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深夜十一點,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山村的寧靜。
"李老師,您這是要毀掉我們全校啊!"校長王建國滿頭大汗地站在門外,聲音顫抖,手里緊握著那份調動申請書的復印件。
"毀掉?"李明冷笑著把茶杯重重放在桌上,茶水濺了一桌,"我在這里十五年,連個中級職稱都評不上,現在說毀掉?"
"您不能走!絕對不能走!"王建國的聲音近乎哀求,"您知道您走了會有什么后果嗎?"
"什么后果?"李明轉過身,眼中滿含怒火,"難道比我現在的處境還糟糕?"
"李老師,您冷靜一下,我們坐下來好好談談。"王建國試圖緩和氣氛。
"談什么?談我這十五年的青春?還是談我那永遠評不上的職稱?"李明的聲音越來越高,"給我一個不走的理由!"
王建國張了張嘴,卻發不出聲音。
01
2009年9月,師范學院的畢業典禮剛剛結束,李明就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青山村的班車。同宿舍的兄弟們都在為分配到縣城學校而慶祝,只有他選擇了這條人跡罕至的山路。
"李明,你腦子是不是進水了?"室友張偉拉著他的手臂,"縣第二小學多好的機會,你非要去那窮山溝?"
"我想去看看那里的孩子們。"李明背起行囊,眼神堅定。
"看什么看?你以為自己是支教的大學生?這是你的工作,是要干一輩子的!"張偉急了,"你去了那種地方,這輩子就完了!"
"不試試怎么知道呢?"李明笑了笑,"說不定我會喜歡那里。"
"你......"張偉氣得說不出話來。
班車在山路上顛簸了三個小時,李明是唯一一個在青山村下車的乘客。司機師傅看著他,搖了搖頭:"小伙子,你確定要在這里下車?"
"確定。"李明點頭。
"唉,年輕人啊。"司機師傅嘆息一聲,啟動了車子。
眼前的希望小學讓李明有些震驚。幾間破舊的磚瓦房,操場就是一片黃土地,連個像樣的大門都沒有。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迎了上來,正是時任校長張建華。
"您就是李老師吧?我是張建華。"老張熱情地握著李明的手,"歡迎您來我們學校!"
"張校長,您好。"李明環顧四周,"學校現在什么情況?"
老張的臉色有些尷尬,"說實話,不太好。全校六個年級,總共才40個學生,我們就三個老師。"
"三個老師教六個年級?"李明有些不敢置信。
"是啊,我教一二年級,老王教三四年級,您來了就負責五六年級。"老張苦笑,"原來有五個老師,去年走了兩個,都調到縣里去了。"
"為什么走?"
"條件太苦了。"老張指了指周圍,"您看看這環境,年輕人哪里待得住?"
李明被安排住在學校旁邊的一間小屋里,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,幾乎一無所有。他坐在床邊,拿出手機準備給家里報平安,卻發現沒有信號。
"李老師,山里信號不好,您得到村口才能打電話。"隔壁的王老師探出頭來,"您第一次來山里,有什么不適應的盡管說。"
"謝謝王老師。"李明放下手機,"我想先了解一下學生的情況。"
"學生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孩子,家里條件都不太好。"王老師嘆了口氣,"有些孩子家里還欠著學費,但我們也不能把他們趕走。"
"學費?義務教育不是免費的嗎?"
"書本費、雜費什么的,雖然不多,但對山里的家庭來說也是負擔。"王老師搖頭,"有些孩子讀完小學就不讀了,出去打工了。"
第二天一早,李明就被一陣讀書聲吵醒。他快速洗漱,走進教室,看到五六年級的18個孩子正在早讀。
"老師好!"孩子們齊聲問候。
"同學們好!"李明站在講臺上,仔細觀察著每個孩子的表情。有的孩子眼神清澈,充滿求知的渴望;有的孩子神情怯懦,似乎對陌生的老師有些害怕;還有的孩子衣服破舊,明顯營養不良。
"我是你們的新老師,姓李。"李明盡量讓自己的語氣溫和一些,"從今天開始,我們就是朋友了。"
"李老師,您會一直在這里教我們嗎?"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小女孩怯生生地問。
"當然會!"李明毫不猶豫地回答。
"真的嗎?"小女孩的眼睛亮了起來,"上一個老師也是這么說的,但是她半年就走了。"
李明心里一緊,但還是堅定地點頭:"我向你們保證,只要你們愿意學,我就會一直教下去。"
這句話,李明用了整整十五年來兌現。
02
初來乍到的李明很快就發現,在山區小學當老師遠比他想象的要困難。他不僅要承擔五六年級的語文數學課,還要兼任英語、體育、音樂等科目。
"李老師,您真的會教英語嗎?"學生小花好奇地問。
"當然會!"李明其實心里沒底,他的英語水平也就是大學四級的程度,但為了不讓孩子們失望,他開始惡補英語。
每天晚上,李明都會在微弱的臺燈下翻閱各種教學資料,查找英語單詞的發音。沒有網絡,他只能靠一本英漢詞典和幾盤磁帶。
"李老師,您的英語說得真好聽!"學生們夸獎道。
"是嗎?"李明笑了笑,沒有告訴他們,為了練好這些單詞的發音,他每天晚上都要對著鏡子練習到深夜。
三個月后,李明已經完全適應了山區的生活。他每天早上六點起床,晚上十點才休息,除了上課就是備課,幾乎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。
"李老師,您不覺得累嗎?"同事王老師關心地問。
"累是累,但看到孩子們的笑臉,就覺得值了。"李明擦了擦黑板,"再說,我們不努力,誰來努力?"
