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條件允許,大家都想當個體面人。
見過很多因為幾萬、幾千,乃至幾百塊錢就起風波的例子了,有的人會為了一點點好處就撕破臉,打破頭,骨肉相殘也在所不惜。
你覺得為了“仨瓜倆棗”殊為不智,因小失大,但你要知道他們都不傻啊,他們難道沒聽過這樣的道理嗎?
那他們為什么還執迷于手心里的一點?
誰不想當個大度的人,誰不想揮金如土,誰不想顧及長遠?問題的關鍵是窮,人窮了就管不了太多了。
人窮志短:變富是中年人義不容辭的責任!
聽親戚講老家的故事,有個女孩子學習很好,但父母為了省錢,讓她初中畢業后就打工去了,好賺錢供弟弟讀書,奈何弟弟又不是讀書的料,上完初中也下學了。
這就是人窮志短的例子,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,父母經濟困頓,就對子女教育缺乏長期投入的意愿和能力,從而蒙受大的損失。
哪怕他們明知道孩子十多年后可以賺更多錢,給家庭帶來根本性的改變,他們也等不及,因為家里都揭不開鍋了,生存壓力是最現實的痛苦,容不得他們有別的選擇。
但也有例外,我見過有的人十來歲就能發奮圖強,通過一二十年的奮斗來改變自己的命運,也給父母、家庭提供了更好的經濟條件。所以,人窮志短,可以是“短”,而不是沒有。
不過這樣的情況要少,大多數人在窮苦的時候都是短視的,而父親一旦短視,家庭的悲劇就很難避免。從這點來說,每個養育孩子的中年人都有讓自己和家庭富裕起來的責任。
如何變富?志不立,天下無可成之事!
關于“志”好聽點的說法就是發上等愿,向高處立,求上得中,瞄準月亮就算跌落也會是落在云彩上。
翻譯成人話就是你心里到底想要什么,能不能對著一個目標義無反顧,能不能朝著一個方向持續努力。可惜普通人都是看別人怎么著,想著別人怎么做,明明腳下有路卻不敢走,因為身邊人都沒有走這條路。
所謂富貴險中求,胡思亂想、雜念很多的人就容易瞻前顧后,患得患失,最后隨波逐流,得過且過。
一切的根源在于你自己的心,你究竟想要成為什么人,要做什么事,你內心是有答案的,你用不著找別人去確定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你的內心所向就是你的“志”,有志氣的人就能自強自信,否則就是自欺自戀,而能夠行志的人,金錢財富不過是附屬品罷了。奈何多數人都是反其道而行了。