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女排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燈下——2025年世界女排聯賽分站賽打完,趙勇帶隊拿下9勝3負,第五名殺進總決賽,說實話,成績不算炸裂,但這支年輕隊伍的進步肉眼可見,輿論場上最引人關注的不是場上哪位小將爆發,而是教練席上出現了熟悉的老面孔:楊昊,那個曾經和“鐵榔頭郎平齊名,被稱作“郎平第二的奧運冠軍,這次直接換了身份,用教練的方式把自己的經驗灌輸給新一代女排姑娘,不少老球迷一邊感慨時光飛逝,一邊也在琢磨:這位冠軍級主攻手的加盟,能給中國女排帶來多大變化,能不能帶隊再造輝煌,這其實是大家更關心的點。
說到楊昊,球迷圈里有句話,“一代人的青春記憶,她出道就遇上黃金時代,2001年進國家隊,隨隊拿下世界大獎賽亞軍,后面亞運會、世界杯、奧運會,冠軍拿得手軟,尤其2004年雅典決賽,和俄羅斯死磕,把20年沒摸過的奧運金牌又帶回來了,球迷記得的不只是她的彈跳、得分能力,更多是那種敢打敢拼的狠勁——和郎平年輕時那股勁頭如出一轍,所以才有了“郎平第二的說法,誰都知道,主攻手能打成這樣,靠的不只是天賦,還有關鍵時刻的狠勁和判斷力。
但話又說回來,運動員的巔峰很短暫,到了北京奧運周期,楊昊成績依然穩定,亞運會、精英賽、奧運會都能拿牌,不過傷病和年齡是繞不過去的坎,2010年退役后,她沒有像一些老將那樣直接轉型當教練,而是選擇去深造,后來還拿了研究生學歷,按理說,這種“主攻手+學霸配置,做教練挺有說服力,只不過這幾年她行事相當低調,除了偶爾在社媒曬曬生活,幾乎沒有大動作,直到今年4月突然空降中國女排教練組,才算是正式回歸一線,負責帶年輕主攻手,提升扣球和發球穩定性,這波操作著實讓人有點期待。
問題來了,楊昊到底能帶出什么樣的新東西,球迷的看法其實分兩派,一邊覺得她是冠軍出身,經驗豐富,能帶年輕人少走彎路,特別是主攻位置,有她把關,心理素質和技術細節都能更穩一點,另一邊也有人擔心,畢竟她是首次擔任國家隊教練,和“老江湖教練比起來,實戰指揮經驗肯定差點火候,再加上現在的女排跟她當年打球那會兒,環境早變了,打法、節奏、對手都不一樣,光靠情懷和經驗,真能填平這條“代溝嗎,這還真不好說。
從分站賽的表現看,這批中國女排能走到第五,既有趙勇主帥的調度,也離不開教練組的分工協作,楊昊負責主攻技術,明顯看得出幾位年輕主攻的進攻套路更豐富了,扣球更敢下手,發球失誤率也降了不少,這些小變化雖然不一定馬上轉化成大勝,但至少說明訓練方向是對的,另外,楊昊本身就是大賽型球員,她帶出來的隊員在關鍵分上更有沖勁,這和當年中國女排打逆風球的氣質挺像,說是“傳承也不過分。
當然,想讓中國女排重回巔峰,光靠一兩個冠軍教練還不夠,現在世界女排格局很卷,歐美球隊身體素質碾壓,亞洲球隊打法靈活多變,中國女排要想突破,除了技術升級,還得在體能、心理、臨場應變等細節上補課,楊昊的加持能帶來多少化學反應,得看她能不能把自己的狠勁和經驗真正“賦能到隊員身上,畢竟,比賽打到最后,拼的還是誰能頂住壓力、誰敢于亮劍。
說回楊昊本人,她這幾年生活狀態挺有話題度,2010年和劉樹國結婚,后面幾乎沒有公開秀恩愛,兩人無孩,最近經常發自家寵物狗的照片,球迷調侃她“鏟屎官比教練身份還活躍,其實,這也從側面說明她現在心態很放松,沒有傳統冠軍那種“光環包袱,更像是把事業和生活都看得很開,把自己最擅長的東西用到極致,這種氣質對年輕隊員未必不是種“示范,畢竟現在這屆女排小將,心理壓力和外界輿論都不輕松,有這樣一個能共情、能理解她們的前輩在身邊,多少能減輕點負擔。
楊昊帶著“第二個郎平的標簽回歸,不管是外界期待還是輿論壓力,都不會比當年打球時輕松多少,但她這波轉型,至少給了中國女排一個全新的變量,至于能不能像郎平那樣帶隊重登巔峰,還得看她能不能把“狠勁和“科學打包落地,帶出一批敢打敢拼的新主攻,眼下總決賽在即,大家不妨再等等看,畢竟中國女排歷史上從來不缺奇跡,關鍵時刻,總有人能頂上來。
特別聲明:以上內容(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)為自媒體平臺“網易號”用戶上傳并發布,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