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本文情節和地點存在虛構,人物已使用化名,如有雷同實屬巧合,圖片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!
"老張,你看那邊河灘上是什么?"王景行用手指著遠處一個巨大的黑影。
連續三天的暴雨剛過,村里的老河道水位終于回落。張鴻儒放下手中的鐵鍬,順著王景行手指的方向望去。
"那是個箱子!好大的箱子!"張鴻儒揉了揉眼睛,不敢置信。
兩人快步走向河邊,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倒吸一口涼氣——一個長約三米、寬約一米的巨大木箱靜靜地躺在河灘上,箱子表面被水流沖刷得干干凈凈,上面還刻著一些模糊的字符。
"這么大的箱子,里面裝的是什么?"王景行好奇地圍著木箱轉了一圈。
經過商量,幾個村民決定將這個神秘的木箱抬回張鴻儒家中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,六個壯漢才將沉重的木箱搬進了院子里。
然而,當他們費盡周折將木箱撬開的那一刻,所有人都頓時愣了......
01
"今天這天氣悶得很,怕是要下雨了。"張鴻儒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,抬頭看了看天空中厚厚的云層。
六月的農村正值收麥時節,田野里一片金黃。張鴻儒和妻子李燕從天還沒亮就開始在地里忙活,想著趁著好天氣把家里的十幾畝麥子收完。
"你說的對,這云層壓得這么低,肯定要下大雨。"李燕一邊用鐮刀割著麥穗,一邊擔心地望著天空。
"咱們得抓緊時間,萬一下雨了麥子就發芽了。"張鴻儒加快了手中的動作。
正在這時,鄰居王景行氣喘吁吁地跑過來,臉上帶著焦急的神色。
"老張,老張!大事不好了!"王景行一邊跑一邊大聲喊著。
張鴻儒放下手中的鐮刀,疑惑地看著王景行:"怎么了?什么大事不好了?"
"我剛從縣里回來,聽氣象臺的人說,上游要下大暴雨,咱們這兒可能要發洪水!"王景行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著。
李燕聽了這話,臉色瞬間變得蒼白:"洪水?這河道都多少年沒發過水了?"
"就是啊,這條老河道平時連水都沒有,怎么可能發洪水?"張鴻儒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。
王景行著急地解釋:"你們不知道,氣象臺的人說這次雨量特別大,而且持續時間長,上游的幾個水庫都要泄洪了!"
"真的假的?"張鴻儒還是有些不相信。
"我騙你們干什么?村長已經讓我挨家挨戶通知了,讓大家做好準備。"王景行擦了擦臉上的汗水。
李燕擔心地說:"那咱們這麥子怎么辦?要是真下大雨,這一季的收成就毀了。"
"顧不了那么多了,人命要緊。"張鴻儒雖然嘴上這么說,但心里還是舍不得這些即將到手的糧食。
就在這時,遠處傳來了銅鑼聲,那是村里通知緊急事情的信號。
"聽,村長在敲鑼了。"王景行指了指村子的方向。
三人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,匆匆往村里趕去。
村里的大槐樹下已經聚集了不少人,年過八旬的老村長趙承宗拄著拐杖站在人群中央,臉色嚴肅。
"鄉親們,都靜一靜,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訴大家。"老村長用顫抖的聲音說道。
人群逐漸安靜下來,大家都緊張地看著老村長。
"剛才縣里來人通知,說上游要下大暴雨,我們村可能會遭遇洪水。"老村長的話音剛落,人群中就炸開了鍋。
"不會吧?這河道都快成旱溝了,哪來的洪水?"
"是啊,我們在這兒住了幾十年,從沒見過發大水。"
"會不會是縣里的人搞錯了?"
