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乾隆四十二年春日,京城德勝門外一家普通茶館里,一位衣著樸素的中年男子正在品茶觀察眾生。
當茶館發生突發事件時,這位神秘客人的表現讓所有人刮目相看。
臨別前,他向年輕的茶館伙計拋出一個問題:“猜我哪位?”
伙計的回答僅僅8個字,卻讓在場所有人震驚不已...
01
乾隆四十二年春,京城正值柳絮飛舞的季節。
德勝門外的大街上,商賈云集,小販叫賣聲此起彼伏。
在這繁華的街巷深處,有一家名為“聚賢軒”的茶館。
茶館門臉不大,卻頗有幾分古樸的韻味。
青磚灰瓦,木制的門窗,門前掛著一面寫著“聚賢軒”三個大字的招牌。
春風拂過,招牌輕輕搖擺,發出吱呀的聲響。
茶館里飄出陣陣茶香,混合著淡淡的檀香味。
這家茶館在附近小有名氣,不僅茶葉上乘,更重要的是氛圍輕松。
各色人等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商賈在這里談生意,讀書人在這里論時事,手工藝人在這里歇腳聊天。
老板娘王氏是個四十多歲的寡婦,精明能干。
她早年喪夫,獨自一人將這家茶館經營得井井有條。
王氏待人和氣,卻不失精明,深得茶客們的喜愛。
茶館里有個伙計叫小王,今年二十出頭。
小王本名王大力,因為年紀輕,大家都叫他小王。
他是王氏的遠房侄子,自幼父母雙亡,被王氏收養。
小王長得清秀,性格溫和,手腳勤快,深得茶客們的喜愛。
他記性很好,幾乎能記住每個常客的喜好。
誰喜歡喝什么茶,要幾分糖,要不要點心,他都一清二楚。
這天上午,春日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茶館里。
茶客們三三兩兩地坐著,有的在下棋,有的在聊天。
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和炭火的味道。
小王正在擦拭桌子,準備迎接新的客人。
他注意到門外走來三個人,為首的是一個中年男子。
這個男子身穿青色長衫,腰間系著一條普通的布帶。
他的容貌端正,眉宇間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質。
跟在他身后的兩個人,看起來像是隨從。
三人走進茶館,中年男子環顧四周,選擇了一個靠窗的位置。
小王連忙上前招呼:“客官,請坐。”
中年男子微微點頭,聲音溫和:“來壺好茶。”
“您看要什么茶?”小王問道。
“碧螺春吧。”中年男子說。
小王應聲而去,很快泡了一壺上好的碧螺春。
中年男子輕啜一口,滿意地點了點頭。
他的兩個隨從在旁邊的桌子坐下,看似隨意,實際上警惕地觀察著四周。
茶館里的其他客人并沒有注意到這三個新來的客人有什么特別。
中年男子正是當朝皇帝愛新覺羅·弘歷,也就是乾隆。
連日來,他在宮中批閱奏折,處理政務,深感疲憊。
更讓他困擾的是,他發現自己對民間的真實情況了解得太少。
那些奏折上的描述,總是過于粉飾,缺乏真實性。
于是,他決定微服私訪,深入民間,了解百姓的真實生活。
今天一大早,他換上普通商人的裝束,帶著兩名便衣護衛出了宮。
他們先在街上轉了一圈,最后選擇了這家看起來很平常的茶館。
乾隆坐在位置上,一邊品茶,一邊暗中觀察著茶館里的情況。
他發現這里的氛圍確實很輕松,客人們聊天的內容也很真實。
不遠處的一桌,坐著幾個布商。
他們正在抱怨最近的稅收過重,生意越來越難做。
“現在這稅收,一年比一年重。”一個胖胖的布商說。
“就是,我們這些小本買賣,哪里承受得起。”另一個布商附和。
“聽說朝廷要修什么宮殿,又要花大把的銀子。”
“可不是,最后還不是要我們老百姓承擔。”
乾隆聽著,心中有些不是滋味。
他知道朝廷確實有各種開支,但沒想到對民間的負擔這么重。
另一桌坐著幾個讀書人,在討論科舉制度。
“現在的科舉,越來越偏重八股文,毫無實用價值。”一個年輕書生說。
“就是,讀了這么多年書,到頭來還是只會寫八股文。”
“朝廷選拔人才,不應該只看八股文,應該看實際能力。”
“可是現在的制度就是這樣,我們也沒辦法。”
乾隆暗暗記下這些話,準備回宮后好好思考一下。
正在這時,茶館里走進了一個神色慌張的中年男子。
這個人四十多歲,瘦瘦的,眼神不停地向門外張望。
他選擇了一個靠近后門的位置坐下,點了一壺最便宜的茶。
小王給他倒茶的時候,注意到他的手在輕微地顫抖。
這個人名叫錢富貴,是附近的一個小商販。
他因為偷稅被衙門通緝,正在四處躲避。
錢富貴本來是個老實人,但家境貧寒,妻子又病重。
為了給妻子治病,他鋌而走險,偷了一些稅款。
被發現后,他只能四處逃亡,不敢回家。
今天早上,他聽說衙門的人在附近搜查,嚇得不敢出門。
好不容易等到中午,以為風頭過了,才敢出來找個地方歇腳。
錢富貴坐在茶館里,心情忐忑不安。
