成各種身份,分散在朱元璋周圍暗中保護。
"記住,無論發生什么,沒有朕的命令,誰都不準暴露身份。"朱元璋嚴肅地叮囑,"朕要看看這些官員的真面目!"
經過深思熟慮,朱元璋選定了江南的一個小縣城——清河縣。這里的縣太爺劉德華,據密報貪污受賄,橫征暴斂,民怨沸騰。正是測試的絕佳目標。
出發前,朱元璋又仔細研究了清河縣的情況。這個縣本該是富庶之地,土地肥沃,水源充足,可百姓卻普遍貧苦。縣太爺劉德華是三年前由京城調任,據說有不少后臺,行事頗為囂張。
"朕倒要看看,這個劉德華到底是什么貨色!"朱元璋握緊拳頭,眼中滿含怒火。
三日后的清晨,"乞丐"朱元璋踏進了清河縣的城門。
02
清河縣城門口,幾個衣衫襤褸的流民蜷縮在墻角,有氣無力地向過往行人伸著手。朱元璋走近一看,發現其中一個竟是個十來歲的孩子,瘦得皮包骨頭,眼神呆滯。
"小兄弟,怎么淪落至此?"朱元璋蹲下身子,輕聲詢問。
孩子抬起頭,眼中閃過一絲警惕,隨即又低下頭去:"俺家地被征去修縣太爺的花園了,爹娘都餓死了,俺只能出來討飯。"
朱元璋心頭一震,壓抑著怒火繼續問:"縣太爺征地有給銀子嗎?"
"銀子?"孩子苦笑,"說是為了修官道,一文錢都沒給。后來才知道是修他家的后花園。"
朱元璋默默記在心中,從懷里掏出幾文錢遞給孩子:"去買個餅子吃吧。"
孩子眼中瞬間有了光芒,連連磕頭:"謝謝好心的大叔!"
朱元璋繼續在城中游走,越看心越寒。街道上到處是破敗的景象,百姓衣不蔽體,面有菜色。可縣衙周圍卻熱鬧非凡,各種商鋪林立,酒樓茶肆生意興隆。
他來到一家茶樓門口,聽見里面傳來議論聲。
"聽說縣太爺又納了個新妾,花了三百兩銀子的身價錢。"
"噓!小聲點,被聽見了要殺頭的。"
"怕什么,反正都是用咱們的血汗錢。今年的稅收又漲了,我家都快活不下去了。"
"聽說朝廷根本沒有增稅,都是縣太爺自己定的規矩。"
朱元璋聽得火冒三丈,這個劉德華簡直無法無天!
正在這時,街頭傳來一陣喧嘩聲。
"縣太爺出行,閑雜人等回避!"
只見一隊衙役開道,后面跟著一頂大轎,轎子用黃緞裝飾,四個轎夫抬著,威風凜凜。轎子旁邊還有十幾個護衛跟隨,場面十分奢華。
朱元璋故意不避讓,繼續在街邊"乞討"。轎子停在茶樓門前,一個四十來歲的胖子從轎中走出,正是縣太爺劉德華。
劉德華身穿紫色官袍,腰間佩玉,頭戴金冠,一副暴發戶的模樣。他掃視了一眼街道,目光落在朱元璋身上,頓時皺起眉頭。
"哪來的臭要飯的!滾開!別臟了本官的眼!"劉德華厭惡地揮手。
朱元璋沒有離開,而是顫巍巍地走上前:"老爺行行好,給口飯吃吧,小的三天沒吃東西了。"
"大膽!"劉德華勃然大怒,"本官是你能隨便接近的?還不快滾!"
"老爺慈悲,就給一文錢吧,小的快餓死了。"朱元璋繼續"糾纏",他要看看這個劉德華到底有多狠心。
劉德華徹底惱怒了:"來人!把這個不知死活的賤民給本官抓起來!竟敢冒犯本官威嚴!"
幾個衙役立即上前,七手八腳地抓住朱元璋。
"老爺饒命!小的再也不敢了!"朱元璋裝出害怕的樣子。
"饒命?"劉德華冷笑,"本官今天就讓你知道什么叫規矩!帶回縣衙,本官要親自審問!"
圍觀的百姓都替朱元璋捏一把汗,卻沒人敢出聲求情。在劉德華的淫威下,整個清河縣的百姓都噤若寒蟬。
朱元璋被押著走向縣衙,心中的怒火已經達到了極點。這個劉德華的嘴臉,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!
