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“咱們家里開支就AA吧,這樣公平。”婆婆提出AA制時,李慧敏爽快答應了。
三年來,她每月按時交錢,從不計較。直到孫子要娶妻,女方開口要90萬彩禮。
“慧敏啊,咱們是一家人...”婆婆眼中滿含期待。
李慧敏卻淡淡回應:“與我無關。”這句話一出,客廳瞬間死寂,一場家庭風暴即將來臨...
01
2023年春天的午后,陽光透過咖啡店的百葉窗灑在桌面上,李慧敏怯生生地坐在角落里,不時看向門口。她今年45歲,經營著一家小服裝店,獨自生活已經三年了。
離婚那年,她幾乎一無所有。前夫出軌的那個晚上,她親眼看到他和那個女人在自己的床上,心如刀絞。那個女人還囂張地說:“你這樣的黃臉婆,難怪男人不愿意碰你。”第二天,前夫理直氣壯地要求她凈身出戶,說什么“你沒有為這個家付出過什么,房子是我買的,錢是我賺的”。
那一刻,李慧敏才明白,原來自己十幾年的婚姻在他眼里一文不值。她想起為了這個家,自己放棄了多少機會,為了照顧他的父母,自己吃了多少苦,為了維持這個家的體面,自己省吃儉用了多少年。可這些,在他眼里都不算什么。
拖著一個行李箱離開那個曾經的家,李慧敏在出租屋里哭了整整三天。第四天,她擦干眼淚告訴自己要重新開始。憑借著年輕時學過的裁縫手藝,她開了這家小服裝店。從一個人、一臺縫紉機開始,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,慢慢發展到現在有三個員工的規模。
那段最艱難的日子里,她經常工作到深夜,手指被針扎得滿是傷痕,但她從不喊苦。因為她知道,只有靠自己,才能真正地站起來。
“你就是慧敏吧?我是志強。”一個聲音在她身邊響起。
李慧敏抬起頭,看到一個五十歲左右的男人,個子不高但很結實,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。他的眼中有種讓人安心的沉穩,這讓李慧敏緊張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。
“你好,請坐。”李慧敏站起來,聲音有些顫抖。
張志強在她對面坐下,主動開口:“聽小王說你也是......”
“離婚三年了。”李慧敏直接說道,她不想拐彎抹角。這三年的獨立生活讓她學會了直率,不再像以前那樣小心翼翼。
“我是喪偶,妻子五年前因為癌癥走了。”張志強的聲音很平靜,但眼中還是有一絲難過,“那兩年陪她治病,家里的積蓄基本都花光了。我們是初中同學,青梅竹馬,一起走過了二十多年。”
兩人都沉默了一會兒。李慧敏端起咖啡喝了一口,發現手在輕微地顫抖。她已經很久沒有和男人單獨坐在一起聊天了,更別說是相親這種事情。
“你有孩子嗎?”李慧敏問。
“有個兒子,28歲了,叫張明,已經成家立業,有自己的小家庭。”張志強說起家人,臉上露出笑容,“他在市里一家公司做銷售,收入還可以。還有個孫子,今年25歲,叫張浩然,大學剛畢業,在深圳工作。”
“深圳挺好的,年輕人有機會。”李慧敏說。
“是啊,不過老人家總是擔心,覺得太遠了。”張志強笑了笑,“你呢?有孩子嗎?”
“我沒有孩子。”李慧敏低下頭,這是她心中永遠的痛,“當時結婚幾年都沒懷上,去醫院檢查過,醫生說我的身體有些問題。后來離婚的時候...凈身出戶了,什么都沒留下。”
張志強看出她的不自在,輕聲說:“過去的就過去了,咱們往前看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,重要的是現在怎么過。孩子的事情,有就有,沒有也不能強求。”
02
李慧敏抬起頭看著他,眼中有些濕潤。這種被理解和包容的感覺,她已經很久沒有體驗過了。前夫從來不會這樣安慰她,反而經常指責她“連個孩子都生不出來,要你這個女人有什么用”。
“你現在做什么工作?”李慧敏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輕松一些。
“在建筑公司當項目經理,收入還算穩定,一個月七八千塊錢。”張志強說,“工作比較辛苦,經常要跑工地,但好在穩定。你的服裝店生意怎么樣?”