2010年春天,李明收到了大學同學的來信。張偉寫道:"李明,你在山里還好嗎?我們都很擔心你。我現在在縣里的學校教書,條件不錯,工資也還可以。你要不要考慮調過來?"
李明看完信,笑了笑,提筆回復:"我在這里很好,孩子們也很可愛。暫時不考慮調動的事情。"
但是,李明沒有想到,這樣的日子會持續十五年。
期末考試的時候,李明所教的班級在全鄉統考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。校長老張興奮地跑來告訴他:"李明,你們班考得太好了!縣里的領導都夸獎我們學校呢!"
"這是孩子們努力的結果。"李明謙虛地說。
"不,這是你的功勞!"老張激動地拍著李明的肩膀,"你來了以后,我們學校的成績提高了不少。"
"張校長,我想申請中級職稱。"李明趁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老張的表情瞬間變得復雜起來,"李明,不是我不想幫你,是咱們學校的名額太少了。"
"名額?"李明有些不解。
"縣里給山區學校的職稱名額一年就那么幾個,而且還要論資排輩。"老張為難地說,"你先準備材料吧,有機會我就給你報上去。"
李明開始認真準備職稱申請材料,但他很快就發現,這比想象中要復雜得多。
"李老師,您在準備什么?"學生小強好奇地問。
"老師要評職稱,這樣工資就能漲一點了。"李明一邊整理材料一邊回答。
"漲工資?那老師就有錢給我們買新課本了嗎?"小強天真地問。
李明愣了一下,然后笑著摸了摸小強的頭:"傻孩子,課本是學校買的,不是老師買的。"
"可是上次您給我們買的練習冊,小花說是您自己掏錢買的。"小強一臉認真。
李明的心里一暖。確實,由于學校經費緊張,他經常自己掏錢給學生們買一些必要的學習用品。
2011年的職稱評定結果出來了,李明名落孫山。老張找到他,有些歉意地說:"李明,不好意思,今年咱們學校的名額給了老王,他工作年限比你長。"
"我理解。"李明雖然失望,但還是表示理解。
"明年,明年一定輪到你。"老張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但是,李明沒有想到,這句"明年"會持續說十四年。
03
時間過得很快,轉眼間李明已經在希望小學待了五年。這五年里,他見證了太多的離別。
2012年,新來的年輕老師小陳只待了一個學期就提出了調動申請。
"李老師,對不起,我實在受不了這里的條件。"小陳紅著眼睛說,"我家里也催得緊,讓我趕緊找個正式的工作。"
"我理解。"李明平靜地說。
"您不怪我嗎?"小陳有些愧疚。
"不怪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。"李明拍了拍小陳的肩膀,"希望你以后一切都好。"
小陳走后,學校又恢復了三個老師的狀態。李明的工作量更大了,除了教五六年級,還要兼任三四年級的英語課。
"李老師,您這樣下去身體會受不了的。"王老師擔心地說。
"沒事,我年輕,扛得住。"李明笑著回答。
但是,只有李明自己知道,他已經開始感到力不從心了。每天晚上備課到深夜,第二天還要精神飽滿地站在講臺上,這對一個人來說確實是極大的挑戰。
2013年,李明再次申請中級職稱,但又一次被拒絕了。理由是"論文發表不夠"。
"論文?"李明有些不解,"我每天要教這么多課,哪有時間寫論文?"