路上,他聽到百姓們的竊竊私語:
"又有人要倒霉了。"
"縣太爺最愛拿老百姓開刀,顯示自己的威風。"
"上個月有個賣菜的老漢,不小心碰了縣太爺的轎子,被活活打死了。"
"唉,這世道什么時候是個頭啊。"
朱元璋暗暗記下這些話,決心要讓劉德華付出代價。
縣衙大門威嚴肅穆,門口站著兩個石獅子,顯得森嚴可怖。朱元璋被押進大堂,劉德華已經換上了公服,端坐在太師椅上,一副審案的架勢。
"堂下何人?為何冒犯本官?"劉德華聲音洪亮,頗有威嚴。
"小的是外地來的乞丐,因為饑餓難忍,才斗膽向老爺求討,絕無冒犯之意。"朱元璋低頭回答。
"求討?"劉德華冷笑,"本官看你是有心挑釁!在本官面前糾纏不休,這是什么罪名?"
朱元璋心中冷笑,這個劉德華果然是個欺壓百姓的惡霸。他決定繼續隱瞞身份,看看這個縣太爺還能做出什么惡事。
"老爺明鑒,小的真的只是求討,沒有別的意思。"
"胡說!"劉德華一拍驚堂木,"本官明明看見你故意糾纏,不服管教!這是擾亂治安的大罪!"
大堂內的衙役們個個面無表情,顯然對這種顛倒黑白的事情早已司空見慣。
"師爺,你說這種罪名該如何處置?"劉德華轉頭問身邊的幕僚。
師爺是個瘦小的老頭,戴著眼鏡,一副奸詐的模樣:"回大人,擾亂治安,冒犯官威,按律當打二十大板,以儆效尤。"
"很好!"劉德華滿意地點頭,"來人,將這賤民拖出去,重打二十大板!"
朱元璋被衙役拖到大堂外的院子里,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。有人搖頭嘆息,有人竊竊私語,但沒人敢為他求情。
"跪下!"衙役喝道。
朱元璋被按在長凳上,心中權衡著是否要暴露身份。但想到要徹底看清劉德華的真面目,他決定繼續忍耐。
劉德華站在臺階上,居高臨下地看著朱元璋,眼中滿含得意:"讓你知道本官的厲害!給本官狠狠地打!"
衙役舉起板子,朱元璋緊咬牙關,準備承受這屈辱的刑罰。他要記住今天的一切,要讓劉德華百倍償還!
03
"啪!"第一板子重重落下,朱元璋悶哼一聲,后背傳來火辣辣的疼痛。
劉德華看得興起,大聲叫好:"打得好!就要這樣給這些刁民一點顏色看看!"
圍觀的百姓有的不忍直視,有的卻顯得麻木。在劉德華的統治下,這樣的場面他們見得太多了。
"繼續打!"劉德華揮手示意。
第二板子、第三板子...朱元璋咬緊牙關,一聲不吭。他的后背已經血肉模糊,鮮血滲透了破舊的衣裳,但他的眼神卻越來越銳利。
"這賤民倒是硬氣!"劉德華冷笑,"既然如此,就多打幾板子,讓他長長記性!"
正在這時,人群中突然傳來一個女人的哭喊聲:"求求老爺開恩,這人是我相公,他只是餓糊涂了,求老爺饒了他吧!"
一個衣衫破爛的婦人擠出人群,跪在劉德華面前磕頭。朱元璋定睛一看,原來是城門口見過的那個孩子的娘親,她顯然是認錯了人,把他當成了自己的丈夫。
劉德華看了看婦人,眼中閃過一絲邪光:"你是他娘子?"
"是的,老爺,求您發發慈悲,饒了他吧。"婦人哭著求饒。
"饒了他?"劉德華淫笑起來,"也不是不可以,不過你得陪本官喝杯酒。"
周圍的百姓聽了這話,都知道劉德華什么意思,紛紛低下頭去。
婦人臉色煞白,但看著"丈夫"被打得血肉模糊,只能點頭答應:"只要老爺饒了他,民婦愿意。"
朱元璋聽了這話,心中的怒火如火山爆發。這個劉德華不僅貪污受賄,還要玷污良家婦女!簡直是禽獸不如!
"很好,識時務者為俊杰。"劉德華得意洋洋,"來人,先把這賤民關起來,等本官高興了再發落。"
朱元璋被拖向牢房,婦人則被衙役帶向后堂。看著婦人絕望的背影,朱元璋心如刀割。
牢房陰暗潮濕,朱元璋被扔在稻草堆上。他的后背火辣辣地疼,但心中的憤怒比肉體的痛苦更加強烈。
"這個劉德華,死有余辜!"朱元璋咬牙切齒。
就在這時,牢房外傳來腳步聲。一個年輕的獄卒走了進來,手里端著一碗水。
"喝點水吧。"獄卒低聲說道。
朱元璋抬頭看去,發現這個獄卒眼中有著不同尋常的清澈:"你為什么幫我?"
