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地名人名虛構,請勿與現實關聯
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,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,僅用于敘事呈現,請知悉
"李明,你說這五百六十萬,是不是應該分我們一份?"王倩的聲音在客廳里輕得像羽毛,卻重得壓彎了李明的肩膀。
他正在給女兒整理書包,手里的鉛筆盒"啪"地掉在地上。
"你媽怎么說?"他問。王倩沒有回答,只是望向窗外那片即將被推平的老房子。
01
李明第一次見到那張房產證是在一個周末的下午。王倩從娘家回來,神色有些異樣,手里拿著一個牛皮紙袋。她將袋子放在茶幾上,里面的文件散發出政府機關特有的油墨香味。
"拆遷手續都辦好了。"王倩說,聲音里帶著一種說不清的情緒。
李明放下手中的報紙,看向那些蓋滿紅章的文件。五百六十萬,這個數字在最顯眼的位置,旁邊是王強的名字。他的目光在那個名字上停留了很久。
"全部都是你哥哥的名字?"李明問。
王倩點點頭,然后又搖搖頭:"我媽說這樣最合理,避稅什么的。"
李明沒有說話。他想起前些日子王倩提到的那些跑腿的事——去房管局排隊,到銀行開證明,找律師咨詢,這些事幾乎都是他在做。王強總是有各種理由:工作忙,身體不好,或者干脆說不懂這些。
"你媽還說什么了?"李明重新拿起報紙,假裝隨意地問。
"她說讓我們不要多想,都是一家人。"王倩的聲音更輕了,"而且這錢也不是馬上能拿到,還要等房子實際拆除。"
李明翻動報紙的聲音在客廳里格外清晰。他看到一則新聞,說的是某地拆遷款引發的家庭糾紛,一個家庭為了一百多萬鬧上了法庭。他將報紙對折,這個動作比平時用力了一些。
"爸爸,我的作業做完了。"女兒小雨從房間里跑出來,手里拿著數學練習冊。她七歲,正是天真爛漫的年紀,對大人世界的復雜一無所知。
李明接過練習冊,認真地檢查每一道題。他發現小雨在一道應用題上出了錯:一家三口分一百個蘋果,爸爸分三十個,媽媽分三十個,孩子應該分多少個?小雨寫的答案是二十個。
"這道題做錯了。"李明指著題目說。
小雨湊過來看,很快發現了問題:"應該是四十個!"
"對,一百減去六十等于四十。"李明在錯誤答案上畫了一個叉,然后在旁邊寫下正確答案。
王倩從廚房端出切好的水果,聽到父女倆的對話,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的表情。她將果盤放在茶幾上,水果的香甜味道在空氣中蔓延。
"媽媽,你要吃蘋果嗎?"小雨問。
"媽媽不餓。"王倩搖搖頭,然后看向李明,"明天我要回娘家一趟,我媽想讓我陪她去銀行辦點事。"
李明點點頭,沒有問是什么事。這樣的對話在最近變得越來越頻繁,王倩總是要回娘家,總是有各種事情需要處理。有時候她一去就是一整天,回來時總是疲憊不堪,話也變得很少。
晚上,李明躺在床上翻看手機,看到一條朋友圈:王強發的照片,是他站在一輛嶄新的奔馳車前,配文是"生活不易,且行且珍惜"。照片里的王強笑得很開心,手里拿著車鑰匙,背景是某個高檔商場的停車場。
李明放下手機,看向身邊已經熟睡的王倩。她的睡姿很安靜,臉上沒有白天時的那種緊張。在昏暗的燈光下,她看起來還像十年前他們剛結婚時的樣子,年輕,純真,對未來充滿期待。
那時候王倩會在睡前跟他聊很多事,聊工作,聊朋友,聊對未來的憧憬。她說想要一個溫暖的家,想要一個懂她的丈夫,想要一個健康的孩子。這些愿望都實現了,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她開始在睡前沉默,開始把越來越多的心事藏在心里。
李明閉上眼睛,但睡意遲遲不來。他想起白天那張房產證,想起王強的名字,想起五百六十萬這個數字。這些數字和名字在黑暗中變得格外清晰,像是被放大了無數倍。
第二天早上,王倩果然去了娘家。李明送小雨去學校,然后去上班。在公司里,他努力讓自己專注于工作,但總是忍不住想起昨天的事。中午休息時,他接到了岳父王志國的電話。
"小李,你有空嗎?想找你聊聊。"王志國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疲憊。
"當然有空,爸。"李明看了看時間,"我現在過去?"
