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92年男子借8萬買下北京院子的廁所被全家反對,15年后意外發生
本文情節存在虛構,如有雷同實屬巧合
1992 年春日的北京,機床廠工人白全做出了一個令周遭所有人都匪夷所思的決定——他竟要掏空全部存款,買下東直門內胡同里一間僅有10平米的破舊衛生間。
當這個消息傳開,眾人皆驚,甚至有人忍不住嘲諷:“8萬元買個廁所?老白,這腦袋怕不是被門擠了!”
可白全卻異常堅定,他篤定地說:“這地兒地處皇城根腳下,日后肯定有價值。”
此時沒人相信一個衛生間能帶來什么轉機,更沒人能料到,這個看似荒誕的抉擇,竟會徹底改寫一個普通工人的人生軌跡......
01
1992年4月的北京,春寒還像條賴著不走的狗,死死纏著這座城市,柳絮也沒開始滿天撒歡。
我蹬著那輛嘎吱嘎吱響得像老頭咳嗽的鳳凰牌自行車,從北京第二機床廠下班往家趕。
那年我33歲,和老婆周語結婚都8年了。
我們住在廠里分的筒子樓里,一間12平米的小屋子,就一張床、一張桌子,人轉個身都得小心翼翼,生怕碰著啥。
當時我每月工資800元,在那時候,這錢可不算少。
我和周語省吃儉用,把省下來的錢都攢著,5萬2千元整整齊齊地藏在床底的鐵盒里。
周語老念叨:“白全,你說咱啥時候能住上像樣的房子啊?”
我每次都拍著胸脯安慰她:“快了快了,再攢兩年,咱就能在通州買套房。”
可命運這玩意兒,就喜歡捉弄人。
那天下午,我像往常一樣準備回家。騎到東直門內的一條小巷子時,一張告示“啪”地一下,硬生生攔住了我的去路。
一個戴眼鏡的瘦高個男人正往墻上貼告示,那鮮紅的紙在灰撲撲的墻上特別扎眼。
我湊近一看,上面寫著:“出售四合院廁所間,10平米,獨立產權,8萬元整。”
我眼睛一下子瞪大了,下意識捏緊剎車,自行車“吱——”地發出一聲刺耳的聲響。
“師傅,您看房子嗎?”那瘦高個男人回頭,推了推眼鏡,臉上掛著職業性的假笑。
這人叫曾建國,是附近房產中介的經紀人。
“這廁所真有獨立產權?”我聲音都有點打顫了。
“那還能有假!”曾建國一邊說,一邊從公文包里掏出一本紅色簿冊,“您瞧瞧,正經房產證,10平米,獨立產權,能過戶能抵押。”
我接過產權證,手指都有點抖。
證書上白紙黑字寫著:東城區交道口南大街某號院內廁所間,建筑面積10平方米,用途:其他。
“這地兒有啥特別的?”我還是有點疑惑。
曾建國神秘兮兮地一笑,手指向胡同深處:“您看不出來?這兒離故宮還不到一公里,那可是皇城根腳下!您再看看周圍,全是四合院,以后肯定值錢。”
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,遠處琉璃瓦在夕陽下閃著金光,紫禁城的紅墻隱隱約約。
我的心開始“砰砰”直跳。
“8萬塊……”我咽了口唾沫。
“這可不貴,現在北京房價一平米都要兩三千,這兒一平米才8000,多劃算吶。”
曾建國說著,點上一根煙,吐出一團白霧,“您要是有意思就趕緊,還有好幾個客戶也在看呢。”
“能進去瞧瞧嗎?”我心里有點癢癢了。
“當然可以。”
02
我站在那扇破舊的木門前,門上的油漆斑斑駁駁,像是歲月刻下的皺紋,門把手銹得厲害,一摸就沾一手紅褐色的鐵銹。
曾建國在兜里摸索著鑰匙,好不容易把門打開,一股刺鼻的霉味撲面而來,熏得我皺了皺鼻子。
走進這間不足10平米的屋子,墻皮大片大片地剝落,露出里面的磚塊。
水泥地面坑洼不平,角落里立著一個老式蹲便器,上面結著厚厚的污垢,看著就讓人惡心。
可我的目光卻被別處吸引了。
墻上有一塊地方顏色和其他地方不一樣,像是曾經掛過什么裝飾品,取下來后留下的痕跡。
我抬頭看向天花板,木梁被煙火熏得烏黑,但仔細看,能發現上面的雕工十分精細,這可不像是普通廁所該有的樣子。
“這房多少年了?”我忍不住問道。
曾建國正四處打量著,隨口回我:“具體我也說不清楚,反正年頭不短了,估計得有幾十年了吧。”
我在廁所里站了十幾分鐘,腦子里像放電影一樣,各種念頭翻涌。
這地方在皇城根下,周圍都是四合院,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,四合院只會越來越少。
雖說8萬塊是個天價,但說不定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。
“我考慮考慮。”說完,我便轉身走了出去。
那天晚上,我躺在床上,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。
腦海里全是那間房子的影子,還有那8萬塊的價格。
我輕輕起身,怕吵醒身旁的周語。
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地上,我蹲在床邊,把家里存錢的箱子抱了出來,一沓一沓地數著。
5萬2千元,這都是我們這些年省吃儉用,一分一毛攢下來的。
可還差將近3萬塊呢,這錢從哪兒來?
