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"小李,你這個白眼狼!王阿姨對你這么好,你居然要告她偷電費?"
母親氣急敗壞地指著我,聲音在樓道里回蕩,引來了三樓所有住戶的圍觀。
"媽,您聽我解釋,不是您想的那樣..."我急得滿頭大汗,卻怎么也說不清楚。
"還有什么好解釋的?人家一個孤寡老人,蹭點網怎么了?你還是不是人?"母親的聲音越來越高,完全不給我辯解的機會。
樓道里的鄰居們竊竊私語,有人搖頭嘆息,有人指指點點。王大媽站在自家門口,眼眶紅紅的,一句話也不說,只是靜靜地看著這一切。
"李明這孩子平時不是這樣的啊,怎么會..."
"唉,現在的年輕人啊,太現實了。"
"王大媽這么好的人,遇到這樣的鄰居真是倒霉。"
我看著這些議論的面孔,再看看母親憤怒的表情,苦笑著搖搖頭。如果他們知道真相,恐怕會更加震驚。事情的真相,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。
01
兩年前的那個春天,我剛從大學畢業,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對現實的忐忑,搬進了這棟建于八十年代的老居民樓。
說是居民樓,其實更像是當年的筒子樓。六層樓高,沒有電梯,墻皮斑駁脫落,樓道里的聲控燈時好時壞。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,整棟樓就像一個沉睡的老人,偶爾發出幾聲咯吱咯吱的響聲。
我租住在三樓的一間小單間,月租金800元,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里算是相當便宜了。房間雖小,但五臟俱全,最重要的是離我工作的廣告公司只有兩站地鐵的距離。
剛畢業的我,帶著僅有的一萬塊錢積蓄,簡單地布置了這個小窩。一張單人床,一張二手書桌,一個小冰箱,還有一臺從同學那里買來的二手電腦。
搬家的第二天是周六,我正在房間里調試剛安裝的50M寬帶。說是50M,但實際網速經常只有十幾M,不過對于剛畢業的我來說,已經足夠了。
"咚咚咚,小伙子在家嗎?"
輕柔的敲門聲打斷了我的忙碌。我打開門,看見一位穿著樸素藍色外套的中年婦女站在門口,手里拎著一個塑料袋,里面裝著幾個紅蘋果,臉上帶著慈祥的笑容。
她看起來大約六十出頭,頭發已經花白,但梳理得很整齊。臉上雖然有了歲月的痕跡,但眼神很溫和,讓人感覺很親切。
"您好,我是隔壁302的王淑芬,聽說昨天來了新鄰居,特地過來認識一下。"她的聲音很溫和,帶著北方人特有的熱情。
"王阿姨您好,我叫李明,剛畢業在附近的廣告公司上班。"我連忙接過蘋果,有些不好意思,"您太客氣了,我都沒準備什么。"
"都是鄰居,應該的。"王大媽擺擺手,然后探頭看了看我的房間,"小伙子一個人住不容易啊,房間收拾得挺干凈的。以后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,別客氣。"
"謝謝王阿姨,您人真好。"我真誠地說。
"對了,你是哪里人???"王大媽關心地問。
"我是河南的,家在一個小縣城。"我回答道。
"哎呀,離家這么遠,一個人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。"王大媽的語氣就像長輩對晚輩的關懷,"我女兒也在外地工作,我知道做父母的最擔心孩子在外面過得不好。"
我們在門口聊了十幾分鐘,王大媽告訴我她的老伴三年前因為心臟病去世了,女兒在南京工作,平時就她一個人住。她退休前是小學老師,退休金不多,但夠一個人生活。
"小李啊,以后有事就敲阿姨的門,別見外。"臨走時,王大媽又叮囑了一遍。
"好的,王阿姨,謝謝您。"
接下來的幾天,我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節奏。每天早上七點半出門上班,晚上七點左右回家。王大媽似乎對我的作息了如指掌,經常在我出門或回家的時候正好開門。
"小李,今天看起來有點累啊,工作壓力大嗎?"