"不用,你下班后過來吧。"王志國頓了頓,"就我們兩個人聊聊。"
李明答應了。掛斷電話后,他有種預感,岳父要跟他說的事情,很可能和昨天的房產證有關。
02
下班后,李明沒有直接回家,而是先去了一趟超市。他買了岳父愛喝的茶葉和愛吃的點心,這是他多年來養成的習慣。每次去岳父家,他都會帶點什么,哪怕是很小的東西,也要帶著。
王志國住在一棟老式的居民樓里,六層,沒有電梯。李明爬到四樓時,看到樓道里堆滿了紙箱和各種雜物,這些都是為搬家做準備的。拆遷的日期還沒有最終確定,但王家人已經開始收拾東西了。
敲門后,開門的是王志國。老人看起來比上次見面時更蒼老了一些,頭發更白了,腰也彎得更厲害。他看到李明手里的東西,臉上露出了復雜的表情。
"又破費了。"王志國接過袋子,"進來坐吧。"
客廳里很安靜,王倩的母親不在家,王強也不在。茶幾上擺著一些照片,都是家庭合影,從老到新,記錄著這個家庭的變遷。李明注意到,在最近幾年的照片里,他和小雨出現的頻率越來越低。
王志國泡了茶,兩個人坐在沙發上相對而坐。老人的手有些顫抖,倒茶時差點灑了。
"小李,這些年辛苦你了。"王志國忽然開口。
李明有些意外,他以為岳父會直接談拆遷的事,沒想到是這樣開始的。
"應該的,爸。"李明說。
"不,不是應該的。"王志國搖搖頭,"我知道家里有些事情讓你難做,但我想讓你知道,我心里明白。"
李明端起茶杯,沒有說話。他能感覺到岳父想說什么,但他也知道有些話一旦說出來,就再也收不回去了。
"拆遷的事,你應該知道了吧?"王志國直接問道。
"知道了。"李明點點頭。
"你心里怎么想?"
李明沉默了一會,然后說:"我沒什么想法,這是你們家的事。"
王志國苦笑了一下:"你真的沒想法?"
"真的。"李明的回答很堅定,但聲音里帶著一種說不出的疲憊。
"小李,我活了七十年,什么人沒見過,什么事沒經歷過。"王志國放下茶杯,"你是個好人,但好人往往最吃虧。"
李明沒有接話。他看向窗外,外面的天色已經暗了下來,街燈開始亮起。這個小區很老了,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年代的建筑,現在看起來有些破舊,但有一種特別的生活氣息。
"這房子是我和她媽媽年輕時買的,那時候工資低,為了買這套房子,我們吃了好幾年的咸菜。"王志國的聲音很輕,像是在回憶,"后來王強出生,再后來王倩出生,這個家就熱鬧起來了。"
李明聽著,沒有打斷。他知道老人需要說話,需要有人聽。
"王強從小就被他媽寵壞了,什么事都依著他。"王志國繼續說,"我說過很多次,但沒用。女人護兒子,護得沒有道理。"
"王倩呢?"李明忍不住問。
"王倩是個好孩子,但她太聽她媽的話了。"王志國嘆了口氣,"有時候我看著她,就像看著年輕時的她媽,那種對家人無條件的好,不管對錯。"
李明想起了什么,但沒有說出來。
"小李,我想問你一個問題。"王志國忽然轉向李明,"如果是你,你會怎么分這筆錢?"
李明沉默了很久,然后說:"我會按人頭分,每個人一份。"
"即使我和她媽年紀大了,可能花不了多少?"
"年紀大了更需要錢,看病需要錢,養老需要錢。"李明的回答很實在。
王志國點點頭,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的光:"我也是這么想的。"
兩個人又沉默了一會,客廳里只有時鐘滴答滴答的聲音。
"小李,我的七十大壽快到了。"王志國忽然說,"你覺得應該怎么辦?"
"您想怎么辦?"