他時不時地向門外張望,生怕衙門的人追上來。
02
茶館里還有幾個看起來不太正經的人。
他們坐在角落里,低聲交談著什么。
這幾個人實際上是小偷,正在商量如何在茶館里作案。
他們看中了幾個看起來比較富有的客人,準備找機會下手。
王氏雖然忙著招呼客人,但她的眼睛很尖。
她注意到了錢富貴的異常,也發現了那幾個可疑的人。
她悄悄地向小王使了個眼色,示意他要小心。
小王心領神會,在服務客人的同時,也留意著這些人的動向。
乾隆雖然在品茶,但他的注意力也在觀察著茶館里的情況。
作為皇帝,他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。
他很快就發現了茶館里的微妙氛圍。
那個神色慌張的中年男子,那幾個鬼鬼祟祟的人,都引起了他的注意。
正在這時,茶館里走進了一個說書先生。
這個說書先生名叫老劉頭,是附近有名的說書人。
他今年六十多歲,滿頭白發,但精神矍鑠。
老劉頭拿著一把扇子,走到茶館中央的空地上。
“各位茶客,今天老夫給大家說一段《三國演義》。”
茶客們聽說有書聽,紛紛圍攏過來。
老劉頭清了清嗓子,開始講述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。
他的聲音洪亮,表情生動,把關羽的英勇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。
茶客們聽得入神,不時發出叫好聲。
乾隆也被這精彩的說書所吸引,暫時忘記了其他事情。
他發現民間的這種說書形式很有趣,比宮中的那些表演更加生動。
坐在乾隆旁邊的是一個年輕讀書人。
這個讀書人名叫李明,今年二十五歲,正準備參加下一次的科舉考試。
李明聽著說書,不時與乾隆交換看法。
“這關羽確實是個英雄人物。”李明說。
“是啊,忠義雙全,值得敬佩。”乾隆回應。
“可惜現在這樣的人太少了。”李明感慨。
“為什么這么說?”乾隆好奇地問。
“現在的人,大多只顧自己的利益,很少有人像關羽那樣重義輕利。”
乾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。
他發現這個年輕讀書人的見解很有深度,便與他深入交談起來。
兩人聊得很投機,從歷史聊到現實,從文學聊到政治。
李明對當前的一些問題看得很透徹,讓乾隆印象深刻。
“看你的見解,應該是個有才華的人。”乾隆說。
“過獎了,我只是個普通的讀書人。”李明謙虛地說。
“你對當前的政治有什么看法?”乾隆試探性地問。
“這個...”李明猶豫了一下,“不敢妄議朝政。”
“這里都是普通老百姓,說說無妨。”乾隆鼓勵道。
李明看了看四周,小聲說:“我覺得現在的政策有些脫離實際。”
“怎么說?”乾隆追問。
“比如稅收政策,對老百姓的負擔太重了。”
“還有科舉制度,太過死板,不能真正選拔人才。”
乾隆默默地聽著,心中暗自記下這些意見。
他發現,從這些普通百姓口中聽到的,比那些奏折上的內容更加真實。
說書先生的故事講完了,茶客們意猶未盡。
老劉頭收拾好東西,準備離開。
茶客們紛紛給他一些賞錢,表示感謝。
乾隆也給了他一些銀子,老劉頭連聲道謝。
茶館里又恢復了之前的氛圍,客人們繼續聊天喝茶。
小王忙著收拾桌子,補充茶水。
他注意到那個神色慌張的錢富貴越來越緊張。
錢富貴幾次想要離開,但每次走到門口,都被外面的動靜嚇回來。
那幾個可疑的人也在等待時機,準備行動。
王氏感到有些不安,她預感到可能要出事。
她走到小王身邊,小聲說:“小心點,我覺得要出事。”
小王點了點頭,更加留意起來。
乾隆雖然在和李明聊天,但他的注意力也在觀察著茶館里的情況。
他的兩個護衛也察覺到了異常,暗中做好了準備。
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,茶館里的氣氛越來越緊張。
錢富貴的手心已經出汗了,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待下去了。
那幾個小偷也在尋找合適的時機。
茶館里看似平靜,實際上暗流涌動。
乾隆繼續與李明聊天,同時觀察著周圍的情況。
他已經意識到,這個普通的茶館里,即將發生一些不平常的事情。
下午時分,春日的陽光透過茶館的窗欞,在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。
茶館里的客人換了一批,但氣氛依然輕松。
乾隆繼續坐在原位,與李明的交談漸漸深入。
“你覺得一個好的統治者應該具備什么品質?”乾隆問。
李明想了想,說:“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民情。”
“如果統治者不了解百姓的真實情況,怎么能制定出好的政策?”
