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我在華通集團做了22年財務總監,
從小會計一路做到公司財務核心,掌管著企業的經濟命脈。
22年來,我以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。
可當新CEO空降,讓26歲碩士替換48歲的我時,我才明白什么叫現實。
隨著一紙退休協議擺在桌上,他們居然想用區區65萬,就要打發走我這個「老古董」。
但他們不知道,22年來我建立的財務體系,只有我一個人能完全掌控。
當忠誠換來羞辱,當經驗換來嘲諷,
我在離職那晚做了一個決定:
既然不需要我,那就讓你們嘗嘗失去我的滋味……
01
我叫王晨陽,今年48歲。
現在的我,正坐在家里的沙發上,看著手機屏幕上不斷跳動的來電顯示——「劉浩(CEO)」。
鈴聲已經響了150次,我一次也沒有接。
茶幾上還放著一封信,是老董事長劉叔親自送來的。
信上寫著:「晨陽,求你回來救救公司,我給你跪下了。」
我拿起這封信,慢慢撕碎,丟進垃圾桶。
此時此刻,華通集團正在財務危機中掙扎,而唯一能救他們的人,正是我——那個被他們趕走的48歲「老古董」。
三天前,我被迫「提前退休」。
三天后,他們跪地求我回去。
這就是屬于我的復仇。
老伴從廚房走出來,看到我淡定的樣子,忍不住問:
「晨陽,公司都快倒閉了,你真的不管?」
我抿了一口茶,平靜地說:
「他們不是說時代變了嗎?那就讓時代去解決吧。」
我知道,真正的好戲才剛剛開始。
02
2003年,26歲的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華通集團。
那時候,我把這里當作能夠奮斗一生的地方。
老董事長劉叔親自面試了我。
他拍著我的肩膀說:
「小王,我看中的不是你的學歷,而是你的踏實。」
「財務工作需要的是責任心,不是花架子。」
從那一刻起,我就把華通集團當作了第二個家。
22年來,我從小會計做到財務總監,把公司的每一分錢都當作自己的錢來管理。
劉叔經常對別人說:
「晨陽是我最信任的人,公司的財務就靠他了。」
那些年,我確實是公司的財務支柱。
每一筆賬目都清清楚楚,每一個數據都準確無誤。
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財務體系——手工臺賬的邏輯關系、特殊處理的會計科目、與稅務部門的溝通記錄。
這些,只有我一個人能完全理解。
老伴總是抱怨我回家太晚,但我從不覺得累。
因為我覺得,這就是我想要的職場生活——被信任、被依賴、被尊重。
我夢想著能在這里體面地工作到退休,用自己的專業能力繼續為公司貢獻價值。
那時候的我,以為這份美好會一直持續下去。
直到三年前,一切都變了。
03
三年前,劉叔的兒子劉浩從海外回國。
帶著哈佛MBA的光環,他直接空降成了CEO。
第一次全體中層會議,我至今記得那個屈辱的場面。
劉浩站在會議室最前面,掃視著我們這些「老員工」,眼神中滿是不屑。
他說:
「公司要現代化管理,不能總靠你們這些老古董了。」
然后,他的目光直接鎖定了我。
「就拿財務工作來說,沒什么技術含量,大學生都能干。」
「王總監,你這套手工臺賬的做法,太落后了。」
當時會議室里有20多個部門負責人,所有人都看著我。
我感受到了同事們尷尬的目光,也感受到了他們的同情。
但更多的,是我內心的震驚和憤怒。
22年的工作經驗,在他眼中竟然一文不值。
48歲的年齡,成了我無法改變的「原罪」。
散會后,人事總監陳美麗走到我身邊,用高高在上的語氣說:
「王總監,公司正在推行年輕化改革,你要做好心理準備。」
那一刻,我明白了——我要被清洗了。
但我沒有想到,真正的屈辱還在后面。
04
一個月后,劉浩給我找了個「助手」——26歲的新財務經理張欣。
她剛從名牌大學碩士畢業,在她眼中,我就是個需要被替代的老古董。
劉浩當著所有人的面說:
「張經理會和王總監進行工作交接,學習一些實務經驗。」
「當然,主要還是要教王總監一些現代化的財務管理方法。」
這話聽起來客氣,實際上是在羞辱我。
張欣第一天上班就開始挑刺。
她看著我的手工臺賬,皺著眉頭說:
「王總監,現在都什么年代了,還用這種土方法?」
「我們學校老師說,這種做法早就淘汰了。」
我耐心地向她解釋每一個財務流程的細節和要點,她卻處處表現出不耐煩。
她經常當著其他同事的面說:
「王總監,您這是算盤時代的產物啊。」
「現在都用ERP系統了,您得跟上時代。」
每一句話都像針一樣扎在我心里。
我開始懷疑自己——是不是真的落后了?
但我知道,那些所謂的「現代化系統」,根本處理不了公司這些復雜的財務關系。
可是沒有人愿意聽我的解釋。
在他們眼中,年輕就是正確,老就是落后。
48歲,成了我最大的「罪過」。
05
終于,那一天還是來了。
人事總監陳美麗把我叫到辦公室,桌上放著一份協議。
「提前退休協議」。
陳美麗用一種施舍的語氣說:
「王總監,公司考慮到你這么多年的貢獻,給你65萬的補償。」
「當然,你需要簽署競業協議和保密協議。」
然后她停頓了一下,用更加輕蔑的語氣說:
「希望你識大體,別給公司添麻煩。」
「添麻煩」?
22年的忠誠和付出,在她口中竟然成了「添麻煩」。
我問她:
「劉叔知道這件事嗎?」
陳美麗冷笑一聲:
「董事長已經同意了,他也覺得公司需要新鮮血液。」
那一刻,我的心徹底涼了。
劉叔,那個曾經拍著我肩膀說「最信任我」的人,背叛了我。
22年的情誼,在「現代化改革」面前一文不值。
我拿起筆,顫抖著簽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簽字的那一刻,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。
但同時,我心中也開始醞釀著一個計劃。
既然你們不要我,那我就讓你們知道失去我的代價。
06
離職的當天晚上,我一個人回到辦公室。
22年來,這是我第一次帶著仇恨走進這個地方。
我打開電腦,看著屏幕上那些熟悉的文件夾。
每一個文件,都是我22年心血的結晶。
手工臺賬的邏輯關系、特殊處理的會計科目、與稅務部門的溝通記錄、客戶的信用評估、供應商的結算方式...
這些,只有我一個人能完全理解。
我想起了陳美麗的話:「別給公司添麻煩。」
我想起了張欣的嘲諷:「算盤時代的產物。」
我想起了劉浩的羞辱:「沒什么技術含量,大學生都能干。」
既然你們覺得我沒用,那就證明給你們看。
我的手指懸在刪除鍵上方,心中五味雜陳。
這是我22年的積累,刪除它們,就像刪除我的半生。
但是,既然你們不需要我,那就徹底不需要吧。
「咔嚓」一聲,第一個文件夾消失了。
「咔嚓」一聲,第二個文件夾消失了。
一個小時后,所有的財務數據都被清空了。
刪除完畢后,我緩緩起身,看了一眼空蕩蕩的電腦屏幕。
我嘴角勾起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。
我知道,真正的好戲,剛剛開始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