“還可以,雖然不大,但能養活自己。”李慧敏說起自己的店,眼中有了光彩,“我從一個人、一臺縫紉機開始,現在已經有三個員工了。最好的時候,一個月能有兩萬多的收入。”
“兩萬多?”張志強有些驚訝,“那很不錯了,你真厲害。”
“沒什么厲害的,就是拼命干。”李慧敏謙虛地說,“剛開始的時候,每天工作到凌晨,手都腫了。但是沒辦法,不努力就沒飯吃。”
張志強點點頭:“獨立的女人最有魅力。我最佩服那種靠自己努力生活的人。”
這句話讓李慧敏的臉微微發紅。她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過這樣的夸獎了。前夫總是說她沒本事,說她開的小店不值一提,說她“就會做些小女人的活計”。
接下來的時間里,兩人聊得很投機。張志強說話溫和,會傾聽,不會打斷她,也不會像有些男人那樣總是吹噓自己。李慧敏發現自己漸漸放松下來,甚至主動分享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過往的經歷。
“你知道嗎,剛開店的時候,我連個像樣的招牌都買不起。”李慧敏笑著說,“就用硬紙板寫了幾個字貼在門口。有一次下雨,招牌都被沖爛了。”
“現在呢?”張志強饒有興致地問。
“現在有了正式的門頭,還有了自己的小品牌。”李慧敏的語氣里有藏不住的自豪,“雖然還不算大,但至少是我自己打拼出來的。我給店起名叫'慧心坊',寓意用心做事。”
張志強真誠地說:“這很了不起。從零開始創業,還能堅持到現在,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。”
李慧敏心里涌起一陣暖流。這是第一次有人這樣肯定她的努力。
“我有個老母親,75歲了,和我住在一起。”張志強在要分別的時候說道,語氣有些試探,“如果咱們以后...我是說如果有可能的話,可能需要照顧老人。很多人都不愿意和有老人的家庭打交道,我能理解。”
李慧敏想了想:“照顧老人是應該的,我能理解。而且我也沒有父母需要照顧了,他們在我20多歲的時候就去世了,車禍。”
“那一定很難過。”張志強同情地說。
“是的,那時候我覺得天都塌了。”李慧敏的眼中有些傷感,“我是獨生女,父母走后就真的只剩我一個人了。”
張志強握住她的手:“慧敏,咱們都不容易。如果真的能走到一起,我會好好對你的。”
李慧敏感受到他手心的溫度,心中涌起一陣久違的感動。她已經太久沒有感受到這樣的關懷了。
在接下來的半年里,李慧敏和張志強開始正式交往。張志強很紳士,從不強求什么,總是征求她的意見。他會在她工作忙的時候給她買晚飯,會在下雨天主動來接她,會記住她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。
更重要的是,張志強從不嫌棄她的過往,也不會因為她沒有孩子而有任何異樣的表情。他說:“過去的都過去了,咱們要的是未來。”這種被完全接納的感覺,讓李慧敏重新找回了自信。
“慧敏,我媽想見見你。”一個周末的晚上,張志強在電話里說道。
李慧敏的心跳加快了:“現在就見家長,會不會太快了?”
“我跟我媽說了咱們的事情,她說既然認真交往,就應該見見面。”張志強的聲音很溫柔,“她人很好相處的,你不用緊張。不過她年紀大了,說話可能會直一些,你別介意。”
第二天下午,李慧敏買了一些水果和補品,還特意挑選了一套得體的衣服,跟著張志強回到他家。這是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,位置還不錯,裝修有些陳舊,但很干凈整潔。
03
從房子的布置可以看出,這是個傳統的家庭。客廳里掛著全家福,餐廳里有個大圓桌,廚房收拾得井井有條。
“媽,慧敏來了。”張志強大聲說道。
從廚房里走出一個老太太,頭發花白,但精神很好,正圍著圍裙。她仔細地打量著李慧敏,眼神很犀利,就像在審視一件要買的商品。
“奶奶好。”李慧敏恭敬地說道,心里有些緊張。
“別叫奶奶,叫張奶奶就行,還沒過門呢。”老太太的語氣有些生硬,“坐吧,別站著。”
張志強趕緊過來打圓場:“媽,慧敏買了不少東西呢,您看看。”
張奶奶看了看李慧敏手里的東西,點點頭:“有心了,不過以后別買這么貴的,我一個老太婆用不著這些。錢要花在刀刃上。”
三人坐在客廳里,氣氛有些尷尬。張奶奶開始了她的“審問”,問題一個接一個,李慧敏感覺像在接受面試。
“你今年多大了?”
“45歲。”
“45歲還沒孩子,這個年紀也不可能再有了吧?”
李慧敏心里一陣刺痛,但還是如實回答:“是的。”
“為什么離婚?是你的問題還是男方的問題?”
“我前夫出軌了。”李慧敏簡短地回答。
“那你肯定是有什么問題,要不然男人為什么會出軌?”張奶奶繼續追問,“是不會做飯?還是不會照顧人?”
這些問題讓李慧敏很受傷。她咬了咬牙:“可能是我們性格不合吧。”
“工作做什么?一個月能賺多少錢?有房子嗎?有存款嗎?”
