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年三十的傍晚,李志遠站在空蕩蕩的廚房里,望著冰箱門上那張"AA制分工表",手中握著電話,卻不知道該撥給誰。
客廳里電視播放著春晚的預告片,鄰居家已經飄來陣陣飯菜香味,而他家的餐桌上只擺著兩副碗筷,顯得格外冷清。
"王秀英,你到底去哪兒了?"他對著空氣自言自語,聲音在寂靜的房間里顯得異常響亮。
01
三個月前,李志遠剛剛從市政府辦公室主任的位置上退休。
那天下午,他拎著紙箱走進家門,看到妻子王秀英正在廚房里忙碌,圍裙上沾著油漬,額頭冒著汗珠。
"老李,你回來了。"王秀英頭也不回地說道,手里的鍋鏟在鍋里翻炒著青菜,"晚飯馬上就好,你先去洗個手。"
李志遠放下紙箱,松了松領帶。他在政府部門工作了三十年,習慣了條理分明、事事有章可循的生活方式。退休后的第一天,他就開始思考如何重新規劃家庭生活。
"秀英,我想和你商量個事。"他在餐桌邊坐下,語氣嚴肅得像在開會。
王秀英端著菜從廚房出來,看到丈夫一本正經的樣子,不禁笑了:"什么事這么嚴肅?是不是退休金的事?"
"不是。"李志遠清了清嗓子,"我在想,既然我現在退休了,咱們家的開銷應該重新分配一下。"
王秀英坐下來,給兩人盛飯:"怎么分配?"
"我覺得應該實行AA制。"李志遠說得很認真,"你看,現在年輕人都這樣,夫妻之間經濟獨立,各自負責各自的開銷,這樣既公平又清楚。"
王秀英的筷子停在半空中,看著丈夫:"AA制?我們都結婚三十年了,還要AA制?"
"正是因為結婚這么久了,更應該算清楚。"李志遠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本子,"你看,我已經列了個清單。房貸還有五年還完,水電煤氣費、物業費、買菜錢、日用品......"
他翻開本子,上面密密麻麻寫著各種開銷項目,每一項都標注得清清楚楚。
王秀英放下筷子,仔細看著那個本子。她發現丈夫把所有能想到的開銷都列了出來,甚至連衛生紙、洗衣粉這樣的小物件都分門別類。
"你這是要把家庭生活變成公司管理嗎?"王秀英問道,語氣里帶著一絲不可置信。
"這叫科學管理。"李志遠很認真地說,"你看,咱們兩個人都有退休金,我的是每月4200,你的是每月3800,加起來8000塊。按照我的計算,每個月的固定開銷大概是5000塊,剩下的3000塊可以作為各自的零花錢。"
王秀英聽著,心里五味雜陳。三十年的婚姻生活中,她一直負責家務和理財,丈夫只管上交工資。現在退休了,突然要實行AA制,她一時有些接受不了。
"那家務呢?"王秀英問,"也要AA制嗎?"