"這是上面的要求,沒辦法。"老張也很無奈,"要不你抽空寫幾篇試試?"
李明開始利用周末的時間寫論文,但他很快就發現,自己根本不知道該寫什么。教學經驗他有很多,但要寫成學術論文,對他來說太難了。
"李老師,您周末也不休息嗎?"學生小花看到他在辦公室里寫東西,好奇地問。
"老師要寫論文。"李明頭也不抬地說。
"論文是什么?"小花不解。
"就是......就是一種文章。"李明不知道該怎么解釋。
"那我也會寫文章!"小花興奮地說,"我的作文經常被您表揚呢!"
李明抬起頭,看著小花天真的笑臉,心里五味雜陳。
這一年,學校來了一個新的代課老師小劉。小劉剛畢業,充滿了熱情和理想。
"李老師,您在這里待了這么久,一定很有經驗吧?"小劉崇拜地看著李明。
"還好。"李明謙虛地說。
"您現在是什么職稱?"小劉好奇地問。
"還是初級。"李明有些尷尬。
"初級?"小劉不敢置信,"您都工作五年了,怎么還是初級?"
"山區的條件比較特殊。"李明不想多解釋。
半年后,小劉也提出了調動申請。臨走前,她對李明說:"李老師,您真的不考慮離開這里嗎?"
"我舍不得這些孩子。"李明望著窗外正在操場上玩耍的學生們。
"可是您這樣下去,什么時候才能有出頭之日?"小劉擔心地說。
"會有的。"李明笑了笑,"我相信會有的。"
但是,現實總是比理想更加殘酷。
04
2014年,李明的感情生活也出現了波折。他在縣里的師范學院培訓時,認識了同樣是老師的小雨。
"你在山區教書?"小雨聽說李明的工作地點后,有些驚訝。
"是啊,山里的孩子也需要好老師。"李明笑著說。
"你這種精神真讓人敬佩。"小雨的眼中閃爍著光芒。
兩人很快就確立了戀愛關系。小雨在縣里的小學教書,條件比李明好很多。每次見面,小雨都會帶一些城里的特產給李明。
"這是我給你買的新衣服。"小雨把一件質地不錯的襯衫遞給李明。
"太破費了。"李明有些不好意思。
"你看你,衣服都洗得發白了,該換新的了。"小雨心疼地說,"你在山里這么辛苦,也要好好照顧自己。"
但是,隨著交往的深入,兩人之間的分歧也越來越明顯。
"李明,你到底什么時候能調到縣里?"小雨在電話里問。
"我暫時還不能走,這里的孩子們需要我。"李明回答。
"你總是說孩子們需要你,那我呢?"小雨的聲音有些哽咽,"我們都交往一年了,你連個準確的時間都給不了我。"
"小雨,你再等我一下,等我把這屆學生送畢業了,我就......"
"等等等,你總是讓我等!"小雨終于爆發了,"李明,我需要的是一個能陪在我身邊的男朋友,不是一個只存在于電話里的聲音!"
"我知道我對不起你,但是......"
"沒有但是!"小雨打斷了他,"李明,我們分手吧。"
電話掛斷了,李明呆呆地坐在桌前,心里五味雜陳。他知道小雨說得對,自己確實太自私了。但是,每當他看到學生們渴望知識的眼神,他就下不了決心離開。
"李老師,您怎么了?"第二天上課時,學生小花發現了李明的異常。
"沒什么,老師很好。"李明努力擠出一個笑容。
"可是您的眼睛紅紅的。"小花擔心地說。
"昨天晚上熬夜備課了。"李明轉過身去,不想讓學生們看到自己的脆弱。
分手后的李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。他開始更加細心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,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。
2015年,李明所教的班級在全縣統考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,這是希望小學歷史上的最好成績。縣里的領導專門到學校視察,對李明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。
"李老師,您的教學方法真的很有效果。"縣教育局的領導握著李明的手說。
"這是我應該做的。"李明謙虛地回答。
"像您這樣的好老師,我們一定要好好培養。"領導拍了拍李明的肩膀。
李明以為這次表揚會對自己的職稱評定有幫助,但結果還是讓他失望了。
"李明,不好意思,今年的名額又給了別人。"老張歉意地說。
"為什么?"李明的聲音有些顫抖。
"上面說你的教學論文還是不夠。"老張也很無奈,"縣里的老師發表的文章比較多。"
"我每天要教這么多課,哪有時間寫論文?"李明終于忍不住了。
"我知道,我知道。"老張拍了拍李明的肩膀,"但是規矩就是規矩,我們也沒辦法。"
