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張警官一腳踹開林國華家的防盜門,刺鼻的藥水味瞬間撲面而來。
屋內一片漆黑,窗簾緊閉,客廳里擺放著各種醫療器械。
正當他摸索著尋找開關時,身后傳來急促的腳步聲。
林峰氣喘吁吁地沖了進來,看到眼前的景象,整個人如遭雷擊般愣在原地。
"這...這是怎么回事?我爸呢?"他的聲音顫抖得厲害。
然而,臥室里突然傳來的一聲悶響,讓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...
"趙老師,你今天看見林醫生了嗎?"
住在6樓的王阿姨拎著菜籃子,一臉疑惑地問著對門的趙秋月。
趙秋月放下手中的拖把,皺著眉頭搖搖頭:"別提了,我都四個月沒見過他人影了。"
四個月前,林國華還是市中心醫院心臟外科的權威專家。那時候的他,每天早上六點準時出現在小區花園里晨練,黑色的運動服,筆挺的身板,走路帶風。小區里的老人們都認識這位救過無數人命的名醫,遇到個頭疼腦熱的,都愿意找他咨詢。
可是從退休那天開始,這個熟悉的身影就徹底消失了。
"人怎么能說沒就沒了呢?"王阿姨嘀咕著,"我記得退休那天,他兒子林峰還專門從深圳趕回來給他慶祝來著。"
趙秋月點點頭,她記得那天很清楚。林峰開著一輛白色的奧迪,后備箱里搬出好幾個禮品盒。父子倆在樓下說了很久的話,林國華的臉色看起來并不好,甚至有些蒼白。
"從那天以后,我就再也沒見過林醫生出門。"趙秋月壓低聲音說,"你知道嗎?我每天都會留意,真的是一次都沒有。"
作為一名退休的中學教師,趙秋月觀察事物向來細致入微。她住在林國華的對門,兩家的作息時間她都了如指掌。以前每天早上六點,她都能聽到對門開門的聲音,然后是林國華下樓的腳步聲。可是現在,那扇門就像被封死了一樣,從來不曾打開過。
"會不會是出遠門了?"王阿姨猜測道。
"不可能。"趙秋月搖頭,"他的車還停在地下車庫,我昨天下去看過,輪胎上都落了厚厚一層灰。而且..."
她頓了頓,神情變得更加凝重:"我能聽到他在家里的動靜。"
確實,雖然林國華從不出門,但屋內絕對有人。每天晚上,趙秋月都能聽到對門傳來腳步聲,還有奇怪的機器運轉聲。有時候是嗡嗡的電流聲,有時候是有節奏的"滴滴"聲,就像醫院里的那些儀器。
門衛老李也證實了這個說法。林國華家的門禁卡顯示,從四個月前開始,出入記錄就完全停止了。"之前林醫生每天都要刷卡好幾次,買菜啊,散步啊,現在卡上顯示的最后一次使用時間,就是他退休那天。"
這讓小區里的人們議論紛紛。有人說林醫生可能是退休后得了抑郁癥,不愿意見人。也有人猜測他是不是在家里搞什么秘密研究。更有膽小的郵誼員甚至懷疑,這位名醫是不是已經出了什么意外。
快遞員小劉對林國華家的情況最有發言權。
"別的不說,就說包裹數量,林醫生家現在一天能收十幾個包裹,比以前多了好幾倍。"小劉一邊整理著快遞車上的包裹,一邊對同事抱怨,"關鍵是從來見不到本人,每次都是放在門口,過一會兒就不見了。"
這些包裹的種類也很奇怪。從包裝上看,大多數都是醫療用品公司寄來的。有些箱子很重,需要小劉費很大力氣才能搬到六樓。還有些包裝上貼著"易碎品"、"精密儀器"的標簽。
"有一次我好奇,偷偷看了眼收件地址,上面寫著什么'心電監護儀'、'血氧儀'這些東西。"小劉壓低聲音說,"我當時就想,林醫生這是要在家里開診所嗎?"