李志遠顯然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:"當然,家務也要分工明確。做飯、打掃衛生、洗衣服,咱們一人一半。"
王秀英沉默了一會兒,她看著眼前這個和自己生活了三十年的男人,突然覺得有些陌生。
"行。"出乎李志遠意料的是,王秀英竟然同意了,"既然你想試試,那就試試吧。"
02
第二天一早,李志遠就開始制定詳細的"AA制家庭管理方案"。
他用了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,在電腦上制作了一份表格,打印出來貼在冰箱上。表格分為兩欄,左邊是"李志遠負責項目",右邊是"王秀英負責項目"。
做飯方面,他們按照單雙日分工:單日李志遠做飯,雙日王秀英做飯。
清潔方面,李志遠負責客廳和書房,王秀英負責臥室和廚房,衛生間兩人輪流打掃。
購物方面,日用品和蔬菜肉類分別由兩人負責,費用各自承擔。
王秀英站在冰箱前看著這張表格,心情復雜。她想起剛結婚那會兒,兩個人工資都不高,每個月都要精打細算,但從來沒有分得這么清楚過。
"老李,你確定要這樣做?"王秀英最后問了一遍。
"確定。"李志遠很堅決,"這樣對我們都好,省得以后有什么誤會。"
王秀英點點頭:"好,那從今天開始。"
接下來的日子里,李志遠嚴格按照分工表執行。每天晚上,他都會在一個小賬本上記錄當天的開銷,精確到分。買了一瓶醬油2.5元,買了一把青菜3元,公交車費1元......所有的開銷都記得清清楚楚。
月底的時候,他還會和王秀英"結賬",把各自的開銷列出來,看看是否需要互相補償。
王秀英最初還有些不適應,但漸漸地,她發現這樣確實有些好處。至少她不用再為家里的每一筆開銷操心,不用再因為丈夫買了什么"不必要"的東西而生氣。
但是,問題也隨之而來。
有一天,王秀英感冒了,本來應該輪到她做晚飯,但她實在沒有力氣下廚。
"老李,今天你能幫我做飯嗎?我有點不舒服。"王秀英有氣無力地說。
李志遠正在看報紙,頭也不抬地說:"今天是雙日,按照分工表應該是你做飯。你要是不舒服,可以點外賣,費用你自己出。"
王秀英愣住了。她看著丈夫專注看報紙的樣子,心里涌起一陣寒意。
最終,她還是拖著疲憊的身體去廚房做了飯。那天晚上,她一個人躺在床上,聽著隔壁房間丈夫看電視的聲音,第一次開始懷疑這個AA制到底對不對。
03
日子一天天過去,李志遠對這種新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滿意。
他覺得一切都井井有條,每個人都有明確的責任,沒有推諉,沒有爭吵。他甚至開始在老同事聚會時推廣這種"先進的家庭管理模式"。
"你們還在用老一套的方式過日子?"他對老同事們說,"現在都什么年代了,夫妻之間也要講究平等和獨立。我和我老婆現在實行AA制,你們猜怎么著?家里和諧多了!"
老同事們聽了都覺得新鮮,有的贊同,有的質疑。
"老李,你這樣做,你老婆同意嗎?"老同事張建華問道。
"當然同意!"李志遠很自豪,"她比我還支持呢。現在她每個月都有自己的零花錢,想買什么買什么,不用看我臉色。"
張建華搖搖頭:"我覺得夫妻之間分得太清楚不太好,畢竟是一家人。"
"正是因為是一家人,才要分清楚。"李志遠堅持自己的觀點,"你們等著看,這樣下去,我們的婚姻質量肯定會越來越高。"
與此同時,王秀英的變化卻沒有被李志遠注意到。
她開始有意識地減少和丈夫的交流,話變得越來越少。以前她總是關心丈夫吃什么、穿什么、身體怎么樣,現在這些關心都在慢慢消失。
"既然要AA制,那就徹底一點。"王秀英心里想著。
她開始按照分工表嚴格執行自己的職責,不多做一點,也不少做一點。輪到自己做飯的日子,她就做飯,但只做夠自己吃的分量。輪到丈夫做飯的日子,她就在外面吃了再回家,或者自己隨便對付一頓。