"簡單點就行,請幾個老朋友,吃頓飯。"王志國停頓了一下,"但她們肯定要大辦,說七十大壽一輩子就一次。"
李明能想象得到,王倩的母親和王強肯定會主張大辦,請很多人,擺很多桌,花很多錢。這樣的事情在他們家并不少見,任何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,都會被辦得很隆重。
"那就按她們的意思辦吧。"李明說,"您高興就好。"
"你會來嗎?"王志國問。
"當然會來。"李明毫不猶豫地回答。
王志國的臉上露出了笑容,這是今天晚上他第一次真正的笑:"我就知道,你不會讓我失望。"
李明起身告辭時,王志國送他到門口。老人忽然拉住他的手,那雙手很瘦,但很溫暖。
"小李,有句話我憋了很久,今天想說出來。"王志國看著李明的眼睛,"你是我見過最好的女婿,比我的兒子還要好。如果可以選擇,我希望你是我的兒子。"
李明的眼睛忽然有些濕潤,他用力握了握老人的手:"爸,您也是我見過最好的岳父。"
走出樓道時,李明回頭看了看,看到王志國還站在窗前看著他。老人的身影在燈光中顯得有些孤單,但也很堅定。
回到家時,王倩還沒有回來。李明給小雨檢查作業,陪她看了一會電視,然后哄她睡覺。做完這些事,已經是晚上十點了。
王倩回來時,臉上帶著一種興奮的表情。她告訴李明,王強看中了一套新房子,在市中心的一個高檔小區,一百五十平米,帶裝修,價格是三百多萬。
"我媽說等拆遷款到手,就讓王強先買房子。"王倩說,"他也該有個像樣的房子了,都四十歲的人了。"
李明沒有說話,只是點了點頭。他想起岳父剛才說的話,想起那雙溫暖而有力的手,心中涌起一陣說不出的情緒。
"對了,我媽說爸的生日她來安排,讓我們不用操心。"王倩補充道。
"我已經和爸說過了,我會去的。"李明說。
王倩看了他一眼,眼中閃過一絲意外:"你去看爸了?"
"嗯,他找我聊了聊。"
"聊什么?"
"沒什么特別的,就是關心一下工作和生活。"李明沒有說出真正的對話內容。
王倩似乎想再問什么,但最終沒有開口。她去洗澡了,留下李明一個人坐在客廳里。電視還開著,播放的是一個綜藝節目,但李明沒有心思看。他的思緒還停留在剛才與岳父的對話上,停留在那句"你是我見過最好的女婿"上。
那一刻,他忽然明白了什么。在這個家庭里,他和岳父才是真正的外人,他們都在努力維護著什么,但又都在失去著什么。
03
王志國的七十大壽定在一個周六。王倩的母親如愿以償地將生日宴辦得很隆重,在市里最好的酒店訂了兩桌,請了親戚朋友和老鄰居。李明提前去酒店幫忙布置,王強也來了,穿著一身新買的西裝,手腕上戴著一塊看起來很貴的手表。
"妹夫,你看我這身怎么樣?"王強很得意地在李明面前轉了一圈。
"很好。"李明簡單地回答。
"昨天剛買的,花了一萬多。"王強繼續說,"我媽說爸的七十大壽,我作為兒子,穿著必須體面。"
李明點點頭,繼續擺放餐具。他注意到王強的手表確實很貴,應該是某個奢侈品牌的,表盤上鑲著小鉆石,在燈光下閃閃發光。
客人們陸續到了,大都是些上了年紀的人,王志國的老朋友,老同事,還有一些遠房親戚。他們看到裝飾得富麗堂皇的宴會廳,看到王強身上的名牌服裝,都露出了羨慕的表情。
"老王家這次發財了啊,拆遷拆了五百多萬呢。"有人小聲議論。
"是啊,王強現在可是有錢人了,買車買房都不愁了。"
"還是兒子好啊,有兒子的家庭就是不一樣。"
這些議論聲傳到李明耳朵里,他假裝沒有聽見,繼續忙著招呼客人。王倩也來了,但她看起來有些心不在焉,總是看手機,好像在等什么重要的消息。
生日宴正式開始時,王志國被安排坐在主桌的正中央,王倩的母親坐在他旁邊,滿臉春風。王強作為兒子,當然也坐在主桌,李明被安排在另一桌,和一些不太熟悉的親戚坐在一起。
"爸,今天是您的大日子,我敬您一杯。"王強站起來,舉著酒杯,聲音洪亮,"祝您身體健康,長命百歲!"