"小李,明天有雨,記得帶傘。"
"小李,我燉了排骨湯,給你盛一碗過去。"
她的關心讓初來乍到的我感到了家的溫暖。作為一個在外地租房的畢業生,能有這樣一個關心自己的鄰居,真的很幸運。
一周后的周五晚上,我正在家里加班趕一個文案,已經快晚上十點了。這時,王大媽輕輕敲響了我的房門。
"小李,不好意思這么晚打擾你了。"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,手里拿著一個老式的華為手機,"我家網絡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壞了,女兒說要和我視頻通話,你能不能把WiFi密碼給我一下?就用一次,明天我就讓人來修。"
我毫不猶豫地把密碼告訴了她:"王阿姨,沒關系的,您隨時用都可以。密碼是'sunshine123',陽光的英文加123。"
"謝謝你啊,小李,真是太麻煩你了。"王大媽感激地說,"我明天一早就叫維修師傅過來,很快就能修好,就不用你的了。"
我笑著擺擺手:"沒事的,鄰居之間互相幫助是應該的,您別這么客氣。"
看著王大媽拿著手機小心翼翼連接WiFi的樣子,我心里涌起一陣溫暖。能幫助這樣一位善良的老人,我覺得很開心。
02
然而,"明天就修好"這句話,成了一個美麗的謊言。一天過去了,一周過去了,一個月過去了,王大媽家的網絡似乎永遠修不好。
剛開始的時候,我并沒有在意。一個人用網絡,多一個人也沒什么大不了的。而且王大媽對我這么好,蹭個網絡又算得了什么?
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開始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。
每天晚上七點到九點,我家的網速會明顯變慢。原本幾秒鐘就能打開的網頁,現在需要等十幾秒??匆曨l的時候經??D,打游戲的時候延遲特別高。
我以為是運營商的問題,專門打了客服電話投訴。
"先生,經過檢測,您的網絡信號正常,網速也達到了套餐標準。"客服小姐姐耐心地解釋,"出現卡頓可能是因為同時在線設備較多,或者有人在進行大流量操作,比如下載或者看高清視頻。"
同時在線設備較多?我一個人住,手機、電腦、平板加起來總共才三臺設備,能有多少設備同時在線?
周末的時候,我特意研究了一下路由器的管理界面。這一看不要緊,嚇了我一跳。連接設備列表顯示,同時在線的設備竟然有八臺之多!
除了我的手機、電腦、平板之外,還有五臺設備的名稱都是"HUAWEI"開頭的。我突然想起,王大媽用的好像就是華為的手機。
難道她不只是偶爾用一下,而是一直在使用我的網絡?而且還有其他設備也在連接?
這個發現讓我有些意外,但我并沒有去質問王大媽。畢竟,她對我這么好,蹭個網絡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。也許她家里確實有好幾臺設備需要聯網,這也很正常。
為了緩解網絡擁堵的問題,我決定升級寬帶套餐。咬咬牙,從原來的50M升級到了200M,月費也從89元增加到了139元。對于剛畢業的我來說,這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,但為了工作效率,也只能這樣了。
升級的當天晚上,我剛吃完晚飯,王大媽就敲響了我的門。她手里端著一盤熱氣騰騰的韭菜餃子,臉上帶著有些愧疚的表情。
"小李,我包了韭菜餃子,給你送點過來。"她把盤子遞給我,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說,"聽說你今天升級了網絡,是不是因為我用網影響你了?"
"王阿姨,您怎么知道的?"我有些驚訝。
"維修師傅今天來過,看到你家裝了新的光貓。"王大媽解釋道,"我就想,是不是我用網影響了你的工作?"
我連忙擺手安慰她:"王阿姨,您別這么想。我工作需要,原來的網速確實有點慢,這和您沒關系。"
"唉,都怪我,給你添麻煩了。"王大媽嘆了一口氣,"我女兒知道這事,說讓我給你一點網費,但我不知道該給多少合適。"
聽到"網費"這兩個字,我心里有些復雜。說不在意是假的,畢竟每個月一百多的網費對我來說確實不是小數目。但看著王大媽愧疚的表情,我又不忍心提這個事。
"王阿姨,您千萬別這么說。"我真誠地說,"您平時對我這么照顧,送飯送湯的,蹭個網絡算什么?我們是鄰居,不要談錢的事情,那樣就太見外了。"
王大媽聽了我的話,眼眶有些濕潤:"小李啊,你真是個好孩子。阿姨這輩子能遇到你這樣的鄰居,真是太幸運了。你放心,我一定想辦法盡快把自己家的網絡修好,不能老占你的便宜。"
"王阿姨,您別這么說,真的沒關系的。"我安慰她。
那天晚上,我一邊吃著王大媽包的餃子,一邊想著這件事。說心里沒有一點想法是假的,但更多的是感動。在這個冷漠的城市里,能有一個像親人一樣關心自己的鄰居,這點經濟損失又算得了什么?