周語還是被我弄出的動靜吵醒了,她迷迷糊糊地睜開眼:“白全,你在做什么?大半夜不睡覺。”
“沒事,你接著睡。”我輕聲說道,想把箱子合上。
可周語卻坐了起來,眼睛直直地看著我:“你又在打什么主意?我看你今日下班回來就心不在焉的。”
我猶豫了一下,還是決定把實情告訴她:“周語,我看上一處地兒。”
“什么地兒?”周語揉了揉眼睛,一臉疑惑。
“東直門內的一間房,有獨立產權。要8萬。”我盡量說得平靜些。
周語的眼睛猛地瞪大,聲音也提高了八度:“8萬?你瘋了?咱們全部家當才5萬多,拿什么買?”
“我可以借。”我硬著頭皮說道。
“跟誰借?”周語的眼睛里像要噴出火來,“白全,你醒醒!8萬塊夠咱們在通州買套大房子了!”
“周語,你聽我說,這地兒不一樣,它在皇城根底下,將來肯定會升值。”我急切地解釋著。
“你怎知會升值?萬一賠了呢?咱們這點家底全搭進去,以后喝西北風嗎?”周語的情緒越來越激動。
“不會賠的,我有預感。”我試圖讓她相信我。
“預感?”周語氣得渾身發抖,“你拿8萬塊去買預感?白全,你是不是腦子糊涂了?”
我們倆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執起來,聲音越來越大,一直吵到半夜。
最后誰也沒說服誰,不歡而散。
我躺在床上,望著天花板,心里亂成一團麻。
03
第二天,天剛蒙蒙亮,我就起了床。
心里揣著事兒,一整晚都沒睡踏實。
我咬咬牙,決定去工廠找工友們借錢。
到了車間,我看見車間主任大海正坐在那兒喝茶。
我猶豫了下,還是硬著頭皮走了過去,把想花8萬塊買間廁所的事兒跟他說了一遍。
大海聽完,手里的茶杯差點沒拿穩:“老白,你是不是腦子進水了?8萬塊買個廁所,你圖啥呀?”
這消息沒一會兒就傳遍了整個車間。
鉗工老馬、電工小李、裝配工老曾他們幾個,呼啦啦一下子全圍了過來,把我圍在中間,那眼神就像在看什么稀罕玩意兒。
老馬拍了拍我的肩膀,皺著眉頭說:“老白,是不是最近家里事兒太多,把你腦子給整糊涂了?8萬塊啊,在通州都能買套三室一廳了,你買啥廁所啊。”
小李也跟著瞎起哄,撇著嘴說:“就是就是,廁所那地方,臭烘烘的,能值幾個錢啊,老白你可別犯傻。”
老曾則在一旁直搖頭,語重心長地說:“老白,你可得留個心眼兒,現在騙子可多了,專門盯著你們這些實在人下手,別到時候被人騙了還幫人數錢呢。”
聽著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嘲笑和質疑,我的臉“唰”地一下就紅到了耳根子,心里又羞又惱。可我還是咬著牙,堅持說:“這地兒不一樣,它在皇城根底下,以后肯定能值大錢。”
大海聽了,不耐煩地擺擺手:“皇城根又咋樣?老白,你聽我一句勸,別瞎折騰了。你要真想改善改善住房條件,我幫你在通州看看,2萬塊就能買套不錯的房子。”
我倔強地搖了搖頭:“不行,我就認準這地兒了。”
大海嘆了口氣:“那你借錢的事兒……”
我低著頭,沉默了一會兒:“算了,我自己再想辦法。”
接下來的幾天,我像只無頭蒼蠅似的,跑遍了所有能想到的親友家。
有的親戚一聽我要借錢買廁所,直接就把門關上了;有的雖然沒直接拒絕,可那眼神里滿是懷疑和猶豫。
就在我幾乎要絕望的時候,丈母娘把我叫到了家里。
她坐在沙發上,從兜里掏出一個手帕包,一層一層地打開,里面是她的養老錢。
她把錢遞給我:“白全,我看你不是那種亂來的人。這3萬你先拿去,不過你得答應我,要是這事兒賠了,可別怨天尤人,就當是買個教訓。”
我接過錢,手都有點發抖,眼眶一下子就紅了。
我聲音有點哽咽地說:“媽,您放心,我不會讓您失望的。”
1992年5月15日,這一天我永遠都忘不了。
我和房主約好了在房管所辦過戶手續。
當我從工作人員手里接過那本紅色房產證的時候,我的手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。
我緊緊地盯著證書上“白全”那兩個字,感覺這一切就像做夢一樣。
從這天起我正式成了北京一間廁所的主人。
這消息一傳開,廠里就像炸了鍋一樣。
工友們湊在一起,嘰嘰喳喳地議論個不停。
“聽說了嗎?老白真拿8萬買了個廁所!”