村民們議論紛紛,大多數人都不相信會有洪水。
老村長用拐杖敲了敲地面:"大家別吵了,聽我說完??h里的同志說得很清楚,這次雨量特別大,上游的水庫都要泄洪,咱們村處在下游,肯定會受到影響。"
"那我們該怎么辦?"一個年輕的媳婦抱著孩子問道。
"首先,大家要把家里的貴重物品轉移到高處,能搬到樓上的搬樓上,沒有樓房的就搬到村后的小山坡上。"老村長認真地說道。
"村長,您說的是真的嗎?"張鴻儒還是有些懷疑。
"我活了八十多歲,什么時候騙過你們?"老村長瞪了張鴻儒一眼。
"可是這河道..."張鴻儒還想說什么,被老村長打斷了。
"河道平時沒水,不代表發洪水時沒水。當年我小時候,這條河發過一次大水,那場面我到現在還記得。"老村長的眼中閃過一絲恐懼。
聽到老村長這么說,村民們開始相信了。
"那我們的莊稼怎么辦?"李燕擔心地問道。
"命都沒了,還要莊稼干什么?"老村長嚴厲地說道。
"村長說得對,咱們還是聽村長的吧。"陳邦彥在一旁附和道。
"既然這樣,我們就按村長說的做。"張鴻儒終于點了點頭。
人群開始散去,大家都忙著回家準備。
"老張,你家里有什么貴重東西嗎?"王景行邊走邊問。
"也沒什么值錢的,就是一些糧食和農具。"張鴻儒想了想說道。
"糧食最重要,千萬不能讓水給沖了。"李燕在一旁提醒道。
"對,糧食搬到樓上去,農具也盡量往高處放。"張鴻儒點頭道。
回到家中,張鴻儒一家人開始忙碌起來。
"媽,樓上還能放東西嗎?"兒子張明輝從外面跑進來問道。
"還能放一些,你趕緊把那些麥子搬上去。"李燕指了指院子里晾曬的麥子。
"好嘞。"張明輝擼起袖子開始搬麥子。
"老張,你看看這天色,越來越暗了。"李燕擔心地看著天空。
確實,天空中的云層越來越厚,壓得很低,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。
"看來真的要下雨了。"張鴻儒也感覺到了異常。
"爸,咱們家的雞鴨怎么辦?"張明輝問道。
"先趕到村后的山坡上,那里地勢高,應該安全一些。"張鴻儒想了想說道。
一家人忙活了一個下午,終于把家里重要的東西都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。
傍晚時分,天空開始飄起細雨。
"真的下雨了。"李燕站在門口,看著天空中飄落的雨滴。
"這雨下得不小啊。"張鴻儒也走到門口,伸手接了幾滴雨水。
"希望不要下太久。"李燕擔心地說道。
然而,雨勢并沒有減小的趨勢,反而越下越大。
02
到了深夜,雨勢變得更加猛烈,豆大的雨點打在窗戶上,發出啪啪的聲響。
"這雨下得真大,聽這聲音就知道。"張鴻儒翻了個身,睡意全無。
"我也睡不著,總感覺心里不踏實。"李燕在一旁小聲說道。
"要不我們出去看看?"張鴻儒提議道。
"這么大的雨,出去干什么?"李燕有些不解。
"我想看看河道那邊的情況。"張鴻儒說出了心中的擔憂。
"那你小心點,別摔了。"李燕囑咐道。
張鴻儒穿上雨衣,打著手電筒往河邊走去。
雨下得很大,路上到處都是積水。走到河邊一看,張鴻儒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。
平時干涸的河道已經有了水,而且水位還在不斷上漲。
"這么快就有水了?"張鴻儒心中一緊。
他連忙跑回家,把看到的情況告訴了妻子。
"什么?河道真的有水了?"李燕睜大了眼睛。
"不僅有水,而且水位還在漲。"張鴻儒擦了擦臉上的雨水。
"那我們是不是要撤離了?"李燕擔心地問道。
"先不急,我再觀察觀察。"張鴻儒雖然這么說,但心里已經開始緊張了。
第二天一早,雨還在下著,而且比昨晚更大了。
"咚咚咚!"門外傳來急促的敲門聲。
張鴻儒趕緊去開門,王景行渾身濕透地站在門外。
"老張,不好了!河水漲得很快,村長讓大家趕緊撤離!"王景行氣喘吁吁地說道。
"什么?這么快?"張鴻儒驚訝地問道。
"我剛從河邊回來,水位比昨晚高了好幾米,而且還在漲!"王景行的聲音中帶著恐懼。
張鴻儒連忙穿上雨衣,跟著王景行往河邊跑去。
到了河邊,張鴻儒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。
原本干涸的河道已經變成了一條洶涌的大河,渾黃的河水翻滾著,發出轟隆隆的聲響。
"這水漲得太快了!"張鴻儒不敢置信地看著眼前的景象。
