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聲明:本文為虛構創作,請勿與現實關聯
溫馨提示:本文為付費內容,前三分之一免費閱讀。
《觀音本愿經》云:"若有眾生,造諸惡業,當墮惡道,臨命終時,若能至心稱念觀音菩薩名號,是諸眾生即得解脫。"
然菩薩慈悲,亦有威嚴。凡人若行惡至極,身上必現異象,有識之士當遠避之。
古籍記載,觀音菩薩曾言:"世間有一種人,雖具人形,卻已失人之本性。
此類眾生身上散發異味,凡人聞之,當速遠離,切勿接近。"
這究竟是什么味道?為何觀音菩薩如此鄭重其事地警告世人?這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因果玄機?
01
話說大唐貞觀年間,長安城里的慈恩寺,那可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佛門重地。
寺里有個年輕僧人,法號慧明,俗家名叫李明遠。
這孩子二十六歲那年,大概是看透了人間的生老病死。
突然就看破紅塵,跑到慈恩寺出了家,算下來已經在寺里修行三年了。
慧明這小伙子不一般,腦子靈光,悟性又高。
平日里念經打坐從不含糊,佛法長進得飛快,連方丈玄奘法師都常說:
“這孩子是塊修行的好料子,將來準能成器。”
所以寺里上上下下,對他都挺看重。
這日天剛蒙蒙亮,慧明跟往常一樣,在自己的禪房里打坐誦經。
慈恩寺的禪房向來清凈,窗外是幾棵老槐樹。
風吹過樹葉沙沙響,伴著案頭檀香的清甜味,讓人心里格外安穩。
可今兒個不知怎么了,慧明正念到《觀音本愿經》里。
“若有眾生,造諸惡業,當墮惡道” 這幾句時。
突然覺得心里一陣莫名地發慌,就像有什么不好的事要發生似的。
他皺著眉睜開眼,先是看了看窗外,沒什么異常。
可再一吸氣,就發現不對勁兒了,平日里那股子讓人神清氣爽的檀香味兒里,好像摻了點別的東西。
那味道說臭不臭,說腥不腥,有點像東西放久了發腐的味兒。
又帶著點說不出的陰冷感,聞著讓人后脖子發涼。
“奇了怪了,” 慧明心里犯嘀咕。
“這禪房天天打掃,香燭也是新換的,哪來的怪味兒?”
他起身推開禪房門,順著那股味兒往大殿的方向走。
越靠近大殿,那股異味就越明顯,原本大殿里濃得化不開的檀香,都被這味兒攪得變了味。
慧明心里的不安更重了,腳步也不由得加快了些。
02
一進大殿,就見里面香煙繚繞,跟往常沒兩樣,香爐里的香燒得正旺,幾個早來的香客在蒲團上跪著拜佛。
慧明眼睛一掃,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。
大殿最里頭的角落里,跪著個中年男人,正對著觀音菩薩像一個勁兒地磕頭,看那樣子虔誠得很。
那男人約莫四十來歲,穿著一身綢緞衣裳,料子看著就價值不菲。
身材魁梧,長著一張方方正正的臉,乍一看倒像是個光明磊落的人物。
可慧明越往前走,那股異味就越沖鼻子,到了離他幾步遠的地方,簡直讓人忍不住想皺眉頭。
“施主,” 慧明停下腳步,輕聲問道。
“您這是…… 遇到什么難事了?”
那男人聞聲轉過頭來,臉上堆著笑,看著挺和善:
“大師客氣了,小人姓趙,單名一個富貴,是城里做點小生意的。
近來總覺得心神不寧,特地來拜拜觀音菩薩,求菩薩保佑生意興隆,一家平安。”
慧明點點頭,可心里那股不對勁的感覺沒消。
他發現這趙富貴說話的時候,那股異味隨著他的呼吸一陣陣飄過來,比剛才更明顯了。
而且這人雖然笑著,眼神里卻總像藏著點什么,跟他那虔誠的樣子不太搭。
“施主心誠,菩薩自然會感應到的。”
慧明嘴上客氣著,腳卻不自覺地往后退了半步,那味兒實在讓人不舒服。
趙富貴又笑了笑,搓著手說:
“大師說得是。不瞞您說,近來我總做惡夢,夢見有人拿著刀追我,說我罪大惡極,遲早要下地獄。
您說我這一輩子,雖說做點生意,但向來本本分分,沒坑過人沒害過命,怎么就做這種夢呢?”
慧明聽他這么說,心里一動。
出家人講究夢由心生,哪有無緣無故的惡夢?
他忍不住說道:“施主,佛經里說夢由心生,境隨心轉。
若是心里沒虧心事,又怎會招來厄夢纏身?”
