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袁淑秀
在我們的內心世界里,都居住著一位“未來的規劃師”。
對于那些具有焦慮型人格特質的人來說,這位“規劃師”似乎更像是一位永不疲倦的“災難片編劇”。
我們最顯著,也最耗能的一個特點:大腦把可能當現實,把未知當威脅。
這并非簡單的“想太多”,它更像是一種根深蒂固的、為了尋求虛幻“掌控感”而形成的思維定勢,一種在潛意識層面,試圖通過“預演最壞”來“避免最壞”的、扭曲的自我保護策略。
“把可能當現實”:一場在想象中反復上演的“實戰演習”
對于焦慮型的人格來說,我們的思維,常常在“事實”與“想象”之間,失去了一條清晰的邊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