03
接下來的日子里,我和王大媽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,幾乎就像祖孫一樣。她似乎把照顧我當成了自己的責任,而我也逐漸習慣了有這樣一個溫暖的鄰居。
每個周末,王大媽總會變著花樣給我做好吃的。紅燒肉、糖醋排骨、蒸蛋羹、小餛飩,各種家常菜應有盡有。每次我想要拒絕,她總是說:"我一個人也吃不了多少,做多了浪費,你幫我吃點正好。"
我生病的時候,王大媽比我媽還著急。有一次我發燒了,她聽到我在房間里咳嗽,立即敲門問情況。得知我發燒后,她二話不說就出門給我買藥買粥。
"小李,你燒得這么厲害,要不要去醫院?"她摸了摸我的額頭,滿臉擔心。
"王阿姨,不用的,我吃點藥就好了。"我虛弱地說。
"那可不行,燒成這樣怎么能不管?"王大媽堅持要陪我去醫院,"走,我陪你去,別犟了。"
在她的堅持下,我們去了附近的社區醫院。醫生說只是普通感冒引起的發燒,開了些藥就好了。但王大媽還是不放心,連續三天每天都來看我,給我煮粥,提醒我按時吃藥。
工作上遇到挫折的時候,王大媽也會耐心地開導我。
有一次,我因為一個方案被客戶否決而情緒低落,回家后一個人在房間里生悶氣。王大媽不知道從哪里聽出了我的不對勁,敲門問我怎么了。
"小李,怎么看起來不開心?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難了嗎?"她關心地問。
"王阿姨,我做的方案客戶不滿意,可能要重新來。"我有些沮喪地說。
"這有什么大不了的?"王大媽笑了笑,"阿姨年輕的時候當老師,也經常遇到課講得不好被校長批評的情況。工作嘛,哪有一帆風順的?失敗是成功之母,這次不行,下次改進就是了。"
"可是我已經很努力了,為什么還是做不好?"我有些困惑。
"努力是對的,但方法也很重要。"王大媽拍拍我的肩膀,"你要相信自己,也要學會從失敗中總結經驗。阿姨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的。"
她的話像一股暖流,溫暖了我的心。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城市里,有這樣一個人無條件地支持和鼓勵我,讓我感到無比幸福。
作為回報,我也會在王大媽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。她家的電視壞了,我幫忙聯系維修師傅;她的手機出了問題,我教她怎么使用;她想在網上買東西但不會操作,我幫她下單購買。
有一次,王大媽半夜突然肚子疼得厲害,她敲響我的門求助。我二話不說,立即陪她去醫院急診。在醫院等待的時候,王大媽握著我的手說:"小李,如果沒有你,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。"
"王阿姨,您別這么說,這都是我應該做的。"我安慰她。
經過檢查,醫生說是急性腸胃炎,打了點滴就好了。我在醫院陪了她一整夜,直到第二天早上她完全好轉才回家。
這樣的點點滴滴,讓我們的關系變得越來越親密。在我心里,王大媽已經不只是鄰居,更像是我的奶奶。而她似乎也把我當成了自己的孫子。
04
隨著我們關系的加深,我對王大媽家的情況也有了更多的了解。她的女兒叫王婷,在南京一家外企工作,收入不錯。每個月都會給王大媽匯生活費,逢年過節也會買禮品寄回來。
"我女兒很孝順,總是擔心我在家里過得不好。"王大媽經常這樣跟我說,"她總想接我去南京,但我在這里住習慣了,不想去。"
"為什么不想去呢?南京挺好的啊。"我好奇地問。
"人老了,不愿意折騰。"王大媽笑了笑,"而且在這里有你這樣的好鄰居,我舍不得啊。"
王大媽經常會和女兒視頻通話,我有時候能聽到她們母女倆的對話聲。從對話內容來看,王婷確實很關心母親,經常詢問她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。
有一次,我正好從外面回來,聽到王大媽在和女兒通話。
"媽,您的網絡修好了嗎?"電話里傳來王婷關心的聲音。
"還沒有呢,不過小李讓我用他家的,很方便。"王大媽回答。
"媽,您這樣不好吧?人家的網費也不便宜,您應該給人家一點錢。"王婷的聲音有些擔心。
"我也想給,但小李不要。這孩子人太好了,說鄰居之間不要談錢。"
"那也不能老占人家便宜啊。要不我給您寄點錢,您一定要給人家。"
"好好好,我知道了。你在外面工作也不容易,別總惦記家里。"
聽到這樣的對話,我心里既感動又有些愧疚。感動的是王大媽母女倆都是這么善良的人,愧疚的是我的網絡確實給她們帶來了困擾。
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開始注意到一些讓我困惑的細節。
比如,王大媽說她家網絡壞了,但我偶爾路過她家門口時,能聽到里面傳出電視節目的聲音。而且不是普通的電視節目,而是那種需要網絡連接的在線視頻內容。
再比如,她說要等維修師傅來修網絡,但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有維修師傅上過她家。
還有一次,我在樓下遇到物業管理員,閑聊時他提到:"三樓的王大媽前段時間申請安裝光纖,我們已經安排師傅安裝好了。"
這讓我更加困惑。如果她家已經安裝了光纖,為什么還要用我家的網絡?
