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1年7月9日凌晨,北京南苑機場。
一架涂著巴基斯坦航空標識的波音707客機緩緩滑向停機坪。
舷窗內,亨利·基辛格緊握著那本印有「巴基斯坦心臟病專家」字樣的假護照。
他的手心出汗了。
「基辛格博士,我們不怕美國人,但也不著急?!?/p>
周恩來站在機場貴賓室里,對著墻上的毛澤東語錄念了一遍。
他轉身看向窗外那架剛剛降落的飛機,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。
此時,華盛頓白宮。
霍爾德曼拿起紅色電話,聲音緊張:「總統先生,蘇聯艦隊在地中海集結速度超出預期!」
尼克松放下手中的晨報,皺起眉頭:「他們知道什么了?」
這一切都要從兩年前說起。
1969年1月20日,理查德·尼克松宣誓就任美國第37任總統。
就在這一天,他的國家安全顧問亨利·基辛格遞給他一份絕密報告。
報告的標題只有四個字:聯中抗蘇。
「總統先生,蘇聯的核彈頭數量已經超過我們?!?/p>
基辛格推了推眼鏡,「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平衡點?!?/p>
「中國?」
尼克松翻看著報告,「他們連聯合國都進不去?!?/p>
「正因為如此,他們更需要我們。」
基辛格在辦公室里踱步,「珍寶島沖突后,毛澤東已經意識到蘇聯才是真正的威脅。」
1969年3月2日,中蘇邊境珍寶島。
槍聲響起的那一刻,毛澤東在中南海游泳池里停下了動作。
警衛員跑過來匯報:「主席,蘇聯開火了!」
毛澤東爬上岸,裹著浴巾說:「蘇聯佬終于露出獠牙了。」
他轉向身邊的周恩來:「總理,看來我們要重新考慮美國人了。」
周恩來點點頭:「主席,中蘇矛盾大于中美矛盾。」
就在同一天,克里姆林宮。
勃列日涅夫拍桌子:「中國人膽敢挑釁我們!」
他指著地圖上的中國:「準備核打擊預案!」
消息傳到華盛頓,基辛格立即意識到機會來了。
他拿起筆,在備忘錄上寫下:「波羅行動」。
這個代號取自馬可·波羅,意思是要像這位意大利探險家一樣,打開通往東方的秘密通道。
基辛格的計劃很簡單:假扮巴基斯坦心臟病專家,秘密飛往北京。
「護照已經準備好了?!?/p>
基辛格的助手溫斯頓·洛德遞過來一本巴基斯坦外交護照。
護照上的照片是基辛格,但名字是「卡里姆·汗醫生」。
「如果蘇聯人發現了怎么辦?」
洛德問道。
「那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?!?/p>
基辛格平靜地說。
與此同時,北京釣魚臺國賓館。
周恩來正在審閱一份13人的接待名單。
「熊向暉,你負責翻譯。」
周恩來指著名單上的第一個名字,「喬冠華,你負責談判記錄?!?/p>
「總理,美國人可信嗎?」
喬冠華問道。
「不可信,但可以利用?!?/p>
周恩來合上文件夾,「主席說了,摸摸美國人的底牌。」
1970年12月,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美國記者埃德加·斯諾。
斯諾問:「主席,您對尼克松訪華有什么看法?」
毛澤東笑了:「尼克松想來,我們不拒絕?!?/p>
他停頓了一下,「但他得先派人來談談?!?/p>
這句話通過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·汗傳到了華盛頓。
尼克松看完電報,立即召見基辛格:「亨利,準備出發?!?/p>
01
1971年7月9日上午10點,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號樓。
基辛格走進會議室,看到墻上掛著毛澤東的巨幅畫像。
畫像下方,周恩來已經等候多時。
「歡迎基辛格博士來到中國?!?/p>
周恩來起身握手,「希望您的心臟病治療順利?!?/p>