獄卒四下看看,確認沒人,才低聲說:"我看不慣縣太爺的作為,但人微言輕,只能做這點小事。"
"縣太爺平時就是這樣?"朱元璋試探著問。
"何止這樣!"獄卒憤憤不平,"他上任三年來,橫征暴斂,無惡不作。光是被他害死的無辜百姓就有幾十個。朝廷的稅收本來不重,可他巧立名目,各種攤派,把百姓壓榨得苦不堪言。"
朱元璋心中震驚,沒想到劉德華的惡行如此嚴重。
"他還有什么惡事?"朱元璋繼續打聽。
獄卒左右看看,壓低聲音:"縣太爺征收了幾千畝良田,說是修官道,實際上全部用來修建他的私人花園和別院。還有那些稅收,大部分都進了他的私人腰包。"
"朝廷不知道嗎?"
"他上面有人,每次有朝廷的人來檢查,都是提前得到消息,做足了表面文章。而且他送禮送得厲害,上下打點得很到位。"
朱元璋越聽越憤怒,這個劉德華簡直是個禍害!
"那個婦人...她會怎樣?"朱元璋擔憂地問。
獄卒搖搖頭:"縣太爺玩膩了就會扔掉,到時候那婦人也活不成了。這樣的事情以前發生過好幾次。"
朱元璋緊握雙拳,恨不得立即沖出去殺了劉德華。但他強壓怒火,繼續隱忍。他要等待合適的時機,要讓劉德華死得其所!
夜深了,朱元璋在牢房里輾轉反側。他想起了當年的苦難歲月,想起了那些被貪官污吏迫害的無辜百姓。今天的經歷讓他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:絕不能讓這樣的敗類繼續禍害百姓!
第二天一早,劉德華派人把朱元璋從牢房里提了出來。
"賤民,跪下!"衙役喝道。
朱元璋被押到大堂,劉德華正端坐在太師椅上,臉色紅潤,顯然昨夜過得很滋潤。
"你這賤民,昨夜在牢房里可曾想清楚了?"劉德華得意地問。
"想清楚什么?"朱元璋明知故問。
"想清楚本官的厲害!"劉德華冷笑,"像你這樣的刁民,本官見得多了。不給點苦頭吃,永遠不知道天高地厚!"
朱元璋心中冷笑,這個劉德華還真把自己當成皇帝了。
"今天本官心情好,再給你一次機會。"劉德華居高臨下地說,"只要你當眾承認錯誤,保證以后見到本官繞道而行,本官就饒你一命。"
"如果我不答應呢?"朱元璋故意問道。
"不答應?"劉德華眼中閃過殺機,"那就繼續打,直到打死為止!"
圍觀的百姓都為朱元璋捏一把汗,紛紛用眼神示意他趕緊認錯。可朱元璋卻昂起頭,直視著劉德華。
"我憑什么向你認錯?不過是討口飯吃,有什么錯?"
"放肆!"劉德華勃然大怒,"竟敢頂撞本官!來人,重打五十大板!"
"五十大板會打死人的!"有百姓忍不住驚呼。
"打死又如何?"劉德華獰笑,"死了就扔到亂葬崗喂狗!本官殺一個要飯的,誰敢說什么?"
朱元璋被重新按在長凳上,心中的殺機已經達到了極點。這個劉德華如此草菅人命,今天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活著看到明天!
"給我狠狠地打!"劉德華揮手下令。
04
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,人群中突然傳來一聲斷喝:"住手!"
一個身穿便服的中年男子快步上前,手中亮出一塊金光閃閃的令牌。
在場的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,那是一塊龍紋令牌!
"大膽!竟敢對當今皇上動手!"
這話如晴天霹靂,瞬間炸響在所有人的耳邊。
全場鴉雀無聲,所有人目瞪口呆地看著那個還在流血的"乞丐"。
劉德華臉色瞬間變得煞白,雙腿一軟,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。
"你...你胡說什么?什么皇上?這明明是個要飯的!"劉德華聲音顫抖著說道。
中年男子正是錦衣衛指揮使蔣瓛,他冷冷地看著劉德華:"睜大你的狗眼看清楚,這位就是當今圣上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