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龜者,四靈之一,與龍、鳳、麒麟并稱天地瑞獸。自遠古時期,龜便承載著神秘的使命——背負河圖洛書,啟發圣人創立八卦,奠定華夏文明根基?!兑捉洝份d:"龜筮共違于王,不如舍去。"可見龜雖為占卜之首,卻并非人人皆可駕馭。
道家典籍《抱樸子》中明確記載:"龜能導氣致神,然其性屬陰,若非得道之人,難以調和陰陽。"佛門《大智度論》亦云:"龜有靈通之性,能感天地變化,然凡夫俗子若與之相處,必受其陰氣所侵。"
然而,民間卻流傳著"養龜損運"的說法,認為普通人隨意養龜,會導致家宅不寧,運勢衰敗。這究竟是迷信傳說,還是隱藏著深刻的玄機?為何只有特定的三種人才適合養龜?
明朝萬歷年間,京城有位讀書人名叫方志遠,自幼聰穎過人,十六歲便中了秀才,被鄉人視為將來的狀元之才。然而,命運的轉折往往來得措手不及。
那年秋日,方志遠正在書房中苦讀,準備來年的鄉試。忽然聽到院中傳來一陣哭聲,原來是鄰居家的孩子在池塘邊玩耍時,發現了一只受傷的龜。這龜約有碗口大小,龜甲呈深褐色,雙眼靈動,看起來頗有靈性。
孩子的母親見狀,連忙擺手道:"快扔掉,快扔掉!這晦氣的東西不能往家里拿。"
方志遠聽聞,心中不忍,便走出來查看。他從小便對各種動物懷有憐憫之心,見這龜受了傷,眼中竟似有哀求之色,當即決定收養。
"嫂子,這龜有靈性,既然與我有緣,不如讓我帶回去養著。"方志遠溫和地說道。
鄰居嫂子見方志遠堅持,也不好再說什么,只是在心中暗暗搖頭,覺得這書生太過迂腐。
方志遠將龜帶回家中,用心照料。他專門為龜準備了一個小池子,每日換水,定時投食。令人驚奇的是,這龜仿佛通人性一般,每當方志遠讀書時,它便會靜靜地趴在池邊,雙眼注視著他,從不發出任何聲響。
起初,方志遠對這龜的舉動感到新奇,甚至會對它說話:"小龜啊,你我都是天地間的生靈,你在水中修行,我在書中求道,倒也算是志同道合了。"
龜似乎能聽懂他的話,每當他說話時,龜頭便會輕輕點動,仿佛在回應。這讓方志遠更加堅信,這龜絕非尋常之物。
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方志遠開始發現一些異常。每當夜深人靜時,他總是能聽到從龜池那邊傳來細微的聲響,像是有人在輕聲呢喃,又像是在誦讀什么經文。起初他以為是自己讀書太累產生的幻覺,便沒有在意。
更奇怪的是,方志遠發現自己的記憶力開始變得異常敏銳。以前需要反復背誦的古文,現在只需要看一遍就能記住。這讓他喜出望外,以為是自己的天賦覺醒了。
鄉試的日子終于到了,方志遠滿懷信心地進入考場。令人意外的是,他不僅順利通過了鄉試,還名列前茅。這個結果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,包括方志遠自己。
回到家中,方志遠興奮地對那只龜說道:"小龜,我中舉了!多虧了你的陪伴,讓我能夠靜心讀書。"
龜靜靜地看著他,眼中似乎閃過一絲復雜的光芒。
中舉后的方志遠,被推薦到京城擔任一個小官職。臨行前,他猶豫著是否要帶上這只龜。最終,不舍之情戰勝了理性,他還是決定帶著龜一起進京。
在京城的日子里,方志遠的才華得到了上司的賞識,很快便升了職。他將龜安置在官舍的后院中,依然精心照料。然而,他開始發現自己的性格在悄然發生變化。
以前的方志遠性格溫和,與人為善,但現在的他變得越來越冷漠,甚至有些刻薄。他開始對同僚挑剔,對下屬嚴厲,仿佛換了一個人似的。
更令人擔憂的是,方志遠開始頻繁地做一些奇怪的夢。夢中,他總是看到一個古老的宮殿,里面有無數的龜在爬行,而他自己也變成了一只龜,在其中慢慢地蠕動。每次醒來,他都會感到莫名的恐懼和困惑。
一天夜里,方志遠被一陣奇怪的聲音驚醒。他循聲走到后院,發現那只龜正趴在月光下,龜甲上竟然顯現出一些神秘的紋路,在月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。
"這是怎么回事?"方志遠心中大驚,連忙走近查看。
就在這時,他聽到了一個聲音,不是從外界傳來的,而是直接在他的腦海中響起:"你想知道真相嗎?"