外賣配送的情況同樣反常。美團騎手張師傅負責這一片區域,他發現林國華的點餐習慣在退休后發生了巨大變化。
"以前林醫生很少點外賣,偶爾點一次也是正常的家常菜。可是現在,他一日三餐都要點,而且每次都點兩人份。"張師傅覺得很奇怪,"更怪的是,他點的都是些營養湯啊、術后餐這樣的東西,就像病人吃的。"
每次送餐,張師傅都會把餐盒放在門口,然后按門鈴。雖然從來沒見過林國華本人,但能聽到門內有人走動的聲音。等他下樓回頭看時,餐盒就已經消失了。
保潔阿姨李嫂對林家的垃圾情況最了解。她負責清理這棟樓的垃圾,林國華家的垃圾袋讓她印象深刻。
"數量比以前多了一倍不止,而且很重,每次搬起來都費勁。"李嫂一邊擦著汗一邊說,"最奇怪的是,這些垃圾袋里總是散發著一股消毒水的味道,就像醫院里的那種味道。"
有一次,一個垃圾袋破了個小口,李嫂無意中看到里面裝著很多用過的醫用手套、棉簽,還有一些她叫不出名字的醫療廢品。這讓她心里直犯嘀咕:林醫生在家里到底在干什么?
水電費的異常更是讓物業管理員老陳摸不著頭腦。
"林醫生家現在的用電量是以前的三倍,特別是夜間用電,幾乎是24小時不停。"老陳指著電表記錄說,"這種用電量,就像家里裝了好幾臺大功率的醫療設備。"
用水量也有所增加,但不如用電量那么夸張。奇怪的是,林國華家似乎特別喜歡在深夜用水,經常是凌晨兩三點還有用水記錄。
林國華的老同事老馬是最早察覺到異常的人之一。
作為市中心醫院的副院長,老馬和林國華是多年的老友。兩人不僅是同事關系,私下里也經常一起喝茶聊天。林國華退休后,老馬本想著能經常找他敘敘舊,可是連續幾次登門拜訪都吃了閉門羹。
"每次敲門,都能聽到里面有腳步聲,甚至能聽到林國華的咳嗽聲,但就是不開門。"老馬一臉困惑地對妻子說,"隔著門跟他說話,他也只是含糊地應一聲,說自己很忙,改天再聊。"
這讓老馬很不理解。林國華雖然性格內向,但從來不是這樣避而不見的人。而且,從門縫里傳出的聲音聽起來,林國華的身體狀況似乎不太好,咳嗽聲很重,說話也有氣無力的。
醫院領導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。院長準備為林國華舉辦一個隆重的退休慶典,畢竟他是醫院的頂梁柱,為醫院做了那么多貢獻。可是當院長親自打電話邀請時,林國華卻用虛弱的聲音拒絕了。
"他在電話里說,身體不太舒服,不想參加這些活動了。"院長對老馬說,"可是聽他的聲音,好像真的病得不輕。"
這讓同事們都很擔心。大家都知道,林國華一生都在救治別人,可是現在他自己生病了,卻拒絕任何人的幫助。這在醫生這個職業里,是很反常的現象。
護士長劉阿姨也有同樣的經歷。她和林國華搭檔了十幾年,彼此之間很了解。退休后,她專門買了些營養品想去看望老同事,結果也被拒之門外。
"我在門外站了半個小時,一直在勸他開門,可是他就是不肯。"劉阿姨紅著眼睛說,"我能聽到他在里面咳嗽,咳得很厲害,像是肺部有很嚴重的問題。"
更讓人擔心的是,趙秋月經常在夜里聽到對門傳來奇怪的聲音。不是普通的生活聲音,而是一些機器運轉的聲音,還有金屬碰撞的聲音。有時候,她還能聽到林國華在自言自語,語調很急切,好像在和什么人爭論。
"有一次半夜,我聽到他在喊'不行,不能這樣',聲音很痛苦,像是在忍受什么痛苦。"趙秋月對丈夫說,"我真的很擔心,他一個人在家里,萬一出了什么事怎么辦?"
通過門縫,趙秋月還看到了一些讓她不安的景象。林國華家的客廳里閃爍著藍白色的光,不是普通的日光燈,而是那種冷冰冰的醫療設備指示燈。有時候,那些光會一閃一閃的,就像心電監護儀的屏幕。
樓道里也經常彌漫著濃重的消毒水味道,那種味道她太熟悉了,就是醫院手術室里的味道。每次聞到這種味道,趙秋月都會想起自己年輕時住院的經歷,那種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感會油然而生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小區里的人們開始對林國華的情況產生各種猜測,這些猜測逐漸演變成了恐慌。
趙秋月最先提出了一個讓人不安的假設:"會不會林醫生得了什么重病,在家里自己給自己治療?"