基辛格愣了一下,隨即明白過來:「謝謝總理關心,病情穩定。」
兩人相視而笑。
這個小小的玩笑,打破了22年來中美關系的堅冰。
「基辛格博士,請坐?!?/p>
周恩來指著會議桌對面的椅子,「我們有很多話要談?!?/p>
基辛格坐下,環顧四周。
會議室里除了他們兩人,還有喬冠華、熊向暉等中方人員。
美方只有他和助手洛德。
「總理先生,我代表尼克松總統向您表達善意?!?/p>
基辛格開門見山,「我們希望改善中美關系。」
「改善關系?」
周恩來的語氣突然變冷,「你們在臺灣海峽有第七艦隊,在朝鮮半島有駐軍,在越南有幾十萬士兵?!?/p>
「這些都是歷史遺留問題。」
基辛格試圖解釋。
「歷史遺留問題?」
周恩來打斷他,「臺灣問題沒得談!那是中國的內政。」
會議室里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。
基辛格意識到,中國人比他想象的要強硬得多。
「總理先生,我們可以討論其他問題?!?/p>
基辛格換了個話題,「比如蘇聯威脅。」
「蘇聯威脅?」
周恩來笑了,「基辛格博士,您是想讓我們做你們的馬前卒嗎?」
基辛格被問得啞口無言。
他低頭看著自己的筆記本,上面寫著:「中國需要我們的保護」。
現在看來,這個預判完全錯誤。
「基辛格博士,您要不要參觀一下故宮?」
周恩來突然提議,「了解一下中國的歷史。」
下午3點,紫禁城午門。
基辛格跟著周恩來走進這座有著600年歷史的皇宮。
「這里曾經是世界的中心。」
周恩來指著太和殿,「15世紀時,鄭和的船隊到達過非洲?!?/p>
基辛格明白了,這是在暗示中國的歷史縱深和文明底蘊。
「總理先生,歷史確實值得尊重。」
基辛格說,「但我們更關心現在和未來。」
「現在和未來?」
周恩來在御花園里停下腳步,「基辛格博士,中國等了22年,不在乎再等22年。」
這句話如同當頭棒喝。
基辛格意識到,中國人有足夠的耐心和戰略定力。
他們不會因為蘇聯威脅就匆忙投靠美國。
晚上8點,釣魚臺國賓館餐廳。
基辛格和周恩來共進晚餐。
「總理先生,我們的總統很期待訪華。」
基辛格再次提及尼克松訪華。
「訪華?」
周恩來放下筷子,「前提是解決臺灣問題?!?/p>
「臺灣問題很復雜?!?/p>
基辛格試圖回避。
「不復雜。」
周恩來的語氣很堅定,「一個中國,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?!?/p>
基辛格知道,這是中方的底線。
他在心里盤算著回報華盛頓的內容。
中南海。
毛澤東聽取周恩來的匯報。
「主席,美國人很急。」
周恩來說,「但我們不能顯得更急?!?/p>
毛澤東在房間里踱步:「讓基辛格多看看中國?!?/p>
他停下來,「美國人以為我們怕蘇聯,其實我們什么都不怕?!?/p>
「那么臺灣問題呢?」
周恩來問。
「臺灣問題可以等,但主權不能讓?!?/p>
毛澤東說得很清楚。
02
7月10日凌晨2點,釣魚臺國賓館5號樓。
基辛格和喬冠華還在會議室里談判。
桌上的咖啡已經涼了,煙灰缸里堆滿了煙蒂。
「喬副外長,我們可以考慮減少在臺灣的軍事存在。」
基辛格做出第一個讓步。
「減少?」
喬冠華搖頭,「基辛格博士,我們要的是全部撤出?!?/p>
「這需要時間?!?/p>
基辛格揉著太陽穴,「國會不會同意立即撤軍?!?/p>
「時間?」
喬冠華看了看手表,「已經22年了,你確定還需要時間?」
基辛格意識到,中國人對時間的概念和美國人完全不同。
他們可以等很久,但一旦決定行動,就不容拖延。
「副外長先生,我們可以在聯合公報中這樣表述...」
基辛格拿出一張紙,「美方認識到臺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?!?/p>
喬冠華看了看這行字,皺起眉頭:「認知到?這是什么意思?」
「意思是我們知道你們的立場。」
基辛格解釋。
「知道立場?」
喬冠華站起來,「基辛格博士,這不是立場,這是事實!」
