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沒有這場遺產風波,那宗慶后的人生可謂功德圓滿,備受世人尊敬。但隨著他子女之間的爭執愈演愈烈,首先帶來的后果之一就是宗慶后的“美譽度”大幅度降低。
從這點來說,不管宗馥莉還是其他后人,都對不住自己的父親。
當然這也可以理解,君不見多少富豪家庭都有兄弟鬩墻的例子,哪怕父母想要“一碗水端平”也不可得。畢竟人心都是自私,人性都是貪婪,都覺得別人在搶奪屬于自己的東西。
在巨大的利益面前,甚至在不那么多的利益面前,沒有什么骨肉之情,有的只是極限撕扯,看誰更狠,看誰更有手段。
所以宗慶后值得大家“感謝”,感謝他用自己的教訓給大家上了“最后一課”。
宗慶后的教訓,就是老板們的座右銘:3大失誤,導致不能功德圓滿
中年創業,白手起家,靠著聰敏的頭腦和殫精竭慮的奮斗,以及趁著時代的浪潮,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
成功后的宗慶后在公眾面前保持了儉樸的作風,每年個人開銷僅數萬元,穿布鞋,衣服也很普通,坐高鐵普通座,平易近人,全身心撲在了事業上,這樣的人無疑讓人尊敬。
“人生搏擊四十不晚,開拓者精神;創業千難夙夜求新,企業家本色。”確實是這樣,宗慶后掌管企業到了生命的最后,娃哈哈的成功離不開他的商業頭腦和苦心造詣。
但是,宗慶后盡管在數十年的商業生涯中決策明智,少有吃虧的時候。可唯獨在三個方面有了失誤,造成了如今的局面,乃至有“前功盡棄”的風險。
第一點就是事業傳承上,他既然是選定了原配所生的宗馥莉為接班人,那就應該早一點處理好家事,平衡好其他子女的利益關系。自己生前解決好,就避免了走后子女為了爭遺產而打官司的局面。骨肉相殘,實為人間悲劇。
多少企業家都自信家庭和睦,覺得自己的子女會和睦相處,互相幫助,老謀深算如宗慶后,沒想到也有這樣的想法,這或許就是“智者千慮必有一失”吧。
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:多情難免多憂。
究竟是英雄多情還是旺盛的繁殖欲,很難說清楚。在跟一些老板交流的時候,他們對于宗慶后是很理解的,他們也不認為這是什么大事。
其中不乏效仿者,而且他們都以為自己可以搞定女人和孩子。他們并不曉得宗慶后的第二大失誤就在于此。
金無足赤人無完人,男人嘛,難免會犯天底下男人都會犯的錯。論跡天下無完人,都是凡夫俗子,沒有誰的私德比別人更高一些。從本質講,無論男人還是女人,都在受身體欲望的本能指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