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此為創意虛構作品,圖片素材源自網絡分享,僅供敘事需要。愿以此傳遞美好能量,共建和諧友善社區。
"你說什么?他把車錢轉給你了?"程雨菲放下咖啡杯,震驚地看著對面的林曉雨。
"十五萬,一分不差。"曉雨的聲音很平靜,但手指卻在微微顫抖,"昨天晚上十一點多轉的,備注寫著'還你車錢'。"
"可是當初不是你們說好了嗎?買車的錢你自己出,車子歸你。"雨菲皺著眉頭,"你們不是一直都這樣AA制的嗎?"
"是啊,我們結婚三年了,從來都是這樣。"曉雨苦笑著搖了搖頭,"房租、生活費、甚至看電影的票錢,我們都分得清清楚楚。我以為這是現代婚姻應該有的樣子。"
"那他為什么突然..."
"因為他要離開了。"曉雨的聲音開始哽咽,"他給我留了一封信,說他累了,累了這種精確到分分角角的生活,累了這種沒有溫度的婚姻。"
雨菲沉默了一會兒,然后輕聲問:"曉雨,你有沒有想過,也許他說得對?"
"什么意思?"
"我是說,也許你們的AA制從一開始就錯了。"雨菲看著曉雨的眼睛,"婚姻不是商業合作,愛情也不是等價交換。當你們開始計算誰付了多少錢的時候,你們就已經不再是夫妻了,而是室友。"
曉雨的眼淚終于流了下來:"可是我不明白,為什么經濟獨立就等于感情冷漠?為什么平等分擔就不能相愛?"
"因為真正的愛情是無條件的給予,而不是精確的計算。"雨菲握住了她的手,"當一個人開始為愛情標價的時候,愛情就已經死了。"
"所以,那十五萬不是還錢,而是..."
"是告別。"雨菲點了點頭,"他用這種方式告訴你,他想結束這種計算式的婚姻。這可能是你們之間最后一次不需要回報的給予了。"
曉雨閉上眼睛,她終于明白了,有些錢,收下了就是債務。有些情,錯過了就是遺憾。而有些人,離開了就是永遠。
故事要從兩個月前說起。
那是一個陰雨綿綿的周末,曉雨和志遠窩在客廳里看電視。外面的雨聲淅淅瀝瀝,屋內的暖氣讓人昏昏欲睡。這套兩居室的房子是他們結婚時一起買的,首付各付一半,貸款也是各自承擔一半。就連裝修費用,他們都用Excel表格記錄得清清楚楚。
志遠突然開口:"我們該買輛車了。"
曉雨抬起頭,從手機屏幕上移開視線:"嗯,是該買了。地鐵太擠,下雨天打車也不方便。"
"我看了幾款,大概十五萬左右的樣子。"志遠的聲音很平靜,就像在討論晚餐吃什么一樣。
"好啊,我們一起去看看。"曉雨重新低頭刷手機,這種對話在他們家太常見了。
志遠沉默了一會兒,然后說:"車錢你自己出吧。"
曉雨的手指在屏幕上停頓了一秒,然后繼續滑動:"行,沒問題。"
就這樣,買車的事情定了下來。曉雨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,三年的AA制生活讓她對這種安排習以為常。她甚至還有些高興,因為車子登記在自己名下,完全屬于自己。
回想起來,他們的AA制是在結婚前就約定好的。當時曉雨剛剛升職,月薪漲到了一萬二,而志遠在一家廣告公司做創意總監,收入也不錯。兩個人都是獨立的現代人,都有自己的事業追求。
"我們不要像傳統夫妻那樣,一個人養活另一個人。"曉雨當時這樣說,"我們應該是平等的伙伴,各自承擔自己的責任。"
志遠當時點頭同意了:"你說得對。這樣我們都能保持獨立,不會有經濟糾紛。"
于是,他們制定了詳細的分攤方案。房租、水電費、網費、物業費,甚至連買菜的錢都是平均分攤。他們各自有自己的銀行賬戶,各自管理自己的財務。每個月底,他們會坐下來對賬,確保所有的支出都分攤得當。
朋友們剛開始都覺得新鮮,后來漸漸習慣,再后來開始議論紛紛。但曉雨覺得這樣很好,經濟獨立讓她在這段婚姻中保持著自己的底氣和尊嚴。
接下來的日子里,曉雨開始認真看車。她在網上研究各種品牌和型號,下載了好幾個汽車app,把感興趣的車型都收藏起來。周末的時候,她獨自去4S店試駕。
第一次去4S店的時候,銷售員很熱情地接待了她。
"您好,請問您想看什么車型?"
