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“老劉,這房子到底有什么問題?”李浩的聲音里帶著明顯的疲憊。
“什么問題?你這小伙子是不是太挑剔了?”房東老劉在電話里顯得很不耐煩,“之前的租客住了三年,從來沒說過熱。”
“三十度!室溫計顯示三十度!”李浩幾乎是喊出來的。
“那你開空調啊,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嬌氣。”
“我開了!開了一整夜空調,溫度還是三十度!”
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鐘,老劉的語氣變得有些古怪:“這不可能,絕對不可能。”
李浩握著手機,看著墻上的溫度計,指針穩穩地停在三十度的刻度上。
這通電話發生在李浩搬進這套房子的第十天。
01
李浩是個程序員,三十二歲,單身,性格內向但做事認真。
半年前,他通過中介找到這套位于市區的老式住宅樓房間。
房子在三樓,一室一廳,面積不大但布局合理。
看房那天是三月份,春風和煦,房間里感覺很舒適。
中介小王熱情地介紹著房子的優點。
“地段好,交通方便,周圍生活設施齊全。”
“房東人也不錯,從不無理取鬧。”
“這個價位在這個區域算是很劃算了。”
李浩當場就決定租下這套房子。
他交了押金和半年房租,簽了合同。
搬家那天,李浩雇了一輛小貨車。
他的東西不多,主要是一些生活用品和工作設備。
搬進來的第一個晚上,李浩感覺房間有些悶熱。
他以為是搬家累了,身體發熱,沒有在意。
第二天早上醒來,李浩發現睡衣濕透了。
他看了看溫度計,顯示二十八度。
外面的天氣明明很涼爽,只有十幾度。
李浩覺得很奇怪,打開所有窗戶通風。
新鮮空氣涌進房間,但溫度沒有明顯下降。
他開啟了空調,調到最低溫度十六度。
空調嗡嗡作響,制冷效果看起來正常。
一個小時后,李浩再次查看溫度計。
溫度降到了二十六度,這已經是能達到的最低溫度了。
晚上,李浩準備睡覺時發現溫度又回升到了三十度。
空調還在運轉,但似乎失去了作用。
李浩開始懷疑是空調出了故障。
第三天,他聯系了空調維修服務。
師傅是個五十多歲的老手,經驗豐富。
他仔細檢查了空調的各個部件。
“壓縮機正常,制冷劑充足,風扇也沒問題。”
師傅用專業儀器測試了制冷效果。
“奇怪的是,空調本身沒有任何故障。”
“那為什么房間這么熱?”李浩問。
“可能是房間本身的問題,比如密封性差或者有熱源。”
師傅在房間里轉了一圈,用手感受各個位置的溫度。
“地面確實比較熱,會不會是地暖系統的問題?”
李浩檢查了地面,沒有發現任何地暖設備。
“可能是樓上有什么熱源,熱量傳導下來了。”師傅建議。
李浩決定去樓上詢問情況。
四樓住著一對年輕夫婦,姓陳。
陳先生開門后,李浩說明了來意。
“熱?沒有啊,我們這里挺涼快的。”陳太太從廚房走出來。
“你們樓下有什么特殊情況嗎?”陳先生問。
“我也不清楚,剛搬來不久。”李浩回答。
陳太太邀請李浩進屋感受一下溫度。
確實,四樓的溫度很正常,甚至有些涼。
“真奇怪,明明是同一棟樓,怎么差別這么大?”陳先生搖頭。
李浩又去了二樓。
二樓住著一個叫王師傅的中年男人,五十多歲。
王師傅是做修理工的,人看起來很和氣。
聽說李浩的遭遇后,王師傅表現得很關心。
“我這里一點都不熱,你要不要進來感受一下?”