"是啊,我也沒想到會這么快。"王景行在一旁說道。
"咱們趕緊回去,通知家里人準備撤離。"張鴻儒轉身往家里跑去。
回到家中,張鴻儒把看到的情況告訴了家人。
"什么?水漲得這么快?"李燕嚇得臉色發白。
"媽,那我們現在怎么辦?"張明輝問道。
"趕緊收拾東西,準備撤離。"張鴻儒決斷地說道。
一家人匆忙收拾著最后的一些必需品,準備離開家園。
外面的雨還在下著,而且越來越大。
"老張,快點!水快漫到村子里了!"王景行在外面大聲喊著。
張鴻儒透過窗戶一看,河水已經漫過了河堤,正向村子里涌來。
"快走!"張鴻儒抓起一個包袱,招呼家人往外跑。
村子里到處都是驚慌的人群,大家都在往高處跑。
"村長!村長在哪里?"有人大聲喊著。
"在村委會那邊!"有人回答道。
張鴻儒一家人跟著人流往村委會的方向跑去。
村委會的院子里已經聚集了很多人,老村長趙承宗站在臺階上,用喇叭指揮著撤離工作。
"大家不要慌,有序撤離!女人和孩子先走,男人幫忙搬東西!"老村長的聲音在雨中顯得特別響亮。
"村長,我們要撤到哪里去?"有人問道。
"村后的小學,那里地勢高,比較安全。"老村長回答道。
"那我們的家怎么辦?"一個老婆婆哭著問道。
"命比家重要,先保住命再說。"老村長嚴肅地說道。
人群開始有序地往村后的小學轉移。
張鴻儒幫助一些老人搬東西,李燕則照顧著孩子們。
"爸,你看那邊!"張明輝指著村子里的方向。
張鴻儒轉頭一看,河水已經涌進了村子,一些低洼的房子已經被淹沒了。
"這水漲得真快!"張鴻儒感嘆道。
"幸好我們撤離得及時。"王景行在一旁說道。
到了小學,大家臨時搭建了一些帳篷,準備在這里度過洪水期。
"也不知道這水什么時候能退。"李燕擔心地說道。
"應該不會太久,雨總會停的。"張鴻儒安慰道。
然而,雨并沒有停的意思,反而越下越大。
第三天,雨勢終于開始減弱。
"你們看,雨好像小了一些。"陳邦彥指著天空說道。
"是啊,看起來快要停了。"張鴻儒也注意到了變化。
"希望水能早點退下去。"李燕期待地說道。
到了下午,雨終于停了。
"雨停了!雨停了!"孩子們興奮地喊著。
"大家不要急,等水退了再回村里。"老村長提醒道。
"村長,我們什么時候能回去?"有人問道。
"至少要等到明天,讓水退一退。"老村長想了想說道。
當天晚上,大家都在期待著第二天能夠回到家園。
03
第四天清晨,陽光終于穿透了云層,照在了大地上。
"太陽出來了!"張鴻儒興奮地說道。
"是啊,終于見到太陽了。"李燕也松了一口氣。
"爸,我們現在能回家了嗎?"張明輝迫不及待地問道。
"等村長通知吧。"張鴻儒說道。
不一會兒,老村長就來通知大家可以回村里查看情況了。
"大家注意安全,小心腳下,水剛退,到處都是淤泥。"老村長囑咐道。
村民們三三兩兩地往村里走去。
回到村里,眼前的景象讓大家心情沉重。
到處都是淤泥和被水沖來的雜物,很多房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。
"這可怎么辦???"一個老婆婆看著自己被淹的房子,忍不住哭了起來。
"別哭了,房子塌了可以重建,人沒事就好。"老村長安慰道。
張鴻儒回到自己家,看到院子里到處都是淤泥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"看來要好好清理一番了。"張鴻儒嘆了口氣。
"是啊,這么多淤泥,得清理好幾天。"李燕也感到頭疼。
"咱們先從院子開始清理吧。"張鴻儒拿起鐵鍬開始干活。
王景行也來幫忙,兩個人一起清理著院子里的淤泥。
"老張,你看那邊河灘上是什么?"王景行突然停下手中的活,指著遠處。
張鴻儒順著王景行手指的方向看去,河灘上有一個巨大的黑影。
"那是什么東西?"張鴻儒放下鐵鍬,走近一些仔細看。
"好像是個箱子,很大的箱子。"王景行跟了過來。
兩人走到河邊,眼前的景象讓他們都吃了一驚。
一個長約三米、寬約一米的巨大木箱靜靜地躺在河灘上,箱子表面被水流沖刷得干干凈凈,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顯眼。
"這么大的箱子?"張鴻儒圍著木箱轉了一圈。
"看起來很重的樣子。"王景行試著推了推,紋絲不動。
"這箱子是從哪里沖來的?"張鴻儒疑惑地問道。
