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周芳富守寡近三十年,將兒子撫養成家后,在公園結識了同是單身的寧國榮。
兩人同病相憐,寧國榮提出搭伙過日子,兒子也支持母親追求幸福,周芳富便與寧國榮領證結婚。
可是寧國榮的女兒對繼母充滿敵意,每次回家都讓周芳富倍感壓抑:外孫打碎萬元擺件她被指責 “小題大做”,辛苦做飯卻遭母女倆暗戳戳貶低,家里被孩子鬧得一團糟也只能獨自收拾。
結婚快一年時,周芳富因長期受冷遇,執意去兒子家過五一。
假期結束回家,她路過書房時,竟聽見寧國榮女兒在教唆父親:“爸,你聽我的…”
聯想到婚后種種委屈,周芳富怒火攻心,一腳踹開了房門...
1.
我叫周芳富,守寡快三十年了。
丈夫走后,我把所有的心血都傾注在了唯一的兒子身上。
那些年,我含辛茹苦地拉扯他長大,看著他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,成長為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。
后來兒子成家立業,有了自己的小家庭,我這才徹底閑了下來。
可忙碌了大半輩子,突然閑下來,我還真有點不適應。
每天看著空蕩蕩的房子,心里也空落落的。
鄰居見我整天悶在家里,便建議我沒事多出去遛遛彎,散散心。
我想著也是,總不能一直這么憋在家里,于是便開始四處溜達。
我最喜歡去小區附近的一個小公園。
那公園地方不大,但景色卻十分宜人。
綠樹成蔭,花草繁茂,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流過。
公園里很安靜,偶爾能聽到鳥兒的歌聲和孩子們的歡笑聲。
在這里,我可以暫時忘卻生活的煩惱,享受片刻的寧靜。
也就是在這個小公園里,我遇到了寧國榮。
他和我年歲差不多大,也是這里的常客。
一開始,我們只是偶爾碰面,打個招呼。
后來遇見的次數多了,漸漸就熟悉了起來。
有一次,我們在公園的長椅上坐下聊天。
寧國榮嘆了口氣,說道:“大妹子,沒想到咱倆的境遇這么像。我也是單身好多年了,孩子她媽走得早,我一個人好不容易才把女兒養大成人。”
聽著他的話,我心里不禁涌起一股同情。
或許是同病相憐,我對這個沒比我大多少的男人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感。
但我發誓,當時我真沒想和他有什么進一步的發展,只是覺得能有個聊得來的人,也挺不錯的。
可是隨著時間,我們之間的關系漸漸發生了變化。
2.
寧國榮先和我提了搭伙過日子的想法。
他說:“芳富,咱倆歲數都不小了,能遇見個知冷知熱的人不容易。我是真的喜歡你,你放心,只要咱倆在一起了,我的就是你的,你兒子也是我兒子!”
起初我有些猶豫。
畢竟再婚不是一件小事,我得考慮很多因素。
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兒子,沒想到兒子非常支持我。
他說:“媽,你累了一輩子了,該為自己活了。要是你真的喜歡寧叔,我不反對你們在一起!”
兒子的懂事讓我十分欣慰。
再三考慮后,我還是答應了寧國榮的求婚。
畢竟自從我倆認識到現在,寧國榮的表現就一直不錯,對我也很照顧。
我的心也不是石頭做的,怎么可能不心動呢?
我們選了個日子,去民政局辦了結婚證。
然后擺了兩桌,邀請了幾個熟悉的朋友,就算把婚宴辦了。
婚禮很簡單,但我心里卻充滿了期待,期待著和寧國榮能攜手走過余生。
兒子對寧國榮倒是很恭敬,一口一個“寧叔”叫得親熱。
只是寧國榮的女兒,好像并不喜歡我。
她比我兒子要大幾歲,也結婚有了孩子。
在我們結婚的第三天,她就帶著丈夫和兒子來到了我家。
值得一提的是,自從結婚后,我就搬到了寧國榮家住。
本來寧國榮女兒沒來的時候,我住得也沒有什么不習慣的。
可自從那天她來了,我就感覺渾身不自在,坐著也不舒服,站著也不得勁,總覺得自己做什么都有雙眼睛在盯著我。
寧國榮把他女兒叫進了書房,那種被人盯著的感覺才消失了。
我看了眼書房的方向,心里犯起了嘀咕:“這孩子不會是對我有什么意見吧,可我也沒得罪她啊!”
我來不及細想,注意力很快就被一陣響聲吸引了過去。
走近一看,居然是寧國榮的外孫子打壞了兒子兒媳送我的新婚禮物。
那是兒子他們選了好久才挑中的一個擺件,值差不多一萬塊錢呢。
不論價錢,就是這份心意也足以讓我珍惜,可現在,它竟然被打碎了。
3.