“開服裝店,收入不固定,沒有房子,有一些存款。”李慧敏如實回答。
張奶奶點點頭:“女人能自食其力就好。不過志強這個家,我做主慣了,你要有思想準備。而且我這個人說話直,你別多想。”
李慧敏心里一咯噔,但還是點頭:“我明白,我會適應的。”
吃飯的時候,張奶奶繼續打探李慧敏的家庭情況。
“你父母都去世了,那有兄弟姐妹嗎?有什么親戚嗎?”
“沒有,我是獨生女,也沒有什么近親。”李慧敏說。
“那就是說,你一個人,沒有什么拖累?”張奶奶的眼中閃過一絲什么,“那倒是省事了,以后不會有什么麻煩的親戚關系。”
李慧敏不明白她這話是什么意思,只是點點頭。
飯后,張奶奶拉著李慧敏到廚房洗碗,說要“單獨聊聊”。
“慧敏啊,我這個人說話直,你別介意。”張奶奶邊洗碗邊說,“志強是個好孩子,但他前妻走得早,這些年我們娘倆相依為命慣了。你要是真心想和他過,就得適應我們家的習慣。”
“我會努力的,張奶奶。”李慧敏說。
“還有,我有個大兒子張明,就是志強的哥哥,還有個孫子張浩然。”張奶奶停下手中的活,認真地看著李慧敏,“他們都是我的心頭肉,你得明白這一點。張明是老大,從小就懂事,現在也成家立業了。浩然是我唯一的孫子,聰明著呢,大學畢業,在大城市工作。”
李慧敏點頭:“我明白。”
04
“明白就好。”張奶奶繼續洗碗,“我這把年紀了,就盼著兒孫滿堂,和和美美的。你嫁過來,就要把這里當自己家,但也要知道自己的位置。張明是老大,你要尊重他。浩然是晚輩,你要疼愛他。”
從張家出來后,張志強有些歉意:“我媽就是這個性格,心不壞,就是說話直。她可能是怕我再受傷害,所以比較謹慎。你別往心里去。”
李慧敏笑了笑:“我能理解,老人家都這樣,為了兒子好。”
但是在心里,她隱隱有種不安的感覺。張奶奶看她的眼神,總讓她覺得像在打量一件工具,在考慮她是否適合這個家庭的需要。
又過了半年,張志強正式向李慧敏求婚。他們都不年輕了,也沒有什么浪漫的儀式,就是在一個普通的晚上,張志強認真地說:“慧敏,咱們結婚吧。我想給你一個家,也想有個人陪我走完下半輩子。”
李慧敏想了很久,最終點頭答應了。她需要一個家,需要一個伴侶,雖然心中還有一些疑慮,但她告訴自己要往前看。而且張志強對她是真心的,這一點她能感受到。
婚禮很簡單,只請了幾個親戚朋友。李慧敏穿著自己設計的白色連衣裙,雖然已經45歲,但保養得很好,看起來優雅大方。
張明帶著妻子和兒子張浩然回來參加婚禮。李慧敏第一次見到這個新的“大哥”和“侄子”。
張明長得像他母親,表情比較嚴肅。他握手的時候,手勁很輕,眼神也不太友善,明顯對這個弟妹不太感冒。
“以后請多多關照。”李慧敏客氣地說。
“嗯,一家人了。”張明只是應了一聲,然后就轉身去和別人聊天了。
張浩然更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,只是禮貌性地點了點頭就走開了。這個年輕人長得很帥,但眼中有種讓人不舒服的冷漠,好像所有人都欠他錢一樣。
張奶奶拉著李慧敏的手,在眾人面前說:“從今天開始,慧敏就是我們家的人了。希望大家都能和睦相處,互相照顧。”
李慧敏感覺這句話說得有些刻意,但也沒有多想。
婚后,李慧敏搬進了張家。她把自己的服裝店繼續經營著,每天早出晚歸。張志強對她很好,會幫她分擔家務,也會關心她的生意,這讓她感到很溫暖。
但是,她很快就發現自己在這個家庭中的真實地位。
首先是生活習慣的問題。張奶奶習慣早睡早起,六點就起床做早飯,晚上九點就睡覺。李慧敏因為要經營店鋪,經常晚歸,這讓張奶奶很不滿意。
“做生意也要有個度,家里的事情也要照顧。”張奶奶經常這樣說,“女人還是要以家庭為重。”
其次是家務分工的問題。張奶奶雖然75歲了,但身體還很硬朗,堅持要自己做飯。但她明確表示,李慧敏要負責洗碗、拖地、洗衣服等其他家務。
“你年輕,應該多干點活。我這把老骨頭做做飯就夠了。”張奶奶說。
最讓李慧敏不適應的是,她發現自己在這個家里沒有任何決定權。買什么菜、怎么擺放家具、什么時候開空調,都是張奶奶說了算。
“這個家我住了幾十年了,有我的習慣,你慢慢適應就行。”張奶奶總是這樣說。
李慧敏感覺自己像個住店的客人,要遵守這個家的所有規則,但沒有任何發言權。
婚后的第三天晚上,一家人坐在客廳看電視。張奶奶突然開口:
“慧敏啊,我有個事兒想跟你商量。”
李慧敏放下手中的蘋果:“您說。”
“你看,咱們是新時代了,你們年輕人都講究獨立,特別是女性要經濟獨立。”張奶奶的語氣很認真,似乎經過了深思熟慮,“我覺得家里的開支,咱們就AA吧。這樣對大家都公平,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。”
05
李慧敏有些意外,她看了張志強一眼,張志強也顯得有些驚訝,顯然他事先并不知道母親會提出這個建議。
“媽,這......”張志強想要說什么。
“志強,你別插嘴。”張奶奶擺擺手,“我這是為了大家好。慧敏有自己的事業,有收入,咱們AA制更公平,也能讓她更有歸屬感。你想想,如果她花你的錢,心里會不會不踏實?如果你們將來有什么矛盾,會不會有人說她是為了錢才嫁過來的?”