那天晚上,李明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,望著窗外的星空,第一次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。
05
2016年,李明的生活發生了一個重大變化——他的父親突然中風住院。
"爸,您怎么樣?"李明匆忙趕到醫院,看到父親躺在病床上,心如刀割。
"兒子,我沒事。"父親虛弱地說,"你工作忙,不用老跑醫院。"
"爸,您是我最重要的人,工作可以放一放。"李明握著父親的手。
但是,現實很快就給了李明一個沉重的打擊。父親的治療費用非常高,而李明的工資根本無法承擔。
"李老師,您父親的病情比較嚴重,需要長期治療。"醫生說,"費用可能會比較高。"
"大概需要多少錢?"李明問。
"至少十萬以上。"醫生回答。
十萬?李明在心里算了一下,以他現在的工資水平,不吃不喝也要工作十年才能攢夠這個數。
"李明,需要幫忙就說話。"大學同學張偉知道情況后,主動提出借錢給他。
"這怎么好意思?"李明有些猶豫。
"都是兄弟,客氣什么?"張偉直接把十萬塊錢轉給了李明,"錢不用急著還,但是你真的該考慮一下自己的未來了。"
"我知道。"李明點了點頭。
父親住院期間,李明經常請假往返于醫院和學校之間。學生們發現了他的異常。
"李老師,您最近總是很忙嗎?"小花關心地問。
"老師的爸爸生病了。"李明簡單地解釋。
"那老師的爸爸會好起來的嗎?"小花擔心地問。
"會的,一定會的。"李明摸了摸小花的頭。
"我們能為老師做點什么嗎?"小花的眼中滿含真誠。
李明的心里涌起一陣暖流,"你們好好學習,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幫助。"
父親康復后,李明又回到了學校。但這次經歷讓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。
2017年,李明已經在希望小學待了八年。這八年里,他見證了太多的變化:學生們一屆屆畢業,老師們一個個離開,只有他還在堅守著這個三尺講臺。
"李老師,您真的不考慮離開這里嗎?"新來的代課老師小王問。
"為什么這么問?"李明反問。
"您這么有才華,在這里太屈才了。"小王真誠地說,"您應該去更大的平臺發展。"
"這里就是我的平臺。"李明指了指教室,"這些孩子就是我的動力。"
"可是您的職稱問題怎么辦?"小王擔心地問。
"會解決的。"李明笑了笑,"我相信會解決的。"
但是,現實卻一次次地打擊著李明的信心。2018年,他的職稱申請再次被拒絕;2019年,還是被拒絕;2020年,依然被拒絕......
"李老師,您還在申請職稱嗎?"2021年的時候,曾經的學生小強已經高中畢業了,專程回來看望李明。
"還在申請。"李明有些尷尬。
"您都申請了這么多年了。"小強懂事地說,"其實我覺得,職稱什么的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您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。"
"謝謝你這么說。"李明心里很感動。
"李老師,您知道嗎?我們那一屆的同學都很懷念您。"小強說,"您是我們遇到過的最好的老師。"
李明的眼眶有些濕潤。這些年來,他收到了太多這樣的話語,但每次聽到,心里都會涌起一陣暖流。
2022年,李明的生活又發生了一個變化。他的母親也開始出現健康問題,需要人照顧。
"兒子,我不想拖累你。"母親說。
"媽,您怎么會拖累我呢?"李明安慰道,"您和爸爸把我養大,現在輪到我照顧您了。"
"可是你的工作......"
"工作再重要,也沒有您重要。"李明握著母親的手。
但是,現實的壓力讓李明越來越難以承受。父親的醫療費用還沒有還清,母親又需要照顧,而他的工資依然微薄,職稱依然遙遙無期。
2023年,李明已經在希望小學待了十四年。這一年,他再次申請中級職稱,但又一次被拒絕了。
"李老師,不好意思,今年的名額又給了縣里的學校。"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在電話里說。
"為什么?我的條件不夠嗎?"李明有些激動。
"您的條件是夠的,但是縣里的老師發表的論文比較多,業務能力評分比較高。"
"論文?"李明苦笑,"我每天要教六門課,哪有時間寫論文?"
