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 原創聲明: 本文系真實新聞案件;因涉及隱私,人名部分為化名,圖片均源自網絡;
廊坊晚報
《河南老實農民殺人案......》)
2005 年的麥收來得格外早,豫東平原的田野里還飄著新麥的甜香。王書金蹲在自家地頭,把最后一捆麥子扛上板車,脊梁骨被曬得脫了層皮。村里人都說他是個實誠人,鄰居家蓋房缺勞力,他凌晨三點就去幫忙和泥;村口的孤寡老人張奶奶,米缸空了總會被他悄悄填滿。
變故是從那年開春開始的。村霸李老三看中了他家那二分宅基地,先是半夜砸了窗玻璃,接著又在麥地里撒了除草劑。王書金去找村干部理論,對方卻揣著李老三遞來的煙,說 “都是鄉里鄉親,讓讓算了”。他回家時,看見媳婦正抱著被打腫臉的兒子哭,李老三的侄子剛在村口堵了孩子,搶去了買文具的五塊錢。
六月初五那天,李老三帶著兩個侄子闖進王書金家,把剛賣麥的錢搶了個精光。王書金的媳婦攔在門口,被李老三一腳踹倒在地,頭磕在門檻上,血流了一地。他看著媳婦昏迷不醒的樣子,看著縮在墻角發抖的兒子,灶臺上的菜刀突然晃得他眼睛疼。
第一個倒下的是在村口賭錢的李老三。王書金攥著菜刀走過去時,對方還在笑他 “窩囊廢”,血濺在牌桌上的瞬間,骰子還在轉。接著是躲在玉米地里的兩個侄子,他像割麥子一樣精準,刀刀致命,八小時內,三條人命成了他背上的血債。
被捕時,王書金正坐在媳婦的病床前削蘋果,蘋果皮連成不斷的線。警察銬住他手腕時,他抬頭笑了,眼角的皺紋里還沾著麥糠:“麻煩告訴醫生,用我的錢給她治病。” 審訊室的燈光慘白,他說起殺人經過時異常平靜,只是提到兒子沒人照顧時,喉結滾了滾。
法庭上,受害者家屬沖他吐口水,他始終低著頭。直到法官宣判死刑,他才突然抬頭:“我有個請求,死后把器官捐了。” 全場嘩然,連見慣了生死的法警都愣住了。他看著窗外飛過的麻雀,補充道:“腎給張奶奶的孫子,那孩子尿毒癥等了三年;眼角膜... 隨便給誰吧,能看看這世道就行。”
臨刑前,他給兒子寫了最后一封信,字跡歪歪扭扭:“爹不是好人,也不是壞人。記住,別學李老三欺負人,也別學爹... 忍不住氣。” 信末畫了個歪腦袋的小人,像他平時逗兒子玩時畫的。
行刑那天,豫東平原下了場小雨。王書金穿著新做的藍布衫,走得穩穩當當。醫生說他的腎臟很快救了人,眼角膜讓兩個盲人重見光明。有人罵他是披著人皮的惡魔,也有人說他是被逼到絕路的真漢子。只有村頭那棵老槐樹知道,那個總在樹下給孩子講故事的老實人,最后留在世上的,除了三條人命的債,還有兩顆跳動的心臟,在不知名的地方,繼續看著這人間。
01
1966年,張順興在河南省洛陽市的一個普通家庭里出生。
在張順興尚未有記憶之時,他的父親便早早地離開了人世,留下他與年幼的弟弟,還有母親相依為命。
在那些艱難的日子里,母親扛起了整個家,日子雖苦,但母親始終溫暖著他們。
孤兒寡母的日子并不好過,村里的人對他們多有欺凌。
張順興的鄰居余秀蓮大嬸,便是個時常與母親發生爭執的人。
有一次,年幼的張順興調皮搗蛋,不小心打破了余秀蓮家的花盆。
這下可惹惱了余秀蓮,她怒氣沖沖地跑到張順興家門口,大聲責罵起來。
母親本想著去余家賠禮道歉,化解這場誤會,可剛邁出家門,就迎面撞上了余秀蓮。
余秀蓮二話不說,動手便打了母親一頓,之后還硬是把母親拽到了村口,非要讓她當面道歉。
那一刻,張順興看在眼里,記在心里。
他暗暗發誓,將來一定要出人頭地,賺很多很多錢,讓母親和弟弟過上安穩幸福的日子!
可是,現實總是那么殘酷。
家里窮得叮當響,連供張順興上學的學費都湊不齊。
既然沒有高學歷找不到好工作,那就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去拼搏了。
在張順興的心中,始終堅信著一個樸素的道理:只要自己不放棄努力,生活總會慢慢好起來的。
02
長大成人后,張順興的母親滿心期盼地托了村里的媒人,為他物色了一門親事。
就這樣,張順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,不久后,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來到了他們的世界。
因為自己從小缺失父愛的經歷,張順興對這個兒子疼愛有加,滿心希望他能擁有一個比自己更加光明的未來。
為了不讓兒子重蹈自己的覆轍,張順興毅然決定離開家鄉,前往外地打工賺錢,為兒子鋪設一條更好的人生道路。
在外打工的日子遠比想象中艱難。
初來乍到的張順興,因為一口濃重的鄉音和內向的性格,在人際交往上屢屢受挫,經常成為別人欺負的對象。
面對這些不公,張順興總是選擇默默忍受,生怕一不小心就惹禍上身。
這天,包工頭又無端地找上了張順興,對他百般刁難。
張順興不想與他計較,只是埋頭干著手里的活兒。
可包工頭卻越發囂張,竟開始辱罵張順興的母親。
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,瞬間點燃了張順興心中的怒火。
他再也忍無可忍,一把抓起旁邊的木棍,狠狠地朝包工頭砸去。
這一砸,不僅砸碎了包工頭的囂張氣焰,也砸碎了張順興原本平靜的生活。
因為這次沖動之舉,張順興被判刑入獄,度過了漫長的8年時光。
當張順興終于走出監獄的大門,迎接他的卻是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。
他緊緊抱著妻子和兒子,留下眼淚,心中充滿了愧疚和悔恨。
他發誓,從今往后,無論如何都不會再讓家人為自己操心,更不會輕易惹是生非。
家人永遠是張順興最堅實的后盾。
他們不僅沒有責怪他,還為他準備了1200元錢,鼓勵他再次踏上打工之路。
這1200元,卻意外地成為了張順興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,讓他在追求更好生活的道路上,又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