談判陷入僵局。
基辛格起身走到窗邊,看著窗外的夜色。
華盛頓那邊已經是白天了,尼克松肯定在等他的消息。
「副外長先生,我們換個角度?!?/p>
基辛格重新坐下,「如果我們在公報中各自表述立場,會不會更好?」
喬冠華眼前一亮:「怎么個各自表述法?」
「中方表述: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?!?/p>
基辛格停頓了一下,「美方表述:美國認知到臺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?!?/p>
「這樣我們各說各話?」
喬冠華若有所思。
「對,各說各話,但求同存異?!?/p>
基辛格說。
喬冠華考慮了很久,最后點點頭:「我需要請示總理?!?/p>
上午7點,中南海。
周恩來向毛澤東匯報了談判進展。
「主席,美國人提出各自表述的方案?!?/p>
毛澤東聽完,笑了:「這個基辛格還挺聰明?!?/p>
他想了想,「可以,但要把'中國領土完整'加進去?!?/p>
「明白了,主席?!?/p>
周恩來記下這個要求。
上午9點,釣魚臺國賓館。
基辛格被告知可以起草聯合公報了。
他立即給華盛頓發了一份密電:「波羅行動成功,公報框架已定?!?/p>
但他不知道,這份密電被蘇聯克格勃截獲了。
莫斯科,克格勃總部。
尤里·安德羅波夫看著剛剛破譯的美國密電,臉色鐵青。
「基辛格在北京!」
他立即拿起紅色電話,「接通克里姆林宮!」
十分鐘后,克里姆林宮。
勃列日涅夫聽完匯報,憤怒地拍桌子:「美國人背叛了我們!」
他指示:「立即調集太平洋艦隊,必要時采取軍事行動!」
與此同時,華盛頓。
尼克松正在橢圓形辦公室里等待基辛格的消息。
霍爾德曼匆忙走進來:「總統先生,蘇聯艦隊在日本海集結!」
「他們知道了?」
尼克松的臉色瞬間變得嚴肅。
「很可能。」
霍爾德曼說,「我們的通訊可能被截獲了。」
尼克松立即下令:「通知基辛格,立即銷毀敏感文件!」
03
7月10日中午12點,釣魚臺國賓館。
基辛格剛剛收到華盛頓的緊急密電。
他的手在顫抖。
「洛德,立即銷毀敏感文件!」
基辛格對助手大聲說道。
「博士,發生什么事了?」
洛德問。
「蘇聯人知道我們在這里!」
基辛格抓起桌上的文件,「燒掉這些!」
與此同時,周恩來辦公室里的紅色電話響了。
「總理,蘇聯艦隊在日本海集結,目標不明?!?/p>
軍方的匯報讓周恩來皺起眉頭。
周恩來立即意識到,蘇聯人很可能知道了基辛格的秘密訪問。
他拿起電話:「接通主席?!?/p>
中南海游泳池。
毛澤東剛剛游完泳,正在池邊休息。
警衛員跑過來:「主席,總理有緊急情況匯報。」
毛澤東接過電話,聽完周恩來的匯報后,平靜地說:「按原計劃進行,讓蘇聯人猜去吧。」
「主席,如果蘇聯人真的動手...」
周恩來擔心地問。
「他們不敢?!?/p>
毛澤東的語氣很堅定,「蘇聯人比我們更怕打仗。」
下午2點,釣魚臺國賓館。
基辛格匆忙走進周恩來的辦公室。
「總理先生,我們可能需要提前結束訪問。」
「為什么?」
周恩來裝作不知道。
「蘇聯方面有些動作。」
基辛格不敢說得太直接。
「基辛格博士,您是怕蘇聯人嗎?」
周恩來反問。
「不是怕,是擔心?!?/p>
基辛格解釋,「如果蘇聯人采取行動...」
「那就讓他們來?!?/p>
周恩來的語氣很平靜,「中國人不怕打仗?!?/p>
基辛格被這種淡定震驚了。
他意識到,中國人真的什么都不怕。
晚上8點,克里姆林宮。
勃列日涅夫召開緊急會議。
「同志們,美國人和中國人勾結,我們必須采取行動。」
「什么行動?」
柯西金問。
「軍事行動?!?/p>
勃列日涅夫說得很直接。
「對中國?還是對美國?」
格羅米柯問。
「都有可能。」
勃列日涅夫說。
會議室里一片寂靜。
所有人都意識到,這可能意味著第三次世界大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