乾隆深以為然,點了點頭。
“還有就是要有一顆仁慈的心。”李明繼續說。
“統治者的一個決定,可能影響千千萬萬的人。”
“如果沒有仁慈之心,很容易做出傷害百姓的事情。”
乾隆聽著,心中有所觸動。
他發現,這個年輕讀書人的見解,比許多朝中大臣都要深刻。
正在兩人聊得投機的時候,茶館外突然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。
錢富貴聽到這聲音,臉色瞬間變得蒼白。
他知道,衙門的人來了。
03
果然,幾個穿著官服的捕快沖進了茶館。
為首的是一個中年捕頭,他手持佩刀,神情嚴肅。
“所有人不許動!”捕頭大聲喝道。
茶館里的客人們都被嚇了一跳,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。
“我們在抓一個逃犯,名叫錢富貴。”捕頭環顧四周。
“如果誰敢包庇,一律按同犯論處。”
錢富貴坐在角落里,渾身發抖。
他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逃了。
小王看到這個情況,心中也緊張起來。
王氏更是擔心,生怕茶館受到牽連。
乾隆和他的護衛保持著鎮定,但也做好了應對的準備。
李明有些害怕,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情。
捕頭在茶館里逐個檢查客人,尋找錢富貴。
錢富貴知道自己瞞不過去了,索性站了起來。
“我就是錢富貴。”他聲音顫抖地說。
捕頭看到他,立即走了過去。
“錢富貴,你偷稅逃稅,現在跟我們走。”
錢富貴知道被抓是遲早的事,但他不想就這樣束手就擒。
他的妻子還在家里等著他,還需要錢治病。
情急之下,錢富貴做了一個沖動的決定。
他突然抓住了坐在旁邊的李明,用一把小刀架在了李明的脖子上。
“你們別過來!”錢富貴大聲喊道。
茶館里瞬間亂成一團,客人們驚恐地四散。
李明被突然襲擊,嚇得臉色蒼白,身體僵硬。
“你放開他!”捕頭厲聲喝道。
“不行,我要出去,誰也不許攔我。”錢富貴說。
他的手在顫抖,但刀子依然緊緊地抵在李明的脖子上。
王氏嚇得躲到了柜臺后面,小王也不知道該怎么辦。
乾隆看到這個情況,心中暗自著急。
他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,但也不能眼看著無辜的人受到傷害。
他的兩個護衛已經做好了行動的準備,只等他的指示。
茶館里的氣氛異常緊張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錢富貴劫持著李明,慢慢地向門口移動。
“你們讓開路,否則我就殺了他。”錢富貴威脅道。
捕頭不敢輕舉妄動,只能讓手下讓開一條路。
“你這樣做是沒有用的。”捕頭勸說道。
“你已經犯了偷稅罪,現在又加上劫持人質,罪名更重了。”
“我不管了,我只要活著出去。”錢富貴大聲說。
他的情緒已經接近崩潰,做出什么事情都不奇怪。
李明被刀子抵著脖子,不敢亂動。
他能感覺到錢富貴的緊張和絕望,擔心對方會做出極端的行為。
乾隆看到這個情況,決定不能再等下去了。
他雖然不能暴露身份,但可以用智慧來化解這個危機。
乾隆慢慢地站了起來,聲音平靜地說:“錢富貴,你放開這個年輕人。”
錢富貴看到有人敢站出來,警覺地看著乾隆。
“你是什么人?”