王志國勉強笑了笑,和兒子碰了杯,但只是抿了一小口酒。李明注意到老人的臉色不太好,可能是因為太累了,也可能是因為別的原因。
宴會進行到一半時,王倩忽然接了個電話,然后匆匆離開了。她走到李明身邊,低聲說:"公司有急事,我必須回去處理一下。"
李明看著她的眼睛,感覺她在說謊,但沒有揭穿。王倩離開后,李明發現王強和岳母也頻頻看手機,臉上都帶著一種興奮的表情。
"各位親朋好友,今天是我父親的七十大壽,也是我們王家的大喜日子。"王強忽然站起來,拿起話筒,開始講話,"我想借這個機會,向大家宣布一個好消息。"
客人們都停下了筷子,看向王強。
"我們家的老房子拆遷了,政府給了我們五百六十萬的補償款。"王強的聲音充滿了自豪,"這筆錢現在全部在我的名下,我準備用它來改善全家人的生活條件。"
客人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贊嘆聲。有人高聲說:"王強有本事啊,這么大一筆錢,管理起來可不容易。"
"是啊,還是兒子靠得住,女兒嫁出去就是潑出去的水。"
李明坐在那里,感覺周圍的聲音都變得很遙遠。他看向王志國,發現老人的臉色更加難看了,手里的酒杯握得很緊。
"爸,您說幾句話吧。"王強將話筒遞給父親。
王志國接過話筒,沉默了很久,然后緩緩說道:"謝謝大家來參加我的生日宴。七十年了,我見過很多事,也明白了很多道理。錢是好東西,但人心更重要。我希望我們家的人都能記住這一點。"
說完,他把話筒放下,不再說話。
宴會結束后,李明留下來幫忙收拾,大部分客人都走了,只剩下家里人。王志國坐在椅子上,看起來很疲憊。李明走過去,想扶他起來。
"爸,我送您回家吧。"
"不用了,王強會送我。"王志國擺擺手,但眼中閃過一絲感激。
"妹夫,你先回去吧,這里有我呢。"王強走過來,態度很殷勤。
李明點點頭,向王志國告別。老人握了握他的手,那雙手還是那樣溫暖,但李明感覺到了一絲顫抖。
回到家時,已經是晚上九點了。小雨已經睡了,王倩還沒有回來。李明洗了澡,躺在床上看書,但看不進去。他的腦海里一直回響著宴會上的那些話:"還是兒子靠得住,女兒嫁出去就是潑出去的水。"
王倩回來時,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。她看起來很興奮,一進門就開始講她今天的"工作"。原來她根本沒有去公司,而是和母親、王強一起去看房子了。
"那套房子真的很好,裝修得特別漂亮,還帶一個大陽臺。"王倩滔滔不絕地說,"我媽說等過幾天拆遷款到賬,就定下來。"
李明聽著,沒有說話。他想起王志國在宴會上說的話:"錢是好東西,但人心更重要。"
"你今天怎么不說話?"王倩注意到了李明的沉默。
"累了。"李明簡單地回答。
"生日宴辦得怎么樣?"
"挺好的,你爸很高興。"李明說了個善意的謊言。
王倩滿意地點點頭,然后去洗澡了。李明繼續躺在床上,看著天花板,思緒萬千。他想起第一次見到王倩時的情景,那時候她是那樣的純真善良,對他充滿了依戀和信任。而現在,她變得越來越陌生,越來越像一個完全不同的人。
他也想起了岳父,想起那個孤獨地坐在主桌上的老人,想起他說的那句話:"你是我見過最好的女婿,比我的兒子還要好。"
那一刻,李明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:在這個世界上,血緣關系并不能決定一切,人心才是最重要的。但人心又是最脆弱的,它可能因為金錢而改變,因為利益而扭曲,因為偏見而蒙蔽。
李明閉上眼睛,努力讓自己入睡。但他有一種預感,這樣的日子不會持續太久,總有一天,所有的賬都要算清楚。
04
兩個月后的一個傍晚,李明正在廚房準備晚飯,門鈴忽然響了。透過貓眼看去,門外站著王強,但他看起來和平時完全不同:衣服皺巴巴的,頭發亂糟糟的,眼睛紅腫,像是哭過。
李明打開門,王強幾乎是沖進來的,一進門就坐在沙發上,雙手抱頭,肩膀顫抖著。
"怎么了?"李明問。
王強抬起頭,李明看到他的眼中滿含著淚水,臉上是一種絕望的表情。
"妹夫,我完了,真的完了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