這個猜測并非沒有道理。作為心臟外科的權威專家,林國華確實有能力進行一些簡單的醫療操作。而那些快遞包裹里的醫療設備,也支持了這個推測。
"你想想,他這么多年都是在救別人,現在輪到自己生病了,可能不愿意讓別人看到自己虛弱的樣子。"趙秋月分析道,"特別是他這樣的名醫,可能覺得其他醫生都不如自己專業。"
但是王阿姨提出了另一種可能性:"會不會是遇到了醫療事故,現在在家里躲避?"
這個猜測在小區里引起了不小的恐慌。大家都知道,醫生這個職業面臨著很大的壓力,一旦出現醫療事故,后果不堪設想。雖然林國華醫術精湛,但是手術臺上的事情,誰也說不準。
更有人開始傳播一些離奇的說法。有人說林醫生可能在進行什么不為人知的醫學實驗,那些機器聲音就是實驗設備的聲音。也有人猜測他在研究一些違法的醫療技術,所以才這么神秘。
這些傳言越傳越離譜,甚至有人說林國華已經出了意外,家里可能已經發生了不可想象的事情。每當夜深人靜時,樓道里傳來的異味和聲音,都會讓人產生各種恐怖的聯想。
小區業主群里也開始議論這件事。有人發消息說:"林醫生家已經四個月沒見人了,會不會出什么事了?"立即就有人回復:"我也覺得不對勁,那個味道太奇怪了。"
"我家小孩現在都不敢從林醫生家門口經過,說那里陰森森的。"一位年輕媽媽在群里說。
恐慌情緒在小區里蔓延,大家都開始避免單獨經過林國華家門口。有些膽小的鄰居甚至繞道走,寧愿多爬幾層樓也不愿意從六樓經過。
保安隊長也開始重視這個問題。他增加了夜間巡邏的頻次,特別是六樓這一層。但是每次巡邏經過林國華家門口時,都會聽到里面傳來的奇怪聲音,這讓他也感到不安。
"那些聲音真的很奇怪,有時候像是機器在運轉,有時候像是什么東西在移動。"保安隊長對物業經理說,"我懷疑里面可能發生了什么我們不知道的事情。"
遠在深圳的林峰,起初并沒有意識到父親的異常。
作為一名成功的律師,林峰的工作非常忙碌。他在深圳的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工作,經常要處理各種復雜的案件,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飯。父親退休后,他本以為老人家終于可以好好休息,享受一下悠閑的退休生活。
每周,林峰都會給父親打一次電話,詢問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。起初的幾次通話,林國華還能正常交流,雖然話不多,但聽起來狀態還可以。
但是漸漸地,林峰開始察覺到父親的異常。
"爸,您最近身體怎么樣?"林峰在電話里問道。
"還行,還行。"林國華的聲音聽起來很疲憊,而且帶著明顯的咳嗽聲。
"您這咳嗽怎么回事?要不要去醫院看看?"林峰有些擔心。
"沒事,就是有點感冒。你工作忙,不要擔心我。"林國華急著想掛電話,"我這邊還有事,先掛了。"
這樣的對話越來越頻繁。每次林峰想多聊幾句,了解一下父親的具體情況,林國華都會以各種理由匆忙掛斷電話。而且他的咳嗽聲越來越嚴重,說話時經常氣喘吁吁的。
最讓林峰不安的是,父親在電話里的語音斷斷續續,經常說著說著就停下來,好像在做什么事情。有時候還能聽到背景里傳來奇怪的機器聲音。
"爸,您那邊什么聲音?"林峰問道。
"沒什么,電視聲音。"林國華的回答很含糊,"你專心工作,不要管我。"
林峰開始懷疑父親是不是隱瞞了什么重要的事情。作為律師,他的職業敏感性讓他覺得這里面一定有問題。父親從來不是喜歡看電視的人,而且那些聲音聽起來根本不像電視節目。
春節前,林峰想回家陪父親過年,卻被林國華嚴厲阻止了。
"你別回來!"林國華在電話里的語調異常激動,"深圳那邊工作重要,我一個人過年習慣了。"
這是林國華第一次這么激動地拒絕兒子回家。以往,雖然他從不主動要求兒子回來,但也從來不會拒絕。這次的反應讓林峰感到震驚。
