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聲明:本文基于真實社會事件改編,為保護當事人隱私,文中人物均為化名,部分細節經過文學化處理。
"不可能!絕對不可能!你們是不是搞錯了?"
"張師傅,您先冷靜一下,我們已經復查過三遍了。"
"我不信!我要重新檢查!"
醫生沉默了幾秒,輕聲說道:"您還需要時間接受這個結果。"
化驗單從老張的手中滑落,如同一片枯葉,無聲地飄向地面。
01
2023年3月的一個午后,春光正好,68歲的張建國坐在自家陽臺上,望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發呆。
退休已經三年了,從忙碌了一輩子的車間主任位置上退下來,張建國總覺得日子過得特別慢。
尤其是去年老伴因病去世后,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下他一個人,連說話的人都沒有。
每天早上醒來,張建國都會習慣性地向旁邊看去,但是那里早已空無一人。
老伴走了快一年了,他還是改不了這個習慣。
床頭柜上擺著老伴的遺像,笑容依舊那么溫暖,但是再也不會回答他的話了。
"爸,您怎么又一個人坐著發呆?"女兒張麗推門進來,手里提著剛買的菜。
"沒事,就是覺得悶。"張建國勉強笑了笑。
"要不您去老年活動中心轉轉?那里人多熱鬧。"
張建國擺擺手:"那些老頭老太太,一天到晚就知道聊家長里短,沒意思。"
女兒嘆了口氣,她知道自從母親去世后,父親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。
工作忙,也沒時間天天陪著,只能隔三差五來看看。
"爸,您要是實在悶得慌,就多出去走走,別總一個人悶在家里。"
"我知道了,你快去忙你的吧。"張建國揮揮手,示意女兒不用管他。
送走女兒后,張建國又一次陷入了沉默。
房子里靜得只能聽到鐘表滴答滴答的聲音,這種寂靜讓他感到窒息。
老伴走了,兒女都有自己的生活,他這個老頭子,似乎成了多余的人。
以前上班的時候,雖然累,但是每天都很充實。
下班回家,老伴會準備好熱騰騰的飯菜,兩個人坐在一起聊聊天,看看新聞,日子過得很踏實。
現在呢?除了吃飯睡覺,就是看電視,一天下來連句話都不說。
那天傍晚,張建國第一次走出了小區,在附近的公園里轉了轉。
公園里有不少老年人在鍛煉,下棋,聊天,看起來都很開心的樣子。
"老張,你也來了?"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。
張建國轉頭一看,是以前的老同事劉師傅。
兩人在工廠里做了十幾年鄰居,退休后很少見面。
"劉哥,你也經常來這里?"
"天天來,在家里待著憋悶。"
劉師傅拍了拍張建國的肩膀,"走,我介紹幾個朋友給你認識。"
就這樣,張建國認識了一群同齡的退休老人。
他們每天晚上都在公園里聚會,聊天,下棋,有時候還會一起去附近的小飯館吃飯。
"老張,你一個人在家多沒意思,有時間多出來走走。"一個叫王師傅的老頭說道。
"是啊,我們這些人都是一個情況,老伴要么走了,要么生病了,孩子們都忙,咱們得自己找樂子。"
張建國點點頭,感覺心里暖暖的,這么多年來,他第一次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。
"你們都退休多久了?"張建國問道。
"我退休五年了,前兩年老伴還在,去年也走了。"王師傅嘆了口氣。
"我們這個年紀,誰家沒有點事?"
另一個老人接話道,"關鍵是要想開點,不能總沉浸在過去。"
"對啊,人活著就得向前看。"
這些話讓張建國感覺很有道理。
是啊,老伴走了,但是自己還活著,總不能一直活在過去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群老人成了張建國生活的重心。
他們不僅在公園里聚會,還會組織一些其他活動。
有時候是去KTV唱歌,有時候是去郊外爬山,有時候是去洗浴中心放松。
張建國開始覺得生活有了一些色彩。
每天早上起來,他都會想今天晚上和朋友們聊什么,周末又會去哪里玩。
這種期待感讓他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動力。
"老張,你最近氣色好多了。"王師傅說道。
"是啊,感覺比以前有精神了。"
"這就對了,人就是不能悶在家里,得多出來走走。"
一個月后,張建國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小圈子。
他們不僅是聊天的伙伴,更像是一家人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,但是在一起的時候,大家都很開心。
"老張,今天晚上我們去新開的那家會所看看,聽說環境不錯。"王師傅湊到張建國耳邊說道。
"什么會所?"