這話一出,趙富貴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,眼神里飛快地閃過一絲不自在。
但也就一眨眼的功夫,又恢復了那副和善的樣子:
“大師說得在理,可能是我最近生意太忙,操心的事多,心神不寧才這樣吧。”
03
正說著,就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和尚慢慢走了過來。
這老和尚法號智空,在慈恩寺待了五十多年。
今年都七十多了,是寺里資格最老、德高望重的長老。
平日里智空不太出來走動,今兒個不知怎么也到大殿來了。
智空剛走到離趙富貴幾步遠的地方,腳步突然一頓,臉上的表情唰地就變了。
他先是死死盯著趙富貴看了兩眼,又轉頭看向慧明,眼神里滿是擔憂,還帶著點緊張。
“慧明,” 智空把聲音壓得很低,沖慧明招招手。
“你跟我來一下。”
慧明心里咯噔一下,看智空這神色,八成是發現了什么不對勁。
他趕緊跟在智空身后,走到大殿旁邊的回廊里。
剛站定,智空就急急忙忙地問:
“剛才那人身上的味道,你聞著了沒有?”
“師父,我聞到了,一股說不出的異味,聞著特別不舒服。
可這味道到底怎么了?有啥特別的?”
智空的臉色一下子變得特別嚴肅,眉頭皺得緊緊的:
“這味道不一般啊。
老衲在寺里修行五十多年,也就早年在幾本老經書上見過相關的記載。
你聽我說,這人心思不正,你可千萬別跟他走得太近,更別跟他多打交道。”
慧明越聽越糊涂:“師父,到底為啥啊?這味道難道有什么說法?”
智空嘆了口氣,搖搖頭:“這事說來話長,牽扯得太深,三言兩語說不清楚。
你先別急,等會兒那人走了,你跟我去見方丈,或許玄奘法師能給你說個明白。”
慧明這心里,頓時像壓了塊石頭。
他回頭望了一眼大殿,趙富貴還在那兒跪著磕頭。
可在慧明眼里,那人的背影怎么看怎么透著股說不出的怪異。
他隱隱覺得,這趙富貴身上的異味,恐怕藏著個天大的秘密,而這個秘密。
或許就跟佛經里說的“善惡因果”、“人形惡鬼” 有關。
04
趙富貴在大殿里又磕了幾個頭,臨走時還特意跟慧明打了個招呼。
臉上掛著那副說不清道不明的笑。
他一走出大殿,那股子讓人發怵的異味就像退潮似的慢慢散了。
殿里的檀香味兒才又變得純正起來,聞著心里都敞亮了。
慧明趕緊跟著智空往方丈室走,一路上心里七上八下的。
智空長老平時話不多,可今兒個臉色凝重得很,腳步都比平時快了不少,看來這事真不是小問題。
到了方丈室門口,小沙彌通報了一聲,里面傳來玄奘法師溫和的聲音:
“進來吧。”
推開門一瞧,玄奘法師正坐在案前翻看著一本厚厚的經書,案頭還擺著剛沏好的熱茶,冒著裊裊熱氣。
“師父,” 智空長老先行了個禮,臉上帶著憂色。
“剛才寺里來了個香客,姓趙名富貴,不知道您留意沒有?”
玄奘法師放下經書,抬頭看了看兩人,眉頭微微皺了起來:
“是不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,穿著綢緞衣裳,看著倒像個體面人?”
“正是此人!” 智空長老趕緊點頭,“師父您也見著了?”
玄奘法師輕輕嘆了口氣,端起茶杯抿了一口:
“剛才在寮房打坐,就覺得外面有點不對勁,一股陰邪之氣飄了過來,只是沒想到會是香客身上帶的。”
他轉頭看向慧明,“你也聞到那味道了?”
“回師父,聞到了,” 慧明趕緊回答。
“一股說不出的異味,聞著心里發慌,還透著股陰冷勁兒。
只是弟子愚鈍,不知道這味道到底有啥講究。”
玄奘法師放下茶杯,神色變得嚴肅起來:
“慧明啊,你能聞到這味道,不是壞事,說明你這三年修行沒白費,善根深厚,佛性比一般人敏銳。
但這味道背后的門道,可不是隨便能說的,涉及佛門里很深的道理。”
智空長老在一旁補充道:
“老衲早年在一本叫《觀音寶懺》的古書上見過記載。
說這世間有種人,別看長著人的模樣,心早就壞透了。
做了太多傷天害理的事,身上就會透出這種味兒。
這種人,已經不能算真正的人了。”
“啊?” 慧明吃了一驚。
“那趙富貴看著挺和善的,還來拜佛求保佑,怎么會是這種人?”
“這你就不懂了,” 玄奘法師搖搖頭。
“越是心里有鬼的人,越怕遭報應,才會跑到寺廟里裝樣子。
可佛法講究的是心誠,光靠磕頭拜佛沒用,心里的惡不除,拜再多菩薩也白搭。”
慧明越聽越糊涂:“那書上有沒有說,這到底是啥味道?為啥只有修行的人才能聞到?”