張奶奶越說越有道理:“而且現在都提倡男女平等,女人經濟獨立,AA制正是體現了這種平等。我看電視上那些明星夫妻,很多都是AA制的。”
李慧敏想了想,覺得這樣也有道理。她本來就不想依靠別人,而且AA制確實能避免很多金錢方面的糾紛。更重要的是,這樣就沒有人能說她是為了錢才嫁到張家的。
“好的媽,我覺得這樣挺好的,確實公平。”李慧敏點頭同意。
張奶奶滿意地笑了:“我就知道慧敏是個明事理的孩子。現在的年輕人就應該這樣,經濟獨立,人格獨立。”
“那具體怎么分呢?”李慧敏問。
“這樣,房貸志強出,因為房子是他的名字,這個不用你管。”張奶奶說得很詳細,“水電煤氣費咱們對半分,買菜錢也對半分,日用品也對半分。還有我的生活費,你們也對半出,一人500塊錢。這樣算下來,你每個月出個2000多塊錢就夠了。”
李慧敏心里算了一下,這個數目對于她的收入來說,完全可以接受。
“那行,我沒意見。”李慧敏說。
張志強還想說什么,但看到妻子和母親都同意了,只好點頭:“那就這樣吧。”
當天晚上,躺在床上的時候,張志強有些歉意:“慧敏,我媽提這個AA制,我事先真的不知道。”
李慧敏翻過身:“沒關系,我覺得挺好的。這樣咱們都輕松,也沒有誰占誰便宜的問題。我本來就不想當個伸手要錢的女人。”
“可是這樣會不會讓你覺得不被信任?”張志強擔心地問。
“不會。”李慧敏很堅定,“我是個獨立的女人,不想依靠任何人。這樣反而讓我更有安全感。”
張志強摟住她:“你真好,我真的很幸運能遇到你這樣通情達理的女人。”
李慧敏靠在他的懷里,心情還算平靜。她覺得AA制確實是個好主意,至少不會有人說她是為了錢才嫁到張家的。
從第四天開始,李慧敏嚴格按照AA制執行。張奶奶給她一個小本子,上面詳細記錄著每天的開支,精確到每一分錢。
“慧敏,今天買菜花了45塊,你出22.5。”
“今天買洗衣粉花了28塊,你出14。”
“今天交電費200塊,你出100。”
“今天買了衛生紙,15塊錢,你出7.5。”
李慧敏發現張奶奶記賬記得極其精細,連買一瓶醬油、一包鹽都要算得清清楚楚。每天晚上,張奶奶都會把賬單拿給她看,然后收錢。
“張奶奶,您記得真仔細。”李慧敏有時候會感嘆。
“當家過日子,不能馬虎。”張奶奶很認真地說,“一分錢也是錢,咱們家不是什么富裕人家,能省就得省。我管了這個家幾十年,就是靠精打細算。”
一個月下來,李慧敏發現自己出了2400多塊錢。她覺得這個數目比預期的要多一些,但也沒有說什么。畢竟生活確實需要花錢,而且她確實在這個家里吃住。
但是慢慢地,李慧敏發現了一些問題。
06
第一個問題是張明回家吃飯的事情。張明每個周末都會回來吃飯,張奶奶一聽說大兒子要回來,立刻去買很多好菜:紅燒肉、清蒸魚、白切雞,還買他最喜歡的進口啤酒。
“媽,您的手藝還是這么好。”張明吃得很香,一邊吃一邊夸贊。
“你喜歡就多吃點,來家里就跟在自己家一樣。”張奶奶滿臉慈愛,不停地給兒子夾菜。
李慧敏在一旁安靜地吃飯,偶爾插一句話,但張明基本不回應她,就像她不存在一樣。
吃完飯,張明放下筷子就說要走,說家里還有事。從頭到尾,他沒有提過要分擔飯錢的事情。
晚上算賬的時候,李慧敏問:“媽,今天明明回來吃飯,這個飯錢怎么算?”