"就是那種能讓人放松的地方,你懂的。"王師傅擠了擠眼睛。
張建國有些猶豫。
他是個傳統的人,雖然不完全明白王師傅的意思,但是隱約覺得這種地方可能不太合適。
"算了,我就不去了。"
"老張,你別這么保守,咱們都是成年人,而且老伴都不在了,適當放松一下沒什么不對的。"
"是啊,我們這個年紀,還能享受幾年?"另一個老人也勸道。
"那里就是按摩,桑拿,很正常的。"王師傅解釋道。
在朋友們的勸說下,張建國最終還是跟著去了。
那是一個裝修豪華的會所,里面確實有按摩,桑拿,看起來很正規的樣子。
第一次去的時候,張建國只是簡單地做了個按摩就離開了。
技師是個年輕的小姑娘,手法很專業,按完之后確實感覺很舒服。
"怎么樣?是不是很不錯?"王師傅問道。
"確實挺舒服的。"張建國點點頭。
"那以后我們就經常來。"
從那以后,張建國開始經常和朋友們一起去那個會所。
在朋友們的影響下,張建國開始放松了警惕。
他告訴自己,這只是為了緩解孤獨,沒什么大不了的。
02
2023年9月,張建國開始感覺身體有些不對勁。
最開始是低燒,37.5度左右,持續了好幾天。
他以為是秋天換季的緣故,沒有太在意。可是過了一個星期,燒還是沒有退。
"爸,您臉色看起來不太好。"兒子張磊周末來看他的時候發現了異常。
"沒事,就是有點感冒。"張建國不想讓兒子擔心。
"感冒哪有這么長時間不好的?您得去醫院看看。"
"不用,過兩天就好了。"
張建國內心是抗拒去醫院的。不僅僅是因為怕麻煩,更重要的是他心里隱隱約約有種不安的感覺。
這段時間的生活讓他感覺愧疚,雖然他不知道具體會有什么后果,但是總覺得心里不踏實。
"爸,您別諱疾忌醫,小病不治會變成大病的。"
"我說了沒事,你別瞎操心。"張建國有些煩躁。
兒子看了看父親,覺得他的反應有些不正常。
以前的父親雖然有些固執,但是生病的時候還是會去醫院的,為什么這次這么抗拒?
但是癥狀并沒有好轉。除了低燒,張建國還開始出現乏力,食欲不振的癥狀。
以前每天都會出去和朋友們聚會,現在連門都不想出。
"老張,你怎么這幾天都沒來?"王師傅打電話問道。
"我有點不舒服。"
"什么不舒服?要不要去醫院看看?"
"沒事,就是感冒。"
"那你好好休息,有事隨時聯系我們。"
張建國掛了電話,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發呆。
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生病了,但是又不敢去醫院檢查。
一個星期后,張建國的體重開始下降。
原本170斤的體重,短短幾天就掉了好幾斤。
"爸,您真的不能再拖了,必須去醫院。"女兒張麗態度堅決。
"我說了沒事,你們別瞎操心。"張建國依然抗拒。
"什么叫瞎操心?您這樣下去,我們怎么放心?"
"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知道,不用你們管。"
面對兒女的擔心,張建國內心五味雜陳。
他何嘗不知道身體出了問題,但是他更害怕面對可能的結果。
"要不我們陪您一起去,就做個常規檢查。"兒子試圖說服他。
"不去就是不去!你們煩不煩?"張建國第一次對兒女發了脾氣。
看著父親異常的反應,張磊和張麗對視了一眼,都感覺到了不對勁。
"爸,您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瞞著我們?"張麗小心翼翼地問道。
"能有什么事?我一個老頭子,天天在家里待著,能有什么事?"