"我想看看這款SUV,家用的。"曉雨指著展廳里的一輛白色車。
"好的,您先生呢?一般買車都是夫妻一起來的。"銷售員環顧四周,沒有看到其他人。
"我老公工作忙,今天沒空。"曉雨有些尷尬地解釋。
"那您可以先看看,回頭帶您先生一起來試駕。"
曉雨點點頭,但心里卻有些別扭。她為什么要等志遠?這是她的車,她的錢,她應該有決定權。
在看車的過程中,曉雨遇到了銷售顧問小張。小張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姑娘,剛從大學畢業不久,熱情而專業。她陪著曉雨看了好幾次車,兩人漸漸熟絡起來。
"林姐,你老公真的很尊重你呢。"小張羨慕地說,"現在這樣的男人不多了。很多男人都覺得買車是男人的事,女人不懂車。"
曉雨笑了笑,心里確實有些自豪。她覺得自己很幸運,嫁給了一個不會因為自己是女人就小看她的男人。
小張繼續說:"我有個同事,她老公買車的時候根本不讓她參與,說女人只要坐車就行了,不用懂這些。結果買了一輛她很不喜歡的車,每次開都不舒服。"
"那確實不好。"曉雨感慨道,"夫妻之間還是應該互相尊重的。"
"對啊,像您這樣多好,老公尊重您的選擇,您也能獨立做決定。"小張的語氣里滿是羨慕。
但是,當曉雨把選中的車型告訴志遠時,他的反應卻有些奇怪。
"這款車有點小吧?"志遠皺著眉頭看著曉雨手機上的圖片。
"我覺得挺好的,省油,好停車。"曉雨解釋道,"而且內飾也很漂亮。"
"可是后排空間太小了,要是有孩子的話..."志遠的話說到一半就停住了。
曉雨注意到了這個細節,但她沒有深究。他們結婚三年,一直沒有要孩子的打算。工作太忙,經濟壓力也大,而且兩個人的生活已經很好了。再說,如果有了孩子,育兒費用怎么分攤也是個問題。
"那你覺得應該選哪款?"曉雨問。
"算了,既然是你的車,你決定就好。"志遠擺擺手,重新把注意力轉回到電視上。
曉雨心里有些不舒服,但她說不清楚這種感覺來自何處。她只是覺得,志遠的態度似乎有些...冷漠?
幾天后,曉雨約了閨蜜程雨菲出來喝咖啡。雨菲是她大學同學,也是她為數不多的密友之一。兩個人在一家咖啡廳見面,這是她們經常聚會的地方。
"你們這個AA制啊,我到現在還是覺得挺奇怪的。"雨菲攪拌著咖啡,"夫妻之間分得這么清楚,不累嗎?"