張奶奶愣了一下,然后有些不悅地說:“明明是我兒子,回家吃頓飯,還能要他錢嗎?這叫什么話?”
“我不是這個意思,我是說按照AA制的原則......”李慧敏試圖解釋。
“什么原則不原則的。”張奶奶打斷她,“AA制是咱們夫妻倆的事情,跟明明有什么關系?他是我兒子,不是你兒子。”
李慧敏心里有些不舒服,但沒有繼續爭論。她發現張奶奶對AA制的理解很有選擇性。
第二個問題是張浩然回家的事情。張浩然偶爾回來住幾天,張奶奶總是買很多他愛吃的東西:進口水果、高檔零食、名牌飲料。但這些費用都算在了日常開支里,李慧敏要承擔一半。
“媽,浩然吃的那些進口水果,也要我出一半錢嗎?”李慧敏終于忍不住問了。
“怎么?你心疼錢了?”張奶奶的臉色立刻沉下來,“浩然是我孫子,他吃點兒好的怎么了?再說了,你住在這個家里,浩然也算是你的晚輩,他吃你的東西不是應該的嗎?”
“我不是心疼錢,我是覺得按照AA制的原則......”李慧敏試圖解釋。
“你剛嫁過來,還不適應。”張奶奶的語氣有些不耐煩,“我們是一家人,一家人還分什么你的我的?浩然從小沒了奶奶,你不疼他誰疼他?”
李慧敏無話可說。她發現張奶奶會根據需要來解釋AA制,對自己的兒子孫子從不計較,但對她卻算得很清楚。
更讓她難受的是,她漸漸發現自己在這個家里的地位。張志強上班很忙,回家就累得躺在沙發上看電視,對家里的事情基本不過問。家里的大小事務基本都是她和張奶奶在做,但決定權完全在張奶奶手里。
“慧敏,今天去買菜,要買什么我來定。”
“慧敏,家里的東西要放在哪里,按我的習慣來。”
“慧敏,明天有客人來,你負責做飯,我來招待。”
“慧敏,這個家的規矩你要慢慢學,不要急。”
李慧敏感覺自己像個住店的客人,還是個要交錢的客人。她要遵守這個家的所有規則,要承擔各種義務,但沒有任何決定權。
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年多。李慧敏已經基本適應了AA制,也適應了在張家的地位。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服裝店上,生意越來越好,已經在考慮開第二家分店了。
經濟上的獨立讓她有了底氣,即使在張家受了委屈,她也能夠承受。畢竟,她有自己的事業,有自己的收入,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。
但是,一些事情還是讓她感到不舒服。
比如,張奶奶經常在她面前夸獎張明和張浩然,說張明工作能力強,說張浩然長得帥學歷高,但從來不夸獎她的任何優點。即使她的服裝店生意很好,張奶奶也只是淡淡地說:“開個小店而已,沒什么了不起的。”
比如,張明每次回來都會帶一些東西給張奶奶:保健品、新鮮水果、或者她愛吃的點心。但從來不會給李慧敏帶任何東西,甚至連基本的禮貌都勉強維持。
07
比如,張浩然雖然很少回家,但每次回來張奶奶都要求李慧敏給他洗衣服、收拾房間,理由是“你是長輩,應該照顧晚輩”。
這些事情一點一點地積累著,讓李慧敏心里越來越不平衡。但她沒有發作,因為她知道自己的身份——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外來者。
春節的時候,張浩然回家過年。這是李慧敏第一次和他長時間相處。
“浩然,在深圳工作怎么樣?”李慧敏主動問道,試圖跟這個“侄子”建立一些聯系。
“還行,就是加班比較多。”張浩然回答得很簡短,眼睛看著手機。
“那邊房價很高吧?有沒有考慮買房子?”李慧敏繼續問。
“買不起,太貴了。”張浩然的語氣有些無奈,但還是沒有抬頭看她。
張奶奶聽到這話,立刻插嘴:“買什么房?回老家不好嗎?奶奶給你留著房子呢。”
“奶奶,現在年輕人都喜歡在大城市發展。”張浩然說。
“大城市有什么好的?花錢多,壓力大。”張奶奶不同意,“還是老家好,有家人照顧。而且你一個人在外面,我不放心。”
“我已經25歲了,能照顧自己。”張浩然有些不耐煩。
這個話題就這樣結束了。李慧敏能感覺到祖孫兩代人之間的觀念差異,但她沒有發表任何意見。她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參與這樣的家庭討論。
年后,張浩然又回深圳了。張奶奶更加念叨他了,每次和鄰居聊天都要說起自己的孫子。
“我家浩然在深圳工作,做電腦的,收入可高了。”
“就是太忙了,連個女朋友都沒時間找。”