方志遠嚇得后退了幾步,顫抖著問道:"你...你是誰?"
"我就是你養的那只龜。"聲音繼續說道,"我已經活了三百多年,見過無數的興衰變遷。"
方志遠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但理智告訴他,這一切都是真的。他戰戰兢兢地問道:"你為什么要告訴我這些?"
龜沉默了一會兒,然后說道:"因為你的時間不多了。"
"什么意思?"方志遠急切地問道。
"你以為你的才華是天賦覺醒嗎?"龜的聲音帶著一絲諷刺,"那不過是我的能力在作用罷了。我能夠預知未來,知道考試的題目,所以你才能夠輕易中舉。"
方志遠如遭雷擊,整個人都呆住了。他從來沒有想過,自己的成功竟然是這樣得來的。
"那我現在怎么辦?"方志遠絕望地問道。
龜的眼中閃過一絲憐憫:"你已經與我產生了靈魂上的聯系,這種聯系會越來越強,直到你完全失去自我,成為我的一部分。"
"不,這不可能!"方志遠大聲喊道,"我是人,怎么可能變成龜?"
"你以為這世上只有你一個人遇到過這種情況嗎?"龜冷笑道,"在我三百多年的生命中,已經有十幾個人像你一樣,最終都成了我的養料。"
方志遠感到絕望,但他還是不愿意放棄:"那有沒有辦法解除這種聯系?"
龜沉默了很久,最后說道:"有,但你做不到。"
"什么辦法?"方志遠急切地問道。
"除非你能夠找到一個真正有能力駕馭我的人,讓他收服我。但是這樣的人非常罕見,而且即使找到了,他也未必愿意幫你。"
方志遠聽后,心中升起了一絲希望:"那這樣的人有什么特征?"
龜的聲音變得模糊起來:"他們分為三種,但我不能告訴你具體是哪三種。你只能自己去尋找答案。"
話音剛落,龜便重新變得安靜起來,仿佛剛才的對話只是一場夢境。
方志遠站在月光下,心中五味雜陳。他知道自己必須盡快找到解決的辦法,否則后果不堪設想。然而,他該到哪里去尋找那個能夠駕馭這只龜的人呢?
第二天,方志遠便開始四處打聽,希望能夠找到一些線索。他拜訪了京城中的許多學者和道士,但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。有些人聽了他的遭遇后,只是搖頭嘆息,表示愛莫能助。
就在方志遠幾乎絕望的時候,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聽說了一位高人的存在。這位高人名叫玄真道長,據說精通各種奇術,能夠驅邪避兇。
方志遠立即前往玄真道長的住處求見。玄真道長是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,雙眼炯炯有神,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。
"貧道早已知道你會來。"玄真道長還未等方志遠開口,便先說道。
方志遠大驚,連忙跪下行禮:"請道長救我!"
玄真道長擺擺手,示意他起身:"你的情況貧道已經了解。那只龜已經與你的靈魂產生了聯系,若不及時處理,后果不堪設想。"
"道長,可有解救之法?"方志遠急切地問道。
玄真道長沉吟片刻,說道:"辦法倒是有,但需要找到能夠駕馭那只龜的人。世間能夠養龜而不受其害的人,只有三種。"
方志遠眼中閃過一絲希望:"請道長詳細說明!"
"第一種人,乃是修行圓滿的真人。"玄真道長緩緩說道,"這些人通過長期的修煉,已經達到了陰陽調和的境界,能夠輕易地駕馭龜的陰寒之氣?!兜赖陆洝吩疲?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。'只有真正理解了這個道理的人,才能夠與龜和諧共處。"
方志遠聽后,心中既有希望又有擔憂:"那我能否也通過修行來解決這個問題?"
玄真道長搖搖頭:"修行需要數十年的功夫,你現在的情況已經等不了那么久。而且,真正的修行者在天下也是鳳毛麟角,想要找到并非易事。"
"那另外兩種人呢?"方志遠迫切地問道。
玄真道長的表情變得神秘起來:"另外兩種人更加特殊,其中一種連我都感到驚訝。不過這涉及更深層的天機..."
方志遠聽后,心中既有希望又有擔憂:"那我去哪里尋找這樣的修行者呢?"
玄真道長沉思片刻,說道:"修行者雖然存在,但要找到愿意出手相助的卻不容易。不過,除了修行者之外,還有第二種人也能夠駕馭龜類。"
"第二種是什么人?"方志遠迫切地問道。
玄真道長解釋道:"這種人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