"我覺得挺好的啊。"曉雨有些不自在,"經濟獨立,精神獨立,這樣的婚姻更平等。"
"可是你們連買車都要AA,他就不能表示一下?"雨菲的語氣里帶著一絲不滿,"我老公雖然工資沒我高,但是買車的時候還是搶著付款呢。他說,老婆的車怎么能讓老婆自己掏錢。"
曉雨沉默了一會兒,然后說:"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吧。"
"你真的覺得這樣好嗎?"雨菲認真地看著她,"結婚三年了,你們的存款還是分開的,買房子的時候也是各付各的,現在連買車都要AA。我有時候覺得,你們更像是合租的室友,而不是夫妻。"
這句話像一根針一樣刺進了曉雨的心里。她想要反駁,但話到嘴邊卻說不出來。
"你看,我和我老公結婚五年了,雖然我們的工資都不高,但是我們有共同的存款,有共同的目標。"雨菲繼續說,"我們會一起為了買房子而努力,一起為了孩子的教育而規劃。這種共同奮斗的感覺,讓我覺得我們是真正的一家人。"
"可能...可能是我們的相處方式比較特別吧。"曉雨的聲音有些顫抖。
雨菲看出了她的不安,伸手握住了她的手:"曉雨,我不是要批評你們的選擇。我只是覺得,有些東西不能用錢來衡量。夫妻之間的感情,也不應該用AA制來維護。"
"可是,如果不這樣的話,萬一有一天我們分開了怎么辦?"曉雨說出了心里的擔憂,"如果財務混在一起,到時候怎么分割?"
雨菲愣了一下,然后苦笑道:"曉雨,你聽聽你剛才說的話。你們才結婚三年,你就在考慮分開的事情了。這說明什么?說明你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想要真正地融合在一起。"
曉雨沉默了。她不知道該怎么反駁,因為雨菲說的確實有道理。
"我問你,如果志遠生病了,需要很多錢治病,你會怎么辦?"雨菲繼續問。
"我...我當然會幫助他。"曉雨有些不確定地說。
"那這個錢算他欠你的,還是你們共同承擔?"
曉雨想了想,發現自己沒有答案。在她和志遠的關系里,似乎沒有考慮過這種情況。
"還有,如果你們有了孩子,奶粉錢、尿布錢、玩具錢,你們也要AA嗎?"雨菲的問題越來越尖銳。
曉雨感到一陣窒息。她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問題,或者說,她下意識地回避了這些問題。
雨菲看到她的表情,語氣緩和了一些:"曉雨,我覺得你們的問題不是AA制本身,而是你們對婚姻的理解。你們把婚姻當成了一種商業合作,而不是感情的結合。"
那天晚上,曉雨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。身邊的志遠呼吸平穩,顯然已經睡著了。曉雨側過身,在黑暗中看著他的側臉,心里涌起了一種說不出的陌生感。
她開始回想這三年的婚姻生活,試圖找到一些不是用錢衡量的溫暖瞬間。但她發現,幾乎所有的記憶都和錢有關。誰付了餐費,誰買了電影票,誰承擔了房租,誰購買了家電...
即使是他們的蜜月旅行,也是嚴格按照AA制執行的。機票各付各的,酒店費用平分,連買紀念品的錢都要分開結賬。當時曉雨覺得這樣很公平,但現在想起來,那次旅行似乎缺少了什么。
第二天是星期六,曉雨起床后發現志遠已經出門了。桌子上留了一張紙條:"去打球了,中午不回來吃飯。"
曉雨拿起紙條,突然意識到志遠很少告訴她自己的詳細行程。他們各自有各自的朋友圈子,各自有各自的娛樂活動。除了回家睡覺,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其實很少。
這個認識讓曉雨感到恐慌。她開始懷疑,這種看似平等的婚姻關系,是否真的是她想要的?
中午的時候,志遠回來了。他的臉色有些不好,眼神也很疲憊。
"怎么了?"曉雨關心地問。
"沒什么。"志遠敷衍地回答,然后徑直走向臥室。
曉雨跟了過去,看見志遠坐在床邊,雙手抱著頭。
"到底怎么了?"曉雨坐在他身邊,"是不是工作上有什么問題?"
志遠抬起頭看著她,眼神里有一種她從未見過的復雜表情。
"曉雨,你有沒有想過,我們這樣的生活...有什么意義?"志遠的聲音很輕,像是在自言自語。
"什么意思?"曉雨的心跳加快了。
"我們結婚三年了,但我覺得我們還是兩個獨立的個體。我們沒有共同的財產,沒有共同的計劃,甚至沒有共同的朋友。"志遠的話越說越慢,"有時候我會想,如果我們分開了,會有什么改變嗎?"