李志遠最初還沒有察覺到什么異常,直到有一天晚上,他發現餐桌上只有一個人的飯菜。
"秀英,我的飯呢?"他問道。
"今天是我做飯,我做了我自己的。"王秀英淡淡地說,"你的飯你自己做。"
李志遠看著她:"可是以前你做飯都是做兩個人的。"
"以前是以前,現在是現在。"王秀英的語氣很平靜,"既然要AA制,那就徹底一點。我做我的,你做你的。"
李志遠站在廚房里,看著妻子一個人在餐桌前吃飯,心里第一次有了一絲不安。
但他很快就說服了自己:這樣才對,這樣才是真正的獨立和平等。
04
入冬以后,AA制的弊端開始顯現得更加明顯。
有一天,暖氣費的賬單來了,總共1800元。按照之前的約定,這筆費用應該兩人平攤,每人900元。
李志遠把賬單放在餐桌上:"秀英,暖氣費來了,你的那份是900。"
王秀英看了看賬單,從錢包里數出900元放在桌上:"給你。"
李志遠收好錢去交費。當他在供暖公司排隊的時候,聽到前面一對老夫妻在聊天。
"老頭子,今年暖氣費漲了100塊,咱們家里要緊著點花錢了。"老太太說。
"沒事,省一點就行了。"老大爺說,"只要家里暖和,咱們老兩口身體好,比什么都重要。"
李志遠聽著,心里突然有些觸動。他想起剛才王秀英數錢時臉上那種漠然的表情,像是在和陌生人做交易。
回到家后,他發現王秀英正在收拾自己的東西。
"你在干什么?"李志遠問。
"整理一下我的物品。"王秀英頭也不抬地說,"既然實行AA制,我覺得我們應該把各自的東西分清楚。"
李志遠看到她把一些化妝品、書籍、衣服分類裝箱,心里莫名其妙地緊張起來。
"你這是要搬走嗎?"他半開玩笑地問。
"沒有。"王秀英的回答很簡單,"就是覺得該分清楚的都分清楚。"
那天晚上,李志遠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。他發現自己和妻子之間的對話越來越少,家里的氣氛越來越冷淡。以前王秀英總是關心他的身體,提醒他按時吃藥,現在這些關懷都沒有了。
"也許她只是在適應新的生活方式。"李志遠安慰自己,"過一段時間就好了。"
但是,他心里的不安卻在一天天加重。
第二天早上,李志遠起床后發現王秀英已經不在家了。餐桌上放著一張紙條:"去買菜,中午不回來吃飯。"
以前,王秀英買菜都會問他想吃什么,會買夠兩個人的分量。現在,她只買自己需要的,從不過問他的需求。
李志遠看著空蕩蕩的家,第一次開始反思自己提出的AA制是否真的正確。
但他的自尊心不允許他承認錯誤。在他看來,是王秀英太較真了,把AA制理解得太極端了。
"女人就是小心眼。"他嘟囔著,"過段時間就好了。"
05
時間進入十二月,年關將近。
往年這個時候,王秀英早就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了。她會提前半個月開始計劃年夜飯的菜譜,提前買各種年貨,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。
但今年,她什么都沒有做。
李志遠等了幾天,終于忍不住問:"秀英,過年的事你不準備準備?"
王秀英正在看電視,頭也不回地說:"準備什么?"
"年夜飯啊,年貨啊,這些總要準備吧?"李志遠說。
"哦。"王秀英轉過頭看著他,"你想吃年夜飯是吧?那你準備啊。"
李志遠愣住了:"我準備?"
"對啊,既然實行AA制,過年的開銷也要AA。你想吃年夜飯,你就負責準備和費用。我對年夜飯沒什么特別要求,隨便吃點什么都行。"王秀英的語氣很平靜,仿佛在談論天氣。
李志遠站在那里,半天說不出話來。
在他的印象中,準備年夜飯一直都是妻子的事情。他從來沒有想過,有一天會需要自己來操辦這些。
"那...那咱們商量著來吧。"李志遠試圖妥協,"我出錢,你來準備,怎么樣?"