“我真擔心他,一個人在外面多孤單啊。”
李慧敏聽著這些話,心里有些復雜的感覺。她看得出來,張奶奶是真心疼愛這個孫子的,這種血濃于水的感情,她永遠無法體會,也無法參與。
這天晚上,張奶奶突然身體不舒服,說胸口疼,喘不上氣。
“趕緊送醫院!”李慧敏二話不說,和張志強一起把老人送到了醫院。
醫生檢查后說是心臟問題,需要住院觀察幾天,還要做一些檢查。
“志強,你白天要上班,我來照顧媽吧。”李慧敏主動說道。
“那太辛苦你了。”張志強有些歉意。
“沒關系,應該的。”李慧敏說。
接下來的一個星期,李慧敏每天都在醫院陪護。她請了護工,但還是親自在醫院守著,喂老人吃飯,陪她聊天,幫她洗臉擦身,晚上就在醫院的陪護床上睡覺。她的服裝店只能交給員工管理,自己完全顧不上。
張明來過一次,匆匆忙忙看了看就走了,說工作忙走不開,也沒有提出要分擔陪護的責任。
“明明公司有個重要項目,走不開。”張奶奶為兒子辯解,“他心里惦記著呢。”
張浩然倒是每天都來,但每次只待半個小時就走,說要回去加班。他從來不主動幫忙做什么,就是坐在那里玩手機。
“浩然,你能不能請幾天假陪陪奶奶?”李慧敏有一次忍不住問道。
“我剛入職不久,不太好請假。”張浩然頭也不抬地說,“而且有您在這里,我很放心。”
李慧敏心里有些涼。她為這個家庭付出這么多,但在關鍵時刻,真正的家人卻都有各種理由推托。
出院的時候,醫藥費花了8000多塊錢。李慧敏主動承擔了4000塊,理由是“我們是AA制,應該平攤”。
08
“慧敏,你這孩子太好了。”張奶奶躺在病床上,握著李慧敏的手,眼中含著淚水,“我這老婆子沒白疼你。以后你就是我的親女兒。”
李慧敏心里很溫暖,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認可。她以為經過這件事,自己在張家的地位會有所改善。
回家后,李慧敏發現張奶奶對她的態度確實好了很多,不再那么苛刻地計較每一分錢,說話也溫和了許多。
“慧敏啊,你對我這么好,我心里都記著呢。”張奶奶經常這樣說。
李慧敏覺得婆媳關系終于緩和了,心情也好了很多。
但是沒過多久,她就發現了一件讓她很不舒服的事情。
那天她在張奶奶的房間里收拾東西,無意中看到床頭柜上有一張銀行卡,旁邊放著一張紙條,上面寫著密碼。
李慧敏本來不想多看,但紙條上的字吸引了她的注意。那是張奶奶的字跡:“明明生活費2000,浩然零花錢1000,每月按時給。”
李慧敏心里一驚。她知道張奶奶每個月的退休金只有3000塊,如果給張明2000塊生活費,給張浩然1000塊零花錢,那她自己還怎么生活?
李慧敏想起來,張奶奶的生活費是她和張志強對半承擔的,每人每月出500塊。也就是說,張奶奶每個月的總收入是4000塊,竟然全部給了張明和張浩然,自己一分錢都不留。
這意味著什么?意味著她每個月交給張奶奶的500塊錢,實際上都成了對張明和張浩然的資助。
李慧敏感覺心里很不是滋味。她在醫院照顧張奶奶的時候,張明來都不來,張浩然也是草草應付,可是張奶奶卻把所有的錢都給了他們。
而她,一個外人,不僅要承擔照顧的責任,還要出錢資助這個家庭。
更讓她難受的是,她開始回想這一年來的種種細節。張奶奶每次買菜,如果是張明或張浩然愛吃的,就會買得很貴,但費用都算在日常開支里。她每次給張明和張浩然買東西,都說是“一家人,應該的”,但如果她想買點好的東西給自己,張奶奶就會說“咱們家條件一般,別太浪費”。
那天晚上,李慧敏失眠了。她想起自己剛嫁過來時張奶奶說的話:“他們都是我的心頭肉。”現在她終于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了。
在張奶奶心里,張明和張浩然永遠是最重要的,而她,只是一個有用的工具,一個能夠分擔費用的外人。
2023年秋天的一個周末,李慧敏正在廚房準備午飯,突然聽到門鈴響了。
“我去開門。”張志強放下報紙,走向門口。
“爺爺,我回來了!”一個年輕女孩的聲音響起。
李慧敏從廚房探出頭,看到張浩然領著一個女孩進門。女孩看起來二十三四歲的樣子,長得很漂亮,穿著時尚的連衣裙,手里拎著一個名牌包,一看就是家境不錯的孩子。
“奶奶,這是我女朋友,叫劉曉雯。”張浩然介紹道,語氣里有藏不住的驕傲。
張奶奶從臥室里出來,看到女孩,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:“哎呀,浩然找女朋友了!快讓我看看!”