“我只是個普通的客人。”乾隆說。
“但我知道你現在很絕望,也知道你這樣做的原因。”
錢富貴愣了一下,沒想到有人能理解他。
“你懂什么?”錢富貴憤怒地說。
“你們這些人,哪里知道我們這些窮人的苦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乾隆平靜地說。
“你偷稅是為了給妻子治病,你不是個壞人。”
“但你現在這樣做,不僅救不了你妻子,還會害了自己。”
錢富貴聽到這話,眼中閃過一絲淚光。
“那我還有什么辦法?”他哽咽地說。
“我妻子還在家里等著我,等著我拿錢給她治病。”
“我如果被抓走了,她就死定了。”
乾隆看到錢富貴的絕望,心中也有些同情。
他意識到,這個案子的背后,是一個貧困家庭的悲劇。
“相信我,會有辦法的。”乾隆說。
“你先放開這個年輕人,我們再想辦法。”
“不行,我放開他,你們就會抓我。”錢富貴說。
“我向你保證,如果你放開人質,我會為你想辦法。”乾隆說。
錢富貴看著乾隆,從他的眼中看到了真誠。
不知道為什么,他覺得這個陌生人值得信任。
經過一番內心的掙扎,錢富貴終于放開了李明。
李明立即跑到了乾隆身邊,感激地看著他。
捕頭見狀,立即上前要抓錢富貴。
“等等。”乾隆攔住了捕頭。
“能否讓我問問這個案子的詳情?”
捕頭看了看乾隆,覺得他氣質不凡,便停下了動作。
“這個錢富貴偷稅三十兩銀子,按律當判刑三年。”
“偷稅三十兩?”乾隆問。
“是的。”捕頭回答。
乾隆轉向錢富貴:“這三十兩銀子,是不是都用來給你妻子治病了?”
錢富貴點了點頭,眼中含淚。
“我妻子得了重病,大夫說需要一百兩銀子才能治好。”
“我們家窮,根本拿不出這么多錢。”
“我實在沒辦法,才想到偷稅。”
04
乾隆聽完,心中有了決定。
他從懷中取出一個錢袋,里面裝著一百兩銀子。
“這些銀子,你拿去給你妻子治病。”
錢富貴看到銀子,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“這...這怎么可以?”
“我為什么要幫你?”乾隆反問。
“因為你不是個壞人,你只是被逼無奈。”
捕頭看到這個情況,也有些猶豫。
他知道錢富貴確實是個老實人,只是為了救妻子才犯罪。
“大人,這個案子...”捕頭小聲問乾隆。
乾隆看了看捕頭,說:“偷稅的錢如果能還上,罪名應該可以減輕吧?”
“這...理論上是可以的。”捕頭說。
“那好,我替他還上偷稅的錢。”乾隆說。
“再加上罰金,總共需要多少?”
捕頭算了算:“總共需要一百兩銀子。”
乾隆又取出一個錢袋:“這里是一百兩,你清點一下。”
捕頭接過銀子,仔細清點,確認無誤。
“既然稅款已經補上,那這個案子就可以從輕處理了。”
乾隆轉向錢富貴:“現在你可以回家照顧妻子了。”
錢富貴跪在地上,對乾隆磕頭感謝。
“恩人,您的大恩大德,我永遠不會忘記。”
茶館里的客人們都被這一幕感動了。
他們沒想到,一個素不相識的人,會如此慷慨地幫助別人。
王氏也被感動了,她覺得這個客人真是個好人。
小王更是對乾隆佩服不已。
李明看著乾隆,心中充滿了敬意。
“您真是個好人。”李明說。
“舉手之勞而已。”乾隆謙虛地說。
正在這時,茶館里又發生了意外。
那幾個一直在角落里觀察的小偷,趁著剛才的混亂,偷走了幾個客人的錢袋。
現在他們準備逃跑,被眼尖的小王發現了。
“快抓住他們,他們是小偷!”小王大聲喊道。
幾個小偷見事情敗露,立即向門口沖去。
茶館里又亂成一團,客人們紛紛檢查自己的財物。
果然,有幾個人發現自己的錢袋不見了。
捕頭見狀,立即指揮手下去抓小偷。
一番追逐后,幾個小偷被抓住了。
從他們身上搜出了好幾個錢袋。