“我的天吶,8萬啊,他是不是真瘋了?”
“以后咱該叫他啥呀?‘廁所大曾’?”
04
從那天起,工友們背地里都管我叫“廁所曾”。
這外號帶著股子嘲諷,可我不在乎。
拿到產權證那天,我心里就有了盤算。
從那以后只要一下班,我就蹬著自行車往東直門內的胡同跑。
那地方有個十平米的小廁所,是我接下來的“戰場”。
我先是把老式蹲便器給拆了,這玩意兒銹跡斑斑,看著就鬧心。
接著生銹的水管也被我拆了下來,水“滴答滴答”地流,仿佛在跟我告別。
還有那發黃的瓷磚,一片一片地被我撬下來,每撬一塊,心里就多一份期待。
“老白,你折騰啥呢?”工友們下班路過,總會湊過來,伸著脖子往廁所里看。
“就是,難不成要把這廁所改成住房?”一個工友撇撇嘴。
“才十平米,床都放不下,改啥住房啊。”另一個工友跟著附和。
“我看他是魔怔了,把個廁所當寶貝。”又有人嘀咕。
我頭都沒抬,繼續忙著手里的活兒。
他們不懂,這廁所在我心里,可是個寶貝疙瘩。
我買了最便宜的瓷磚,一片一片地鋪在地上,每鋪一塊,都要仔細檢查,看看有沒有縫隙。防水材料我也買來了,認認真真地涂刷著每一寸墻面,生怕漏了一點。
水泥和沙子我也備齊了,重新鋪設地面的時候,我彎著腰,一點一點地把地面抹平。
每天我都干到夜里十點多才回家。
身上沾滿了泥土和灰塵,頭發也亂蓬蓬的,活像個泥人。
“白全,你這是圖啥呀?”妻子周語看著我這副模樣,心疼得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。
“周語,再等等我,我肯定不會讓你失望的。”
我緊緊握著妻子的手,眼睛里閃著堅定的光。
我知道她現在不理解我,但總有一天,她會明白的。
兩個月過去了,廁所完全變了樣。
我擺了張折疊桌進去,又放了幾把椅子。
墻上我掛了一幅手繪的故宮地圖,那是我在業余時間畫的。
站在工作室里,我看著這一切,心里滿是成就感。
“這地兒離故宮這么近,將來肯定有用。”
我常常這樣對自己說,仿佛在給自己打氣。
1998年春天,北京的房價開始往上躥。
有一天一個姓李的房產商不知從哪兒聽說了我的事兒,居然找上門來了。
“小裴,你那廁所賣不賣?我出20萬。”
李老板是個胖子話的時候,眼睛瞇成了一條縫,像是在算計著什么。
我當時正在工作室里整理資料,聽到這話,差點從椅子上蹦起來。
20萬?這才過了一年,就漲了12萬!
我心里一陣激動,但很快又冷靜了下來。
“不賣。”我搖搖頭,態度很堅決。
“25萬怎么樣?”李老板有點急了,眼睛瞪得大大的,“你這一年凈賺17萬,還不滿足?”
“還是不賣。”我依舊搖了搖頭。
“30萬!這是我的底線!”李老板一拍桌子,聲音提高了八度,“再不賣我就找別人了。”
“您請便。”我態度依然堅決,沒有絲毫動搖。
李老板走的時候,撂下一句話:“你會后悔的,小裴。這年頭,錢不賺白不賺。”
工友們知道這事兒后,都說我腦子進水了。
“30萬啊,夠買三套房了,他居然不賣!”一個工友瞪大了眼睛,滿臉的不可思議。
“我看他是被廁所熏傻了,滿腦子都是穢物。”另一個工友撇撇嘴,一臉的嘲諷。
“老白這人死腦筋,撞了南墻都不回頭。”又有人跟著附和。
工友們的嘲諷我還能忍受,可妻子的壓力卻讓我有些喘不過氣來。
那天晚上周語坐在床邊,哭得眼睛都腫了。
“白全,咱們還住在這破筒子樓里,冬天冷得像冰窖,夏天熱得像蒸籠。你那廁所到底有啥用?人家出30萬都不賣!”