"爸,您到底怎么了?是不是身體出了什么問題?"林峰急切地問道。
"我很好,你不要多想。工作重要,工作重要。"林國華的聲音在顫抖,好像在強忍著什么痛苦。
掛斷電話后,林峰坐在辦公室里發呆了很久。父親的反應太反常了,這絕對不是正常情況。他開始考慮要不要請假回家看看。
為了了解父親的真實情況,林峰聯系了鄰居趙秋月。當趙秋月把她觀察到的情況告訴林峰時,他的心情更加沉重了。
"您的意思是,我爸已經四個月沒出過門了?"林峰不敢相信。
"是的,一次都沒有。我每天都在家,可以確定這一點。"趙秋月的語氣很肯定,"而且他家里經常傳出奇怪的聲音,還有很重的藥水味道。"
林峰的心里咯噔一下。父親獨自在家四個月不出門,這絕對不正常。而且從趙秋月的描述來看,父親很可能是在家里進行某種醫療行為。
作為醫生的父親,會不會是發現了什么嚴重的疾病,不愿意告訴他,選擇在家里自己治療?
這個想法讓林峰坐立不安。他開始頻繁地給父親打電話,但是林國華的態度越來越冷淡,有時候甚至直接不接電話。
"林醫生最近確實不太對勁。"物業經理在電話里對林峰說,"他家的用電量異常增加,而且經常有鄰居投訴噪音問題。我們想上門了解情況,但是他不開門。"
聽到這些,林峰終于下定決心要回家看看。他推掉了手頭的幾個案件,訂了最近的飛機票準備回去。但是當他把這個消息告訴父親時,林國華的反應更加激烈了。
"你敢回來我就跟你斷絕父子關系!"林國華在電話里歇斯底里地喊道,"我說了我很好,你為什么不相信?"
這句話徹底震驚了林峰。父親從來沒有說過這么重的話,即使在他最叛逆的青春期,父親也從來沒有提過斷絕關系這樣的話。
現在的父親,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。
面對林國華越來越反常的行為,趙秋月終于坐不住了。
作為一名退休教師,她有著強烈的責任感。看著對門的鄰居可能遇到困難卻無法提供幫助,這讓她內心備受煎熬。
"不能再這樣下去了。"趙秋月對丈夫說,"林醫生肯定是遇到什么大問題了,我們不能袖手旁觀。"
她丈夫也贊同這個想法。作為同齡人,他們都知道林國華是個什么樣的人。這樣一個德高望重的醫生,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地把自己封閉起來。
趙秋月首先想到的是聯系林峰,但是林峰遠在深圳,而且林國華明確禁止兒子回來。在這種情況下,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求官方幫助。
當天下午,趙秋月來到了轄區派出所。
接待她的是社區民警張警官,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,處事謹慎,在社區里有很好的口碑。
"您是說,林醫生已經四個月沒有出門了?"張警官一邊記錄一邊確認。
"是的,一次都沒有。而且他家里的情況很奇怪,經常有異味和奇怪的聲音。"趙秋月詳細地描述了她觀察到的情況。
張警官聽完后,神情變得嚴肅起來。作為一名有經驗的民警,他知道這種情況可能意味著什么。一個人長期不出門,要么是身體出了問題,要么是心理出了問題,無論哪種情況都需要關注。
"我們會盡快處理這個情況。"張警官對趙秋月說,"如果真的有問題,我們不能坐視不管。"
當天傍晚,張警官就來到了林國華家所在的小區。他首先找到了物業經理,了解更詳細的情況。
"林醫生家的情況確實不正常。"物業經理指著記錄本說,"用電量是平時的三倍,而且經常有鄰居投訴噪音和異味問題。我們多次想上門了解情況,但是他都不開門。"
張警官又找了幾個鄰居了解情況,得到的信息都印證了趙秋月的說法。門衛老李還提供了一個重要信息:林國華的門禁卡從退休那天開始就再也沒有使用過。
"這很不正常。"張警官心里想,"一個人怎么可能四個月不出門?"