“這些人專門在茶館里偷東西。”捕頭說。
“我們早就在找他們了。”
乾隆看到這個情況,對茶館的治安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他發現,民間的治安問題確實需要重視。
王氏慶幸茶館沒有受到損失,對小王的機警表示贊賞。
“小王,多虧了你眼尖。”王氏說。
“這是我應該做的。”小王謙虛地說。
經過這一番折騰,茶館里的客人們對乾隆都刮目相看。
他們覺得這個人不僅慷慨,而且有智慧。
在危機時刻,他能夠挺身而出,化解矛盾。
“這位客官,您真是個好人。”一個老茶客說。
“您剛才處理那個情況,實在是太機智了。”
其他客人也紛紛表示贊同。
乾隆微笑著接受了大家的夸獎,但心中卻在思考其他問題。
他發現,民間的情況比他想象的要復雜得多。
貧困、疾病、犯罪,這些問題都需要政府的關注和解決。
他意識到,自己之前制定的一些政策,可能確實脫離了實際情況。
天色漸晚,茶館里的客人開始陸續離開。
乾隆也準備結束這次微服私訪。
他覺得今天的收獲很大,對民間的了解更加深入了。
但在離開之前,他還想做最后一次試探。
他想了解一下,這些普通百姓對皇帝的看法。
更重要的是,他想知道,如果自己的身份被揭露,會是什么樣的反應。
乾隆看了看茶館里剩下的客人,決定向小王提出那個問題。
這個年輕的茶館伙計,今天的表現讓他印象深刻。
不僅工作勤快,而且有正義感,關鍵時刻還很機警。
乾隆覺得,從這樣的人口中,能夠聽到最真實的聲音。
他站起身來,走到柜臺前。
小王正在算賬,看到乾隆過來,立即起身迎接。
“客官,您有什么需要?”小王問。
乾隆環顧四周,確認所有人都在聽。
茶館里的客人們也都好奇地看著他。
他們想知道,這個今天表現如此出色的人,還會說些什么。
乾隆深吸了一口氣,準備提出那個關鍵的問題。
05
夕陽西下,茶館里的光線變得昏暗。
王氏點亮了幾盞油燈,茶館里重新明亮起來。
乾隆走到柜臺前,小王正在整理當天的賬目。
“小伙計,忙了一天了。”乾隆說。
“還好,這是我應該做的。”小王抬起頭,微笑著回答。
乾隆注意到,經過今天的事情,小王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同了。
那里面有敬重,有好奇,還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。
茶館里剩下的客人不多,大多是一些常客。
他們也都在關注著乾隆,對這個神秘的人充滿了好奇。
“您今天的表現,真讓我們佩服。”一個老茶客說。
“遇到危險的時候,您能挺身而出,實在難得。”
“是啊,現在像您這樣的好人不多了。”另一個客人附和。
乾隆謙虛地笑了笑:“舉手之勞而已。”
李明也走了過來,對乾隆說:“今天多虧了您,否則我就危險了。”
“您的大恩大德,我永遠不會忘記。”
“不用客氣,換做任何人,都會這樣做的。”乾隆說。
“不,不是任何人都會這樣做。”小王說。
“您不僅救了人,還幫助了錢富貴。”
“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銀子,實在讓人敬佩。”
乾隆看著小王,發現這個年輕人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。
“你覺得我為什么要幫助他?”乾隆問。
小王想了想,說:“因為您有一顆仁慈的心。”
“您看到有人遇到困難,就不能袖手旁觀。”
“說得好。”乾隆點了點頭。
“那你覺得,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是什么?”