我開始暗中觀察,發現了更多奇怪的現象。王大媽家的電費單顯示她家每個月的用電量比我家還高,這對于一個獨居老人來說似乎有些異常。而且,她家經常有各種電子設備的聲音,不只是電視,還有電腦、平板等設備的提示音。
最讓我困惑的是,有一天晚上我發現我家網絡連接了一臺叫"小王的iPhone"的設備。王大媽的女兒不是在南京嗎?怎么會有她的手機連接我家網絡?
這些疑點讓我開始重新審視王大媽用網這件事。但每當我想要開口詢問時,看到她慈祥的笑容和無微不至的關懷,我又不忍心說出口。
也許是我想多了吧。也許她確實有自己的苦衷。畢竟,她對我這么好,我不應該懷疑她。
05
就在我對這些疑點感到困惑的時候,一件事的發生讓原本平靜的生活起了波瀾。
那是一個周末的下午,我正在家里整理房間,聽到樓道里傳來一陣爭吵聲。我打開門一看,發現是樓下的張大爺和李阿姨在議論什么。
"你們看那個小李,真是太老實了,被王大媽占了這么大便宜還不知道。"張大爺搖著頭說。
"是啊,兩年了,一分網費都不收,這王大媽臉皮也夠厚的。"李阿姨附和道。
"聽說她女兒在外地工作掙得不少,連個網費都舍不得給,真是的。"另一個鄰居也加入了討論。
"小李這孩子太善良了,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。"
他們的話雖然聲音不大,但在安靜的樓道里聽得一清二楚。我聽了心里很不舒服,但也沒有出去反駁什么。
然而,這些議論很快就傳到了更多人的耳朵里,包括我的母親。
一個周四的晚上,我正在家里加班,手機突然響了。來電顯示是母親。
"明明,聽說你被鄰居占便宜了?"母親一接通就急匆匆地問。
"媽,誰跟您說的?沒有的事,別聽別人胡說。"我有些無奈。
"什么沒有的事?你李嬸子的兒子在你們小區工作,他都告訴我了。說有個老太太用你網絡兩年不給錢,這不是占便宜是什么?"母親的聲音很激動。
"媽,王阿姨平時對我很好的,這點小事情不算什么。"我試圖解釋。
"什么小事情?一個月一百多的網費,兩年就是幾千塊錢!"母親在電話里算起了賬,"她對你好是應該的,你讓她占了這么大便宜,人家當然對你好了!"
"媽,您別這么說。錢可以再賺,但鄰里感情很珍貴。王阿姨就像我的奶奶一樣,我不在乎這點錢。"
"你這孩子真是太傻了!"母親恨鐵不成鋼地說,"別人都在背后笑話你,說你是軟柿子好欺負,你還護著人家?"
"媽,我不管別人怎么說,我知道王阿姨是個好人。"
"好人?好人會占你兩年便宜嗎?"母親的語氣更加激動了,"不行,明天我就坐車過去,這個錢必須要回來!"
"媽,您別來!這樣會傷害我們感情的。"我急忙阻止。
"什么感情不感情的,做人要有原則!"母親的態度很堅決,"你要是不好意思開口,我來幫你說!"
不管我怎么勸阻,母親還是決定要來一趟。她說她要為我"討回公道",不能讓我被人欺負。
第二天下午,母親就坐長途汽車來到了城市。她直接來到我住的地方,一臉嚴肅地說:"明明,媽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。"
"媽,您怎么真的來了?我不是說了沒關系嗎?"我有些頭疼。
"沒關系?你一個月才掙多少錢?人家占你幾千塊錢還叫沒關系?"母親一點都不讓步,"明天我就去找她,該給的錢一分不能少!"