智空長老嘆了口氣:“古書上寫得含糊,只說惡氣纏身,非人非鬼。
具體是啥味道,老衲也沒親眼見過記載。
不過書上特意提醒,遇到身上有這種味兒的人。
一定要趕緊躲開,千萬別跟他們來往,不然很容易被帶壞,沾染上晦氣。
玄奘法師點點頭:“智空師兄說得對。
這種人心里的惡念太重,就像一塊發了霉的肉,時間長了自然會臭。
普通人聞不出來,是因為心思太雜,被世間的欲望蒙蔽了;
修行的人心里清凈,才能察覺到這種邪味兒。”
慧明這才有點明白:“那怎么說,趙富貴是做了很多壞事,身上才會有這味道?
可他看著不像啊,說話客客氣氣的,還說自己做生意本本分分。”
“人心隔肚皮啊,” 玄奘法師看著慧明,語重心長地說。
“這世間最難看透的就是人心。有些人嘴上說得比蜜還甜,心里卻藏著刀子;
表面上拜佛行善,背地里盡干些見不得人的勾當。
你還年輕,沒經歷過太多世事,以后可得多加小心。”
正說著,外面傳來小沙彌的聲音:
“師父,前院有香客說丟了錢袋,想請師父幫忙找找。”
玄奘法師站起身:“知道了,我這就去看看。”
他臨走前叮囑慧明:“你先去藏經閣,找一本《觀音菩薩本愿經深義》,那里面或許有更詳細的記載。
仔細讀讀,說不定能明白更多道理。”
05
慧明趕緊答應下來,心里卻像揣了個謎團。
他跟著智空長老走出方丈室,回頭望了望大殿的方向,總覺得那股異味還在鼻尖飄著。
“師父,那趙富貴還會再來嗎?” 慧明忍不住問。
智空長老搖搖頭:“不好說。不過這種人,心里藏著事,遲早會露出馬腳。
你記住師父的話,以后見了他,躲遠點就是。”
慧明點點頭,心里卻打定主意:一定要把這事兒弄明白。他轉身往藏經閣走去,腳步堅定。
藏經閣在寺的后院,里面藏著數不清的古書,說不定真能在里面找到答案。
走到藏經閣門口,守閣的老僧見是慧明,笑著打招呼:
“慧明師父,今兒個怎么有空來這兒?”
“師父讓我來查本經書,《觀音菩薩本愿經深義》。” 慧明回答。
老僧點點頭:“那書在最里面的架子上,有點年頭了,你小心著點翻。”
慧明答應著走了進去,藏經閣里飄著一股舊書特有的油墨味兒,安靜得能聽見自己的腳步聲。
他在一排排書架前仔細找著,心里暗暗琢磨:
這趙富貴到底做了啥壞事?那古書上會不會真有答案?
慧明進了藏經閣,就像掉進了書的海洋。
一排排高大的書架頂天立地,上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經書,有的封面都泛黃了,一看就有些年頭;
有的還用藍布套子小心包著,想必是珍貴的孤本。
守閣的老僧說得沒錯,《觀音菩薩本愿經深義》果然在最里面的架子上,壓在一摞厚厚的經書底下。
他踮著腳把書抽出來,好家伙,這書可真沉,封面是深藍色的,邊角都磨得發白了,一看就有些年頭。
翻開第一頁,里面的字跡是手寫的,筆鋒遒勁有力,只是紙頁有些發脆,得小心翼翼地翻,生怕弄壞了。
06
慧明找了個靠窗的桌子坐下,借著窗外透進來的天光,一頁一頁地往下看。
這書里講的都是《觀音經》的深層含義,比平時念的經文深奧多了。
什么“六道輪回的因果”“善惡報應的時限”,看得他頭昏腦漲。
但一想到玄奘法師和智空長老的話,他又打起精神,眼睛瞪得溜圓,生怕錯過關鍵內容。
翻了約莫一個多時辰,眼看快到中午了,肚子餓得咕咕叫,可還是沒找到關于那股異味的記載。
慧明有點泄氣,心想難道是自己找錯書了?
正打算合上書歇口氣,手指突然摸到最后幾頁里夾著點東西,硬硬的,不像紙。
他心里一動,小心翼翼地把那東西抽出來一看。
原來是一張泛黃的紙條,折疊得整整齊齊,像是后來夾進去的。
紙條上的字跡和經書里的不一樣,筆畫更細,看著像是個年輕人寫的。
慧明趕緊把紙條展開,上面只有寥寥幾句話:
“觀音示警,惡氣自心起。
行惡至極者,身現三異:一曰體有腐味,二曰目露兇光,三曰言不由衷。
此等人,近之則災,遠之則安。
欲知詳情,月望之夜,觀音殿中待法身。”
“月望之夜?”
慧明心里咯噔一下,抬頭看了看窗外的太陽,今天是十四,明天就是十五月圓之夜!
這紙條上說的體有腐味,不就是趙富貴身上那股異味嗎?
還有言不由衷,剛才趙富貴說話時眼神躲閃,可不就是言不由衷?
他越想越激動,手里的紙條都有些拿不穩了。
原來這意味真有說法,是觀音菩薩警示世人的信號!
可這紙條是誰夾進去的?為啥不直接寫在書里?
待法身又是啥意思?難不成月圓之夜,觀音菩薩會顯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