傍晚六點,張警官來到了林國華家門前。他輕輕敲了敲門。
"林醫生,我是社區民警張警官,想了解一下您的情況。"
門內傳來了腳步聲,很緩慢,很沉重。然后是林國華虛弱的聲音:"我很好,沒有問題。"
"林醫生,鄰居們都很關心您,能開門聊幾句嗎?"張警官繼續勸說。
"不用了,我真的很好。請你們不要打擾我。"林國華的聲音聽起來很疲憊,還伴隨著咳嗽聲。
張警官在門外站了十幾分鐘,一直在勸說,但是林國華堅決不開門。通過門縫,張警官能看到屋內確實有燈光,還能聽到一些奇怪的機器運轉聲。
這些聲音確實不像普通的家用電器,更像是某種專業設備。
回到派出所后,張警官立即聯系了林峰。電話里,林峰的聲音充滿了焦慮。
"警官,我爸真的出問題了嗎?"林峰急切地問。
"目前還不能確定,但是情況確實不太正常。"張警官如實地說,"您父親拒絕開門,也拒絕任何幫助。這種情況我們也很難處理。"
林峰在電話里沉默了很久,然后說:"如果真的有緊急情況,請你們一定要及時處理。我現在就買機票回去。"
張警官答應會密切關注情況。但是他心里也很矛盾,畢竟林國華沒有明確求助,強行破門入戶在法律上也說不過去。
只能等待更明確的信號。
接下來的幾天,張警官每天都會到林國華家門前巡查。每次都能聽到屋內的動靜,證明人還活著,但是林國華始終拒絕開門。
張警官也聯系了林國華的同事老馬,了解到林國華退休前的一些異常表現。老馬提到,林國華在退休前的最后一個月,工作狀態就有些不對勁,經常獨自發呆,對同事們的關心也變得冷淡。
"我當時就覺得他可能是對退休生活有些不適應,但是沒想到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。"老馬擔憂地說。
張警官開始意識到,這可能不僅僅是身體問題,更可能涉及心理問題。一個一生都在救治別人的醫生,突然面對退休生活,可能會產生強烈的心理落差。
但是,屋內那些奇怪的機器聲音又該如何解釋呢?
第五天的清晨,趙秋月像往常一樣準備出門買菜。當她走到自家門口時,突然發現地面上有些不對勁。
林國華家的門縫下面,正緩緩滲出一股紅色的液體!
趙秋月瞬間僵住了,手中的菜籃子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碰撞聲。她顫抖著蹲下身子,仔細看著那灘紅色的液體。在晨光的照射下,那抹鮮紅顯得格外刺眼,就像...就像血一樣!
"天哪!"趙秋月驚恐地捂住嘴巴,差點叫出聲來。
她強忍著內心的恐懼,伏下身子聞了聞。一股濃重的鐵銹味混合著消毒水的味道撲面而來,這讓她更加確信,這就是血!
趙秋月的雙腿開始顫抖,她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。作為一名退休教師,她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智。她快步回到自己家里,用顫抖的手撥打了報警電話。
"喂,110嗎?我要報警!我們小區六樓有人家門縫下面流血了!"
二十分鐘后,張警官帶著兩名同事火速趕到現場。當他們看到門縫下那灘刺眼的紅色液體時,所有人的臉色都變得鐵青。
"必須馬上破門!"張警官果斷下令。
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鄰里糾紛或者心理問題了,很可能涉及生命安全。在這種緊急情況下,他們有權利強行進入。
就在警察準備行動的時候,樓梯間傳來急促的腳步聲。林峰氣喘吁吁地沖了上來,他的臉色蒼白,眼中充滿了恐懼。
"我爸...我爸怎么了?"林峰看著地上的血跡,聲音顫抖得幾乎說不出話來。
張警官沒有回答,而是示意同事準備破門工具。鐵錘重重地撞擊在防盜門上,金屬碰撞的聲音在樓道里回蕩。一下,兩下,三下...
"砰!"
防盜門終于被撞開了。
剎那間,一股濃重的藥水味撲面而來,那種味道濃烈得讓人幾乎窒息。張警官第一個沖進屋內,身后的手電筒光束劃破了黑暗。
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