“我覺得是善良。”小王不假思索地說。
“不管是什么身份,什么地位,善良都是最重要的。”
乾隆聽到這話,心中一動。
他發現,這個茶館伙計雖然年輕,但見解卻很深刻。
“你說得對,善良確實是最重要的。”乾隆說。
“可是,現在善良的人越來越少了。”李明感慨地說。
“特別是那些有權有勢的人,更是如此。”
“為什么這么說?”乾隆問。
“因為他們高高在上,不了解老百姓的疾苦。”李明說。
“就像今天的錢富貴,如果官府能夠體恤民情,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。”
乾隆默默地聽著,心中有些慚愧。
他意識到,作為皇帝,自己確實對民間的情況了解不夠。
“你們覺得,當今的皇帝怎么樣?”乾隆試探性地問。
茶館里的客人們聽到這個問題,都有些驚訝。
在民間,很少有人敢公開討論皇帝。
“這個...不敢妄議。”一個客人小心地說。
“沒關系,這里都是自己人,說說無妨。”乾隆鼓勵道。
小王看了看四周,小聲說:“聽說當今皇帝很有才華,也很勤政。”
“但是...”他猶豫了一下。
“但是什么?”乾隆追問。
“但是可能離民間太遠了,對老百姓的真實情況不太了解。”
這話說得很委婉,但意思很明確。
乾隆聽了,心中五味雜陳。
他發現,民間對他的評價,比他想象的要復雜。
既有贊揚,也有批評,而且批評的點很中肯。
“如果皇帝能夠了解民間疾苦,那該多好。”一個老茶客說。
“就是,皇帝如果能夠體恤民情,老百姓的日子就好過多了。”
“可是皇帝怎么可能了解我們這些小人物的生活?”李明說。
“他高高在上,身邊都是大臣,聽到的都是好話。”
乾隆聽著這些話,越來越感到自己微服私訪的必要性。
如果不是親自出來,他永遠不會聽到這些真實的聲音。
“如果有一天,皇帝微服私訪,來到你們面前,你們會怎么樣?”乾隆問。
這個問題讓茶館里的人都愣住了。
他們沒想到會有這樣的假設。
“皇帝會微服私訪嗎?”小王好奇地問。
“假如會呢?”乾隆說。
“那我們肯定要跪拜行禮。”一個客人說。
“是啊,見到皇帝,怎么能不跪拜?”
“跪拜之后呢?”乾隆繼續問。
“然后...然后就看皇帝想干什么了。”小王說。
“如果皇帝問你們對他的看法,你們會說什么?”
茶館里的人都陷入了沉思。
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。
說好話吧,可能不是真心的。
說實話吧,又怕得罪皇帝。
“我會如實說出自己的想法。”李明突然說道。
“既然皇帝微服私訪,說明他想聽真話。”
“如果還是說假話,那就失去意義了。”
乾隆對李明的回答很滿意。
這個年輕讀書人確實有見識,有膽量。
“那你會說什么?”乾隆問。
“我會說,請皇帝多關心老百姓的生活。”李明說。
“減輕稅收負擔,改革科舉制度,整頓官場風氣。”
06
乾隆點了點頭,這些建議都很中肯。
“你們覺得呢?”乾隆問其他人。
“我覺得李秀才說得對。”小王說。
“皇帝如果能夠體恤民情,老百姓就有好日子過了。”
其他客人也紛紛表示贊同。
乾隆聽著這些話,心中既感動又慚愧。
他發現,這些普通百姓的要求并不高。
他們只是希望能夠過上安穩的日子。
而這些簡單的要求,似乎還沒有完全得到滿足。
“如果皇帝就坐在你們面前,你們敢說這些話嗎?”乾隆問。
這個問題讓大家都有些緊張。
畢竟,君臣之間的距離是巨大的。
“這個...可能會有些緊張。”小王誠實地說。
“但是如果皇帝真的想聽真話,我想我還是會說的。”
“為什么?”乾隆問。
“因為這是為了天下百姓好。”小王說。
“如果因為害怕而不說真話,那對皇帝也不好。”
乾隆被小王的話深深震撼了。
這個年輕的茶館伙計,竟然有如此的見識和勇氣。
他不僅善良,而且有正義感,關鍵時刻還能說出如此深刻的話。
“說得好。”乾隆贊嘆道。
“確實,如果臣子都不敢說真話,那對皇帝也不是好事。”
“就是這個道理。”李明附和道。
“皇帝需要聽到真實的聲音,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。”
乾隆越來越覺得,今天的微服私訪真是太值得了。
這些普通百姓的見解,比許多朝中大臣都要深刻。
他們雖然地位低微,但心中有著樸素的智慧。
時間慢慢過去,茶館里的客人越來越少。
乾隆知道,該是離開的時候了。
但在離開之前,他還想做最后的試探。
他想知道,如果自己的身份被揭露,會是什么樣的反應。
更重要的是,他想通過這次試探,看看這些人的真實品格。
乾隆環顧四周,確認茶館里的人都在關注著他。
他慢慢地站起身來,走到柜臺前。
小王看到他過來,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兒。
“客官,您有什么需要?”小王問。
乾隆看著小王,然后環顧四周的客人問道:“你猜猜我哪位?”
此話一出,全場頓時安靜下來。
乾隆看著小王,等待著他的回答。
這八個字將決定在場所有人的命運。
小王沉思了片刻,緩緩抬起頭來。
他看著乾隆,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。
這八個字一出,茶館里的氣氛瞬間凝固了。
所有人都被這個回答震驚了。
乾隆更是被深深震撼,他沒想到會得到這樣的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