王師傅的房間確實很涼爽,甚至有些陰冷。
房間里收拾得很整潔,墻上掛著各種修理工具。
“真奇怪,我住這里好幾年了,從來沒遇到過這種情況。”
王師傅皺著眉頭,顯得很困惑。
“要不我幫你上去看看?我對房屋結構比較了解。”
王師傅跟著李浩來到三樓。
一進門,王師傅就感受到了異常的溫度。
“確實很熱,這絕對不正常。”
王師傅在房間里仔細檢查,敲敲墻壁,摸摸地板。
“會不會是暖氣管道有問題?冬天的暖氣可能沒有完全關閉。”
“現在是夏天,暖氣系統早就停了。”李浩說。
“那就更奇怪了。”王師傅搖頭,“我做了這么多年維修,還沒見過這種情況。”
王師傅建議李浩聯系物業公司。
“這種問題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來解決。”
“物業那邊有專門的維修隊伍,設備也比較齊全。”
李浩采納了王師傅的建議。
第二天,他聯系了小區物業。
物業經理是個三十多歲的女人,姓張。
聽了李浩的描述后,張經理表示會安排人員上門檢查。
“這種情況確實比較少見,我們會認真對待。”
兩天后,張經理帶著兩個維修工來到李浩家。
他們攜帶了各種檢測設備。
維修工檢查了水電線路,沒有發現異常。
他們又查看了暖氣系統,所有閥門都處于關閉狀態。
“從技術角度看,房間的各項設施都是正常的。”其中一個維修工說。
張經理用紅外測溫儀對房間進行了檢測。
“確實存在異常高溫,主要集中在地面區域。”
“但是我們找不到具體的熱源在哪里。”
維修工建議進行更深入的檢查。
“可能需要打開地板或者墻壁,看看內部結構。”
這個建議需要房東同意,李浩表示會去聯系。
02
物業的人離開后,李浩立即打電話給房東老劉。
“打開地板?你瘋了吧!”老劉的聲音很激動。
“房子租給你是讓你住的,不是讓你拆的。”
“可是不查清楚原因,這個問題解決不了。”
“什么問題?房子好好的,哪有什么問題?”
老劉堅決不同意進行破壞性檢查。
李浩只能放棄這個方案。
一個星期過去了,物業方面沒有任何進展。
李浩再次聯系張經理。
“這種問題確實比較復雜,需要時間慢慢調查。”張經理說。
“我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,這樣下去會生病的。”
“你可以先臨時住在別的地方,等問題解決了再回來。”
“我交了半年房租,為什么要住別的地方?”
張經理沒有給出滿意的答復。
李浩感到很無助,決定自己想辦法。
他開始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。
關于房屋異常高溫的原因,網上有很多種說法。
有人說是建筑材料的問題,有人說是地理位置的影響。
還有人提到可能是隱藏的熱源設備。
李浩學習了建筑結構和熱傳導的基本原理。
他決定自己進行更詳細的檢測。
李浩在網上購買了一臺紅外測溫儀。
這臺設備可以精確測量物體表面的溫度。
他用紅外測溫儀對房間進行了全面掃描。
檢測結果顯示,熱量主要來自地面。
地面溫度比空氣溫度高出三到四度。
墻壁溫度基本正常,只有靠近地面的部分偏高。
這個發現讓李浩更加困惑。
如果地面下有熱源,那會是什么呢?
李浩嘗試撬開幾塊地板,想看看下面的情況。
地板下面是普通的水泥地面,沒有任何異常。
沒有地暖設備,也沒有熱水管道。
李浩又檢查了房間的其他部分。
天花板溫度正常,墻壁也沒有特別熱的區域。
所有的檢查都指向一個結論:熱源來自地面下方更深的位置。
但是,那里到底有什么呢?
李浩開始觀察溫度變化的規律。
他每隔兩小時記錄一次室溫。
經過一周的觀察,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。
白天溫度相對較低,通常在二十八到三十度之間。
晚上溫度會逐漸升高,深夜達到最高點。
最熱的時候通常在凌晨兩三點鐘,能達到三十二度。
這個規律很不尋常。
正常情況下,室溫應該跟隨室外溫度變化。
白天熱,晚上涼,這是自然規律。
但李浩房間里的情況恰恰相反。
除了溫度異常,李浩還注意到了其他奇怪的現象。
深夜時分,他經常能聽到樓下傳來輕微的機械聲。
聲音很小,但在安靜的夜晚能夠聽得很清楚。
像是某種電機或者風扇在運轉。
李浩趴在地板上仔細聽,聲音確實來自樓下。
這個發現讓他產生了新的懷疑。
會不會樓下有什么設備在運轉,產生熱量?