“周語,信我,這地兒將來肯定值錢。”
我試圖安慰她,可我的話在她聽來,就像是在敷衍。
“什么時候?”周語聲音發顫,帶著哭腔,“我都快30了,還沒個像樣的家。”
我攥緊妻子的手,掌心全是汗。
“不會太久,最多再等幾年。”我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堅定一些。
“幾年?”周語突然甩開我的手,情緒激動起來,“我告訴你,等不了了!你要是再執迷不悟,我就回娘家,再也不回來!”
說完她真的開始收拾行李。
我呆呆地站在那里,看著她一件一件地把衣服往包里塞,心里像被刀割一樣疼。
可我知道我現在不能妥協,我要堅持自己的想法。
周語收拾好行李,頭也不回地走了。
看著她離去的背影,我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孤獨。
但我知道我不能放棄,我要證明給她看,我的選擇是對的。
05
我獨自窩在那間小屋里,四周安靜得可怕,只有墻上掛鐘的滴答聲,一下下敲在我的心上。這是我頭一回,開始懷疑自己當初那個決定。
或許真像大家說的,我瘋了。
日子就這么一天天往前溜,1999年過去了,2000年也走了,轉眼到了2001年……
可那希望,還是像天邊的星星,看著亮,卻怎么也抓不著。
工友們的嘲笑聲,時不時就在我耳邊響起,像針一樣,扎得我心慌。
慢慢地連我自己都開始動搖了,心里那股子堅定,一點點地,被磨沒了。
2003年的那個冬夜,冷得刺骨。
我坐在那間小屋里,面前攤著一堆賬單,物業費、水電費,還有日常的開銷,像座大山,壓得我喘不過氣來。
工資就那么點,根本不夠填這些窟窿。
“也許……真該賣了。”我嘴里嘟囔著,這是第一次,我心里冒出了這個念頭。
那一晚我翻來覆去,怎么也睡不著,腦海里全是這房子的事兒。
時間就這么不緊不慢地走著,到了2005年。
那天是個周末下午,我在工作室里大掃除。
搬開角落里那一摞書的時候,我發現墻角有塊磚有點松動。
我找了把螺絲刀,輕輕一撬,磚塊“撲通”一聲掉了下來,露出一個黑乎乎的暗格。
我手有點抖,慢慢伸進去,摸出一個用油紙包著的東西。
我小心翼翼地打開,里面是一份發黃的地契,還有幾頁手寫的文件,字寫得工工整整,全是繁體字,還有文言文,我看著有點費勁。
第二天一大早,我就帶著這些文件,找到了北京史學專家曾教授。
曾教授是北大歷史系的老教授,專門研究清朝曾府史,在圈里那是響當當的人物。
“曾教授,您幫我瞧瞧這些東西。”我把文件遞過去,心里有點忐忑。
曾教授戴上老花鏡,接過文件,一開始看得挺隨意,可看著看著,他的臉色就變了。
“這……這是在哪兒發現的?”他聲音都有點發顫了。
“就在我那小房間的墻角暗格里。”我趕緊回答。
曾教授又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,突然他猛地站起來,激動得臉都紅了:“天哪!這是清朝恭親曾府的地契!”
“什么?”我以為自己聽錯了,瞪大了眼睛。
“恭親曾府!清朝六大曾府之一!”曾教授的聲音都提高了,“你這屋子不是廁所,是恭親曾府的藏書樓!”
我腦子“嗡”的一下,一片空白:“藏書樓?”
“對!文件上寫得清清楚楚,這里原來是曾府收藏珍貴典籍的地方!”
曾教授指著文件上的字跡,“你看,這里寫著‘藏書樓一座,面闊三間,進深二間’……”
沒過幾天,文物局的專家就來了。
他們在這房子里忙活了整整一周,勘測、鑒定,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。
一周后劉局長親自宣布了結果:“經過我們仔細勘測鑒定,這座建筑確實是清朝恭親曾府的重要組成部分,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!更重要的是,根據這份地契,白先生你擁有的不僅僅是這10平米,而是整個院落的產權,實際面積達300平米!”
劉局長的話一說完,現場一下子就炸開了鍋,記者們手里的閃光燈“咔嚓咔嚓”響個不停,刺得我眼睛都有點花。
2006年專業評估機構的人來了。
他們拿著各種儀器,在房子里轉了好幾圈,然后聚在一起,小聲商量了半天。
最后那個評估師走到我面前,聲音都有點顫抖:“白先生,您這處恭親曾府遺址的市場價值是……”
我緊緊盯著他的嘴,心跳快得像要蹦出來:“是多少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