"媽,您這樣會讓我很難做人的。"我懇求道。
"什么難做人?做人就要有底線,不能讓人隨便欺負!"母親的態度非常堅決。
看著母親堅定的表情,我知道她已經下定了決心。我心里既理解母親的出發點,又擔心這樣會破壞我和王大媽的關系。
那天晚上,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。我想著該怎么跟王大媽解釋這件事,想著該怎么維護我們的友誼。但更多的是,我開始重新思考這段關系的本質。
也許母親說得對,我確實太善良了?但如果連基本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都沒有了,這世界不是太冷漠了嗎?
06
第二天一大早,母親就按她的計劃行動了。我怎么勸阻都沒用,她堅持要去"為我討個說法"。
"王大媽,我是小李的媽媽,想和您談談。"母親站在王大媽門口,語氣雖然客氣,但明顯帶著某種目的性。
王大媽趕緊打開門,看到我和母親都在,臉上露出了驚訝但熱情的表情:"哎呀,小李媽媽來了!快進來坐,我正想著什么時候去看看您呢。您怎么突然來了?"
"不用了,我就是來說個事兒。"母親直截了當地說,"我兒子太老實,不好意思開口,我來替他說。您用我們家網絡兩年了,該給點費用吧?"
王大媽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,她愣了一下,然后連忙說:"應該的,應該的。是我考慮不周,您說給多少合適?"
"按市價算,一個月一百五,兩年就是三千六。"母親毫不客氣地說,"當然,我們也不是要訛詐您什么的,就是覺得這錢該給。"
"好,好,我這就給您拿。"王大媽轉身進屋去拿錢,我聽到她在房間里翻箱倒柜的聲音。
這時候我再也忍不住了,大聲說:"媽!您在干什么?"
"兒子,媽是在為你討回公道。"母親理直氣壯地說,"你看看你都瘦了多少,還不是為了省錢?"
"我不需要什么公道!"我生氣地說,"王阿姨對我這么好,您怎么能這樣對她?"
樓道里的其他鄰居聽到聲響,也都探出頭來看熱鬧。有人小聲議論著,有人搖頭嘆息。
這時候,王大媽從房間里出來了,手里拿著一沓鈔票,眼眶已經紅了。
"小李媽媽,這是四千塊錢,多的算是利息。"她把錢遞給我母親,聲音有些顫抖,"是我不好,占了小李的便宜。這兩年來,我確實應該給網費的。"
我看著王大媽眼中的淚水,心如刀割。我一把推開母親遞過來的錢:"王阿姨,我不要這個錢!媽,您太過分了!"
"小李,拿著吧。"王大媽勉強擠出一個笑容,"你媽媽說得對,我確實應該給網費。這兩年來,我占了你這么大便宜,心里其實一直過意不去。"
"我不要!"我堅決地說,"王阿姨,您對我的好,不是錢能衡量的。這錢我堅決不要!"
"明明,你別胡鬧!"母親也急了,"人家都主動給了,你不要算什么?"
"我就是不要!"我大聲說,"這樣做太傷人了!"
樓道里圍觀的鄰居越來越多,大家都在小聲議論著這場風波。有人說我母親做得對,有人說王大媽確實應該給錢,也有人說我太善良了。
"夠了!"我對著圍觀的人群大聲說,"這是我們家的事,請大家不要看熱鬧了!"