第二天,李浩去詢問王師傅。
“機械聲?”王師傅顯得很意外,“我晚上睡得很早,什么都沒聽到。”
“可能是我聽錯了,或者是其他地方傳來的聲音。”
“會不會是你房間里的空調聲?”王師傅問。
“不是,空調的聲音我很熟悉,這個聲音不一樣。”
王師傅想了想,說:“可能是樓外的什么設備,聲音傳進來了。”
“我房間就一臺電視機和一個小冰箱,不會有那種聲音的。”
王師傅的解釋很合理,李浩也沒有繼續追問。
時間一天天過去,李浩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。
高溫環境讓他睡眠質量極差。
他經常半夜熱醒,滿身大汗。
空調24小時運轉,電費成了一筆不小的開支。
李浩在家辦公,效率大幅下降。
他無法集中注意力,經常感到煩躁不安。
一些重要的項目因為進度緩慢,客戶開始表示不滿。
李浩的皮膚也開始出現問題。
紅疹密密麻麻地出現在胳膊和背部。
瘙癢難耐,抓撓后留下一道道血痕。
03
李浩去醫院看了皮膚科。
醫生診斷為濕熱環境引起的過敏反應。
“最好改善居住環境,否則癥狀會越來越嚴重。”醫生建議。
“如果無法改善環境,建議暫時搬到別的地方居住。”
李浩把診斷書拿給房東看,希望能夠協商解決。
他要求減免房租或者提前解除合同。
房東老劉看了診斷書,態度依然強硬。
“合同寫得清清楚楚,沒有這些例外條款。”
“房子的結構和設施都沒有問題,這不是我的責任。”
“可能是你個人體質的問題,對溫度比較敏感。”
老劉完全不接受李浩的要求。
李浩又去找物業公司。
這次張經理連面都不見,只是派了一個普通員工接待。
“我們已經檢查過了,房子的結構沒有任何問題。”
“那為什么只有我這間房熱?樓上樓下都正常。”
“這可能涉及到個人的感受差異,我們無法解決。”
物業的態度讓李浩感到絕望。
沒有人愿意真正幫助他解決問題。
李浩在網上發帖求助,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建議。
網友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猜測。
有人說是風水問題,房間位置不好。
有人說是電磁輻射,附近有基站或者變電站。
還有人說是心理作用,越想越熱。
這些建議都沒有實際幫助。
李浩甚至聯系了幾家房屋檢測公司。
收費都很高,最便宜的也要三千塊錢。
而且不保證能夠找到問題的根源。
李浩咬咬牙,還是請了一家相對便宜的公司。
檢測人員帶著專業設備上門服務。
熱像儀、氣體檢測儀、電磁場測試儀,各種高科技設備都用上了。
檢測持續了整整一個下午。
最終的報告顯示,房間確實存在異常高溫。
但是找不到明確的熱源位置。
“從數據看,熱量好像是從建筑結構內部散發出來的。”檢測工程師說。
“這種情況我們也是第一次遇到。”
“建筑結構內部?具體是指什么?”李浩問。
“可能是墻體或地面內部有我們檢測不到的熱源。”
“比如隱藏的管道系統或者電熱設備。”
“那怎么才能找到這些設備?”
“需要進行破壞性檢測,把墻壁或地面打開。”
這又回到了原點。
沒有房東同意,無法進行破壞性檢測。
李浩陷入了死循環。
三千塊錢的檢測費打了水漂,問題依然沒有解決。
李浩的心情跌到了谷底。
他開始認真考慮搬家。
雖然會損失押金和剩余房租,但總比繼續受罪強。
李浩在網上瀏覽租房信息。
同樣地段的房子,租金都比現在貴很多。
而且好房源很少,競爭激烈。
李浩的預算有限,選擇范圍很小。
他看了幾套便宜的房子,條件都很差。
有的是地下室改造的,潮濕陰暗。
有的是老舊小區,設施陳舊。
最好的也就是現在這套房子的水平。
如果花更多的錢,確實能租到更好的房子。
但李浩的收入有限,無法承擔更高的房租。
何況搬家本身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。
押金、中介費、搬家費,加起來要好幾千塊。
李浩的積蓄本來就不多,這半年的額外支出已經讓他捉襟見肘。
看病的費用,請維修工的費用,購買檢測設備的費用。
最大的開支是電費,空調24小時運轉,一個月就要八百多塊。
這比正常情況下高出了五六倍。
李浩算了一筆賬,如果繼續住下去,每個月的額外支出至少一千塊。
而且身體健康還會進一步惡化。