劉曉雯很有禮貌地打招呼:“奶奶好,爺爺好。”然后她看向李慧敏:“您好。”
“你好,我是慧敏。”李慧敏擦了擦手,走過來。
“慧敏是你爺爺的妻子。”張志強介紹道。
劉曉雯點點頭,但李慧敏能感覺到她眼中的一絲困惑。顯然,對于這個家庭的復雜關系,她還沒有完全理解。
09
“快坐,快坐!”張奶奶拉著劉曉雯坐下,“浩然這孩子,有女朋友了也不早說,讓奶奶準備準備。你們什么時候在一起的?”
“半年了,奶奶。”劉曉雯甜甜地說道。
“那怎么現在才帶回來見我們?”張奶奶假裝生氣。
“我這不是想確認關系穩定了再帶回來嗎。”張浩然有些不好意思,“而且曉雯一直很忙,工作很重要。”
“曉雯是哪里人?”張奶奶開始了她的“審問”。
“我是本地人,家在市中心的翠湖小區。”劉曉雯回答。
“那個小區我知道,很高檔的地方。”張奶奶眼中露出滿意的神色,“房價可不便宜。”
“是的,我爸媽買的時候花了不少錢。”劉曉雯說。
“做什么工作?”張奶奶繼續問。
“在一家外企做市場營銷,主要負責亞太區的業務。”劉曉雯說。
“外企好啊,收入穩定。”張奶奶點頭,“父母做什么的?”
“我爸爸是市政府的處長,媽媽是重點中學的校長。”劉曉雯說。
張奶奶更加滿意了:“好,都是有文化、有地位的人。”
午飯時,張奶奶對劉曉雯格外關注,不停地給她夾菜,問長問短。李慧敏在一旁安靜地吃飯,偶爾抬頭看看這一家人的喜悅。
“曉雯啊,你和浩然交往多長時間了?感情怎么樣?”張奶奶問。
“半年了,感情很好。”劉曉雯臉紅了一下,“浩然人很好,很體貼。”
“那你們是認真的嗎?有沒有考慮過結婚?”張奶奶直接問道。
這個問題讓餐桌上的氣氛突然變得微妙起來。張浩然有些緊張,劉曉雯也顯得有些羞澀。
“我們...我們確實在考慮這個問題。”劉曉雯小聲說道,“如果條件合適的話。”
“什么條件?”張奶奶立刻追問。
“就是...就是一般的條件。”劉曉雯有些回避,“現在還早,慢慢再說吧。”
張奶奶點點頭,但李慧敏能看出她心里已經開始盤算了。
飯后,張浩然和劉曉雯出去逛街了。張奶奶坐在沙發上,臉上一直掛著笑容。
“慧敏,你看曉雯這女孩怎么樣?”張奶奶問道。
“挺好的,很有禮貌,家庭條件也不錯。”李慧敏如實回答。
“我看她家庭條件確實不錯,人也漂亮,學歷也高,配我們浩然正好。”張奶奶很滿意,“就是不知道她們家會有什么要求。”
張志強插嘴:“媽,現在年輕人不興那些傳統習俗了,都是自由戀愛。”
“那怎么行?”張奶奶立刻反駁,“該有的禮數不能少。特別是她家條件這么好,我們不能讓人家看不起。”
李慧敏沒有參與這個討論,她繼續收拾桌子。但她心里已經隱隱感到了什么。
晚上,張浩然和劉曉雯回來了,兩人看起來心情很好。
“奶奶,我們商量了一下,如果合適的話,準備明年春天結婚。”張浩然宣布道。
“太好了!”張奶奶高興得差點站起來,“明年春天,正好是好時候。我終于要抱重孫子了!”
“奶奶,您別急,我們還在準備中。”張浩然有些不好意思。
“準備什么?”張奶奶急切地問,“需要準備什么?”
