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有次去朋友公司旁聽一個新項目的會議,其中有個年輕的總監在發言時候就列出了七八條問題,都是難以克服的困難和風險,按照他的結論,這件事最好就不要做。
我當時就想,這個人以后就止步于此了,大概干不長。
后來朋友就談及此事,表示這個總監工作還是很積極的,平常樂于表現自己,但最大的毛病就是態度悲觀,習慣性想著怎么省錢,好像是對公司對老板忠心耿耿,實際上“自誤了”。
公司還在創業階段,要的是敢闖敢干的“將軍”,而且盡管這個人有些能力,可終究缺了大局觀,不清楚主流。
所以此人最后是被降職,然后自己走了。
寧要錯誤的樂觀,也不要正確的悲觀。
想一想,這個世界什么時候天下大吉過?數千年歷史,生于憂患死于安樂,從來都是問題不斷,天災、人禍、戰亂、饑荒、外敵……層出不窮,幾乎沒有安穩的時候。
具體到每個人的人生也是如此,生命如此美好,過程卻是數不盡的磨難,逆境永遠是大于順境。
因此我們可以找到足夠多的理由去悲觀,任何一件事都有不好的一面。世界是矛盾,事物總是包含了自身的反面,福兮禍所伏,禍兮福所倚,沒有絕對的好,也沒有絕對的不好。
但事實也告訴我們,人類是不斷向前發展的,世界也是一天天變好的。相信這點的人盡管同樣遭遇挫折和磨難,但心里永遠會有信心和希望。
萬物之中,希望最美。最美之物,永不凋零。有希望的人,就永遠有出路。
問題和困難是隨著成長化解的,如何成長呢?任正非這個建議很有效
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,就是曾經茫然無措、不堪忍受的問題和困難,等過去后再看,就顯得沒有那么厲害了。
事情總有轉機,但很多人都是倒在了轉機來臨之前的關頭。
要知道人是不斷成長的,企業也是不斷發展的,問題永遠有,困難永遠會存在,可只要你保持成長,那問題和困難就會變小、乃至消失,成為“曾經”。我們看華為公司創業的例子,任正非白手起家,一開始沒有什么錢,就幾個人,幾臺示波器和萬用表,為了生存而奮斗。
后來隨著發展問題愈來愈多,困難愈來愈大,不僅僅是缺錢和缺人,還有市場競爭問題,管理問題,法務、制造、技術等等問題。如果悲觀去看,哪一個問題都能置于死地,挺不過去。但事實怎么樣呢,華為變得愈來愈強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