“哎呀小祖宗,這可不是讓你玩的,你看看,好好的東西讓你打碎了,快去一邊玩去!”雖然有些不高興,但我也知道這不是我的親孫子,所以并沒有說什么重話,甚至怕碎片劃傷孩子,我還讓他到別處玩去。
沒想到寧國榮的女兒此刻卻走了出來,陰陽怪氣地說:“到底不是親外孫,不就是打碎個擺件嗎,至于這么小題大做的!”
我也不是泥捏的,剛要反駁,寧國榮就趕緊給我使眼色,還把我推到了廚房。
“別和孩子一般見識,她不是針對你!快做飯吧,都要中午了!”
誠如寧國榮所說,我是真的不能和他女兒計較,否則傳到別人耳朵里還不知道成什么樣子呢!
我一肚子的火沒地方撒,只得叮叮當當的切起了菜。
好不容易做好了四菜一湯端上桌,寧國榮的女兒卻又開始評頭論足。
“還是我媽做的菜好吃,誰也比不上她,爸,你說呢?”
“那當然,你媽媽的手藝可是一絕!不過你王阿姨也不錯!”
聽著寧國榮父女倆你一言我一句的聊得熱鬧,我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外人,根本融入不進去。
在那一刻,我心里有些失落,但我還是強忍著沒有表現出來。
雖然事后寧國榮也和我道了歉,還和我解釋她不是有心的,但這件事還是成了我心里的一根刺。
每次想起來,心里就隱隱作痛。
不僅那一次,之后每次逢年過節,或者周末休息的時候,寧國榮的女兒都要來看望寧國榮。每次她來,我們家的氣氛就變得很緊張。
我呢,是既要著急忙慌的出去買菜,又要在廚房忙活的大汗淋漓。
等做好一桌子的飯,我卻落不到一句好。
寧國榮的外孫子更是,每次來都把家里鬧得天翻地覆的,剛收拾的屋子轉眼就亂糟糟的。
我說不得,偏寧國榮又不放在心上。
“小孩子活潑些好,亂了再收拾嘛!”
看到寧國榮女兒倚在門框看著我們,我忽然覺得這樣的生活累的很,甚至還沒有我之前的生活輕松。
我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否正確,是不是不應該和寧國榮結婚。
4.
轉眼我和寧國榮結婚也快一年了。
本來結婚前,有什么節假日的,都是我和兒子兒媳一起過。
可自從結婚,我不僅沒再和兒子他們過過節,連見他們的次數都屈指可數。
五一勞動節快到了,寧國榮對我說:“芳富,閨女剛才打電話了,說五一要帶著孩子回家過節,你一會出去買點他們娘倆愛吃的菜,再把房間收拾收拾!”
聽到這我更郁悶了,每次寧國榮閨女回來,我都要比平常忙碌不少。
關鍵這樣還不領情,一開始我還能抱點希望,但都快一年了,我對寧國榮女兒也徹底死心了,她是絕對不會接受我這位繼母的。
既然如此,我干嘛還累死累活的伺候她呢。
于是我鼓起勇氣說:“五一我想去我兒子家過,你們倆在家過吧!”
寧國榮聞言有些驚訝的抬起頭,“那怎么行,閨女好不容易回來一趟,沒人做飯怎么行!”
不管寧國榮怎么說,我都堅定了五一要去兒子家的想法。
寧國榮好像也只是以為我隨口一說,說了兩句就不再說話了。
第二天一早,我就收拾東西去了兒子家。
兒子兒媳看到我來了,非常高興,連忙把我迎進屋里。
約莫到中午,我們吃飯了,寧國榮才給我打來了電話。
“芳富,你去哪了,閨女都帶著孩子回來了,你這菜還沒買回來啊!”
一上午過去了,他只以為我去買菜了,甚至給我打電話也是怕他女兒餓肚子。
我直截了當的說了句“我在兒子家過節,這幾天不回去了”,然后便掛了電話,任憑寧國榮怎么打都沒再接。
兒子兒媳也看出我不太高興,連忙活動氛圍。
飯后兒子問我怎么了,怕他擔心,我只是搖頭說沒事。
其實我心里很委屈,但又不知道該怎么和兒子說。
美好的五天很快就過去了,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兒子家。
當我拿出鑰匙,擰開寧國榮家的門時,屋里靜悄悄的,我還以為沒人呢。
直到我路過書房的時候,里面微弱的說話聲吸引了我的注意。
我下意識地放輕了腳步,悄悄靠近書房。
“爸,你聽我的…”恍惚聽到了我的名字,我不自覺的把耳朵貼在了門上。
誰知下一秒怒火便席卷了我的心頭。
“砰”的一聲,我一腳踹開了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