但是張建國的眼神閃爍,明顯在說謊。
"爸,如果您真的有什么擔心,可以告訴我們。"張磊說道。
"我沒有什么擔心,就是不想去醫院。"
"為什么不想去?"
"醫院里人多,容易交叉感染。"張建國找了個借口。
但是這個借口顯然說服不了兒女。
接下來的幾天,張建國的癥狀越來越嚴重。
低燒變成了高燒,乏力變成了虛弱,走路都開始有些不穩。
"老張,你這是怎么了?臉色這么差?"在公園里,王師傅看到張建國的樣子嚇了一跳。
"沒事,就是有點不舒服。"張建國的聲音很虛弱。
"這哪里是一點不舒服?你得趕緊去醫院看看。"
"我不想去醫院。"張建國的聲音很輕,但是態度很堅決。
"你這是怎么了?平時不是挺開朗的嗎?"
張建國沒有回答,只是搖了搖頭,他不知道該怎么向朋友們解釋自己的擔心。
"老張,你該不會是擔心檢查出什么不好的結果吧?"王師傅試探性地問道。
張建國的身體猛地一顫,這個反應讓王師傅也意識到了什么。
"老張,你不會是..."王師傅的聲音也有些顫抖。
"我什么都不知道,也不想知道。"張建國快速地說道。
"可是你這樣拖著不是辦法。"
"我說了我沒事!"張建國情緒突然激動起來。
王師傅看著張建國的樣子,心里也開始不安起來。
他們這段時間的生活,如果真的出了什么問題...
那天晚上,張建國在家里突然暈倒了。
鄰居聽到響聲,趕緊敲門,發現他倒在客廳里,立即叫了救護車。
"爸!爸!您醒醒!"等張建國醒來的時候,發現自己已經躺在醫院里,兒女都在床邊守著。
"您嚇死我們了!"張麗哭著說道。
"醫生說您必須住院觀察,做全面檢查。"張磊的表情很嚴肅。
"我不要住院,我要回家。"張建國掙扎著要起來。
"爸,您都暈倒了,還說沒事?"
"我說了我沒事!"張建國的聲音顫抖,明顯帶著恐懼。
這種反常的表現讓醫生也注意到了。
"張師傅,您不要緊張,我們只是做一些常規檢查,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發燒。"主治醫生王醫生溫和地說道。
"不檢查!我不要檢查!"張建國的反應異常激烈。
"爸,您這是怎么了?以前你不是這樣的。"女兒很困惑。
王醫生示意家屬先出去,單獨和張建國談話。
"張師傅,您是不是有什么擔心?"
張建國沉默了很久,最后點了點頭。
"您可以告訴我,我們醫生有保密義務的。"
"我...我擔心檢查出什么不好的結果。"張建國的聲音很小。
"什么樣的結果?"
"我不知道,就是擔心。"張建國不敢說出自己真正的擔心。
王醫生看著張建國的樣子,心里有了一些猜測。
從癥狀上看,持續發燒,體重下降,虛弱,這些都可能指向某種特殊的感染。
"張師傅,不管是什么結果,早發現早治療總是好的。"
"如果...如果檢查出什么不好的東西,你們會不會告訴我家人?"張建國問道。
"這個要看具體情況,但是一般來說,家屬是有知情權的。"
聽到這句話,張建國的臉色更加蒼白了。
03
經過一天的思想斗爭,張建國最終還是同意了部分檢查。
但是當王醫生提到需要做一些特殊檢查的時候,他的反應依然很激烈。
"什么特殊檢查?"張建國警惕地問道。
"就是一些血液檢查,包括免疫功能方面的。"王醫生說得很委婉。
"免疫功能?為什么要檢查這個?"張建國的手開始顫抖。
"您的癥狀可能與免疫系統有關,我們需要排查一下。"
"我不做!"張建國突然大聲說道。
"爸,您怎么了?就是抽個血而已。"張磊不理解父親的反應。
"我說不做就不做!"
病房里一時間陷入了尷尬的沉默。
王醫生示意家屬先離開,再次單獨和張建國談話。
"張師傅,您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擔心?"王醫生溫和地問道。
張建國沉默了很久,眼神閃爍不定。
"您最近有過什么特殊的接觸嗎?"