"這個......"工作人員也很為難,"您再努力一下,明年應該就能評上了。"
掛了電話,李明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敗感。他拿起鏡子,看著鏡子里的自己:頭發已經花白了一半,眼角也出現了皺紋,曾經年輕帥氣的臉龐已經被歲月雕刻得滄桑不堪。
"我到底在堅持什么?"李明自問。
就在這時,他的手機響了。是大學同學張偉打來的。
"李明,告訴你一個好消息,我剛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,還要調到市里的重點學校當副校長。"
"恭喜你。"李明的聲音有些干澀。
"對了,你現在什么職稱了?"張偉問。
"還是初級。"
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,然后張偉說:"李明,你真的該考慮一下自己的未來了。我們學校正好缺一個教導主任,你要不要考慮一下?"
李明心動了,但還是說:"讓我再想想。"
"別想了,趁著還年輕,趕緊出來吧。"張偉勸道,"你再不出來,真的就晚了。"
那天晚上,李明失眠了。他站在窗前,望著遠山的輪廓,思考著自己的人生。十四年了,他從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,變成了一個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。而他的職業生涯,似乎還停留在原地。
第二天,李明做了一個決定。他拿起電話,撥通了縣教育局的號碼。
"您好,我是青山村希望小學的李明,我想申請調動。"
"調動?李老師,您要去哪里?"
"縣里的任何一所學校都可以。"李明的聲音很堅定。
"好的,您先準備材料,我們會盡快處理的。"
掛了電話,李明長長地出了一口氣。他知道,自己終于邁出了這一步。
準備調動材料的過程很復雜,李明需要整理十四年來的所有工作資料。在整理的過程中,他發現自己竟然積累了這么多的榮譽:優秀教師、先進工作者、教學能手......但這些榮譽并沒有給他帶來實質性的改變。
"李老師,您最近總是很忙嗎?"學生小花發現了李明的異常。
"老師要整理一些材料。"李明回答。
"什么材料?"小花好奇地問。
"工作上的材料。"李明不想多解釋。
"哦。"小花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。
周五的下午,李明選擇了一個周末,悄悄去了縣城。他要向教育局遞交調動申請,不想讓任何人知道。
"李老師,您要調到縣里去?"教育局人事科的王科長接過申請書,表情有些復雜。
"是的,我想申請調到縣第二小學。"李明說。
"您在山區工作了這么多年,突然要調動,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嗎?"王科長問。
"個人原因,需要照顧家里的老人。"李明早就想好了理由。
王科長點了點頭,仔細翻閱著李明的申請材料。看著看著,他的表情越來越復雜。
"李老師,您的工作成績確實很突出。"王科長說,"如果您真的調走了,希望小學可能就......"
"我知道。"李明打斷了他,"但是我也有自己的難處。"
"我理解。"王科長把申請書收好,"您的申請我們會認真考慮的,大概一周后給您答復。"
"謝謝。"李明站起身,準備離開。
"李老師。"王科長叫住了他,"您這十四年來的付出,我們都看在眼里。如果可能的話,我們還是希望您能留下來。"
"我會考慮的。"李明點了點頭。
從教育局出來,李明的心情既輕松又沉重。輕松的是,他終于邁出了這一步;沉重的是,他知道自己即將告別十四年的堅守。
回到學校,李明努力表現得和平常一樣,但他的內心卻充滿了矛盾。
"李老師,您今天怎么了?"小花關切地問。
"沒什么,老師很好。"李明強顏歡笑。
"可是您今天上課的時候,好像心不在焉。"小花說。
"你想多了。"李明轉身走向辦公室,但他的腳步有些沉重。
那天晚上,李明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,望著墻上貼著的學生作品和榮譽證書,心里五味雜陳。這些都是他十四年來的心血,也是他最珍貴的回憶。
"也許,是時候該離開了。"李明自言自語。
就在李明以為一切都會按部就班進行時,他萬萬沒想到,這份調動申請會在短短幾小時內,讓整個縣里的教育系統都炸了鍋。
李明剛準備洗漱睡覺,突然聽到急促的敲門聲。
透過門縫,他看到校長王建國滿頭大汗地站在門外,手里還拿著那份自己以為絕密的調動申請書復印件。
"李老師,您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嗎?"王建國氣喘吁吁地推門而入,手里的調動申請書在顫抖。
"什么日子?"李明皺著眉頭,完全不明白校長為什么會在深夜如此慌張。
王建國深吸了一口氣,看著李明的眼睛,緩緩開口說出了一番話。
隨著王建國的話音落下,李明的臉色變得越來越蒼白,他的身體開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。
當王建國說完最后一句話時,李明手中的牙刷"啪"地一聲掉在了地上,他瞪大了眼睛,嘴唇微微顫抖,仿佛聽到了這個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事情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