"肯定是從上游沖下來的,你看這箱子的樣子,不像是現在的東西。"王景行仔細觀察著。
木箱的表面有一些精美的雕刻,雖然被水沖刷過,但還能看出原來的工藝非常精湛。
"這雕刻很精細啊。"張鴻儒用手摸了摸箱子表面。
"是啊,這工藝現在都很少見了。"王景行也摸了摸。
"你說這箱子里會裝什么?"張鴻儒好奇地問道。
"不好說,可能是誰家的東西被水沖走了。"王景行猜測道。
"咱們要不要打開看看?"張鴻儒提議道。
"這樣不太好吧,萬一是別人的東西呢?"王景行有些猶豫。
"那我們先問問村里的人,看看有沒有人丟了這樣的箱子。"張鴻儒想了想說道。
"對,這樣比較合適。"王景行點頭同意。
兩人回到村里,把發現木箱的事情告訴了其他村民。
"這么大的箱子?"陳邦彥聽了很吃驚。
"是啊,有三米長呢。"張鴻儒比劃著。
"我們村里沒有人有這樣的箱子。"一個老人說道。
"上游的幾個村子我們也都認識,沒聽說過有人有這樣的東西。"另一個人說道。
"那這箱子是從哪里來的?"有人問道。
"肯定是從更遠的地方沖來的。"王景行說道。
"既然找不到失主,那我們就打開看看吧。"張鴻儒提議道。
"這樣不太好吧?"有人擔心地說道。
"有什么不好的?這箱子現在在我們村的河灘上,說明是老天爺給我們的。"陳邦彥在一旁說道。
"邦彥說得對,既然找不到失主,我們就有權處置。"張鴻儒贊同道。
"那我們現在就去看看?"王景行建議道。
"好,大家一起去。"張鴻儒點頭道。
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往河邊走去。
到了河邊,大家都圍著木箱看了起來。
"這箱子確實很大。"
"工藝也很精美。"
"里面不知道裝的什么。"
村民們議論紛紛。
"這箱子這么重,我們幾個人恐怕搬不動。"王景行試著推了推。
"確實很重,至少得六七個人才能搬動。"張鴻儒估算著。
"那我們找幾個年輕力壯的來幫忙。"陳邦彥提議道。
很快,村里的幾個年輕人都來了。
"這箱子真夠沉的。"張明輝和幾個年輕人試著抬了抬。
"大家一起用力,一二三,起!"張鴻儒指揮著。
六個人合力,終于將沉重的木箱抬了起來。
"往哪里搬?"有人問道。
"搬到我家院子里吧,那里地方大。"張鴻儒建議道。
一群人小心翼翼地將木箱抬到了張鴻儒家的院子里。
"累死我了,這箱子得有多重???"一個年輕人擦著汗說道。
"至少有幾百斤。"另一個人說道。
"這么重的箱子,里面裝的肯定不是普通東西。"張鴻儒猜測道。
"是啊,普通的木頭箱子不會這么重。"王景行也覺得有道理。
"那我們現在就打開看看?"有人迫不及待地說道。
"不急,我們先仔細研究一下這個箱子。"張鴻儒說道。
大家圍著木箱,仔細觀察著。
"你們看這個鎖。"陳邦彥指著箱子上的鎖頭。
那是一個古式的銅鎖,看起來很有年代感。
"這鎖的樣式我沒見過。"有人說道。
"看起來很古老。"王景行摸了摸鎖頭。
"這鎖還能用嗎?"張鴻儒問道。
"應該早就銹死了。"陳邦彥說道。
"那我們就直接撬開吧。"張鴻儒決定道。
"等等,我們先去叫村長過來看看。"王景行提醒道。
"對,這么重要的事情,應該讓村長知道。"張鴻儒點頭同意。
很快,老村長趙承宗拄著拐杖來了。
"你們說的就是這個箱子?"老村長看著木箱問道。
"是的,村長,您看這箱子怎么樣?"張鴻儒恭敬地問道。
老村長繞著木箱走了一圈,仔細觀察著。
"這箱子的工藝確實很精美,看起來有些年頭了。"老村長若有所思地說道。
"村長,您見過這樣的箱子嗎?"陳邦彥問道。
"這種工藝...我年輕的時候好像見過,但具體在哪里見過一時想不起來了。"老村長皺著眉頭回憶著。
"那我們現在能打開看看嗎?"張鴻儒問道。
"可以,但要小心一些,別破壞了里面的東西。"老村長點頭同意。
"那我去拿工具。"張鴻儒說完就往家里走去。
張鴻儒找來了一根撬棍,小心翼翼地插入木箱的縫隙中。
"大家都讓開點,小心點。"他一邊說著,一邊用力向下壓。
"咔嚓"一聲,木箱的蓋子松動了。王景行也上前幫忙,兩人合力將厚重的木蓋慢慢撬開。
圍觀的村民們都屏住了呼吸,好奇地伸長脖子往里看。
"老張,你看里面......"王景行的聲音突然顫抖起來。
張鴻儒和幾個村民順著他的目光看向木箱內部,頓時所以人僵在原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