曉雨感到一陣眩暈。她想要反駁,但突然發現自己找不到合適的理由。
"你...你是想要改變什么嗎?"曉雨小心翼翼地問。
志遠沉默了很久,然后搖了搖頭:"我也不知道。今天打球的時候,老李說他老婆懷孕了,他特別興奮。我看著他的表情,突然覺得很羨慕。"
"羨慕什么?"
"羨慕他的那種...期待感。"志遠的聲音很低,"我們結婚三年了,我從來沒有過那種期待感。我們的生活太穩定了,穩定到沒有任何波瀾。"
曉雨不知道該怎么回答。她覺得穩定是好事,但現在聽志遠這么說,她開始懷疑自己的想法。
就在這個時候,曉雨的手機響了。是4S店的小張打來的。
"林姐,您的車到了,可以過來提車了。"小張的聲音很興奮。
曉雨看了看志遠,然后說:"好,我明天過去。"
掛掉電話后,房間里陷入了沉默。曉雨想要說什么,但志遠已經起身走向了陽臺。
那天晚上,他們沒有再說話。曉雨想要主動開口,但不知道該說什么。她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隔閡,而這種隔閡似乎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。
第二天,曉雨獨自去提車。手續辦得很順利,十五萬的車款從她的賬戶里轉出,車子正式屬于了她。
小張幫她把車開到了小區樓下,然后羨慕地說:"姐,你真幸福。有這樣理解你的老公,還有這么漂亮的新車。"
曉雨笑了笑,但心里卻沒有任何喜悅。她看著停在車位上的新車,突然覺得它就像一個美麗的陷阱,表面光鮮,內里空洞。
當她開著新車回到家時,志遠正在廚房做飯。他看見她進來,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:"車買好了?"
"嗯。"曉雨點點頭,"要不要下樓看看?"
"不用了。"志遠的聲音很平靜,"既然是你的車,我看不看都無所謂。"
曉雨的心像被人狠狠撞了一下。她想要說什么,但話到嘴邊卻變成了:"那我去洗個澡。"
在浴室里,曉雨終于忍不住哭了。她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,為什么一輛車會讓她和志遠的關系變得如此尷尬。她開始懷疑,是不是她對這段婚姻的理解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?
接下來的三周里,曉雨和志遠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微妙。志遠似乎故意避免談論那輛車。即使曉雨主動提及,他也只是敷衍地回應幾句。有幾次,曉雨想要邀請他一起出去兜風,但志遠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。
"我坐公交車就行了。"
"你的車,我不太方便。"
"我們還是各走各的路吧。"
這些話像刀子一樣割著曉雨的心。她開始意識到,他們的AA制也許從來都不是什么平等的象征,而是一道無形的隔閡。
就在曉雨陷入深深的困惑時,那條轉賬消息突然出現在她的手機上。
2024年11月15日,晚上11:47,志遠給她轉了150,000元。
備注只有四個字:還你車錢。
曉雨盯著手機屏幕,手指開始顫抖。她不明白這筆錢意味著什么,但她有一種不祥的預感。
她沖進臥室,發現志遠已經睡了。
月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照在他的臉上,他的表情很安詳,像是卸下了什么重擔。
曉雨輕輕推了推他:"志遠,你給我轉錢了。"
志遠睜開眼睛,在黑暗中看著她:"嗯,我知道。"
"為什么?"曉雨的聲音在顫抖。
志遠沉默了一會兒,然后說:"因為我想這樣做。"
"可是我們說好了..."
"我知道我們說好了什么。"志遠打斷了她,"但是有些事情,不是說好了就能一直堅持下去的。"
曉雨感到一陣恐慌,她隱約覺得,這筆錢背后隱藏著什么可怕的秘密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