劉曉雯看了張浩然一眼,然后小聲說:“我父母有一些...傳統的要求。”
“什么要求?你說,咱們都能商量。”張奶奶立刻緊張起來。
“他們希望能有彩禮,還有...還有婚房。”劉曉雯越說聲音越小。
“彩禮多少?房子要什么樣的?”張奶奶追問。
10
“彩禮...我父母說至少要90萬。”劉曉雯幾乎是在竊竊私語,“房子希望在市中心,最好是新房,面積不要太小。而且...而且希望能寫我的名字。”
這個數字讓客廳里突然安靜了下來。
張奶奶的表情變得很復雜:“90萬...這么多?”
“現在行情都是這樣,我們家也不算多要的。”劉曉雯解釋道,“我同學結婚,都是這個標準,有的還要更多。”
“房子呢?大概需要多少錢?”張志強問道。
“市中心的新房,至少要200多萬吧。”劉曉雯說,“首付就要幾十萬。”
張志強皺了皺眉頭。他知道以張家的經濟狀況,這確實是一筆天文數字。
張奶奶的臉色變得很難看:“這...這需要很多錢啊。”
“我知道確實不少,但是...”劉曉雯看向張浩然,“現在結婚都是這樣的。我父母說,這是對女兒的保障,也是對男方家庭實力的考驗。”
張浩然看出家人的為難,趕緊說:“奶奶,這些我們再想辦法,慢慢來。”
“想什么辦法?”張奶奶的聲音有些顫抖,“90萬彩禮加上房子的首付,我們哪來這么多錢?”
氣氛變得非常尷尬。劉曉雯顯然沒想到張家的反應會這么大,張浩然也感到很為難。
“要不...我們再回去和我父母商量商量?看看能不能少一點?”劉曉雯試探性地說。
“好,你們先商量。”張奶奶勉強笑了笑,“這么大的事情,確實要好好計劃。”
那天晚上,張家的氣氛變得很沉重。劉曉雯提前走了,說要回家和父母商量。張浩然送她到車站,回來后也說要早點休息。
李慧敏回到臥室,心情很平靜。她知道這件事和她沒有關系,張浩然是張明的兒子,按照血緣關系,應該由張明負責這筆錢。
但她也知道,以張明的經濟狀況,根本不可能拿出這么多錢。
第二天早上,劉曉雯沒有留下來吃早飯就走了,說家里有事。張浩然送她走后,臉色很不好看。
“浩然,坐下,咱們談談。”張奶奶神情嚴肅。
張浩然坐在沙發上,看起來很緊張。
“90萬彩禮,你爸那邊能出多少?”張奶奶直接問道。
“我昨天晚上問過了,爸說他最多能出30萬,這還是把房子抵押貸款了。”張浩然回答,聲音很小。
“那還差60萬。”張奶奶開始計算,“加上房子的首付,至少需要100萬。還有裝修、家具、辦婚禮的錢......”
張志強插嘴:“媽,要不房子的事兒再緩緩?先把婚結了再說?”
“不行!”張奶奶立刻反對,“女方都提出來了,咱們不能讓人家看不起。而且曉雯家條件這么好,我們必須拿出誠意來。”
“那怎么辦?這么多錢,我們哪來?”張志強問。
張奶奶沉默了很久,眼神在客廳里轉來轉去,最后落在了正在廚房里忙碌的李慧敏身上。
“慧敏啊,你過來坐坐。”張奶奶的語氣有些試探。
李慧敏放下手中的活兒,走過來坐下。她已經猜到了張奶奶要說什么。
“慧敏,你看浩然結婚這事兒......”張奶奶的語氣很小心,“咱們是一家人,有什么困難應該一起想辦法。”
李慧敏看著張奶奶,然后看看張志強和張浩然,心里已經很清楚了。
“媽,您的意思是想讓我出錢?”李慧敏直接問道。
“不是讓你出錢,是咱們一起想辦法。”張奶奶趕緊解釋,“你看,你現在生意做得這么好,手里應該有些積蓄。咱們一家人,應該互相幫助。”
11
李慧敏看了張志強一眼,張志強避開了她的目光。
“媽,我確實有一些積蓄,但是......”李慧敏停頓了一下,聲音很平靜,“浩然是明明的兒子,按理說應該由明明負責他的婚事。”
“明明那邊已經盡力了,30萬已經是他的全部積蓄了。”張奶奶說,“剩下的錢,我們一家人一起想辦法。”
“那剩下的錢,為什么要我出?”李慧敏直接問道,眼神很清澈,沒有任何閃避。
這個問題讓張奶奶有些語塞。她看了看張志強,又看了看張浩然,最后才說:
“因為...因為咱們是一家人。浩然也是你的侄子。”
李慧敏冷靜地看著她,說出的讓她徹底愣住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