張建國的身體猛地一顫,但是沒有回答。
"張師傅,如果您真的有什么擔心,更應該早點檢查。"
"如果...如果檢查出什么不好的結果,我還能活多久?"張建國的聲音顫抖。
"這個要看具體情況,但是現在的醫療水平很先進,很多疾病都是可以治療的。"
"可是我聽說有些病..."
"張師傅,您不要自己嚇自己。"
經過長時間的勸說,張建國最終還是同意了檢查。
但是從抽血的那一刻起,他就一直處于極度焦慮的狀態。
"結果什么時候能出來?"
"大概需要3-5天。"
"這么長時間?"
"有些檢查項目比較復雜,需要時間。"
這幾天對張建國來說簡直是度日如年。
他幾乎沒有合眼,一直在想象各種可能的結果。
兒女輪流陪護,但是他完全沒有心思和他們交流。
"爸,您別想太多,應該沒什么大問題。"女兒試圖安慰他。
張建國只是勉強笑了笑,沒有說話。
他知道自己的情況,心里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。
"爸,您是不是擔心得了什么嚴重的病?"兒子問道。
"我...我不知道。"
"您到底在擔心什么?"
"我就是害怕。"
"害怕什么?"
"害怕死。"張建國終于說出了心里話。
"爸,您別瞎想,現在醫學這么發達,什么病都能治好。"
"可是有些病..."
"什么病?"
"我不知道,就是擔心。"
第三天晚上,張建國突然想起了王師傅他們。
如果自己真的出了什么問題,那他們是不是也...
"我得給老王打個電話。"張建國拿起手機。
"爸,您要給誰打電話?"
"我的一個朋友。"
"老張,你怎么樣?"王師傅接起電話。
"我還在醫院里,正在等檢查結果。"
"什么檢查結果?"
"就是...就是一些血液檢查。"張建國不敢說得太明白。
"血液檢查?"王師傅的聲音有些緊張。
"嗯,醫生說要查免疫功能。"
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。
"老張,你該不會是..."
"我不知道,還沒出結果。"
"那...那結果出來了你告訴我一聲。"
"好。"
掛了電話,張建國感覺心里更加不安了。
從王師傅的反應來看,他也意識到了什么。
第四天上午,王醫生拿著檢查結果走進了病房。
"張師傅,您的檢查結果出來了。"
張建國的心臟幾乎要跳出來了。
"我...我不想聽。"
"您還是應該了解一下自己的情況。"
"那...那我的家人...?"
"我先單獨和您談,然后再決定怎么告訴家人。"
張建國閉上眼睛,深深地吸了一口氣。
"您說吧。"
王醫生看了看手中的報告,表情變得嚴肅起來。
"張師傅,您的檢查結果確實不太樂觀。"
"是...是什么病?"
"這個病比較特殊,需要長期治療。"
"我...我該怎么和家人說?"
"這個我們可以一起商量。"
就在這時,張磊和張麗推門進來了。
"爸,檢查結果怎么樣?"
張建國看著兒女期待的眼神,一句話也說不出來。
"爸,您怎么了?是不是結果不太好?"張麗敏感地察覺到了異常。
王醫生看了看張建國,然后對兄妹倆說:"你們父親的情況比較復雜,需要長期治療。"
"什么意思?到底是什么病?"張磊追問道。
"這個...讓您父親自己和您說吧。"
張建國看著兒女擔心的眼神,眼淚突然流了下來。
"對不起...對不起..."
"爸,您別哭,到底怎么了?"
"我...我得了一種病,一種很嚴重的病。"
"什么病?"
張建國張了張嘴,但是怎么也說不出口。
"爸,您必須告訴我們到底是什么病。"張磊的聲音很堅決。
張建國沉默了很久,看著兒女期待又擔心的眼神,他知道再也無法隱瞞了。
"我...我得了一種病。"
"什么病?"張麗急切地問道。
張建國閉上眼睛,深深地吸了一口氣,然后緩緩地開口:
"我得了..."
話音未落,張麗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,身體猛地向后退了兩步,雙手緊緊抓住旁邊的椅子才沒有跌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