王秀英搖搖頭:"不行,既然是你提出要吃年夜飯,就應該你全權負責。我可以協助,但得按照我的時薪算費用。"
"時薪?"李志遠覺得這個詞從妻子嘴里說出來特別刺耳。
"對,我幫你買菜、做飯、收拾,按照市場價每小時30元,你覺得怎么樣?"王秀英的表情很認真,一點也不像在開玩笑。
李志遠的臉色變得很難看。他沒想到妻子會把AA制執行得如此徹底,連過年這樣的傳統節日都要分得一清二楚。
"行。"他咬著牙說,"我自己準備。"
從那天起,李志遠開始為年夜飯做準備。他第一次走進菜市場,面對琳瑯滿目的蔬菜和肉類,完全不知道該怎么選擇。
"師傅,這魚怎么賣?"他指著一條草魚問道。
"35一斤,你要多大的?"賣魚的師傅問。
李志遠算了算,兩個人吃,應該要多大的魚?他完全沒有概念。
"來一條兩斤的吧。"他隨口說道。
買完魚,他又去買雞肉、豬肉、蔬菜...每一樣東西他都不知道該買多少,只能憑感覺。最后,他買了一大堆食材,花了500多塊錢。
回到家后,王秀英看到他拎著大包小包進門,問道:"買這么多干什么?"
"過年嘛,總要豐盛一點。"李志遠說。
王秀英看了看那些食材,心里五味雜陳。她知道丈夫從來沒有買過菜,不知道分量,也不知道搭配。那些食材足夠十個人吃,而且有些根本不適合一起做。
但她什么都沒說,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。
06
臘月二十九這天,李志遠開始準備年夜飯。
他早上六點就起床了,站在廚房里面對著一堆食材,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。
以前他看王秀英做菜,覺得很簡單,就是洗洗切切炒炒。真正自己動手才發現,光是殺魚這一項就把他難住了。
他拿著菜刀對著那條草魚發愁了半個小時,最后只能上網搜教程。按照網上的步驟,他笨手笨腳地把魚處理了,但弄得滿身都是魚腥味。
燉雞湯的時候,他不知道該放多少水和調料,結果放多了鹽,湯變得又咸又膩。
炒青菜的時候,他火候掌握不好,有些菜葉燒焦了,有些還沒熟。
做紅燒肉的時候,他忘了先焯水,結果肉有很重的腥味。
整整一個上午,廚房里傳出各種奇怪的聲音:油鍋爆炸的聲音、菜刀剁骨頭的聲音、鍋子碰撞的聲音...
王秀英在客廳里看電視,聽著廚房里的動靜,幾次想要進去幫忙,但最終還是忍住了。
"既然他要自己做,就讓他做吧。"她心里想著。
中午的時候,李志遠已經累得滿頭大汗,但菜還沒做完一半。他看著廚房里的狼藉,第一次意識到做飯原來這么累。
"秀英,你能幫我一下嗎?"他終于忍不住求助。
王秀英放下遙控器,走到廚房門口:"需要我做什么?按照時薪計算哦。"
李志遠看著妻子冷淡的表情,心里涌起一陣憤怒和委屈。
"算了,我自己做。"他硬著頭皮說。
下午,他繼續在廚房里忙碌。但是越做越亂,菜的味道也越來越奇怪。有些菜太咸,有些菜太淡,有些菜糊了,有些菜還沒熟。
到了傍晚六點,他終于做完了所有的菜。但當他看著餐桌上那些賣相奇怪、味道可疑的菜肴時,自己都沒有食欲。
王秀英走過來看了看,禮貌地說:"看起來不錯。"
李志遠知道她在客套,但也只能苦笑著點點頭。
兩個人坐在餐桌前,面對著這頓"年夜飯",氣氛異常尷尬。
電視里播放著春節聯歡晚會,主持人正在祝愿全國人民新年快樂、闔家團圓。但在這個家里,夫妻二人各自吃著自己盤子里的菜,很少交流。
李志遠夾了一口紅燒肉,腥味讓他皺起了眉頭。他看看王秀英,發現她也只是禮貌性地吃了幾口,就放下了筷子。
"不好吃是吧?"李志遠苦笑著問。
王秀英搖搖頭:"還行。"
"你不用客套。"李志遠說,"我知道做得不好。"
王秀英看了他一眼,沒有說話。
那天晚上,兩個人都沒有吃飽,但誰也沒有說要重新做菜或者點外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