搬家雖然麻煩,但從長遠看可能是更好的選擇。
李浩下定決心,開始聯系搬家公司。
他選擇了一家價格相對便宜的公司。
搬家費用八百塊,時間定在下周二上午。
李浩又聯系了幾個看過的房源。
最終選定了一套地下室改造的房間。
雖然條件不如現在的房子,但價格便宜,而且溫度正常。
房東是個年輕女孩,剛畢業不久。
她對李浩的遭遇表示同情。
“你遇到的情況確實很倒霉,不過我這里絕對沒有這種問題。”
“房間剛裝修過,各種設施都很新。”
李浩支付了押金,簽了新的租房合同。
接下來就是處理舊房子的事情。
李浩再次聯系房東老劉,正式提出退房申請。
“違約就要付違約金,這是合同條款。”老劉的態度依然強硬。
“兩個月房租的違約金,一分錢都不能少。”
李浩只能接受這個條件。
雖然經濟損失很大,但總比繼續受罪強。
李浩開始收拾東西,準備徹底離開這個地方。
04
整理物品的過程中,他發現了很多半年來積累的“證據”。
溫度記錄表,檢測報告,醫院診斷書。
這些東西記錄了他半年來的痛苦經歷。
李浩把這些資料整理成一個文件夾。
也許將來會有人需要這些信息。
搬家前的最后幾天,李浩的心情很復雜。
他對即將擺脫高溫環境感到興奮。
可對這個未解之謎感到遺憾。
半年來的調查沒有任何結果。
這個房間的秘密可能永遠不會被揭開。
李浩把搬家的消息告訴了幾個鄰居。
樓上的陳氏夫婦表示理解和同情。
“真可惜,好不容易做了鄰居。”陳太太說。
“希望你在新地方一切順利。”陳先生補充。
李浩也去告訴了王師傅。
王師傅聽到消息后,反應比較激烈。
“真的要搬走?不能再想想別的辦法嗎?”
“沒辦法了,繼續住下去身體會垮掉的。”
“可是搬家成本這么高,你好不容易才安定下來。”
王師傅的關心讓李浩很感動。
半年來,王師傅是唯一真正關心他處境的人。
“謝謝你這段時間的幫助,以后有機會我會來看你的。”
王師傅的表情很復雜,欲言又止。
“那你什么時候搬?”
“后天上午,搬家公司已經約好了。”
王師傅點了點頭,沒有再說什么。
李浩回到房間,繼續收拾剩下的物品。
他把半年來的經歷寫成了一份詳細的記錄。
也許這份記錄對下一個租客會有幫助。
搬家的前一天晚上,李浩做了最后一次溫度測量。
溫度計顯示三十一度。
這個該死的數字陪伴了他整整半年。
李浩躺在床上,想著明天就能徹底擺脫這個噩夢。
深夜,他又聽到了那個熟悉的機械聲。
微弱但持續的嗡嗡聲從樓下傳來。
這是最后一次聽到這個聲音了。
李浩突然有一個沖動,想要下樓看看到底是什么在響。
但他最終還是沒有行動。
明天就要搬走了,沒必要再節外生枝。
搬家公司的人準時到達。
三個搬運工人開始往樓下搬東西。
李浩在房間里做最后的檢查,確保沒有遺漏任何物品。
樓下傳來王師傅的聲音,他好像在跟什么人打電話。
聲音聽起來有些急促,但李浩聽不清具體內容。
搬運工作進行得很順利。
李浩的東西不多,預計一個小時就能搬完。
他拿著新房子的鑰匙,準備徹底告別這個讓他痛苦的地方。
樓下的聲音越來越大,似乎有爭吵的聲音。
李浩有些好奇,但沒有太在意。
鄰里之間偶爾有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搬運工人搬走了最后一批物品。
李浩做最后的檢查,確認房間已經完全清空。
就在他準備鎖門離開的時候,樓下突然傳來一陣哭聲。
聲音很大,帶著絕望和恐懼。
李浩愣住了。
哭聲來自王師傅的房間。
他從來沒有聽過成年男人這樣哭泣。
聲音撕心裂肺,像是遇到了什么巨大的災難。
李浩忍不住走到樓梯口,想聽得更清楚一些。
王師傅在房間里大聲哭泣,同時還在說話。
“完了,完了,樓上那小子真的要搬走了!”
“我們的事情要暴露了!”
“這下真的完了!”
李浩完全愣住了。
他無法相信自己聽到的話。
王師傅為什么會因為自己搬家而如此崩潰?
難道半年來的悶熱竟然與他有關?
“我們的事情要暴露了”——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?
什么事情會因為自己搬家而暴露?
王師傅平時表現得那么關心自己,原來另有隱情?
李浩悄悄走下樓梯,貼近王師傅的房門。
哭聲更加清晰了,同時還有電話交談的聲音。
接下來聽到的話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