王大媽的眼淚終于掉了下來:"小李,對不起,是阿姨不好。阿姨真的不是故意要占你便宜的。"
"王阿姨,您別這么說。"我的眼眶也濕潤了,"在我心里,您就是我的家人。錢的事情,我們以后再也不要提了。"
最終,在我的堅持下,母親也沒能把錢拿走。但這件事卻在我們之間留下了深深的裂痕。
從那天起,王大媽和我之間的關系變得有些微妙。她還是會關心我,但明顯比以前疏遠了一些。我能感覺到她心里的愧疚和不安,但我又不知道該怎么消除這種隔閡。
母親在我這里住了一個星期,期間多次提到網費的事情,說我太軟弱,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利益。臨走時,她還在埋怨我太善良,說我這樣下去早晚要吃虧。
"明明,媽知道你善良是好事,但做人也要有原則。"母親臨走時語重心長地說,"你幫助別人是對的,但不能讓人覺得你好欺負。"
"媽,我知道您是為我好,但王阿姨真的不是那種人。"我試圖為王大媽辯護。
"希望是這樣吧。"母親嘆了口氣,"總之,你自己要多長個心眼。"
母親走后,我和王大媽的關系逐漸恢復,但總感覺少了些什么。她不再像以前那樣隨意地敲我的門,也不再經常給我送吃的。偶爾遇到,她的笑容也顯得有些勉強。
我試圖主動修復這種關系,但效果并不明顯。這讓我感到很沮喪,也讓我開始思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復雜性。
07
時間過得很快,不知不覺中,我已經在這個小區住了快兩年了。工作逐漸穩定,收入也有了一定的提升,但生活節奏依然忙碌。
在這兩年里,我目睹了太多鄰里之間的冷漠和紛爭。樓上樓下因為裝修噪音吵架,左鄰右舍因為停車位置鬧矛盾,還有人因為垃圾分類的問題大打出手。相比之下,我和王大媽之間的溫情顯得格外珍貴。
即使經歷了網費風波,王大媽還是會在我需要的時候出現。我生病時,她依然會主動來看望;我加班很晚時,她依然會提醒我注意身體;遇到困難時,她依然會耐心地開導我。
只是,這一切都比以前小心翼翼了許多。她給我送飯時會特意說明是剩飯,不想浪費;她關心我時會加上"如果你不介意的話"這樣的前綴;她和我聊天時也會經常說"不要耽誤你時間"之類的話。
這種變化讓我感到心痛。我多次想要跟她開誠布公地談一次,但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和方式。
直到今年春天的一個周末,一切都發生了變化。
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周六早晨,我正在家里收拾房間,突然聽到隔壁傳來一些嘈雜的聲音。透過窗戶,我看到樓下停著一輛大貨車,幾個搬家工人正在往車上搬東西。
我的心一沉,難道有鄰居要搬走了?
仔細觀察后,我發現搬運的東西好像是從王大媽家里出來的。那些熟悉的家具,那臺我幫她修理過的老式電視機,還有她精心養護的幾盆花。
我的心跳開始加速。王大媽要搬走了嗎?她為什么沒有告訴我?
我立即沖出房間,跑到樓下想要確認情況。果然,搬家工人正在從王大媽家里搬運東西。
"王阿姨呢?"我急忙問其中一個工人。
"老太太在樓上指揮呢。"工人頭也不抬地回答。
我三步并作兩步跑上樓,看到王大媽正在房間里忙碌著。她穿著一身整潔的深藍色外套,頭發梳得很整齊,但臉上帶著些許疲憊和不舍。
"王阿姨,您這是...要搬家嗎?"我有些不敢相信。
王大媽看到我,臉上露出了復雜的表情:"小李,正好你在。我來跟你告別。"
"告別?您要去哪里?"我的聲音有些顫抖。
"女兒接我去南京了。"王大媽的聲音有些哽咽,"她說在那邊給我找了個養老院,條件很好,讓我過去享福。"
"那您什么時候走?"我問道。
"今天下午的火車。"王大媽回答,"本來想等你回來再告訴你的,沒想到你聽到動靜了。"
"為什么這么突然?您之前不是說不想去嗎?"我有些困惑。
王大媽沉默了一會兒,然后苦笑著說:"人老了,總不能一直麻煩別人。女兒說得對,我應該去享福了。"
雖然她這么說,但我能感覺到她眼中的不舍。這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,這些熟悉的鄰居,還有我們之間建立起來的情誼,她真的舍得全部放下嗎?
"王阿姨,您真的決定了嗎?"我試探性地問。
"決定了。"她點點頭,但語氣并不堅定,"孩子,這兩年來謝謝你的照顧。雖然因為網費的事情有些不愉快,但在阿姨心里,你就像我的孫子一樣。"
聽到她這么說,我的眼眶濕潤了:"王阿姨,在我心里,您也是我最親的人。這兩年來,如果沒有您的照顧,我不知道該怎么度過那些困難的日子。"
我們相對無言,空氣中彌漫著離別的傷感。搬家工人還在忙碌著,房間里的東西越來越少,仿佛兩年來的美好回憶也在一點點被帶走。
就在這時,王大媽忽然拉住我的手,眼中閃爍著一種奇異的光芒:"小李,在我走之前,你一定要跟我上樓一趟。有個秘密,我必須告訴你。"
我跟著她走向她家,王大媽用鑰匙打開房門的瞬間,我整個人都愣在了原地。
手中正要遞給她的告別禮物"啪"的一聲掉在了地上,嘴巴張得能塞下一個雞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